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变色龙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醋栗(lì) 下贱(jiàn) 恐吓(xià) 坎(kǎn)肩
B.旗帜(zhì) 荒唐(táng) 洋溢(yì) 温(wēn)情
C.惦(diàn)记 筛(shāi)子 径(jìng)自 契诃(kē)夫
D.赔偿(cháng) 模(mó)样 魁(kuí)梧 赫(hè)留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乞丐 咳嗽 欺瞒 异想天开
B.伶俐 逮捕 赦免 无原无故
C.严厉 娇贵 没收 无精打彩
D.戳破 浆硬 尊守 含情脉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晚睡会导致我们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甚至会影响生活和健康。
B.在创新设计展上,许多“人工智能+”的新点子,既不乏异想天开,又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C.作为瞬间思维火花的灵感虽具偶然性,但其产生绝非无缘无故,毫无根基。
D.他是一位个性极强的学者,是非分明,刚正而固执,从不会逢迎和见风使舵。
4.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
②我来收拾残局。
①(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②他话也没说,就拿起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①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②她穿了一件红颜色的衣服,十分鲜艳。
①“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狗的脸上去;狗呢——可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②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契诃夫喜欢通过描摹人物的“习惯”来描写人。________________
①他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多是自然之作、习惯之举。
②契诃夫就站在黑暗中,凝视着他们的愚蠢和精明、忧愁和恐慌、坏心眼和好心肠。
③“他判断每个人和每样东西的时候总是从结实着眼:看看是不是需要修理。他在饭桌边坐下来以前,先试了好几把椅子,看它们结实不结实。”
④契诃夫就是这样来写人的,他笔下的人大都囿于自己的生活,仿佛处在只有烛光能照见的那一小片光影之中,周围的世界一片黑暗。
⑤他塑造的木匠叶里扎洛夫最能体现这一特色。
A.⑤③④①② B.⑤③④②① C.⑤②③④① D.②⑤①③④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他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 亨利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讽刺小说的特征是用嘲讽的表现手法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和腐朽反动的事物。著名的讽刺小说有我国清代蒲松龄的《儒林外史》,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外套》《钦差大臣》,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镀金时代》等。
C.《变色龙》的题目以自然界中皮肤颜色会随周围事物颜色变化的小动物变色龙来比喻处理狗咬人事件中不断出尔反尔、自食其言的奥楚蔑洛夫,文题简洁明了,具有象征意义和讽刺作用。
D.《变色龙》通过刻画奥楚蔑洛夫这一沙皇专制统治下忠实走狗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与虚伪,批判了他们反人民的本质。
8.学习本文后,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看变色龙”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我的发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自然界中的变色龙变色的几种情况。(至少写出三种)
美国纽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爬虫动物学副馆长拉克斯沃斯是目前全球资深变色龙研究专家。他发现,除了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而变色之外,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表达也是通过变换体色来完成的。它们经常在捍卫自己领地和拒绝求偶者时,表现出不同的体色。此外,当变色龙意欲挑起争端、发动攻击时,体色会变得很暗。
(2)【我的观点】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这类人物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变色龙(节选)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嗽着,动了动眉毛。“不错……这是谁家的狗?这种事我不能放过不管。我要拿点颜色出来叫那些放出狗来闯祸的人看看!现在也该管管不愿意遵守法令的老爷们了!等到罚了款,他,这个混 蛋,才会明白把狗和别的畜生放出来有什么下场!我要给他点厉害瞧瞧……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你去调查清楚这是谁家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得打死才成。不许拖延!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个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家的?嗯!……你,叶尔德林,把我身上的大衣脱下来。…… 天好热!大概快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不懂:它怎么会咬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到你的手指头?它身子矮小可是你,要知道,长得这么高大! 你这个手指头多半是让小钉子扎破了,后来却( )想天开,要人家赔你钱了。你这种人啊……谁都知道是个什么路数!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
9、本文段选自19世纪末俄国短篇小说家 的小说
10、在括号内天上正确的字 ( )想天开
11、对同一条狗,警官的评价前后不同,他的根据是什么?
12、本文段写警官对狗的不同态度,反映他怎样的性格
13、“我要拿点颜色出来”这个“颜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其中“席加洛夫将军?哦!……叶
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这几句话,反映了警官怎样的心理?(用一句话来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豆包儿 肖复兴
①如今的豆包儿,很少有人在家里自己做了,一般都会到外面买。外面卖的豆包儿,馅大多用的是红豆沙,这种红豆沙,是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稀烂如泥,豆子是一点儿也看不到的,自然,红小豆的豆粒那种沙沙的独有味道也就大减,甚至索性全无。要想尝到那种味道,只有自己动手将红小豆下锅熬煮,不用说,这样传统的法子,费时费力又费火,谁还愿意做这种豆包儿?
②小时候,我吃的豆包儿,都是我母亲做的。那时候只有在改善生活的时候才能吃到豆包儿。春节前,必定是要包上满满一锅的,上锅之前,母亲还要在每个豆包儿上面点上一个小红点儿。出锅的时候,豆包儿变得白白胖胖,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格外喜兴。豆包儿,便显得和节日一样的喜兴了。
③因此,每一次母亲包豆包儿,都会像过节一样。包豆包儿的重头戏,在于熬馅。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说完之后,母亲觉得说得好像没有说服力,会进一步解释:你看炖肉是不是也得用铁锅?没有用铝锅的吧?这样解释之后,她觉得道理已经充足了。
④熬豆馅的重头戏,在于熬的火候。红小豆和凉水一起下锅,一次要把水加足。不能在熬到半截时看着水不够,一次次地加水逗着玩!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用小枣煮出的豆馅没有枣的香味,那种金丝小枣,母亲会用它来蒸枣馒头。
⑤水开之后,大火要改小火,还要用勺子不停地搅动,免得豆子巴锅。豆子不能熬得过烂,烂成一摊泥,豆子的香味就没有了。也不能熬得太稀,太稀包不成个儿不说,豆子的香味也就没有了。母亲包的豆包儿,馅一般会比较干,不会有那种黏稠的液体出现,开花之后的红小豆的颗粒感非常明显,咬起来沙沙的。豆子虽然被煮烂了,但是小小的颗粒还在,没有完全变成另一种形态,很实在的豆子的感觉和豆子的香味,会长久地在嘴里回荡,不像现在卖的豆包那样稀软如同脚踩在泥塘里的感觉。按照那时母亲的话说,那是把豆子给熬得没魂儿了!按照我长大以后开玩笑对母亲说的话是,就像唱戏,那样的豆馅是属于大众甜面酱的嗓子,您熬的这豆馅属于云遮月的嗓子。
⑥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吃豆包和吃年糕不一样,吃年糕要放白糖,吃豆包必须放红糖。这是规矩,是母亲从上辈那里传下来的,是不能变的。只是,在闹灾荒的那几年,买什么糖都得要票,不是坐月子的或闹病的,红糖更是难淘换。没有办法,只好改用糖精,豆馅的味道差得太多,母亲嫌丢了自己的脸,那几年,豆包儿很少包了。
⑦我长大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之后,自以为见多识广,建议母亲再包豆包儿熬馅的时候加上一点儿糖桂花,味道会更好的。母亲不大相信,在她的眼里,糖桂花那玩意儿是南方货,包元宵和汤圆在馅里加一点儿可以,她包了一辈子豆包儿,从来没有加过这玩意儿。别遮了味儿!她摇摇头说,坚持她的老法子。我说不服她,由她去。
⑧如今,母亲去世多年,买来的豆包儿都会加有糖桂花,母亲包的没有糖桂花的豆包儿,却再也吃不到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5、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母亲“包豆包熬馅”的一些记忆,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图。
(1)____ ---> 凉水下豆(2)_____--->小火熬馅---->(3)_______
16、本文语言形象生动,情感细腻真挚。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出锅的时候,豆包儿变得白白胖胖,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格外喜兴。
17、有人认为第⑦段所叙糖桂花之事与文章中心无关,可以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18、对于一个喜欢美食的人而言,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意蕴,人情的冷暖,处事的态度等都会影响他们对味道的感知。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也有类似的描写,试比较两篇文章在食物上寄予的情思有何异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割 玉 米
张淑清
割玉米,夜露不轻,玉米棵湿漉漉的,像落了一场雨。
刀,昨天找三叔磨的,试过,锋利无比。虽不能削铁如泥,也是干脆利索。
丈夫大刘不在家,每年秋收回不来。五亩地,为方便管理,我统统种玉米。卖一些,剩下的春天去集市口买头猪羔子,选几只小鸡仔。粮食养猪养鸡鸭鹅,牲畜拉的粪施肥种粮食,周而复始。
屯子有一百多户人家,前几年,有男人去省城工地打工;赚了钱回来,西服穿上,领带系上,手机也换成智能手机。老婆出门,脖颈上那串金项链,刺人眼。烟也换了十块钱一盒的。往哪儿一走,身边聚拢很多人,问长问短,问东问西。大刘就是那次被晃晕的。思来想去,大刘跟他们走了。
庄稼由我一人收割,雇的是绰号“瞎贵”的马车。“瞎贵”不瞎,先天性近视,小名贵子,大家就叫他“瞎贵”。割玉米前,必须和瞎贵约好马车。
割玉米,一把镰刀不行,备一把。我不会磨刀,一磨就钝。磨刀只得找一墙之隔的三叔,他和公公同姓不同宗。两家之前在地界上闹过矛盾,针鼻大点儿的事儿。我们不计较,三叔三婶倒不好意思了。平时,炖个鸡,烤个鸭,包点儿饺子,码着墙头送一盘子,我和婆婆回敬点儿瓜枣梨葡萄什么的。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就将彼此的心焐热了。
三叔来的时候,蹲在门槛上的狸花猫,喵了两声。三叔站在后门口,叫我舀一瓢水,然后直奔院里矮墙上泊着的磨刀石。三叔磨刀细致,慢悠悠的,不惊扰面前果树上停着的喜鹊。磨一会儿刀,用手试试刀刃,再磨一会儿。磨刀石和刀刃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天籁和谐,与蓝天白云相互陪衬。刀磨好,举起,让风过一遍。光影弥漫,令人眩晕。
割玉米,夜露不轻,玉米像洗了个天然澡儿。清晨,棵上住着蜘蛛,网织得很大。蜘蛛,不仅仅是黑色、白色,花花绿绿色、大大小小的都有。我曾被一场蛇和蜘蛛的大战惊惧到。蛇不知怎么爬进蜘蛛织好的网里,那会子拇指甲大的蜘蛛正在网上睡大觉。蛇在网里挣扎了几下,却缠得越来越紧。蜘蛛爬过来,和两尺长的蛇厮杀在一起。蛇张着嘴想将蜘蛛吞下去,蜘蛛敏捷地绕到蛇背后,一边吐丝一边缠住。蛇努力摆脱却被越缠越紧,最后窒息而死。我赶紧喊紧挨着我家玉米地的三叔,把死蛇埋了。
割玉米要穿长袖衣裳,高腰鞋,否则玉米叶子会划伤皮肤。即便全副武装,下了田,玉米棵的露水也能瞬间湿了衣服鞋子。十月的早晨,清冷,萧瑟,野菊花冻得鼻涕嘴歪,小草耷拉着脑壳。人也受不了,镰刀上下左右翻飞,拉拽,一会儿一身汗。汗水和露水纵横交错,冷一阵儿,热一阵儿。垄很长,一眼望不到头。埋头割,割得玉米棵梨花带雨,纷纷倒下。玉米棵像屯里的一棵大树,一个人,一匹老马,一头牛,一只羊。玉米棵倒地的声音,震动大地,玉米香一浪一浪扑来。我的身上,我的皱纹里,我的每一次呼吸,均是玉米的清香。
割累了,坐下来,和一朵花说说话,同一只蜘蛛对视良久。这时的喜鹊是不怕人的,还有麻雀,它们成群结队飞来,吃落在地上的玉米粒。以前,人们的肚子是饿的,总是不舍得一粒粮食,落在地里的玉米、大豆都是要带回去的。眼下,日子愈来愈好,遗落在大田内的玉米、稻穗,就不捡了,留给鸟儿和田鼠吃。
风大了,有五级吧。站着的玉米棵“哗哗哗”响。太阳一毒辣,玉米棵就变焦脆,一碰叶就碎。不割吧,唯恐明天下雨。割吧,腰酸背痛。再看一眼天气预报,说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有小到中雨!不能停!我换了另一把月牙刀,线手套早磨出大窟窿,勉强戴着。速度明显慢了,割不动。割三五步,喘口气。割了十几米,听得地那头的玉米棵“哗啦哗啦”响,倒地的声音划过来。我揉了揉眼睛,看见有个人挥舞镰刀咔嚓咔嚓放倒玉米棵。谁?我喊了一嗓子。风紧,听不到。我握着镰刀,迎上去。
竟是三叔!三叔说:“中午,你三婶看天气预报说夜里有雨,催我帮你割完,装车拉回家。一个女人家家的,不容易。”三叔没再说话,抡圆膀子,大踏步割了下去。
有人助力,我也来了精神,一鼓作气,将五亩玉米棵全部放倒。三婶也来了,三个人剥到日暮西山,总算剥完。
三婶说等瞎贵的马车要到半夜,不如你三叔开三轮车拉回来得了,三轮车还快。
三轮车往大田里开,不踏实,跌跌撞撞的,好在三叔是老司机,我和三婶装车,他负责开车,前前后后,拉了五车。
婆婆煲了十个鸡蛋洛水,三叔四个,三婶四个,我两个。真是饿了,三叔没拒绝,接过大海碗,风卷残云造了,三婶细嚼慢咽。三叔吃完,抹抹嘴,走了。三婶走时,摘了伙墙上的南瓜,回去包菜饼子吃。我胳膊和腿上红彤彤一片,婆婆找来豆油,让我抹点儿,缓解疼痛。周身每处关节都难受,我倒在炕上睡了。
割玉米,夜露不轻,风雨前玉米拉回家。电话中,我和大刘约定,年老落叶归根,回老宅度过余生,土地收回来,农具擦拭干净,重新做回农民。等我们老了,也要睡在公婆那里,守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守着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守着那两棵参天白杨,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 节选自《胶东文学》2023年第7期,有删改)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收时,丈夫大刘不能帮忙是因为他去打工了,地里的活儿需要“我”来张罗。
B.文中先说割玉米前要约好瞎贵的马车,然而拉玉米时却又没有约瞎贵,令人费解。
C.“我”家与三叔家的矛盾最终在我们的不计较和彼此的互敬互爱中烟消云散了。
D.在割玉米时见到的蛇蛛大战令“我”震惊恐惧,最后还是三叔帮忙处理了死蛇。
20.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实写前几年屯子里外出打工的其他男人赚钱回来后的变化,交待丈夫大刘外出打工的原因。
B.三叔磨刀的情节,既与文章第二段呼应,又体现了其磨刀技术高超,“光影弥漫,令人眩晕”这一描写细致入微。
C.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野菊花冻得鼻涕嘴歪”“小草耷拉着脑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十月早晨的清冷萧瑟。
D.文中写玉米棵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玉米棵倒地的声音与玉米香时则主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
21.本文是如何描写风大时“我”在玉米地里的场景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2.文中多次写道“割玉米,夜露不轻”,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写作
23、本文多处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咳”“拧”等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
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物,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他(她)的特点。(100字左右)
答案
B 2.A 3.B 4.D 5.B 6.B 7.B
8、(1)示例:①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时变色;②变色龙之间信息传递和表达时变色;③捍卫自己领地和拒绝求偶者时变色;④意欲挑起争端、发动攻击时变色。
(2)示例:这类人物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无耻至极,他们善于迎合某些人的胃口,从而得到许多好处,但他们也遭到许多人的唾弃。
9、 契柯夫、《变色龙》
10、 异
11、 狗主人身份的高低
12、 狡猾,势力,无耻等
13、 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14、 恐惧,掩饰等
15、(1)准备铁锅(2)加入红枣 (3)加入红糖
16、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豆包上的小红点儿比作小红嘴唇,“白白胖胖”写出了豆包出锅时诱人的样子,侧面衬托出母亲热爱生活、是个有仪式感的人 。
17、第⑦段不能删去。理由:前文讲到母亲制作豆包儿十分讲究,如坚持用铁锅不用铝锅,坚持用大红枣不用金丝小枣,坚持用红糖不用白糖……此处再叙母亲不愿往豆包馅里加糖桂花一事,更凸显了母亲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坚守。母亲做豆包如此用心,这份用心的背后,是对家人的爱,是对生活的热情。“我”寻求改变的行为和母亲的坚守形成对比,一句“自以为见多识广”,是自嘲也是懊悔。此段的叙述也为文末的慨叹做铺垫。
18、同:本文和《昆明的雨》中的美食都寄寓着作者对过往人和事的回忆与怀念之情,本文怀念的是母亲做的美味的豆包儿,以及豆包儿所承载的往昔岁月和故乡情结;《昆明的雨》则包含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对昆明生活的怀念和热爱。
异:本文还有对母亲坚守传统的敬佩,对传统难寻、“现代文明”冲击传统工艺的惋惜与伤感,以及对雅致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B
A
21.①听觉描写,如“玉米棵‘哗哗哗’响”“听得地那头的玉米棵‘哗啦哗啦’响,倒地的声音划过来”。
②心理描写,如“不割吧,唯恐明天下雨。割吧,腰酸背痛”。
③视觉描写,如“看见有个人挥舞镰刀咔嚓咔嚓放倒玉米棵”。
④语言描写,如“谁 我喊了一嗓子”。
⑤动作描写,如“握着镰刀,迎上去”。
22、①丰富人物形象。“我”承担了家里的农活,在浓重的夜露中三叔、三婶帮助“我”割玉米,既展现了“我”的勤劳能干,也展现了三叔、三婶的善良淳朴。②“割玉米,夜露不轻”在文中反复出现,既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又交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也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圆融。③揭示文章主题。在夜露不轻的晚上,三叔、三婶帮助“我”割玉米、剥玉米,而后又帮“我”运玉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质朴无华、纯真友善的情谊。
23、【例文】他的梦被单调的闹铃声打断,他使劲睁开惺忪的睡眼,呆呆地盯着天花板,仿佛还在回味那个奇妙的梦。一会儿,他回过了神儿,眨了眨眼睛,翻了个身,举起被空调的凉风吹得有些僵硬的胳膊,不爽地叫了一声,伸了个懒腰,接着努力地撑起了身子,穿上睡衣,拖着无力的双腿走出了冰凉凉的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