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壹
重点内容
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科举考试的变化、明朝经济的发展
贰
课程标准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本课
重点
猜一猜他是谁?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出身布衣,放过牛、做过和尚、讨过饭、历经16年苦难,九死一生,最终统一全国。
他的长相历来争议很大,《明史》记载“姿貌雄伟,奇骨贯顶”,清代,他其他版本画像盛行,下巴奇长、满脸麻子。有史学家称他是中国帝王中“第一丑”,他的长相如何至今没有定论!
朱元璋怎样建立明朝?又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
一、明朝的建立
元末农民起义(背景)
《醉太平·堂堂大元》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
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嫌,哀哉可怜!
——元末·无名氏
元朝末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
朱元璋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逐步强大,先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一、明朝的建立
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江苏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建立政权
完成统一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明北上灭元图
一、明朝的建立
明朝疆域
北控蒙古
西有西域
东北征服女真族
西南方管辖西藏,并在青藏等地区
设有羁縻卫所
明代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奇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
——《明太祖洪武实录》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 “(行省长官)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搞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
生产破坏
地方权力过大
宰相专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改革地方官制
地方:(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一家独大
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机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中央分权于地方。
一分为三,权力分散
互相牵制,互不统属,直接由朝廷指挥
掌民政和财政
掌司法
掌军务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改革地方官制
地方:(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据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1370年起,朱元璋将其儿子陆续分封到各地。藩王有极高的地位,拥有护卫军。朱元璋封王建藩的目的,就是要子孙共同维护朱姓天下。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明代藩封制度在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的统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对地方军政制度的有效补充,但其过大的军事、政治权利也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威胁。后期,随着藩王作为军事组织的意义的丧失,政治权利也限制在管理王府内部事务及其所属世系的范围之内,藩府成为只享禄米的寄生集团,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浅析明代封藩制度》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改革中央官制
中央:(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朱元璋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废宰相
皇帝管六部
明朝
限宰相
二府三司制
宋朝
众宰相
三省六部制
唐朝
抑宰相
中外朝制度
汉朝
设宰相
三公九卿制
秦朝
独宰相
中书省
元朝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有什么弊端?
中书省
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前)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后)
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3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代政治史》
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称“内阁”。
内阁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披被。
——朱元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军事
军事: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备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二者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明代起初为大都督府,至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
——《明代官制》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厂卫特务机构
特务机构:设立厂卫机构,实行恐怖统治
(1)内容:
(2)目的:
(4)特点:
(3)职能: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合称“厂卫”。
监视官民,加强君主专制。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八股取士
思想上:八股取士
明朝科举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二.考试内容
1.考试要求
2.考试范围
三.命题指导思想(目的)
四.答卷形式
选拔官员的考试
尊孔崇儒,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自己随意发挥。否则,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不可能录取。
“四书”、“五经”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易经》《尚书》
《诗经》《礼记》
《春秋》
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于皇帝的人
八股文
八股文结构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
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
议论的开始
起讲后入手之处
每股有两股必须用排比对偶句,而且要为文章的破题论点服务
答题格式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历史仅存的明代赵秉忠状元卷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八股取士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 45(件) 28 62﹪
隋唐 45(件) 32 71﹪
宋元 67(件) 38 57﹪
明清 472(件) 19 4﹪
禁锢思想,扼杀人才
阻碍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科举考试竞争越激烈,限制越严,知识分子也就越易于驯服,对皇帝和上级官僚越卑躬屈节。这一切软骨症,他们作为政治权力的依附者始终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始终只善于考试而不善于自由的创造性思维。
——金诤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不许阐述个人见解,成为加强皇权,钳制思想的有力武器,大多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雏形
确立
唐完善
宋发展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正式确立科举制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隋文帝开始
采用分科考试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完善科举制
明清僵化
明朝实行
八股取士
三、经济的发展
经济
农业 引进原产 的农作物,如 、 、 、花生、 等 手工业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丝织业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 是制瓷中心,所产的 畅销海内外。
商业 (1)商品经济活跃,出现 和 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和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2)出现了 、 等有名的商帮。 南美洲
苏州
景德镇
青花瓷
晋商
北京
南京
徽商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向日葵
本课小结
当堂测评
在元朝9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鉴此教训,下列哪位皇帝废除丞相制度?(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这表明明朝( )
A.开创科举制度 B.推行重文轻武 C.提倡尊孔崇儒 D.大兴文字狱
A
C
当堂测评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里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
A. 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B. 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C. 相互制约,杜绝贪腐 D.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D
当堂测评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清朝乾隆末年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下列作物,属于我国明代引进的是( )
A.水稻、向日癸 B.玉米、甘薯 C.马铃薯、粟 D.花生、水稻
明朝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 B.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
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