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A D C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A C D D A C
二、非选择题:(共 4题。第 21题 7分,第 22题 9分,第 23题 6分,第 24题 8 分,共 30分)
21.(1)特点;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快;广泛吸收别国新科技成果。(1分,写出一点即可)
作用:推动了德国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德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1分,写出一点即可)
(2)日本 明治维新(2分)
(3)内容:限制生产;提供补贴;政府贷款;稳定物价(2分)
实质:国家干预经济(1 分)
22.(1)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或成为俄国历史重要的转折点
(1分)
(2)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联系起来(1分)
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
分)
(3)新经济政策,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新宪法的颁布,确立社会主义体制,二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
(2 分)
(4)政府政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国家统一;稳定的环境等(任意两条,开放性试题,阐述合理
皆可得分)(2分)
23.(1)二战(1分) 严重破坏了欧洲的经济;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1 分)
(2)国家:德国和法国(2分) 举措:建立欧共体。(1分)
(3)因果关系,即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削弱,因此西欧国家想要重振欧洲,从而走向联合。(1分)
24.(1)行为: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峙(1分)
(2)①都有大国操纵;②都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③都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等。(答出任意一点即
可)(1分)
(3)①九一八事变 ②日本偷袭珍珠港 ③日本签署投降书 (3分)
(4)发动朝鲜战争,干涉朝鲜内战;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积极扶植日本(任答 2点)。
(5)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理念的和制度设计;战争和对抗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和世界
谁也离不开谁;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选择(1分,任答
一点即可)
{#{QQABJQQQgggAQhBAAQhCUwWICAIQkBCCCKoOhBAEMAIACANABAA=}#}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卷
(分值: 70 分, 时长: 70分钟, 日期: 2024.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下面内容说明甘地和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甘地: 世界厌倦了流血, 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玻利瓦尔:为了上帝, 为了我的祖国,为了我的尊严。我发誓,只要西班牙政权的殖民枷锁还套在我们身上, 我就要不停地战斗。
A. 方式不同 B. 目的不同 C. 背景不同 D. 性质不同
2.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领导、封建王公大量参与,说明这场起义
A. 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的 B.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C. 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目标 D. 消除了印度国内的阶级矛盾
3.彼得一世改革内容中,有助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措施是
A. 推行地税改革 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 文明开化 D. 农民高价赎买土地
4.有学者说:“内战彻底解决了《联邦宪法》遗留下来的联邦制中的问题……州政府被嘲笑为最可能剥夺公民权利的政府,而联邦政府则成了各州公民权利的保护人。”这表明美国内战
A. 促使国家宪法不断完善 B. 确立了联邦制原则
C. 提升了联邦政府的威望 D. 促进了经济发展
5.“1863年 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以上内容应当出自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请愿书》 D.《人权宣言》
6.19世纪 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7.时至今日,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历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这种划分时代的标准是
A. 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 B. 社会制度的变革
C. 最具代表的生产工具 D. 时代的先进思想
8.一百年前,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一个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个条约是
A.《华盛顿条约》 B.《凡尔赛条约》 C.《九国公约》 D.《北大西洋公约》
九年级历史 第 1 页 (共 6 页)
9.在近代,大批科学家及其科研成果推动世界进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期。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 瓦特——发明珍妮机 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爱迪生——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10.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公众号未完成的专题推送计划。为帮助同学们完成该计划,与本专题相符的历史照片应选择
A.《林肯在战场上》
B.《诺曼底登陆的画面》
C.《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D.《轰炸中的英国本土》
11.右图为 17-19世纪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该表直接反映了英国
A.生育观念更新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人口数量增多
D.产业结构的变化
12.“工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夺取枪支弹药,筑起街垒,与反动军警展开战斗。在工人们的宣传感召下,有数万名士兵公开站到革命的一边。他们同起义工人一起,占领了沙皇的巢穴冬宫和政府各部,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首都起义获得完全胜利。”上述记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巴黎公社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七月流血事件 D. 俄国十月革命
13.观察一战前后欧洲版图的变化,选出其中较为恰当的一组解释
A. “一枝独秀”——苏联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迅速成为军事强国
B. “两败俱伤”——交战双方都损失严重,新兴民族国家代之而起
C. “三头六臂”——英法美三巨头操纵巴黎和会,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
D. “四大皆空”——四大帝国崩溃,战后的新格局中潜伏着种种矛盾
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欧战场 ②苏德战场 ③东方主战场 ④太平洋战场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③②
九年级历史 第 2 页 (共 6 页)
15.“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所描述的事件
A. 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 B. 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C. 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16.1925 年苏联粮食收购计划降低了 2 亿普特,结果工业投资就降低了 4 亿卢布,工业发展速度随之降低。1926年,苏联粮食丰收,出口数量扩大,工业增长速度也随之提高。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 经济政策调整非常频繁 B.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 工业发展过于依赖农业 D. 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17.如图所示是一幅冷战的政治漫画。该漫画传递的信息是
A. 美苏军事力量势均力敌
B. 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
C. 美苏两国关系趋于缓和
D. 美苏在冷战中保持克制与妥协
1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A. 二战前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C.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
19.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关于文中的“安全网”说法错误的是
A. 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 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C. 可以缓和阶级矛盾 D. “安全网”的建立由美国最早开始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其中有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年”,这一年是
A. 1950年 B. 1952年 C. 1960年 D. 1961年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21题7分,第22题9分, 第23题6分, 第24题8分,共30分。)
21.(7分)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学习借鉴,离不开政策调整、开放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正是德国人对最新科技的敏感性,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从世界工业生产所占的比重看,1870年时德国为 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已达到16%,仅次于美国(35%)。德国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摘编自李富森《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特点》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发展的作用。(2分)
九年级历史 第 3 页 (共 6 页)
材料二 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 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
—【英】H. G.威尔斯《世界史纲》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是哪个国家 这一国家通过哪一改革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 (2分)
材料三 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3) 根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2分) 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1分)
22.(9分) 俄国的现代化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充满了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几十年发生转型。
—摘编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沙皇政府着手的一项改革”指的是什么 这次改革使俄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材料二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哈默在苏俄投资经商得益于某一政策,该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对苏俄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九年级历史 第 4 页 (共 6页)
材料三 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俄罗斯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为共产主义原理而奋斗的标志下生活的。看不到这一点,甚至否定这一时期不容置疑的成就就是错误的。然而,如果我们不意识到社会和人民在这一社会实验中付出了那种巨大的代价,那就更是大错而特错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1999年12月30 日)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苏联“不容置疑的成就”有哪些 (列举任意两点成就)(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影响大国兴衰的因素有哪些 (2分)
23. (6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结果:老牌殖民国家英法沦为二流国家, 日不落帝国拱手交出全球霸权。新兴帝国中德日被彻底打残,失去全球制霸的希望……大量殖民地国家在美国人的推波助澜下纷纷独立,其中很多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畴,老牌殖民帝国再无与美国抗衡的依仗。
——摘编自《英国的哀叹:从日不落沦为二流强国》
(1) 材料一中的战争是哪次战争 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材料二 地区化与全球化一样,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进程……是从欧洲中西部这两个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成功化解了两个国家几百年来的仇恨,共同开启了欧洲历史崭新的一页。
—《大国崛起》解说词
(2) 材料二中“两个国家”是哪两个国家 20世纪 60年代“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的举措是什么 (3分)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1分)
24.(8分)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导致不列颠放弃“光荣孤立”的倾向越发明显。也终将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
——摘自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
九年级历史 第 5 页 (共 6页)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放弃“光荣孤立”后的行为。(1分)
材料二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会议和图B会议本质上的相同点。(1分)
材料三
(3) 根据所学将材料三的①②③处填写完整。(3分)
① ;② ;③ 。
材料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呈现了一种两极格局,大半是由于苏联与美国之间互不信任和越来越相互敌视的结果。……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在太平洋地区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体系。
——摘编自杨文静《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调整及其走向》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美国战后头十年内在亚太地区积极构建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体系。(2分)
材料五 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5)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首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1分)
九年级历史 第 6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