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渔歌子
张志和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词词牌名标 题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最早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作 者 简 介 同学们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自由读词】 析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景物:白鹭、桃花、流水
鳜鱼、斜风、细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唐】张志和●●●●●●●●●●●●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俗称“花鱼”“桂鱼”。
3、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4、蓑衣: 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5 、不须:不想。
6、归:回去,回家。
鳜鱼:( ɡuì?yú)
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淡黄色的鳜鱼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
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边,鳜鱼肥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译文?】 析 江上一位老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不想回家。
【译文?】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析【词句赏析】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渔父的生活环境。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青山白鹭静动远景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跳近景 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词句赏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盛开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析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思考:诗歌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原因。 诗人完全融于大自然,沉醉于无限的诗情画意中,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因此“斜风细雨不须归”。 那位渔翁为什么在这样的一个雨天还不回家? 反复吟读,品味思想感情:
《渔歌子》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渔歌子》写成四十九年后,传到了日本。当时的嵯峨天皇读后非常喜欢,也效仿《渔歌子》填了几首词。据说,嵯峨天皇的《渔歌子》成为日本词学的开山。其中一首是:
青春林下渡江桥,
湖水翩翩入云霄。
烟波客,钓舟遥,
往来无定带落潮。张志和的《渔歌子》,还影响了日本的词创作呢!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huàn 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间,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洗衣服的姑娘住在竹林间,莲叶摇动了,渔舟回来了。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我自可留恋在山中,不回去。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野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火,
忽于水底见青山。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青。 tàqí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古时候同“影”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诗写了——、——、——、——四种景物。这句诗的意思是:———————————————————————————。
乡村生活是多么富有情趣:乡村四月,农人耕种忙,可以从诗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中看出尤其是从“——”、“——”这两个字,看出农民的劳动繁忙紧张。这句诗的意思是:—————————————————————————。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