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6 20: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基本状况,通过对北宋与辽和西夏和战关系的学习,理解其历史影响和发展趋势。
2.通过识读北宋与辽和西夏和战形势图,掌握学习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通过对史料的研读与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掌握阅读史料的基本方法,初步习得解释、论证历史观点的基本技能。
3.通过对图文史料的研读,理解这一时期诸政权之间的频繁交往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和对民族交融的促进作用,认识其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基本状况,理解北宋与辽和西夏和战关系的历史影响和发展趋势。
难点:认识这一时期诸政权之间的频繁交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知识结构】
【自主学习】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族:
(1)兴起: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
(2)建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 临潢府。
(3)发展:发展生产,创制 ,国力不断增强。
党项族:
(1)兴起: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 的一支。
(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 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 。
(3)发展:元昊仿效 ,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背景:辽太宗时,占领 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和: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 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战: 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 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 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和: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 ,史称“ ”。此次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 局面。
三、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战: 称帝后,多次进攻 ,宋朝损失惨重,但连年的战争使 也遭受很大损失,人口处于困苦之中。
和: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 ,宋给西夏 。议和后,宋夏 兴旺。
【归纳提高】
1、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和议?
利:(1)促使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
(2)边境地区的互市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开发与贸易。这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民族的交融。
弊:宋向辽、西夏交纳的岁币由人民承担,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
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基础巩固】
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 B.
C. D.
2.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契丹文字 西夏文字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礼乐文明的确立
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 D.民族文化的交融
3.下图是宋与西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空白方框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赵构 B.阿骨打 B. C.元昊 D.铁木真
4.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5.虞云国所著的《细说宋朝》分析辽国兴起原因,认为“敬塘献土”事件是决定性的,“直接导致了宋朝在宋辽对峙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敬塘献土”是指后唐大将石敬塘向辽太宗耶律德光称臣称子,并晋献哪一片地区的事件?( )
A.河间地区 B.虞舜十二州 C.河套地区 D.幽云十六州
6.清朝文士袁枚曾赋诗《澶渊》,诗云:“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东征……一角黄旗万岁声……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诗中东征的“万岁”、“孱王”就是宋真宗。袁枚在诗中懊恼宋真宗“早罢兵”,正是基于澶州之战是在令人扼腕痛惜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条约。签约前的战情是( )
A.宋朝皇上御驾亲征,宋军击毙辽国大将,士气大振
B.宋朝士族率豪族衣冠南渡,大量南迁农民安居乐业
C.宋朝皇帝战前巡幸蜀地,羽林军竟作乱,皇威扫地
D.宋朝皇帝避实击虚,转战半个中国,勤王之师大盛
7.“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送给游牧民族岁币
②宋朝皇帝向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全部失败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财政负担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中国政治通史》)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澶渊之盟对北宋是一种屈辱 B.辽宋议和实现了双方的和平
C.澶渊之盟不利于民族的交融 D.澶渊之盟对宋辽都十分有利
9.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0.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神童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宋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制,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人什。
材料三∶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的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源于朝廷实行的什么政策
(2)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得到怎样的完善 材料二中宋代对科举制进行的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3)请你推测一下材料三中提到的"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送给了哪些政权
(4)为了解决材料三中提到的危机,宋神宗任用谁主持了改革
【培优提升】
1.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3.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签订《尼布楚条约》
4.“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5.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
(1)材料-中回銮碑是哪一盟约的历史见证 请概括这一盟约的内容。
材料二: 从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所进行的战争结果来看,无疑都是相似的,虽然在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挽回了一点面子,但究其实质与辽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结果是与宋朝的统治政策分不开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宋与西夏的和议内容中,哪一项使北宋“挽回了一点面子” “宋朝的统治政策”指的是哪一政策
材料三: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边界贸易一直在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辽、西夏订立的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C
2.D
3.C
4.B
5.D
6.A
7.A
8.D
9.D
10.(1)重文轻武的政策
(2)隋朝;创立了殿试制度;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3)辽、西夏
(4)王安石
【培优提升】
1.C
2.D
3.A
4.C
5.(1)澶渊之盟;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
(2)元昊向宋称臣。重文轻武。
(3)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任答一句);对民众生活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任答一句)
(4)民族政权并立存在:和战交替。(或答两宋与少数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和平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答其中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