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向Mg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Cu
B.向滤渣中加稀HCl,可能有气泡产生
C.滤液中一定有CuSO4、ZnSO4,可能有MgSO4
D.滤液中一定有CuSO4、ZnSO4和MgSO4
2.下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缓解温室效应
B.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反应①提高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D.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B.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有五种物质
C.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D.若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4.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可能有剩余
B.曲线①表示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C.比较b、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a、b、d三点处的溶质成分相同
5.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30g该合金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g,则该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
A.Zn和Al B.Mg和Al C.A1和Cu D.Fe和Mg
二、选择题
6.将过量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铜和硫酸锌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Zn B.Cu C.Zn和Cu D.Cu和Fe
7.山西广胜寺飞虹塔由于塔身五彩斑斓如雨后彩虹,故名“飞虹塔”。飞虹塔的塔刹为宝瓶式铜制,项轮为铁铸,流苏为绿色琉璃。用铜制作与用铁制作相比,优点是
A.耐高温 B.密度大 C.不易生锈 D.储量丰富
8.向盛有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可能含有铜
B.滤液的质量可能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C.滤液中可能含有Fe(NO3)2和Cu(NO3)2
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9.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铜,一定没有锌、铁
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亚铁
C.将滤渣干燥后,其质量一定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D.如果没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10.为了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
A.X>Y>Z B.Y >X>Z C.Z>X>Y D.X>Z>Y
11.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样品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后出现泡沫较多,则该样品水一定是硬水
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所以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盐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所以所有酸溶液都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
D.阴离子带负电,则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一定是阴离子
13.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里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14.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氮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是C2H4和H2O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三、综合应用题
16.黄铜(锌和铜的合金)在古代应用非常广泛,古人用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制备黄铜,其中一种流程如下:
(1)黄铜和纯铜相比较,硬度更大的是 。
(2)反应Ⅱ中赤铜与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黄铜与黄金外观上非常相似,请用一种方法对两者进行区分 。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黄铜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17.A1、Fe、Cu是工农业常用到的三种金属。
(1)利用反应实现铁轨的焊接,该反应中Al作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将Al、Cu的固体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滤渣中一定含有Fe、Cu,可能含有A1
B滤渣中一定含有Al、Fe
C滤液颜色一定是浅绿色
D滤液中一定含有A13+、Cu2+
(3)为探究A1、Fe、Cu的活动性强弱,除Al、Fe、Cu丝外,还应选的一种试剂是 (填序号)。
A FeSO4溶液
B CuSO4溶液
C Al2(SO4)3溶液
D稀盐酸
(4)将A1、Fe固体混合物10g加入到适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H21g,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沉淀完,则生成Na2SO4的质量为 g。
18.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普遍使用。
(1)乐乐同学将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2)黄铜为铜锌合金,用途极为广泛。小华同学从家里带来了黄铜碎片,准备与同学一起测量其中的铜含量。他们决定先测定黄铜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量,再计算。
①小华用设计出的图A方案测定:
Ⅰ.称量黄铜样品、锥形瓶及稀硫酸的质量。
Ⅱ.黄铜样品放入锥形瓶并倒入稀硫酸。
Ⅲ.待反应完毕后再测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小海对小华的设计提出改进建议: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管,测定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差。请你说明小海进行改进的理由是 。
③欢欢同学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1.0
试计算:
Ⅰ.经分析,在第3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 (填物质名称)完全反应了,你的判断依据是 。
Ⅱ.经计算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AD
2.AD
3.BD
4.AD
5.BD
6.D
7.C
8.A
9.A
10.A
11.D
12.D
13.C
14.B
15.C
16.(1)黄铜
(2)
(3)取少量两者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的是黄铜,无明显现象的是黄金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的气体质量为20g+50g-69.8g=0.2g
解:设该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所以该黄铜中铜的质量为20g-6.5g=13.5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17. 还原剂 置换反应 A AD 71g
18. 氢气会从溶液中携带出水蒸气 锌 每加入40g稀硫酸产生0.4g氢气,而第3份样品,加入120g稀硫酸,产生了1.0g氢气,且第4份样品中,加入160g稀硫酸,也产生了1.0g氢气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