河北省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7 08:5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
2024学年度高二开年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800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农业有了初步发展,社会出现分化的端倪,开始了中华文明的
起源进程,正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保障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6000多年前,社会明
显分化,开始出现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的墓葬,中华文明加速发展。5000多年前,出现
了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社会分化显著,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中华文明从
此进入古国文明阶段。4000多年前,中原地区开始进入夏王朝时期,中华文明也从此进入以王
朝为引领的文明一体化的王朝文明阶段。夏朝之后的商朝,逐渐建立起王朝内部的各种政治和
礼仪制度,通过出土的青朝器具、甲骨文字以及后世的文献典籍,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制度。周朝
在取代商朝之后,通过封邦建国的方式,将血缘纽带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确立“周天子”对各诺侯
的“宗主”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京畿地区之外广大区域的控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理念开始确立,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这个文化认同,成为保
障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强大特神力量。
秦并六国后,不但形成了一个地城更加辽阔的庞大国家,而且建立起一整套维护这个庞大
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开始,并由两汉所继承和发展。大一统
保障着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坚不可控。公元3一6世纪的三国两音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统一多
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到隋唐时期形成
融入了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民族的大一统,这已经超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也在民族大融合
中得到新的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文化认同达到新的高度。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在大一统中得到持续发展。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还可以从许多方面得到说明。比如,今天我们使用的议字,同
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这说明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休的文字,其发展历程清晰连贫。又
如,浩若烟海、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一直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诸如仁民爱物、天人合
一、一诺千金等道德信条,古人今人都深受其益。这些都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遇了文明难以嘹续的深重危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
懈奋斗,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今天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
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