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能够准确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学习围绕这一中心作者是从哪些不同方面描写的。
3.学习本文的表达特点,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熟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目标
1导入:一年有四个季节,古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般是指农作物在春天萌生,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同学们想象一下:都有什么会在夏天里成长呢?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并走进夏天,共同学习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里的成长》。(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了解作者。出示简介找一生读。
5.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能够准确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学习围绕这一中心作者是从哪些不同方面描写的。
3.学习本文的表达特点,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
4.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合作读文,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围绕中心句给课文分段,并说出理由和课文结构方式。
5.汇报刚才的问题。师板书:总——分
过渡: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句话,作者写了哪些事物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
课文2-4自然段
2.默读2——4自然段,思考并完成:(1)找出每个段的中心句,用——画 出。
(2)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写了哪些事物?他们各有哪些成长变化?在文用圆圈和波浪线中标注出来
(3)并完成表格。
自然段 中心句 列举的事物 生长变化
3.先自己独立学习解决,一会小组交流。
4.6分钟左右
(三).汇报交流,教师引导
1.汇报自然段的中心句。(夏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看得见的长。)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增高,什么都在长)
(人也要赶时候,赶天热,用力长)
2.明确作者写了哪些事物,并根据你的表格我们逐段来分析。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3.感受植物、动物的迅速“成长”。
(1)出示第二段,自己读。汇报表格内容。
(2)教师引导看课文中植物图片:
豆棚瓜架上的绿蔓;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苔藓;草坪菜畦。
这些我们把它叫做:动植物
(3)思考与交流:这些生物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都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①学生交流后明确:出示第一句话:“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②这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夏天里成长的什么特点?
(“飞快”“跳跃”“活生生”,这些描写很有画面感和动态感。)
③指导朗读:“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读出节奏感,语速稍快。
(4)这里还有表示他们长得快的时间词呢?分别是。
①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
②重点理解:“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预设: “昨天”“今天”“明天”三个词语连用,这里有种虚指的意味,是为了强调生长之快。
师:你能用上。。。。。。 今天。。。。明天 。。。。。 说一句话吗?
(5)合作朗读。
夏天,动物植物都在长,跳跃的长,飞快的长,活生生看得见的长,所以说。齐读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
过渡: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哪些在夏天里长呢?
3.感受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成长”。
(1)朗读第3自然段,汇报。
这些我们叫他:非生物
(2)你是怎么理解山、地和河的长的呢?结合生活中所看,所感来回答。
质疑:为什么没有生命的铁轨和马路也会长呢?
明确:这涉及物理知识:热胀冷缩。
(3)怎么理解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预设:“不热不长,不热不大”也是如此,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庄稼就长得很快;如果气温不够,节气不到,庄稼就成熟得较慢。
对了,看来你们了解的真不少,与他相对应的谚语是:该冷不冷,五谷不丰,该热不热,五谷不结。生活处处有学问,要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所以,这段是围绕什么都在长这个中心句来写的。
(4)指名朗读本段。
朗读指导:火热的夏季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朗读时语调要欢快,读出万物飞快变化的感觉。
4.体悟人也在“成长”,要用力地成长。
动物,植物在长,没有生命的铁轨,柏油路也在长,可见齐读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
(1)人事怎么在夏天长的呢?板书:人
读书中的句子。
结合实际想想夏天的时候,你的哪些方面在长?
学生们的身体、年龄都在成长,知识在长。
(2)文中两句谚语你明白吗?作者引用它们是为了说明什么?
预设:
“六月六,看谷秀。”这句民谚的意思是庄稼长势如何,能否获得丰收,在这一天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农谚是说到了处暑节气,地里的庄稼还出不了穗头的话,就熟不了啦,不如做饲料割掉喂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并思考:
①这里的“热天”仅仅指的是夏天吗?
②这里的“长”只是指身体的长、在学校年级的变化吗?
明确:“热天”不仅仅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和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比如对时间的珍惜,懂得坚持对于成长的意义等,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上的成长。
(4)这句话有告诉我们什么呢?
(5)齐读第4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人也要努力成长的道理。
小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四)回顾学法,总结提升
1.过渡:同学们,本课作者怎么围绕“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一句话来写清楚的?
引导学生看板书概括;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板书:不同事物 不同方面 抓住特点
2.作者又是用了什么写法来写这篇文章的呢?可根据课文内容小组交流一下
引回答:总——分 在语言上呢?运用谚语,结构相同的句子,观察。板书。
总结: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具体生动,就是要按照总分结构方式和构段方式,从不同事物不同方面,抓住特点,运用一些谚语或者结构相同的句子,这样就能吧文章写的具体,生动。语言富有新意。
(五)拓展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初试身手”相关练习 。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V”。
◇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
◇常给我们讲故事。( )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
◇边炒莱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 )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
2.快乐小练笔。
(1)夏天,你周围的事物还有哪些也在生长?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2)想一想夏天里的事物,写一首《在夏天里成长》的小诗。
3.积累关于农作物生长的农谚,了解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
16.夏天里的成长
动植物 不同事物
不同方面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无生命事物 抓住特点
人 运用谚语
总——分 结构相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