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化学同步练习:必修二5.2氮及其化合物(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氮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稳定是因为其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大
B.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生成的产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工业上采用将空气液化、蒸发方法分离制得氮气
D.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可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Al→Al(OH)3 B.Fe→FeCl2 C.N2→NO2 D.S→SO3
4.在实验室里,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方案,其中简易、可行的是( )
A.加热浓氨水,产生的气体通过浓硫酸
B.加热氯化铵固体,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氯化钙
C.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
D.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铁触媒,并加热至500℃,再通过碱石灰
5.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b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用装置甲制,试管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B.和的固体混合物
C. D.和的固体混合物
6.下列装置中肯定不适合于实验室制备NH3的是( )
A. B.
C. D.
7.实验室用加热NH4Cl 和 Ca(OH)2 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的氨气,图中装置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A.生成NH3 B.干燥NH3
C.收集NH3 D.吸收NH3尾气
8.关于铵盐的叙述:①绝大多数铵盐易溶于水;②铵盐中氮元素均为-3价;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④铵盐都只能跟碱反应,不能跟酸反应;⑤铵态氮肥不宜跟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9.氮和硫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元素。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学肥料
C.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用作纸浆漂白剂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10.下列关于铵盐和氨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业生产中常使用的氮肥都是易溶于水的;②生产中使用的尿素不属于有机物;③铵态氮肥可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④铵态氮肥在使用时宜深施盖土,避免受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俗名与化学式对应的是( )
A.石膏:CaSO4·2H2O B.碳铵:(NH4)2CO3
C.重晶石:BaCO3 D.芒硝:Na2SO4·12H2O
12.工业生产中为了盛装大量浓硝酸,可作为罐体材料的是( )
A.锌 B.铝 C.铜 D.铂
13.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和黄铜是铜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B.纳米银与硝酸是可折叠柔性屏中的灵魂材料,二者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C.《本草经集注》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古人利用焰色试验鉴别物质
D.利用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的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水中Pb2+、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14.下列事实与带点物质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漂白性)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还原性)
C.久置的浓硝酸,颜色略显黄色(不稳定性)
D.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有黑色物质生成(脱水性)
15.下列氮的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B. C.NO D.
16.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是( )
A.N2 B.SO2 C.NO D.NO2
17.常温下,下列物质难溶于水的是( )
A. B.NO C. D.
18.常温下,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无色气体 B.摩尔质量为46
C.密度比空气小 D.具有还原性
19.下列有关含氮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合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
B.NO2属于酸性氧化物
C.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D.常温下,浓硝酸可储存在铁制容器中
20.含氮元素的气体在生产、科技中有广泛应用,其中一种红棕色气体能作为亚硝基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该气体是( )
A. B.NO C. D.
21.下列关于氮及氮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或氧气反应
B.铵盐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红
C.“雷雨发庄橡”属于自然固氮
D.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22.“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对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一种新型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每吸收2.24 L氮气转移0.3 mol电子
B.过程②每生成1 mol氨,有1 mol Li3N被氧化
C.过程③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
D.图中所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2 + 6H2O4NH3 +3O2
2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显红棕色,可用于火箭燃料中的氧化剂
B.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上制备硝酸
C.具有强酸性,可用于制备硝基苯
D.受热易分解,可用作铵态氮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氮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氮气稳定是因为其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大,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在一定条件下与Mg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工业上采用将空气液化、蒸发方法分离制得氮气,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可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氮气稳定是因为其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大。氮气在点燃条件下与Mg反应,生成Mg2N3,产物为离子化合物。工业上采用将空气液化、蒸发方法分离制得氮气。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可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2.【答案】B
【知识点】氮气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故不选A;
B.Cu和S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故答案为:B;
C.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故不选C;
D.钠和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故不选D;
故答案为:B。
【分析】A.N2+O22NO;
B.Cu+SCu2S;
C.;
D.2Na+O2=2Na2O。
3.【答案】B
【知识点】氮气的化学性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铝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Al→Al3+→Al(OH)3或Al→ →Al(OH)3,故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Al→Al(OH)3,故不选A;
B. Fe+2HCl=FeCl2+H2↑,故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B;
C. N2→NO→NO2,故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N2→NO2,故不选C;
D. S→SO2→SO3,故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S→SO3,故不选D;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变化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A. Al无法通过化学反应一步生成Al(OH)3 ,可以先与酸反应生成铝盐或者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再直接转化成Al(OH)3;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C.N2+O22NO、2NO+O2=2NO2 3NO2+H2O=2HNO3+NO,根据方程式知由氮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二氧化氮;
D.S→SO3的转化,硫先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硫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4.【答案】C
【知识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得到纯净干燥氨气,A不符合题意;
B.加热氯化铵固体,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试管口又生成氯化铵固体,氨气也不能用无水氯化钙,不能得到纯净干燥氨气,B不符合题意;
C.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得到氨气,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得到干燥,能制取纯净干燥氨气,C符合题意;
D.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铁触媒,并加热至500℃,可得到氨气,但操作复杂,消耗能量高,实验室里不具有简易和可行性,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氨气可以和硫酸反应;
B、氨气和氯化氢常温下可以生成氯化铵;
C、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使氨的溶解度减小,生成氨气;
D、合成氨气在实验室中进行比较困难。
5.【答案】D
【知识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分解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不能用加热制备氨气,故不选A;
B.和不反应,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和的固体混合物制备氨气,故不选B;
C.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加热固体制备氨气,故不选C;
D.和的固体混合物加热生成氯化钙、氨气、水,实验室用和的固体混合物制备氨气,
故答案为:D;
【分析】加热试管中的试剂能产生氨气。
6.【答案】D
【知识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该装置可用于固液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利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共热制备氨气时适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可用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作用制备氨气时适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可用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作用制备氨气时适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可用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且固体为难溶性固体,不适用于氨气的制备,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实验室制备氨气有:2NH Cl + Ca(OH) =2NH ↑+ CaCl + 2H O还可用浓氨水加固体NaOH制备氨气,NH +OH =NH ·H O;所以发生装置可以是固固加热,也可以是固液不加热,但是启普发生器不能使用
7.【答案】D
【知识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加热NH4Cl 和 Ca(OH)2固体混合物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免生成的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A不符合题意;
B.氨和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可以用装在干燥管里的碱石灰,故B不符合题意;
C.氨的密度小于空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但圆底烧瓶不能塞上塞子,应在瓶口放一团棉花,故C不符合题意;
D.氨极易溶于水,为了防止倒吸,可以用球形干燥管吸收氨尾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加热固体试管应向下倾斜;
B.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C.圆底烧瓶不能塞上塞子。
8.【答案】C
【知识点】铵盐
【解析】【解答】
①绝大多数铵盐易溶于水,①正确;
②铵盐中氮元素不只有-3价,硝酸铵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5、-3,②错误;
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③正确;
④铵盐能跟碱反应,有的铵盐也能跟酸反应,例如碳酸铵和盐酸,④错误;
⑤铵态氮肥跟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氨气属于易挥发气体,使氮肥效果降低。 ⑤ 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铵盐的性质,需要掌握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即可解答此题。
铵盐的性质:
物理性质:离子化合物,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a、受热易分解;b、与碱反应;c、与酸反应。
9.【答案】A
【知识点】铵盐;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具有制冷作用,可作制冷剂,A项符合题意;
B.碳酸氢铵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N,则碳酸氢铵可作化学肥料,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表现出漂白性,可作纸浆漂白剂,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吸水性,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分析物质用途时,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还是化学性质,要从用途原理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铵盐;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①农业生产中常使用的氮肥都是易溶于水的,①项符合题意;
②尿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②项不符合题意;
③铵态氮肥不可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是因为二者混合使用后,会产生氨气,氨气易挥发,造成氮元素的损失,③项不符合题意;
④铵态氮肥受热易分解,在使用时宜深施盖土,避免受热,④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正确的组合为①④,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氮肥易溶于水;
②尿素属于有机物;
③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生成氨气,造成氮元素损失;
④铵态氮肥受热易分解。
11.【答案】A
【知识点】铵盐;硫酸盐
【解析】【解答】A、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A符合题意;
B、碳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B不符合题意;
C、重晶石是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C不符合题意;
D、芒硝的化学式为Na2SO4·10H2O,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熟悉常见的硫酸盐及其俗名,注意加强记忆。
12.【答案】B
【知识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浓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一般是利用铝罐装,或者铁罐,主要是由于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故B符合题意;
【分析】主要考虑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可将铝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13.【答案】C
【知识点】硝酸的化学性质;合金及其应用;焰色反应;铁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青铜和黄铜都属于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银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K在焰色试验为紫色,古代燃烧利用紫青焰辨认硝石即利用了K的焰色反应,故C符合题意;
D:铁的金属性强于Pb、Cu、Hg,能将它们的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纳米铁粉除重金属利用铁的还原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D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K的焰色反应为隔着蓝色钴玻璃呈紫色。
14.【答案】A
【知识点】硝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浓硫酸的性质
【解析】【解答】A.SO2能够与溶液中的NaOH发生反应,使溶液的碱性减弱,因而使酚酞溶液颜色变浅甚至褪色,与其漂白性无关,A符合题意;
B.葡萄糖中含醛基,属于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体现其具有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
C.浓硝酸是无色液体,硝酸不稳定,光照分解产生红棕色NO2溶解在硝酸中使溶液颜色略显黄色,C不符合题意;
D.蔗糖是有机化合物,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中的氢、氧两种元素以2:1的组成脱去,而得到黑色的C单质,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葡萄糖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
C.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中显黄色;
D.浓硫酸能使蔗糖中的H、O元素按照水的组成比例脱去,剩下黑色的C。
15.【答案】A
【知识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A.N2O5是HNO3的酸酐,是酸性氧化物,A正确;
B.NO2虽然溶于水得硝酸,但氮化合价发生变化,B错误;
NO和N2O不与水反应,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氮的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跟碱起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属于酸酐;
酸性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含氧酸;
酸性氧化物多数能跟水直接化合生成含氧酸,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6.【答案】A
【知识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硫的性质
【解析】【解答】 A.N2无毒,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对人体无毒害作用,故选A;
B. SO2有毒,会导致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对人体有害,故不选B;
C.NO有毒,能使人中毒,故不选C;
D. NO2有毒,主要损害呼吸道,对人体有害,故不选D;
故答案为:A。
【分析】识记常见气体物质的物理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B
【知识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CO2能溶于水,且能与H2O发生反应:CO2+H2O=H2CO3,A不符合题意;
B、NO难溶于水,B符合题意;
C、NO2能溶于水,且能与H2O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C不符合题意;
D、SO3能溶于水,且能与H2O发生反应SO3+H2O=H2SO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CO2能溶于水,且能与H2O反应;
B、NO难溶于水;
C、NO2能溶于水,且能与H2O反应;
D、SO3能溶于水,且能与H2O反应;
18.【答案】D
【知识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A不符合题意;
B、NO2的摩尔质量是46g·mol-1,B不符合题意;
C、NO2的密度比空气大,C不符合题意;
D、NO2中氮元素由+4价,易被氧化成NO3-,具有还原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是对NO2性质的考查,结合NO2的性质尽心分析即可。
19.【答案】B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 工业上合成氨气是N2和H2化合生成NH3,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符合题意;
C.氨气容易液化,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不符合题意;
D. 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则浓硝酸可储存在铁制容器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人工固氮为氮气和氢气合成氨,自然界固氮为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
B、酸性氧化物: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特殊;
C、液氨气化吸热,温度降低;
D、浓硝酸、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
20.【答案】C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二氧化氮,化学式为NO2,一种棕红色气体。在常温下(0~21.5℃)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 、NO与都是无色气体。
故答案为:C。
【分析】氮元素的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
21.【答案】B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键能较大,不容易断裂,因此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虽然常温下氮气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例如与氢气或氧气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铵盐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之后会有氨气产生,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B符合题意;
C.“雷雨发庄稼”是指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氮,NO2与水反应产生硝酸,而硝酸与土壤中的盐反应生成氮肥,因此属于自然固氮,故C不符合题意;
D.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将氨气充满烧瓶之后,稍微加入一点水,利用氨气溶于水的性质,形成压强差,就可以看到喷泉这一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氮气在高温或者放电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
B、氨气的检验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C、雷雨发庄稼为自然固氮;
D、氨极易溶于水,可以制作喷泉实验。
22.【答案】D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由于缺少标准状况这个条件,气体摩尔体积Vm不能用22.4L/mol这个数值来计算N2的物质的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题中信息可知,过程②的反应方程式为Li3N+3H2O=NH3↑+3LiOH,此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保持不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题中信息可知,过程③的反应方程式为4LiOH4Li+O2↑+2H2O,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由题中信息可知,过程①的反应方程式为6Li+N2=2Li3N,过程②的反应方程式为Li3N+3H2O=NH3↑+3LiOH,过程③的反应方程式为4LiOH4Li+O2↑+2H2O,所以图中所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2 + 6H2O4NH3 +3O2,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未知条件,无法计算气体相关的物质的量;
B、结合化合价的特点,可知化合价不变;
C、通电,即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结合箭头的始末,总反应为氮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氧气。
23.【答案】B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二氧化氮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火箭燃料中的氧化剂,则二氧化氮用于火箭燃料中的氧化剂与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无对应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氨分子具有还原性,常用于工业上制备硝酸,则氨气用于工业上制备硝酸与氨气的还原性具有对应关系,故B符合题意;
C.一定条件下,浓硝酸能与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则浓硝酸用于制备硝基苯与硝酸具有强酸性无对应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铵中含有的铵根离子能被农作物吸收,常用作铵态氮肥,则氯化铵可用作铵态氮肥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无对应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红棕色和氧化性无直接关系;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硝酸;
C、酸性和制备硝基苯无直接关系;
D、受热易分解和铵态氮肥无直接关系。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46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6.0(100.0%)
主观题(占比) 0.0(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3(100.0%)
主观题(占比) 0(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23(100.0%) 46.0(10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铁的化学性质 6.0(13.0%) 2,3,13
2 铝的化学性质 2.0(4.3%) 3
3 铵盐 8.0(17.4%) 8,9,10,11
4 合金及其应用 2.0(4.3%) 13
5 浓硫酸的性质 4.0(8.7%) 9,14
6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2.0(4.3%) 9
7 氮气的化学性质 6.0(13.0%) 1,2,3
8 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12.0(26.1%) 10,19,20,21,22,23
9 焰色反应 2.0(4.3%) 13
10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2.0(4.3%) 3
11 钠的化学性质 2.0(4.3%) 2
12 二氧化硫的性质 4.0(8.7%) 14,16
13 硫酸盐 2.0(4.3%) 11
14 硝酸的化学性质 6.0(13.0%) 12,13,14
15 氨的实验室制法 8.0(17.4%) 4,5,6,7
16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8.0(17.4%) 15,16,17,1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