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多种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其中,“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2.小李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
(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
(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
小李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
3.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 )
A.提出问题 B.提出猜想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4.在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中常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中主要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1)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2)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3)研究光的传播,引入“光线”的概念 (4)探究引起铁生锈的因素.
A.(1)与(3) B.(1)与(4) C.(2)与(4) D.(3)与(4)
5.在实验技能考察中,小红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蕊试液变红,另取该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红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间接观察法 C.推理法 D.抽象法
6.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
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
7.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A组 B组 C组
水和空气压缩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比较酒精灯内焰和外焰的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原子大小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C归为 (选填“A”或“B”)组,理由是 .
12.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探究活动,其基本环节大体应包括 、
、 、 、 .
13.科学探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的:观察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假设与预测→ →解释与结论→ →拓展与迁移.一般来说,在以上各步骤中, 是中心环节.
14.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现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Mg和Mg(OH)2,两烧杯中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将游码移到1.8克处,天平重新平衡.将加入的Mg和Mg(OH)2的位置标在天平上方的括号内.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物质,计算其加入的质量:选择的物质是 ,其质量为 .(已知:Mg(OH)2+H2SO4=MgSO4+2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量筒的用途是 ,使用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跟 .保持水平.如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 mL.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6.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某同学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氧化硫气体(SO2),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考点: 科学探究的意义.
专题: 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分析比较法.
分析: A、根据物种起源判断.
B、根据由于人的认知水平有限,课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科学客观的判断.
C、根据科学缘于幻想,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有探究研究的价值判断.
D、根据宇宙胚种论”还处于假说阶段判断.
解答: 解:A、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只能说明其它天体上可能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不能说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也可能是地球上的简单有机物进化来的,所以错误.
B、由于人的认知水平的限制,课本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知识在一定阶段人们认为合理,它随时代发展可能会有更科学合理的观点,不一定是永远科学客观的,不能作为绝对的依据,所以错误.
C、科学缘于幻想,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也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所以错误.
D、“宇宙胚种论”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没有经过实验证明,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 科学探究题是中考命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它往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道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同时将探究结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新课标中考的要求和方向.
2.小李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
(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
(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
小李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题中的探究活动是通过实验法确定衣服的面料解答.
解答: 解:从(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
(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
这三方面可知小李采用的是实验法,故答案:D.
点评: 探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等.
3.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 )
A.提出问题 B.提出猜想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 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故答案为A.
点评: 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根据不同环节的要求进行分析解答.
4.在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中常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中主要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1)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2)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3)研究光的传播,引入“光线”的概念 (4)探究引起铁生锈的因素.
A.(1)与(3) B.(1)与(4) C.(2)与(4) D.(3)与(4)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在物理、化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转化法”等方法.
解答: 解:(1)探究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结论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个实验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在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电阻产生的效果相同,或一个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可以由两个电阻共同作用代替,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3)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光线”的概念,应用了模型法.
(4)探究引起铁生锈的因素试验中,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化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5.在实验技能考察中,小红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另取该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红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间接观察法 C.推理法 D.抽象法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A、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属于试验法;
B、石蕊试液变红,有白色沉淀生成,属于观察;
C、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属于推理
D、抽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把复杂的现像转化成简单的模型,从复杂到简单.
解答: 解:A、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属于试验法,故不符合题意;
B、石蕊试液变红,有白色沉淀生成,属于观察,故不符合题意;
C、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属于推理,故不符合题意
D、抽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把复杂的现像转化成简单的模型,从复杂到简单,没有用到,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方法,根据题目中描述来分析,题目比较简单.
6.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
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左物右码考虑.
C、根据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解答: 解:A、量筒最多精确到0.1mL,因此不可能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量,故选项错误.
B、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考点: 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取用固体粉末时,一般用药匙或纸槽; ( http: / / www.21cnjy.com )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试管应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
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错误.
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故C正确;
D、在吸食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物理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干燥(除水);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B、根据氢气的收集分析考虑;
C、根据检查气密性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B、氢气密度小,进气管应长,出气管应短,故错误;
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考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量筒的使用方法,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回答本题.
解答: 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手抓药品,要用药匙取用药品,故A错;
B、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
C、闻气体气味要用手扇着闻,故C错;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故D错.
故选B.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C、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D、根据粉末状药品的装法考虑.
解答: 解:A、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倾斜,故A正确;
B、称量固体药品时要左物右码,图示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故B错误;
C、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粉末状药品的装法: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A组 B组 C组
水和空气压缩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比较酒精灯内焰和外焰的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原子大小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C归为 B (选填“A”或“B”)组,理由是 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分析C的实验设计及目的并对比A、B实验的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
A组实验是通过试验法,B组是通过模型法.
C组验就是这种模型法,所以与B类.
故答案为:B;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点评: 模型法在研究抽象的物理概念时经常用到,要会灵活运用.
12.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探究活动,其基本环节大体应包括 提出问题 、 建立假说 、 收集证据 、 获得结论 、 反思评价 .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评价解答.
解答: 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建立假说、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评价,故答案: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评价
点评: 本题就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进行了考查,学习化学靠得是实验,要想终生的学习靠的是学习的能力特别科学的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13.(2011秋 会宁县校级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探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的: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 实验验证 →解释与结论→ 交流与评价 →拓展与迁移.一般来说,在以上各步骤中, 实验验证 是中心环节.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 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观察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验证→解释与结论→交流与评价→拓展与迁移,其中的实验验证是中心环节,是搜集证据的关键.
故答案为:实验验证;交流与评价;实验验证.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并要能够灵活运用.
14.(2014春 大庆期末)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现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Mg和Mg(OH)2,两烧杯中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将游码移到1.8克处,天平重新平衡.将加入的Mg和Mg(OH)2的位置标在天平上方的括号内.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物质,计算其加入的质量:选择的物质是 Mg或Mg(OH)2 ,其质量为 1.2g或2.9g .(已知:Mg(OH)2+H2SO4=MgSO4+2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称量器-托盘天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由将游码移到1.8克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平重新平衡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镁的质量=镁的质量﹣氢气的质量+1.8g,再根据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Mg和Mg(OH)2,两烧杯中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可知生成硫酸镁的质量相等,即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等,推出1.8g与2OH和氢气的质量总和相等列比例式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发生了如下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Mg+H2SO4═MgSO4+H2↑Mg(OH)2+H2SO4═MgSO4+2H2O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和题意可知:硫酸的质量相等且足量,则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也相等,参加反应的镁和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相等.增加的1.8g应为2OH和H2的质量总和,即存在如下等式关系,设加入镁的质量为x,加入氢氧化镁的质量为y:
Mg~Mg(OH)2~2OH﹣+H2
24 58 36
x y 1.8g
解得x=1.2g;解得y=2.9g
即加入镁和氢氧化镁的质量分别为1.2g,2.9g
由题意可知左盘为氢氧化镁,右盘为镁.
故答案为:Mg或Mg(OH)2;1.2g或2.9g
点评: 做有关天平题目时要分析出等量关系,左盘质量等于右盘质量加上游码质量,对于具体题目要能灵活运用此等式.
15.量筒的用途是 量取液体的体积 ,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量筒必须 放在水平桌面上 ,视线要跟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如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 44 mL.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量筒的用途、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量筒的用途是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由图示可知液体体积是44mL.
故答案为:量取液体的体积;放在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44.
点评: 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熟记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6.(2012秋 昌乐县校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月考)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某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氧化硫气体(SO2),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考点: 科学探究的意义.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解答: 解:通过实验现象,能推测出硫化氢与二氧化硫能发生化学反应外,还可推知,构成气体的微粒在不停的运动,才能够彼此进行接触,产生反应;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特性,基础性较强,要牢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