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6 21:54:29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ABCBD CBDCA ABDAD AACBD BCBD
非选择题
25.(9分)
(1) 邓世昌;(1分) 遵义会议;(1分)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领导地位;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答出任一点得1分)
(2) 时代主题:抗日救亡(救亡图存)(1分) 一五计划(1分)
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答出任一个得1分)
(3) 城市: 靖江 (1分)
红色基因: 东线第一帆(渡江战役纪念公园) (1分)
活动方案: 社会实践实地参观、渡江战役亲历者人物访谈、渡江战役图文资料展览、渡江战役中的英雄故事演讲或主题班会等。 (1分)
(城市一定要是省内城市,活动方案中一定要有至少2种形式)
26.(8分)
(1) 办学特色:学堂不仅注重“西学”的传授,而且重视“中学”的教育。(1分)
新文化运动 (1分)
(2)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1分) 国家的重视;(1分)
作用: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日本经济快速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1分)
(3)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
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分)
(4) 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分) 社会的进步也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环境和条件。(1分) (直接概括为“教育与社会进步也是相互推动的关系”得1分)
27.(9分)
(1)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分)
《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答出任一点得1分)
史料1是第一手史料,更直接、客观、真实 (1分)
(2) 《共产党宣言》 (1分)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答出任一点得1分)
(3)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1分)
(4) 观点:当今世界的主题始终是和平与发展。(1分)
论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引发了地区冲突与世界性经济动荡,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欧盟、20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其中,联合国与国际贸易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分)(从和平、发展两方面论述,只答一个得1分)
结论:由此可见,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1分)(结构不完整扣1分)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九 年 级 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 5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请注意: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清政府为改变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派林则徐虎门销烟 B.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签订《南京条约》
2.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华民族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下列关于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史实与结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条约 特征或影响
A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很多的仁人志士做出了艰难的探索,他们有的是地主阶级,有的是农民阶级,有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有的是无产阶级;他们有的学习器物,有的学习制度,有的学习思想;他们有的向欧美学习,有的向日本学习,有的向俄国学习。这说明了
A.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淡薄 B.中国近代探索的盲目性
C.近代探索主体和方向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D.中国近代探索的随意性
4.1947年8月,中共中央连续致电陈毅粟裕,希望他们指挥华东野战军“兼程急进,不惜疲劳,不要休息,不要补充,立即渡河”,以尽速赶至鲁西南。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准备发起渡江战役直捣南京 B.敦促陈粟出兵减轻刘邓大军压力
C.主张首先粉碎敌人重点进攻 D.下定决心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
5.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阅读和利用了以下文章或书籍:《五四旋风》《井冈山道路的探索》《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从延安到北平》。据此推断,该同学的研究性课题最有可能是
A.国共十年对峙 B.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C.中共战略转移 D.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6.有学者指出:“它的确使中国在世界上恢复了一个大国和强国的形象,中国以弱抗强,与美国代表平起平坐地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能不令世人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真正可以自豪地呼喊‘从此站起来了’”。该学者评述的史事是
A.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7.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A.甲:对的,三大改造后,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D.丁: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8.他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自行车和铁脚板,深入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以下诗词描述符合“他”的是
A.血肉身躯搅拌浆,铁人斗志写华章 B.院士惜种稻缘,敢教亩产过三千
C.平凡工作献忠诚,无数好事不留名 D.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
9.为了促进中埃文明交流互鉴,2024年5月至8月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将举办“埃及文物展”。届时,我们可以在展览的文物上看到一种古埃及的文字,它是
10.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有
①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津贴制度 ②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③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 ④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内容包含
A.一切私地收归国有 B.推行“殖产兴业”
C.黑奴获得人身自由 D.提倡“文明开化”
12.米兰多拉(1463—1494)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中借上帝之口说道:“亚当 你就像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设计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这段话体现了
A.君权神授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
13.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研究、归纳法等实证法盛行,一些传统理论被验证或纠正,世界地图被重新绘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线、圆锥投影等也开始使用并成为基本的地图绘制方法。地理学家对海陆起源、地形起源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B.以验证地圆说为根本出发点
C.提升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D.促进对自然学科的探索研究
14.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启蒙思想的不断传播
C.西方殖民统治的阻碍 D.新贵族力量日益强大
15.某学者对近代西方某法典有如下评价:该法典颁布后,不仅适用于本土,而且在被征服的德国西部和西南部、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家大力推行,并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事立法
产生了巨大影响 成为世界各地编撰新法典时的基础法典。该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16.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 D.社会审美的变化
17.农奴制改革前夕,有人问一位地主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地主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奴一文钱也不用花费。”材料说明
A.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 B.使用农奴的生产效率更高
C.农奴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 D.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
18.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上述情景体现出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
A.维护和平 B.加强合作 C.战后分赃 D.挑起战争
19.1921年,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 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A.揭示资本家的贪婪肮脏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D.阐明推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0.下表为美国4任总统就职演说的高频词,分别是1789年华盛顿总统,1861年林肯总统,1929年胡佛总统和1933年罗斯福总统。其中,与1933年罗斯福总统对应的是
① 政府 公众 共和 殖民 公民 责任 联合 民主
② 分裂 人民 帮助 领导 努力 黑奴 行动 统一
③ 国家 繁荣 法律 放任 人民 政府 自由 联邦
④ 美国 政府 干预 危机 失业 工业 保障 工作
A.① B.② C.③ D.④
21.汪锦元,江苏吴县人。他曾作为中共秘密情报员打入汪公馆,成为汪精卫的秘书。1941年9月,他在随汪精卫接见日本密使时,获悉日军将停止北进进攻苏联。之后,又发现侵华日军大量南下,海军舰艇回撤日本。他及时将情报报送延安。据此,中共中央对战局做出的判断是
A.第二战场已经开辟 B.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
C.苏联准备对日作战 D.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2.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如右图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北约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 D.斯大林模式
23.“同志,您知道斯大林格勒在哪儿吗 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了。”“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去东方吧,穿越第聂伯河,翻越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我们保卫了莫斯科,却没有保住苏联。”材料描述的是
A.德国入侵苏联战败 B.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C.美苏全面冷战对峙 D.东欧改革社会剧变
24.2023 年《流浪地球2》上映, Moss计算机以及现实中 Chat GPT的不俗表现,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极大兴趣。这些新技术的基础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6分)
请注意:共3题,第25题9分,第26 题8分,第27 题9分,共26分。
25. (本题9分)一艘船、一幢楼、一支歌、一首诗、一座城,点点滴滴都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一艘船、一幢楼】它是历史的见证者。
材料一 观察下面二幅图片:
(1)图一见证了哪一位民族英雄为国捐躯 (1分)图二中的小楼见证了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 (1分)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1分)
【一支歌、一首诗】它是历史的表达者。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歌曲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1分)毛泽东的诗词中“飞架南北”的桥属于我国哪一建设计划的成就 (1分)请列举一例该建设时期取得的其他成就。(1分)
【一座城】它是历史的亲历者。
(3)某学校团委发起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推荐一座省内城市并设计简单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中至少包含两种形式)(3分)
城市:
红色基因:
活动方案:
26.(本题8分)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学堂……分前后学堂, 前学堂设造船班,开设法文、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天文、地理、航行等课程;后学堂设驾驶班,开设英文、算术、几何、画图、机械、图说及操作等课程。兼习经史文义,学堂每日要讲读《圣谕广训》《孝经》,由此可以看出,学堂不仅注重“西学”的传授,而且重视“中学”的教育。——《论福州船政学堂与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1912年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之教育所不可偏废”。……其中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居于核心地位,他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希望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把人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给解放出来……——百度百科·五育并举
(1)据材料一,概括福州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1分)20 世纪初,思想领域发生的哪一场运动推动了蔡元培所倡导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 (1分)
材料二
由于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因此,政府立法规定,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受教育而不是赚钱。例如,英国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摘自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东京大学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的综合全日制大学。据研究统计,自1877年以来,文部省每年把国家全部教育经费的40%拨发给了东京大学。日本快速完成的高等教育……让日本的各领域专业人才出现井喷。大量的人才输入让日本社会走完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用了几百年走完的路, 也为日本经济快速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自金龙哲、王东杰《东京大学》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 19世纪末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分)据材料归纳日本东京大学的设立对于日本近代发展所起的作用。(1分)
材料三
(3)结合材料分析新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中学生的成长有何意义 (1分)
(4)综上所述,谈谈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27.(本题9分)历史学习是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发展趋势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史料1 所示法律文献在法制史上的地位。(1分)据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1689年《权利法案》被视作英国‘现代宪法’的开端” (1分)上述两则史料中,为何史料1比史料2更具史学价值 (1分)
材料二……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2)据所学知识,上述材料出自于哪部文献 (1分)据材料概括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1分)
材料三
(3)请举出一个现代中国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事例。(1分)
(4)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时代主题”这一概念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不少于80字,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结构完整)(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