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2.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合金都是由两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D.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回收,可节能防污 B.明矾净水,能杀菌消毒
C.油锅着火,可加水浇灭 D.煤气泄漏,点蜡烛查看
4.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取单质钛的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Ti+4NaCl。将钛和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钠元素和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D.钛合金抗腐蚀性比铁好
5.取一段镁条放入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发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无明显现象 B.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D.反应说明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6.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群众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下列做法不利于提高环境质量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垃圾分类放置,集中处理回收利用
7.研发高性能“中国芯”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用来制取粗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中Si的化合价是+2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 D.该反应体现了C的可燃性
8.金属陶瓷是一种应用于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合成方法是将陶瓷(主要成份Al2O3,ZrO等耐高温材料)和粘结金属(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点金属)研磨混匀成型后,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金属陶瓷之中.已知Cr、Ti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和Zn接近,据此判断,在高温烧结时可以使用的保护气是
A.氧气 B.氮气或稀有气体 C.空气 D.HCl和水蒸气
9.室温下足量镁片、铝片(已去除氧化膜)分别与4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装置如图甲),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已知:相同温度下,装置内压强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成正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为镁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B.AB段下降的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减小
C.反应结束时消耗镁片与铝片的质量比为4:3
D.反应结束后二者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10.以二氧化钛(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①;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i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B.反应②中金属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②中He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D.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1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
B.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80多种
C.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占空气总体积的78%
D.人们经常使用的能源是化石能源和水能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
D.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3.室温下,向含有ZnCl2,FeCl2、CuC1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Cu2+、Fe2+、Zn2+
C.滤渣中只有Cu一种单质 D.滤渣一定是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二、填空与简答
14.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1)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 性(填“热塑”或“热固”)。
(2)高炉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是为燃烧提供热量和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如图所示,将铁片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15.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 。
(2)自行车的有些部件是由钢铁制成的,请写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应选择 (填序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①AgNO3溶液 ②CuSO4溶液 ③Al2(SO4)3溶液
16.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1)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经研究发现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微粒未完全画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Cu2+、SO42-
B 硫酸铜溶液能导电
C 反应的实质是Al得电子生成Al3+、Cu2+失电子生成Cu
D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铝溶液为无色,说明蓝色与Cu2+有关
②反应过程实质是金属铝与硫酸铜溶液中 (填微粒的化学式)的反应。
(2)如图为Mn和Cu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实质是与实际反应的粒子是 。
②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
③由反应可知金属的活泼性:Mn Cu(填“>”或“<”)。
④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或根是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 锰元素
B 铜元素
C 硫酸根
17.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我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常温下,E、F、G都是金属固体单质,A和G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废旧电路板中还有Fe、Cu、Ag、Ni (镍,银白色活泼金属,与硫酸反应生成正二价盐)等金属,如图是某车间回收部分金属的工艺流程,已知: 2Cu+O2+2H2SO42Cu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的名称是 。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滤渣③中含有的金属是 ,滤液③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 。
(3)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 。
三、科学探究题
20.金属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材料。
(1)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
A.生铁和钢都是合金 B.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不同
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性能不同 D.生铁和钢的抗腐蚀性不同
(2)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3)河南博物院的青铜器闻名全国,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的汽柱甑(如图),外形颇似一个敞口的深腹盆,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一件三千多年前的汽蒸铜锅。依据上边的铜锈的成分[Cu2(OH)2CO3]推测它生锈的条件是与O2、H2O和 同时接触。在小件青铜器文物的展柜内,要放置干燥剂以防文物生锈,干燥剂最好使用下列选项中的 。
A.生石灰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4)如图所示,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和铝粉。该小组对溶液甲和固体乙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含有Al(NO3)3 ②Al(NO3)3、Fe(NO3)2 ③Al(NO3)3、Fe(NO3)2、Cu(NO3)2 ④Al(NO3)3、Fe(NO3)2、AgNO3
【交流讨论】明显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理由是 。
【实验探究】若猜想②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乙的成分,请用化学式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固体乙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乙,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组成分析,该同学称取生铁样品16.0 g放入烧杯中,加入150.0 g的稀盐酸(足量),待完全反应后,称取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65.5 g。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
21.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铁粉 (含有碳杂质)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取该铁粉样品14g跟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铁粉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质量是 g。
(2)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 g。
(3)求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中含碳量为2%~4.3%,钢中含碳量为0.03~2%,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故A正确;
B、花气袭人知骤暖,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B正确;
C、爆竹爆炸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故D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O、Si、Al、Fe,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A不正确;
B、钢的性能优良,钢是含碳量在0.03%-2%的铁合金,而不是纯净的铁,故选项B不正确;
C、合金是在金属中加入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选项C不正确;
D、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及合金的知识,掌握常见金属及合金的性质、用途,便可解答。
3.A
【详解】A. 金属回收,可节能防污,选项正确;
B. 明矾溶于水形成胶体,能够吸附难溶性的固体颗粒,加快其沉降,不能杀菌消毒,选项错误;
C.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不可加水浇,加水会使火焰更加剧烈,甚至导致火灾,选项错误;
D. 煤气泄漏与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应该先开窗户通风,把可燃物疏散,选项错误,故选A。
4.B
【详解】A、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正确;
B、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最下方数字,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正确;
D、根据“将钛和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而铁在氧气、水共同作用下容易生锈,钛合金抗腐蚀性比铁好,正确;
故选B。
5.D
【详解】A、取一段镁条放入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手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发烫,说明放出了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每24份质量的镁可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 ,反应说明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C、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了有害气体的排放,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放置,集中处理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A、S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所以SiO2中Si的化合价是+4,此选项错误;
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正确;
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少,此选项错误;
D、该反应中C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体现了C的还原性,不是可燃性,此选项错误。
故选B。
8.B
【详解】根据“Cr、Ti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和Zn接近”这一信息,我们以类比的方法可以得知:Cr、Ti可以与空气、氧气、水蒸气以及酸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我们不能选用空气、氧气、水蒸气以及HCl作为保护气,只能选用氮气和稀有气体,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B
9.B
【详解】A、由于镁比铝活泼,则镁与盐酸反应较快,则曲线①为镁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该选项说法正确;
B、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则AB段压强变小,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降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则消耗相同的盐酸,消耗的镁片与铝片的质量比为(24×3):54=4:3,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消耗的盐酸相同,根据元素守恒,则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A、Ti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正确;
B、由化学反应方程式知,每48份的镁置换出48份的钛,反应②中金属的总质量不变,正确;
C、反应②中He是保护气体,作用是隔绝空气,正确;
D、反应①中二氧化钛中钛显+4价,氯化钛中钛显+4价,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A、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占空气总体积的21%,氮气的含量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人们经常使用的能源是化石能源和水能,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故选项错误;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不是酸;故选项错误;
D、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例如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D
【分析】金属活动性:Zn>Fe>Cu,室温下向含有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氯化锌、氯化亚铁均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铁过量,则氯化铜已经完全反应。
【详解】A、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铜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应该是浅绿色溶液,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氯化锌、氯化亚铁均不反应不反应,氯化铜已经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含锌离子和亚铁离子,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铁和铜,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滤渣一定是铁和铜的混合物,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热固 铁生锈需要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氧气的消耗而使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所以试管中液面上升
【详解】(1)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热固性;
(2)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主要作用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放热提供热量,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产生还原剂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将铁片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铁能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铁会生锈;由于铁生锈需要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氧气的消耗而使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所以试管中液面上升。
15. 涂油 3CO+ Fe2O3 2Fe + 3CO2 ② Fe+CuSO4═FeSO4+Cu
【详解】(1)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涂油等;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 2Fe + 3CO2;
(3)铁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可以选用CuSO4溶液,不能选用硝酸银溶液,因为铁、铜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也不能选用硫酸铝溶液,因为铁、铜均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不能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选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16. BD Cu2+ Mn与Cu2+ 反应生成了Mn2+ 与Cu Mn > C
【详解】(1)①A.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Cu2+、SO42-、H2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酸铜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的实质是Al失去电子生成Al3+、Cu2+得到电子生成Cu,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铝溶液为无色,说明蓝色与Cu2+有关,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BD。
②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过程实质是金属铝与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反应。
(2)①锰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锰和铜,分析反应的示意图可知,实质是:Mn与Cu2+ 反应生成了Mn2+ 与Cu。
②反应中Mn失电子,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
③锰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金属活泼性:Mn>Cu。
④该反应中锰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铜元素由+2价降低到0价,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或根是硫酸根。故填:C。
17.(1)CH4
(2)减缓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3)
【详解】(1)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3H8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H4;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碳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置换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Fe2O3
(2)Fe +2AgNO3=2Ag +Fe(NO3)2
【分析】因为A是氧化物,G是金属固体单质,A和G均为红色,所以A是氧化铁,G是铜;B、D都是氧化物,B和氧化铁可以反应生成D和E,则B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E是铁;C也是氧化物,B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G,因为G是铜,所以C是氧化铜;E是铁,G是铜,铁和铜都可以转化为F,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是排在铜后面的金属,由于常温下为固体,故不是汞,而是银(初中阶段基本不涉及铂和金的可溶性化合物,F一般就不推测为铂和金)。
【详解】(1)根据分析,A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2)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可溶性银盐是硝酸银,反应④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化学方程式为:Fe +2AgNO3=2Ag +Fe(NO3)2。
19.(1) 过滤 Ni+H2SO4=NiSO4+H2↑
(2) 银/Ag 与滤液反应生成金属铜
(3)不产生大气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操作①②可以得到滤渣和滤液,是过滤,故填:过滤;
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正二价盐,镍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镍和氢气,故填:Ni+H2SO4=NiSO4+H2↑;
(2)银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会分离到滤渣①中,在稀硫酸和氧气下加热,铜会反应生成硫酸铜,滤渣③剩余不反应的银,故填:银或Ag;
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加入铁粉能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可回收铜,故填:与滤液反应生成金属铜;
(3)直接焚烧旧电路板会燃烧产生大气污染物,而本流程不会,故填:不产生大气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20. C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被氧化 CO2 A ④ 铝、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因此若不含Cu(NO3)2,则肯定也不会含AgNO3(答出要点即可) Fe、Cu、Ag 87.5%。
【详解】(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由于二者含碳量不同,导致其性能不同;
(2)铝制品表面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它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空气和水,从而防止了被进一步腐蚀;
(3)根据铜锈的化学式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金属铜生锈的条件是与O2、H2O和CO2同时接触。在小件青铜器文物的展柜内,要放置干燥剂来吸收水分,干燥剂最好使用生石灰,因为生石灰不仅能吸收水分,还能吸收二氧化碳;
(4)铝和铁先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滤液中先减少的是硝酸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铝和铁再开始与硝酸铜反应,所以④不合理;因为猜想②成立,即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和银,一定不含有铝,可能含有铁,又因为向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固体一定含有铁。
(5)解:实验中产生的氢气质量=150.0 g+16.0 g 165.5 g=0.5 g,
设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5 g
解得x=14.0 g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7.5%
答: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7.5%。
21.(1)100
(2)0.4
(3)解:设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
x=80%
答: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0%。
【详解】(1)由图可知,铁粉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是100g;
(2)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