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素养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以小标题连缀,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通过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4.感悟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
第1课时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勾画关键语句和段落,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知识链接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颗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预习导学】
1.积累重点字词。
·学习小助手·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学习时要注意多音字、形似字和近义词,联想区别,正确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殷红( ) 彷徨( ) 燕然( ) 罗布泊( )
元xūn( ) 开tuò( )
难kān( ) ái( )症
(2)解释下列词语。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当之无愧:
③家喻户晓:
④截然不同:
⑤马革裹尸:
⑥妇孺皆知:
2.梳理主要内容。
(1)全文巧立 、“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我不能走”、 六个主题式的小标题,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 ,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豪迈、伟大而崇高。
(2)从邓稼先的身上,我们不难感受到鞠躬尽瘁、 、 、 的优良品质。
(3)在文章“永恒的骄傲”部分中,作者从 、 、 、 四个方面对邓稼先的综合品质进行了高度评价。
【答案】
1.(1)yān huáng yān pō 勋 拓 堪 癌
(2)①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②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③每家每户都知道。
④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⑤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形容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
2.(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民族感情 友情
永恒的骄傲 性格和优秀品质
(2)忠厚朴实 身先士卒 勇于奉献
(3)为人 才能 思想 品格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读·自主体味情感
本文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百年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感情为基调,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形象。我们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各种感情。
·朗读提示·
读中国百年屈辱,读出满腔悲愤;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读出扬眉吐气;读中国“两弹”成功爆炸,读出欢欣鼓舞;读作者对邓稼先的赞语,读出热情赞美;读作者读信后“感情震荡”“热泪满眶”,读出为民族自豪、为朋友骄傲的真情;读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读出苍凉悲壮;读“五四”时期的《中国男儿》,读出壮怀激烈;读“永恒的骄傲”,读出深切怀念。
任务驱动二品·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采用“横式结构法”,巧设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看似分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集中地表现同一个主题。请围绕小标题,仿照示例,概括每个板块的内容。
示例:
第一部分: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答案】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突出邓稼先忠厚朴实、无私的品格。
第四部分:作者为中国人独立自主研制出原子弹而自豪,为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写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勇挑重担,身先士卒,赞美他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和书信中的话,总体评价邓稼先,表达对朋友的深情。
任务驱动三析·理清行文思路
【探究一】这六部分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 请阐述理由。
【探究二】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有怎样的特点 有什么作用 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明理由。
·学习小助手·
作者行文段落的安排往往存在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或时间上的先后,或前后的照应,或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等等。完成此任务,需具体分析这六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答案】
【探究一】这六部分内容的顺序不能调换。全文六个部分紧密关联,逻辑严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成就,是下文的纲目;第三部分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来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延伸;第四部分从侧面写邓稼先贡献之大,也是对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重点写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第六部分总结全文,水到渠成地引出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和缅怀,体现全文中心。因此,这六部分内容的顺序不能调换。
【探究二】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性强,突出了各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这体现了作者取舍材料的高超艺术和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
示例一: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示例二: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以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勇于献身的精神,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也可分析其他小标题,此处略。
一课一法
小标题拟定五技巧
①要准确恰当。小标题要将本段或几段所写的内容主旨,概括得准确无误、恰如其分。
②要明确集中。小标题拟写不能过于杂乱,拟得越集中越好。
③要照应主题。小标题要与全文总标题相呼应,总标题是对全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纲”;小标题则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总标题内涵的展示,是“目”。
④要合乎逻辑。总标题与小标题之间具有领属关系,应合乎逻辑。
⑤要有艺术性。拟写时可运用形象的语句,可引用古诗词、歌曲等,可运用对仗式、排比式,等等。
21 邓稼先
第2课时
◎重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情感。
知识链接
1924年6月25日,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出生。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国家放个大炮仗”。28年,他隐姓埋名,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论文;28年,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这是邓稼先亲笔写的一首诗。“邓稼先”,历史的天空会永远镌刻下这个名字!
【预习导学】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kān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pèi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难kān( ) pèi( )服 仰慕( )
(2)“妇孺皆知”中“孺”的意思是 ;“仰慕”的意思是 。
2.第五部分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学习小助手·
结合特定语境,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主旨;等等。
【答案】
1.(1)堪 佩 mù
(2)小孩子 敬仰、思慕
2.写出戈壁滩的荒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之恶劣、工作条件之艰苦,衬托出邓稼先的工作热情和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整体感知,分析人物形象
邓稼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与小组成员合作,分析文中事例,对邓稼先进行评价。
·学习小助手·
人物形象包括外在与内在(性格、精神品质等),要以内在为主,以外在为辅。概括人物形象要从整体事件入手,要紧紧抓住构成事件的故事情节,抓住每个情节中的核心细节。
核心写作
下面是“燃灯校长”张桂梅的颁奖词,请阅读,并参照其形式,为邓稼先写一则颁奖词,100字左右。
张桂梅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写作提示: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突出贡献、卓越品质,用对偶、排比等修辞表达对人物的高度赞扬。
【答案】
典型事例 评价
195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危难时刻,报效祖国
1958年8月奉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之后成功设计了中国的“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化大革命”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一心为公
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真诚坦白,以理服人
1971年,写信向杨振宁证实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严谨求实,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1982年,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人们劝他回去,他说:“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身先士卒,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核心写作
示例:当蘑菇云的硝烟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任务驱动二揣摩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分组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揣摩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探究一】精读课文,体会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小助手·
把你认为比较精妙的词句标示出来,然后用“我觉得×××(词句)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探究二】请从文中找出喜欢的语句或关键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品味这些语言。
【答案】
【探究一】示例一:我觉得“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情状,读来令人悲痛伤心,更让人为中国处境担忧。
示例二:我觉得“可歌可泣”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体现了使20世纪人类历史发生巨大转变的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生得伟大,他们是大写的“人”。同时与下文“鲜为人知”相照应,突出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无言英雄形象。
示例三:我觉得“鲜为人知”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对比鲜明。一位“贡献巨大”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这看似矛盾,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的做人原则和高尚品德,对比之下愈见其人格的伟大。
示例四:我觉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作者用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艰辛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做了总结,让我们肃然起敬。
【探究二】句子一: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赏析一: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用特写镜头把邓稼先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中,有一位就是邓稼先,从而指明了核心人物,开启下文。
句子二: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赏析二:既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又运用对比的手法和表递进关系的句子,概括了他们在性格和为人方面的截然不同,为下文写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而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平实、品行纯正张本。
句子三: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赏析三: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句子四: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
赏析四:运用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受到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又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意蕴丰富。
一课一法
写好人物传记两要点
①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传主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借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突出其特质。选材精当,主题集中;既不给人物套上美丽的光环,又使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独特性。
②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有机结合,要有文学性。传记文学不是纯客观地记载传主的生平经历,而是在尊重客观史实、遵循传主的生平经历的前提下,根据作者的理解和作品主题的要求,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和次要人物描写上,进行恰如其分的想象和夸张,做一定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特定逻辑。
思维导图
再读课文,感受邓稼先的光辉形象。
【答案】
勇于献身 爱国情怀 人格魅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