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二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九年级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王因的共同点正确的有( )
A. 都建立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B.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 都制定了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D.处于大河流域,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繁盛
2.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文化影响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
3.法兰克国王命令人民向教会贡献“什一税”,教会实力剧增。同时教皇为国王加冕,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这最能体现( )
A.罗马教会至高无上 B.教权屈居王权之下
C.王权教权相互依存 D.教权凌驾王权之上
4. 何勤华在《外国法制史》中指出:12世纪时,西欧各国现有法律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迫切要求,由此兴起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焰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由此可知,这一热潮兴起的根源在于( )
A.文艺复兴的发展B.反封建斗争的需要 C.完善法律的需求 1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长驱直入西班牙,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文字描述的帝国:( )
A.传播了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数字 B.使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C.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西方的贸易 D.采用罗马行省制和军区制
6.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主要反映了( )
A.庄园制度的出现 B.封建地主的地位得到强化
C.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7.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有两个意义: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反映了:( )
A.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B.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D.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8.《全球通史》写道:“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它们一直缓慢地从各自发源地向外传播,直到1500年前后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之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改变了居民饮食结构 B.打破了全球生态平衡
C.推动了人类移民浪潮 D.扩大了物种交换范围
9.甘蔗种植和蔗糖榨取需要大量劳动力。美洲适宜种植甘蔗,上千万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因残酷劳动死于甘蔗种植园。有人说, 自从有了糖的产业化,甘与苦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文化对殖民地发展产生影响 B.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 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D. 蔗糖的榨取由手工劳动转为机器生产
10. 根据英国传统,在每一位国王开始其统治时,都要被授予终生的王室收入;1689年后,议会将其限制为只给一年的收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国王与议会权力均衡 B. 英国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C.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D.国王政治地位完全丧失
11.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唯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 )
A.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B. 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
C.彻底摧毁了君主专制 D. 充分彰显了工人力量
12.据统计“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直接掠夺的财富约达 10亿英镑。 1858年,英国迫于形势,东印度公司被撤销”。这是因为:( )
A.工业革命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掠夺 B.印度人民反殖民运动的打击
C.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打击 D.英国被迫承认印度取得自治
13.以下大事年表的名称应是( )
时间 1688年 1787年 1792年 1861年 1868年
事件 英国“光荣革命” 美国宪法制定 法国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俄国废除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
A.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C.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4.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 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15.1880年,恩格斯写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后,这一著作陆续被译为法文、波兰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在工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这说明,当时欧洲( )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各国无产阶级已经实现联合 D.科学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
16.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的兴衰构成了重要的篇章。研究这些大国兴衰的历史总结其成败教训,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德意志) 四国在 1750年到1900年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曲线 A 代表英国 B.曲线B代表德国 C. 曲线C代表美国 D. 曲线D代表中国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以和平主义为由宣布美国中立。当美国参战时,威尔逊又宣布,美国是为了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美国前后不同的立场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B.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
C.一战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 D.美国始终捍卫民主和自由
18.下侧地图呈现的国家格局,反映的具体时空是( )
A.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B. 一战前的欧洲 C.一战后的欧洲 D.冷战结束后的欧洲
19.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下列事件中,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
A.中美之间的朝鲜战争 B.中日之间的抗日战争
C. 中日之间的甲午战争 D.二战中,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20.苏俄(苏联)时期,列宁曾说“当苏维埃政权能够拿出十万台头等拖拉机来的时候,中农也会说赞成共产主义的”。……参加农业各种集体经济形式的农户,到1929年10月,只占全国总农户数的7.6%。这说明当时苏俄(苏联) ( )
A.工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集体化进程 B.经济政策制定服务国防需要
C.新经济政策忽视农民利益引发动乱 D.苏联模式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21.甘地在解释“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时曾说:“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即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法国有一句名言——自由、平等、博爱……那些法国从未实现过的,将留待我们去实现。 ”据此可知,甘地( )
A.缺乏独立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B.糅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
C.试图在印度仿行法国政治制度 D.寻求法国对印度的支持
22.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这表明福利国家发展:( )
A.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B.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C.加剧贫富差距 D.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
23.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这样评价某一措施: “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 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 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这一措施( )
A.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导致了北约与华约的对抗
C.加强了西欧国家的政治联系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24.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三则资料。若从这些资料内容所反映的史实中提炼出一个共同的研究主题,这个研究主题应该是:( )
A.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
C.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 D.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
25.下表是苏联1970年经济计划完成的情况(单位:吨)。这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二、辨析改错(共8分)
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 】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 (1)查士丁尼为了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收集整理汇编的 4 部法律文献统称为《查士丁尼法典》 。
改正:
【 】 (2)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
改正:
【 】(3)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改正:
【 】(4) 1876年,德国人戴姆勒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 27小题13分, 28小题 17分, 共30分)
27.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材料一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宣,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1688年以后国家权力发生的变化,以及英国的制度能够长期保存下来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的先例,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未解决。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创新性表现及其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局限性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9分)
28.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7分)
村料一 苏俄之“变”
1921年春实行的政策同1918年春实行的政策有根本的区别,这就是1921年引进了市场概念。正是这一点,使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1921年实行的政策是什么 (2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义 (5分)
材料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之“变”
(2) 材料二中美国之“变”指什么政策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新”在何处 (2分)
材料三 世界之 “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断的“让会市场经济”既不是国家完全不加以干预的自由经济, 也不是中央总发展认领经济,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即社会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的实现是以自由竞中为基础, 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发展模式,并分析其特点。(4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如何理解20世纪的经济之“变” (2分)
四、活动探究(12分)
29、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研读文件、 体会城市变迁】
计件一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 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世纪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6分)
【数据分析,解释历史现尽】
图1:1750-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于农村人口比例
——《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图2: 1926-1937年苏联城市人口占比
——《苏联兴亡史》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英国、苏联城市人口变化的各自因素是什么 (4分)
【总结升华,汲取历史智慧】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世界各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2分)阳用形闲种pTrT”TT
桐城二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九年级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BBCDA 6-10.DCDBC
11-15.CBBCA
16--20.CACDA 21-25.BBDCA
二、辨析改错(共8分)
26.(1)X:把“《查士丁尼法典》”改为“《罗马民法大全》”(2)X:把“血缘”改为“土地”
(3)√(4)×:“戴姆勒”改为“奥托”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27小题13分,28小题17分,共30分)
27.(1)变化:权力从以国王为中心到以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为中心(从君主专权到以议
会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掌权)。(2分)原因:符合英国国情,实际有效。(意思相近即可得2
分)
(2)创新性表现:三权分立,是联邦制的国家:(3分)局限性:印第安人和黑人没有权力,南
方保留了黑人奴隶制。(3分)影响:阻碍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制
度导玫其矛盾尖锐,后来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任答1点、意思相近即
可得3分)
28.(1)新经济政策。(2分)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庄佣劳动力和出租土
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
劳取酬的工资制。(仔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板性,迅速罐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分)
(2)罗斯福新政(2分)。它“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
(3)社会市场经济。(2分)
其特点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以社会安全为保障。
(4)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市场的力量调节:需要改变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要以市场为基础,
国家进行适当调节:等等。(仔分)
四、活动探究(12分)
29.(1)主要方式:金钱赎买:式力斗争。(4分)经济地位:工商业中心(或者近代资本主
义的发源地)。(2分)
(2)英国: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2分)苏联:苏联工业化,二个五年计刻实施。(2分)
(3)城市是文明象征,应大力推进城市化:城市化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经济规律:政府要加
强引导,防止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出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