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从巩固到提高 高考化学微专题01 化学与生活
一、选择题
1.(2024·甘肃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
B.豆腐制作过程中可使用氯化镁作凝固剂
C.聚四氟乙烯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
D.制白砂糖时用活性炭脱色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合理施肥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这些元素,适当使用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故A正确;
B、豆浆属于胶体,加入氯化镁可使胶体沉降,故B正确;
C、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故C正确;
D、活性炭脱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化肥可提供农作物必需的元素;
B、豆浆属于胶体;
C、聚四氟乙烯耐高温;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2024·贵州模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所涉及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工作内容 化学知识
A 工程师在船舶外壳安装锌块保护船体 此电化学保护中锌块作正极
B 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开处方并叮嘱患者控制米饭类食物的摄入量 淀粉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C 污水处理员利用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除去水体中的细小悬浮物 混凝剂遇水可形成胶体吸附悬浮物而聚沉
D 园艺师给花卉施肥时,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混合施用 碳酸钾和铵盐相互促进水解降低氮肥的肥效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多糖的性质和用途;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锌的活泼性强于铁,该电化学保护中锌块作负极,故A错误;
B、淀粉为多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正确;
C、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悬浊物而聚沉,故C正确;
D、草木灰中的碳酸根离子和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NH3,降低肥效,因此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混合施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锌的活泼性强于铁;
B、淀粉为多糖;
C、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D、碳酸根和铵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3.(2024·安徽模拟)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酒和食醋都可由淀粉发酵得到
B.氨基酸和核酸都是构成生命物质的生物大分子
C.二氧化氯和明矾用于水处理时的原理相同
D.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无糖食品”专指不含蔗糖的食品
【答案】A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水的净化;核酸
【解析】【解答】A、淀粉为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因此白酒和食醋都可由淀粉发酵得到,故A正确;
B、氨基酸不是生物大分子,故B错误;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故C错误;
D、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无糖食品”指不含糖类的食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发酵可得到乙醇,乙醇可被氧化为乙酸;
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
D、“无糖食品”指不含糖类的食品。
4.(2022·内江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CO2为原料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煤的液化是获得清洁燃料的一种方式,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2022年冬奥会首次使用了氢能作为火炬燃料,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
D.将以铁粉、生石灰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以CO2为原料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助于实现“碳中和”,A不符合题意;
B.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
C.氢能作为火炬燃料燃烧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C不符合题意;
D.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吸收包装袋内的氧气,防止食品氧化,生石灰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包装袋内的水蒸气,防止食品潮解,则以铁粉、生石灰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二氧化碳减少可以实现碳中和;
B、煤的液化、气化是化学变化;
C、氢能为绿色能源;
D、生石灰可以作为干燥剂,铁粉作为抗氧化剂。
5.(2023·唐山模拟)化学与人类健康生活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
D.小苏打常用作烘焙面包,它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钠的重要化合物;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适量防腐剂的添加有利于食品的防腐保鲜,因此食品加工时可添加适量防腐剂,A不符合题意。
B.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氮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C符合题意。
D.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适量防腐剂的添加有利于食品的保鲜。
B、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C、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使得水体富营养化。
D、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6.(2023·陈仓模拟)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碘酸钾可用作营养强化剂
D.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
C.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还用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时表现为强氧化性,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纤维为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阿司匹林不能治疗胃酸过多;
D.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
7.(2023·太原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酱油中添加少量苯甲酸钠作防腐剂
B.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可推进垃圾资源化
C.高铁酸钾(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有:蛋白质变性、胶体聚沉、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
D.“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D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苯甲酸钠为常见的防腐剂,含水和营养成分较多的东西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剂,A项不符合题意;
B.垃圾焚烧释放热量可以用于发电,B项不符合题意;
C.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杀菌消毒,而自身被还原为Fe3+水解为Fe(OH)3具有吸附作用吸附悬浮物而聚沉,C项不符合题意;
D.塑料为聚乙烯等,属于有机物,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应用,D.塑料为聚乙烯等,属于有机物。
8.(2023·宝鸡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材料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装用的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B.豆浆、牛奶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
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b2+、Hg2+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烃是指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不属于烃,A不符合题意;
B.豆浆和牛奶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B符合题意;
C.纳米铁粉除去污水中的铅离子和汞离子还包含化学作用,不仅仅是物理吸附,C不符合题意;
D.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豆浆和牛奶的成分均为蛋白质,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纳米铁粉具有还原性,能与Pb2+、Cu2+、Cd2+、Hg2+等反应生成Pb、Cu、Cd、Hg等金属;
D.合成纤维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9.(2023·赣州模拟)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木质材料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蛋白质在温度较高时易变性,因此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故A不符合题意;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电器着火时,电器中的金属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故B符合题意;
C.电热水器主要是铁制容器,镁活泼性比铁强,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镁作负极,铁作正极受到一定保护,因此其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绿色化学旨在将反应的效率达到最高,损耗降到最少,对大自然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从源头到最终产物的过程中减少废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或冲击等种种不利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C.镁活泼性比铁强,镁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
D.绿色化学应符合“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无污染,实现零排放”,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10.(2023·武威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及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
B.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和熔融氧化镁的方法,来制备金属钠和镁
D.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答案】B
【知识点】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CO 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 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 气体,所以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PM2.5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危害人体呼吸系统,故B符合题意;
C.钠是活泼金属,当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熔融氯化钠电解法制金属钠,镁化学性质也比较活泼,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金属镁,故C不符合题意;
D.硅胶、生石灰只能吸水使食品保持干燥,不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
C.工业上通常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金属镁;
D.硅胶和生石灰是干燥剂,铁粉是抗氧化剂。
11.(2023·葫芦岛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急救时可以喝大量的牛奶解毒
B.75%浓度的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均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C.煤经过液化、气化等清洁化处理后,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D.以铁粉为主要成分制成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误食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引起人体中毒,应喝大量的牛奶来解毒,故A不符合题意;
B.75%浓度的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都是常见的消毒剂,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故B不符合题意;
C.煤通过气化和液化等过程转化为一氧化碳、甲醇等燃料,其燃烧仍然会产生二氧化碳,则煤经过液化、气化等清洁化处理后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不能避免“温室效应”,故C符合题意;
D.铁粉可以消耗食品包装内的氧气,自身被氧化,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重金属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B、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具有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
C、煤的气化和液化产物燃烧仍然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D、铁粉可以和氧气反应,作为抗氧化剂。
12.(2022·巴中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3D打印材料的光敏树脂是高聚物,高聚物都是混合物
B.铝合金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小、抗腐蚀能力较强,因此高铁车厢的大部分材料选用铝合金
C.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洗涤
D.医疗上常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光敏树脂是高聚物,高聚物的聚合度不同,则高聚物都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铝合金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小、抗腐蚀能力较强,因此高铁车厢的大部分材料选用铝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溶于水呈碱性,聚酯纤维含有酯基,在碱性环境能发生水解反应,故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洗涤,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医疗上常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高聚物聚合度不同;
B、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蚀能力强;
C、肥皂可以使聚酯水解;
D、碳酸氢钠治疗胃酸。
13.(2022·宝山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B.过氧乙酸( )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C.84消毒液可用于消杀新型冠状病毒
D.硫酸铝可除去水体中的悬浮杂质并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且没有毒性,常用于皮肤外用消毒,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乙酸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过氧乙酸溶液常用于环境消毒,故B不符合题意;
C.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84消毒液可用于消杀新型冠状病毒,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铝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但是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
B.过氧乙酸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
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D.硫酸铝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
14.(2022·桂林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聚氯乙烯(PVC)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
B.用透气袋包装的活性炭可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C.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
D.医疗上可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聚氯乙烯可释放出有害物质,不能用作食品级塑料制品,故A符合题意;
B.用透气袋包装的活性炭可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亚铁离子更易被人体吸收,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故C不符合题意;
D.Al(OH)3具有弱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聚氯乙烯可释放出有害物质;
B.活性炭有吸附性;
C.维生素C有还原性;
D.Al(OH)3具有两性。
15.(2022·马鞍山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催化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b2+、Cu2+、 Cd2+、 Hg2+等
D.“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新型高温结构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上述过程属于葡萄糖的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催化裂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纳米铁粉与污水中的Pb2+、Cu2+、 Cd2+、 Hg2+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达到高效除污的目的,不是因为物理吸附,故C不符合题意;
D.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单糖不能水解;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C.Fe与Pb2+、Cu2+、 Cd2+、 Hg2+发生置换反应;
D.高温结构陶瓷主要成分是氮化硅。
16.(2022·湖北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酸镁和氢氧化铝等均可作抗酸胃药
B.漂白液、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均是次氯酸钙
C.CO、甲醛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
D.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水污染与防治;绿色化学;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碳酸镁和氢氧化铝等均可与胃酸(即盐酸)发生反应,其本身碱性较弱,对人体健康无刺激性,因此二者均作抗酸胃药,A不符合题意;
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见二者有效成分不同,B符合题意;
C.CO、甲醛是有毒物质,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故二者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C不符合题意;
D.中和法是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污水的pH;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故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主要成分为NaClO和NaCl;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
17.(2022·商洛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和环境等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B.“84”消毒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并涂抹维生素C
C.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铜牌的主要成分为铜锌合金,该合金比纯铜具有更大的硬度
D.“化干戈为玉帛”中“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会生成氨基酸
【答案】A
【知识点】水污染与防治;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燃煤中加入生石灰,主要作用是与SO2反应生成CaSO3,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A选项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盐,沾到皮肤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同时涂抹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减少伤害,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合金的硬度通常比其中任一金属成分的硬度要高,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帛代指丝织物,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可水解生成氨基酸,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利用生石灰固硫;
B.依据消毒液的性质,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C.合金的硬度通常比其中任一金属成分的硬度要高;
D.蛋白质可水解生成氨基酸。
18.(2022·眉山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水煤气可合成含氧有机物。
B.燃煤中加入CaCO3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答案】B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氢气能反应生成甲醇等含氧衍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燃煤中加入碳酸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符合题意;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吸附水蒸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C不符合题意;
D.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能与明矾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离子反应,所以中国古代常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一氧化碳和氢气可合成甲醇;
C.植物纤维具有吸水性且无毒;
D.铝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铜锈能与氢离子反应。
19.(2022·沈阳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无副作用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可做食品添加剂
C.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D.用清洁燃料天然气可减少温室效应
【答案】B
【知识点】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预防某些疾病,但阿司匹林对于胃黏膜具有酸性的作用,会引起或诱发胃黏膜出现红、肿、热、痛等副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常用的食用碱,均可做食品添加剂,故B符合题意;
C.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有新物质的生成,都是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甲烷,则用清洁燃料天然气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是药三分毒,任何药品都有副作用;
B、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C、煤的液化和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烧的液体和气体,为化学变化,煤的干馏也是化学变化;
D、天然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20.(2022·红桥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期药品应投入可回收垃圾箱内
B.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C.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中的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屠呦呦团队用乙醚从黄花蒿中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不能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可作为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剂,适当用量可添加到葡萄酒、果脯等制作过程中,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上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
D.萃取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过期药品不能回收;
B.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作为食品的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剂;
C.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上万;
D.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操作。
21.(2022·成都模拟)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的创新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冬奥会手持火炬“飞扬”在出口处喷涂含碱金属的焰色剂,实现了火焰的可视性
B.维生素C和细铁粉均可作食品脱氧剂
C.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
D.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答案】C
【知识点】焰色反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火炬“飞扬”在出口处喷涂含碱金属的焰色剂,利用了金属的焰色实验现象,实现了火焰的可视性,A项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和细铁粉均具有还原性,可做食品脱氧剂,B项不符合题意;
C.纳米铁粉具有还原性,将污水中的Cu2+、Ag+、Hg2+还原为对应的单质,C项符合题意;
D.银离子为重金属阳离子,可以使细菌蛋白质变性,防止牛奶变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焰色反应;
B.食品脱氧剂应具有还原性;
D.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
22.(2022·遂宁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轻、固、美”的特点
B.“雷霆之星”速滑服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
C.“天和”核心舱其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D.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以CO2为原料合成了淀粉,该成就能为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材料为增强体、树脂为基体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耐紫外线辐射及耐腐蚀、柔软等特点,因而具有“轻、固、美”的特点,A不符合题意;
B.“雷霆之星”速滑服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Ag+是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B不符合题意;
C.“天和”核心舱其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符合题意;
D.CO2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淀粉属于多糖,淀粉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以CO2为原料合成了淀粉,该成就消耗了CO2、生成了淀粉,为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手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氮化硼陶瓷属于无极非金属材料。
23.(2022·张家口模拟)化学使生活更加美好。下列生产活动中,运用相应化学原理不正确的是( )
A.用重油裂解制备有机化工原料——长链烷烃裂解可得短链烷烃和烯烃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OH——电解池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用聚合氯化铝净化生活用水——胶粒具有吸附作用
D.用小苏打焙制糕点——小苏打能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D
【知识点】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简介;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石油裂解是用长链烷烃制备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的过程,A项不符合题意;
B.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原理可用于氯碱工业,B项不符合题意;
C.胶粒具有吸附作用,故可用聚合氯化铝净水,C项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成分为NaHCO3,不是重金属盐,只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重油裂解是用长链烷烃制备短链烷烃和烯烃等化工原料的过程。
B.根据氯碱工业原理进行分析。
C.Al3+水解能生成Al(OH)3胶体,胶粒具有吸附作用。
D.小苏打焙制蛋糕是利用NaHCO3受热分解生成气体的原理。
24.(2021·珠海模拟)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和焦炉煤气均属于清洁燃料,其主要成分相同
B.明矾溶于水可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常用于水体杀菌消毒
C.漂粉精既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环境的消毒剂
D.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
【答案】C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液化石油气是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故A不符合题意;
B.明矾溶于水可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常用于净水,明矾不能杀菌消毒,故B不符合题意;
C.漂粉精能生成次氯酸,既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环境的消毒剂,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反应生成硅酸钠,石英坩埚不能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化石油气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焦炉煤气通过煤干馏得到;
B.明矾可用于净水,但不能杀菌;
C.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作漂白剂;
D.二氧化硅能与熔融的烧碱、纯碱等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25.(2021·石家庄模拟)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油中溶入临界以降低其粘度,其中涉及化学变化
B.不锈钢的防腐原理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C.能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其净水原理与明矾相同
D.高纯硅制成的光电池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常见能量的转化及运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原油中溶入临界改变外界因素以降低原油粘度,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故未涉及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为合金钢,将钢加入其它元素做成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从而使金属不易腐蚀,B符合题意;
C.能杀灭水中的致病菌用其具有强氧化性原理,明矾净水原理是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C不符合题意;
D.高纯硅制成的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C.明矾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净水,利用其强氧化性净水;
D.光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6.(2021·台州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筛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但不能用于液体混合物分离
B. 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还可用作白色颜料
C.光照下, 在空气中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可产生光化学烟雾
D.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 常用作净水剂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如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可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A符合题意;
B. 不溶于水、不容于酸,不易被X射线所穿透,故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还可用作白色颜料,B不符合题意;
C. 光照下, 能把空气中氧气转变为臭氧、臭氧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可产生有毒的光化学烟雾,C不符合题意;
D. 常用作净水剂,因为能转变为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固体悬浮物并使之沉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分子筛可以用来分离固体或气体或者液体混合物
B.利用硫酸钡不溶于酸的性质进行胃镜检查
C.含氮氧化物可以发生光化学污染
D.主要是利用水解形成胶体,吸附杂质沉淀达到除杂的目的
27.(2021·十堰模拟)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式氯化铝和二氧化氯均可作净水剂,且净水原理相同
B.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当深埋处理
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D.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
【答案】D
【知识点】乙烯的化学性质;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碱式氯化铝和二氧化氯均可作净水剂,但前者是由于盐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作用而净水;后者是由于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因此净水原理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
B.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回收经过特殊处理,而不应该深埋处理,B不符合题意;
C.煤液化技术推广可以减少粉尘等固体颗粒造成的污染,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从而可降低乙烯的浓度,减缓水果腐烂变质,因而可用于水果保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碱式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B.有害垃圾深埋能引起土壤、水体污染;
C.煤液化技术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吸收乙烯等物质。
28.(2021·巴中模拟)2021年世界化学论坛以“化学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将对催化、合成、药物、环境与能源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除去硬水中的Ca2+、Mg2+
B.常利用活性炭或胶体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C.使用适宜的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可实现水分解制取氢气
D.利用大气中CO2合成C2H6、CH3OH等有机原料,有利于控制海水酸化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而Ca2+、Mg2+也具有氧化性两者不发生反应,故A符合题意;
B.活性炭和胶体都具有吸附性,故可以除去悬浮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催化剂参与反应,能将水分解生成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二氧化碳合成乙烷、甲醇等中性物质,有利用控制海水酸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判断物质的用途,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所处的价态判断其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29.(2021·南宁模拟)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制防伪荧光油墨的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食用水产品用甲醛浸泡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C.“地沟油”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Na2S处理
【答案】B
【知识点】高分子材料;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000以上,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甲醛溶液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甲醛溶液不能用于食品保鲜,故B符合题意;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故C不符合题意;
D.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与Na2S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Na2S处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甲醛虽然可以防腐,但是不能用作食品的保鲜剂,因为甲醛有毒,其他选项均正确
30.(2021·黄浦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清洗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
B.石油经裂化获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C.用明矾对饮用水消毒
D.联合制碱法制烧碱
【答案】A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水的净化;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次氯酸钙与潮湿的空气反应生成碳酸钙,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内有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而除去,A符合题意;
B.石油的裂解才能得到乙烯等化工原料,B不符合题意;
C.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而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毒,C不符合题意;
D.联合制碱法制得的是纯碱,即碳酸钠,烧碱是NaO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漂白粉长时间放置,最终得到的产物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变为可溶性的物质而除杂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
C.常见的消毒剂是乙醇溶液或者是具有氧化性的物质,而明矾不具有氧化性因此不能做消毒剂
D.烧碱是氢氧化钠不是碳酸钠,联合制碱法制取的是碳酸钠
1 / 1【备考2024年】从巩固到提高 高考化学微专题01 化学与生活
一、选择题
1.(2024·甘肃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
B.豆腐制作过程中可使用氯化镁作凝固剂
C.聚四氟乙烯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
D.制白砂糖时用活性炭脱色属于化学变化
2.(2024·贵州模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所涉及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工作内容 化学知识
A 工程师在船舶外壳安装锌块保护船体 此电化学保护中锌块作正极
B 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开处方并叮嘱患者控制米饭类食物的摄入量 淀粉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C 污水处理员利用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除去水体中的细小悬浮物 混凝剂遇水可形成胶体吸附悬浮物而聚沉
D 园艺师给花卉施肥时,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混合施用 碳酸钾和铵盐相互促进水解降低氮肥的肥效
A.A B.B C.C D.D
3.(2024·安徽模拟)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酒和食醋都可由淀粉发酵得到
B.氨基酸和核酸都是构成生命物质的生物大分子
C.二氧化氯和明矾用于水处理时的原理相同
D.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无糖食品”专指不含蔗糖的食品
4.(2022·内江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CO2为原料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煤的液化是获得清洁燃料的一种方式,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2022年冬奥会首次使用了氢能作为火炬燃料,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
D.将以铁粉、生石灰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5.(2023·唐山模拟)化学与人类健康生活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
D.小苏打常用作烘焙面包,它的主要成分是
6.(2023·陈仓模拟)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碘酸钾可用作营养强化剂
D.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7.(2023·太原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酱油中添加少量苯甲酸钠作防腐剂
B.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可推进垃圾资源化
C.高铁酸钾(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有:蛋白质变性、胶体聚沉、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
D.“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8.(2023·宝鸡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材料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装用的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B.豆浆、牛奶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
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b2+、Hg2+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9.(2023·赣州模拟)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木质材料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10.(2023·武威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及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
B.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和熔融氧化镁的方法,来制备金属钠和镁
D.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11.(2023·葫芦岛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急救时可以喝大量的牛奶解毒
B.75%浓度的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均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C.煤经过液化、气化等清洁化处理后,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D.以铁粉为主要成分制成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12.(2022·巴中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3D打印材料的光敏树脂是高聚物,高聚物都是混合物
B.铝合金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小、抗腐蚀能力较强,因此高铁车厢的大部分材料选用铝合金
C.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洗涤
D.医疗上常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
13.(2022·宝山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B.过氧乙酸( )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C.84消毒液可用于消杀新型冠状病毒
D.硫酸铝可除去水体中的悬浮杂质并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14.(2022·桂林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聚氯乙烯(PVC)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
B.用透气袋包装的活性炭可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C.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
D.医疗上可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
15.(2022·马鞍山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催化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b2+、Cu2+、 Cd2+、 Hg2+等
D.“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新型高温结构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16.(2022·湖北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酸镁和氢氧化铝等均可作抗酸胃药
B.漂白液、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均是次氯酸钙
C.CO、甲醛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
D.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17.(2022·商洛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和环境等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B.“84”消毒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并涂抹维生素C
C.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铜牌的主要成分为铜锌合金,该合金比纯铜具有更大的硬度
D.“化干戈为玉帛”中“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会生成氨基酸
18.(2022·眉山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水煤气可合成含氧有机物。
B.燃煤中加入CaCO3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19.(2022·沈阳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无副作用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可做食品添加剂
C.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D.用清洁燃料天然气可减少温室效应
20.(2022·红桥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期药品应投入可回收垃圾箱内
B.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C.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中的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屠呦呦团队用乙醚从黄花蒿中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1.(2022·成都模拟)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的创新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冬奥会手持火炬“飞扬”在出口处喷涂含碱金属的焰色剂,实现了火焰的可视性
B.维生素C和细铁粉均可作食品脱氧剂
C.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
D.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22.(2022·遂宁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轻、固、美”的特点
B.“雷霆之星”速滑服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
C.“天和”核心舱其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D.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以CO2为原料合成了淀粉,该成就能为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
23.(2022·张家口模拟)化学使生活更加美好。下列生产活动中,运用相应化学原理不正确的是( )
A.用重油裂解制备有机化工原料——长链烷烃裂解可得短链烷烃和烯烃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OH——电解池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用聚合氯化铝净化生活用水——胶粒具有吸附作用
D.用小苏打焙制糕点——小苏打能使蛋白质变性
24.(2021·珠海模拟)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和焦炉煤气均属于清洁燃料,其主要成分相同
B.明矾溶于水可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常用于水体杀菌消毒
C.漂粉精既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环境的消毒剂
D.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
25.(2021·石家庄模拟)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油中溶入临界以降低其粘度,其中涉及化学变化
B.不锈钢的防腐原理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C.能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其净水原理与明矾相同
D.高纯硅制成的光电池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
26.(2021·台州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筛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但不能用于液体混合物分离
B. 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还可用作白色颜料
C.光照下, 在空气中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可产生光化学烟雾
D.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 常用作净水剂
27.(2021·十堰模拟)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式氯化铝和二氧化氯均可作净水剂,且净水原理相同
B.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当深埋处理
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D.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
28.(2021·巴中模拟)2021年世界化学论坛以“化学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将对催化、合成、药物、环境与能源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除去硬水中的Ca2+、Mg2+
B.常利用活性炭或胶体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C.使用适宜的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可实现水分解制取氢气
D.利用大气中CO2合成C2H6、CH3OH等有机原料,有利于控制海水酸化
29.(2021·南宁模拟)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制防伪荧光油墨的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食用水产品用甲醛浸泡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C.“地沟油”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Na2S处理
30.(2021·黄浦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清洗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
B.石油经裂化获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C.用明矾对饮用水消毒
D.联合制碱法制烧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合理施肥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这些元素,适当使用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故A正确;
B、豆浆属于胶体,加入氯化镁可使胶体沉降,故B正确;
C、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故C正确;
D、活性炭脱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化肥可提供农作物必需的元素;
B、豆浆属于胶体;
C、聚四氟乙烯耐高温;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多糖的性质和用途;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锌的活泼性强于铁,该电化学保护中锌块作负极,故A错误;
B、淀粉为多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正确;
C、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悬浊物而聚沉,故C正确;
D、草木灰中的碳酸根离子和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NH3,降低肥效,因此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混合施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锌的活泼性强于铁;
B、淀粉为多糖;
C、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D、碳酸根和铵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3.【答案】A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水的净化;核酸
【解析】【解答】A、淀粉为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因此白酒和食醋都可由淀粉发酵得到,故A正确;
B、氨基酸不是生物大分子,故B错误;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故C错误;
D、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无糖食品”指不含糖类的食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发酵可得到乙醇,乙醇可被氧化为乙酸;
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
D、“无糖食品”指不含糖类的食品。
4.【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以CO2为原料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助于实现“碳中和”,A不符合题意;
B.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
C.氢能作为火炬燃料燃烧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C不符合题意;
D.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吸收包装袋内的氧气,防止食品氧化,生石灰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包装袋内的水蒸气,防止食品潮解,则以铁粉、生石灰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二氧化碳减少可以实现碳中和;
B、煤的液化、气化是化学变化;
C、氢能为绿色能源;
D、生石灰可以作为干燥剂,铁粉作为抗氧化剂。
5.【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钠的重要化合物;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适量防腐剂的添加有利于食品的防腐保鲜,因此食品加工时可添加适量防腐剂,A不符合题意。
B.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氮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C符合题意。
D.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适量防腐剂的添加有利于食品的保鲜。
B、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C、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使得水体富营养化。
D、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6.【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
C.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还用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时表现为强氧化性,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纤维为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阿司匹林不能治疗胃酸过多;
D.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
7.【答案】D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苯甲酸钠为常见的防腐剂,含水和营养成分较多的东西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剂,A项不符合题意;
B.垃圾焚烧释放热量可以用于发电,B项不符合题意;
C.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杀菌消毒,而自身被还原为Fe3+水解为Fe(OH)3具有吸附作用吸附悬浮物而聚沉,C项不符合题意;
D.塑料为聚乙烯等,属于有机物,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应用,D.塑料为聚乙烯等,属于有机物。
8.【答案】B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烃是指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不属于烃,A不符合题意;
B.豆浆和牛奶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B符合题意;
C.纳米铁粉除去污水中的铅离子和汞离子还包含化学作用,不仅仅是物理吸附,C不符合题意;
D.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豆浆和牛奶的成分均为蛋白质,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纳米铁粉具有还原性,能与Pb2+、Cu2+、Cd2+、Hg2+等反应生成Pb、Cu、Cd、Hg等金属;
D.合成纤维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9.【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蛋白质在温度较高时易变性,因此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故A不符合题意;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电器着火时,电器中的金属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故B符合题意;
C.电热水器主要是铁制容器,镁活泼性比铁强,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镁作负极,铁作正极受到一定保护,因此其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绿色化学旨在将反应的效率达到最高,损耗降到最少,对大自然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从源头到最终产物的过程中减少废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或冲击等种种不利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C.镁活泼性比铁强,镁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
D.绿色化学应符合“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无污染,实现零排放”,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10.【答案】B
【知识点】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CO 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 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 气体,所以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PM2.5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危害人体呼吸系统,故B符合题意;
C.钠是活泼金属,当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熔融氯化钠电解法制金属钠,镁化学性质也比较活泼,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金属镁,故C不符合题意;
D.硅胶、生石灰只能吸水使食品保持干燥,不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
C.工业上通常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金属镁;
D.硅胶和生石灰是干燥剂,铁粉是抗氧化剂。
11.【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误食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引起人体中毒,应喝大量的牛奶来解毒,故A不符合题意;
B.75%浓度的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都是常见的消毒剂,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故B不符合题意;
C.煤通过气化和液化等过程转化为一氧化碳、甲醇等燃料,其燃烧仍然会产生二氧化碳,则煤经过液化、气化等清洁化处理后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不能避免“温室效应”,故C符合题意;
D.铁粉可以消耗食品包装内的氧气,自身被氧化,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重金属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B、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具有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
C、煤的气化和液化产物燃烧仍然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D、铁粉可以和氧气反应,作为抗氧化剂。
12.【答案】D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光敏树脂是高聚物,高聚物的聚合度不同,则高聚物都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铝合金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小、抗腐蚀能力较强,因此高铁车厢的大部分材料选用铝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溶于水呈碱性,聚酯纤维含有酯基,在碱性环境能发生水解反应,故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洗涤,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医疗上常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高聚物聚合度不同;
B、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蚀能力强;
C、肥皂可以使聚酯水解;
D、碳酸氢钠治疗胃酸。
13.【答案】D
【知识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且没有毒性,常用于皮肤外用消毒,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乙酸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过氧乙酸溶液常用于环境消毒,故B不符合题意;
C.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84消毒液可用于消杀新型冠状病毒,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铝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但是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
B.过氧乙酸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
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D.硫酸铝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
14.【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聚氯乙烯可释放出有害物质,不能用作食品级塑料制品,故A符合题意;
B.用透气袋包装的活性炭可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亚铁离子更易被人体吸收,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故C不符合题意;
D.Al(OH)3具有弱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聚氯乙烯可释放出有害物质;
B.活性炭有吸附性;
C.维生素C有还原性;
D.Al(OH)3具有两性。
15.【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上述过程属于葡萄糖的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催化裂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纳米铁粉与污水中的Pb2+、Cu2+、 Cd2+、 Hg2+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达到高效除污的目的,不是因为物理吸附,故C不符合题意;
D.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单糖不能水解;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C.Fe与Pb2+、Cu2+、 Cd2+、 Hg2+发生置换反应;
D.高温结构陶瓷主要成分是氮化硅。
16.【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水污染与防治;绿色化学;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碳酸镁和氢氧化铝等均可与胃酸(即盐酸)发生反应,其本身碱性较弱,对人体健康无刺激性,因此二者均作抗酸胃药,A不符合题意;
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见二者有效成分不同,B符合题意;
C.CO、甲醛是有毒物质,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故二者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C不符合题意;
D.中和法是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污水的pH;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故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主要成分为NaClO和NaCl;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
17.【答案】A
【知识点】水污染与防治;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燃煤中加入生石灰,主要作用是与SO2反应生成CaSO3,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A选项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盐,沾到皮肤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同时涂抹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减少伤害,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合金的硬度通常比其中任一金属成分的硬度要高,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帛代指丝织物,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可水解生成氨基酸,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利用生石灰固硫;
B.依据消毒液的性质,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C.合金的硬度通常比其中任一金属成分的硬度要高;
D.蛋白质可水解生成氨基酸。
18.【答案】B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氢气能反应生成甲醇等含氧衍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燃煤中加入碳酸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符合题意;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吸附水蒸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C不符合题意;
D.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能与明矾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离子反应,所以中国古代常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一氧化碳和氢气可合成甲醇;
C.植物纤维具有吸水性且无毒;
D.铝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铜锈能与氢离子反应。
19.【答案】B
【知识点】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预防某些疾病,但阿司匹林对于胃黏膜具有酸性的作用,会引起或诱发胃黏膜出现红、肿、热、痛等副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常用的食用碱,均可做食品添加剂,故B符合题意;
C.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有新物质的生成,都是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甲烷,则用清洁燃料天然气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是药三分毒,任何药品都有副作用;
B、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C、煤的液化和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烧的液体和气体,为化学变化,煤的干馏也是化学变化;
D、天然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20.【答案】C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不能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可作为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剂,适当用量可添加到葡萄酒、果脯等制作过程中,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上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
D.萃取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过期药品不能回收;
B.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作为食品的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剂;
C.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上万;
D.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操作。
21.【答案】C
【知识点】焰色反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火炬“飞扬”在出口处喷涂含碱金属的焰色剂,利用了金属的焰色实验现象,实现了火焰的可视性,A项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和细铁粉均具有还原性,可做食品脱氧剂,B项不符合题意;
C.纳米铁粉具有还原性,将污水中的Cu2+、Ag+、Hg2+还原为对应的单质,C项符合题意;
D.银离子为重金属阳离子,可以使细菌蛋白质变性,防止牛奶变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焰色反应;
B.食品脱氧剂应具有还原性;
D.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
22.【答案】C
【知识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材料为增强体、树脂为基体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耐紫外线辐射及耐腐蚀、柔软等特点,因而具有“轻、固、美”的特点,A不符合题意;
B.“雷霆之星”速滑服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Ag+是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B不符合题意;
C.“天和”核心舱其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符合题意;
D.CO2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淀粉属于多糖,淀粉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以CO2为原料合成了淀粉,该成就消耗了CO2、生成了淀粉,为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手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氮化硼陶瓷属于无极非金属材料。
23.【答案】D
【知识点】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简介;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石油裂解是用长链烷烃制备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的过程,A项不符合题意;
B.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原理可用于氯碱工业,B项不符合题意;
C.胶粒具有吸附作用,故可用聚合氯化铝净水,C项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成分为NaHCO3,不是重金属盐,只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重油裂解是用长链烷烃制备短链烷烃和烯烃等化工原料的过程。
B.根据氯碱工业原理进行分析。
C.Al3+水解能生成Al(OH)3胶体,胶粒具有吸附作用。
D.小苏打焙制蛋糕是利用NaHCO3受热分解生成气体的原理。
24.【答案】C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液化石油气是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故A不符合题意;
B.明矾溶于水可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常用于净水,明矾不能杀菌消毒,故B不符合题意;
C.漂粉精能生成次氯酸,既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环境的消毒剂,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反应生成硅酸钠,石英坩埚不能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化石油气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焦炉煤气通过煤干馏得到;
B.明矾可用于净水,但不能杀菌;
C.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作漂白剂;
D.二氧化硅能与熔融的烧碱、纯碱等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25.【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常见能量的转化及运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原油中溶入临界改变外界因素以降低原油粘度,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故未涉及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为合金钢,将钢加入其它元素做成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从而使金属不易腐蚀,B符合题意;
C.能杀灭水中的致病菌用其具有强氧化性原理,明矾净水原理是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C不符合题意;
D.高纯硅制成的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C.明矾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净水,利用其强氧化性净水;
D.光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6.【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如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可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A符合题意;
B. 不溶于水、不容于酸,不易被X射线所穿透,故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还可用作白色颜料,B不符合题意;
C. 光照下, 能把空气中氧气转变为臭氧、臭氧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可产生有毒的光化学烟雾,C不符合题意;
D. 常用作净水剂,因为能转变为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固体悬浮物并使之沉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分子筛可以用来分离固体或气体或者液体混合物
B.利用硫酸钡不溶于酸的性质进行胃镜检查
C.含氮氧化物可以发生光化学污染
D.主要是利用水解形成胶体,吸附杂质沉淀达到除杂的目的
27.【答案】D
【知识点】乙烯的化学性质;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碱式氯化铝和二氧化氯均可作净水剂,但前者是由于盐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作用而净水;后者是由于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因此净水原理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
B.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回收经过特殊处理,而不应该深埋处理,B不符合题意;
C.煤液化技术推广可以减少粉尘等固体颗粒造成的污染,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从而可降低乙烯的浓度,减缓水果腐烂变质,因而可用于水果保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碱式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B.有害垃圾深埋能引起土壤、水体污染;
C.煤液化技术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吸收乙烯等物质。
28.【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而Ca2+、Mg2+也具有氧化性两者不发生反应,故A符合题意;
B.活性炭和胶体都具有吸附性,故可以除去悬浮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催化剂参与反应,能将水分解生成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二氧化碳合成乙烷、甲醇等中性物质,有利用控制海水酸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判断物质的用途,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所处的价态判断其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29.【答案】B
【知识点】高分子材料;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000以上,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甲醛溶液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甲醛溶液不能用于食品保鲜,故B符合题意;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故C不符合题意;
D.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与Na2S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Na2S处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甲醛虽然可以防腐,但是不能用作食品的保鲜剂,因为甲醛有毒,其他选项均正确
30.【答案】A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水的净化;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次氯酸钙与潮湿的空气反应生成碳酸钙,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内有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而除去,A符合题意;
B.石油的裂解才能得到乙烯等化工原料,B不符合题意;
C.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而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毒,C不符合题意;
D.联合制碱法制得的是纯碱,即碳酸钠,烧碱是NaO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漂白粉长时间放置,最终得到的产物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变为可溶性的物质而除杂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
C.常见的消毒剂是乙醇溶液或者是具有氧化性的物质,而明矾不具有氧化性因此不能做消毒剂
D.烧碱是氢氧化钠不是碳酸钠,联合制碱法制取的是碳酸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