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材料作文解析 试卷(含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材料作文解析 试卷(含部分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18: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作文解析
一、材料作文
一位富商,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对他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到那儿给我捉几只蜻蜓来,我有许多年没见过蜻蜓了。四个孩子飞速下楼,来到了广场。不一会儿,大儿子就带了一只蜻蜓上来。富商问,怎么这么快就捉来了一只?大儿子说,我是用你刚才送给我的那辆遥控赛车换的。又过了一会儿,二儿子也上来了,他带来了两只蜻蜓。二儿子说,我把遥控赛车租给了一位想开赛车的小朋友,他给了我三分钱,我只用两分钱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来的。爸,你看这是那多出来的一分钱。富商微笑着点点头。
不久,老三也上来了,他带来了十只蜻蜓。三儿子说,我把遥控赛车在广场上举起来,问:谁愿玩赛车,愿玩的只需交一只蜻蜓就可以了。富商拍了拍三儿子的头。
最后到来的是老四。他满头大汗,两手空空,衣服上沾满尘土。富商问:孩子,你怎么搞的?四儿子说,我捉了半天,也没捉到一只,就在地上玩赛车,要不是哥哥们都上来了,说不定我的赛车能撞上一只落在地上的蜻蜓呢。富商笑了,把儿子搂在了怀里。
请认真阅读上则材料,联系实际,选取一个角度,自行立意,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
【思路引导】  
从材料看,富商让孩子捉蜻蜓的目的就是在他临终前能够享受到和人们一样的快乐,那就是见一见自己许多年没有见到的蜻蜓,这是对生命多么深切的眷恋啊!作为儿子,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给临终的爸爸带来蜻蜓,带来快乐即可。所以,前三个儿子,虽然不是捉,是换、租、拍卖,但目的达到了,就没什么可责备的。那么,是不是四儿子没有捉到一只蜻蜓,爸爸就不高兴啦?也不是的,材料上说:“富商笑了,把儿子搂在了怀里。”说明,四儿子同样给富商带来了快乐,这个时候,蜻蜓的有无就显得不重要了,关键是那充满童趣的过程,给他们自己,也同时给临终的父亲带来无上的快乐。
所以,我们审读材料,一定要整体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像这则材料,如果只抓住前三个儿子聪明,有商品交换意识,或者是提高效率,会动脑筋,讲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这正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而老四死脑筋,不会变通一下方法,是思想传统、守旧、低效率的表现;或者肯定老四诚恳认真的态度,否定前三个儿子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态度等,这恐怕就偏题了,因为富商毕竟不是给儿子们出一道智商测验题,或者品德考察题。临死的人了,不就是希望儿子们快乐地活着,而自己临终前也想得到和平常人一样的快乐吗?
至于如何立意,可以多角度,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对材料一定要整体把握,材料“快乐”的中心内涵不能丢掉。比如我们可以立意为“快乐在于行动的过程中”。
有了观点,就在脑子里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快乐在于行动的过程中呢?材料是一个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方面的论据。一个富商,生前为生意日夜奔忙,很有可能没有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什么乐趣,或者对于快乐的内涵可能没有真正的理解,但到了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就感到那捉蜻蜓的过程是最大的快乐,他让他的儿子们都去体验一下。这是对人生真正的大彻大悟啊,可却到了他临终的时候!但不要就材料论材料,而是要由此及彼地去联想,想一想我们平时所积累的材料(包括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中有没有与之相类似的事情,或者与之相反抑或与之相关的事情。有了这些联想,思路自然就打开了。
二、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三、浙江台州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绝不回头。
《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四、中考真题
材料一:不懂我的人只知道我的容易,懂我的人知道我的不容易。
材料二:登高望远,不是为了被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到整个世界。
要求:(1)选择其中一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范文展示】
一只蜗牛的独白
我是一只蜗牛,我没有翅膀,所以注定只能爬行,不去羡慕鸟儿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不去羡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畅游。我每天都背着我沉重的“房子”一步一步往上爬。
当我穿过草原时,蚂蚁以崇拜的眼神看着我,说:“你怎么这么容易就穿过了草原,我们好多兄弟姐妹都没法过来。”我心想:我也不容易啊,这一路走来,多少动物从我身边跑过,他们的蹄子从我头上掠过,我只能尽力远离他们,寻找一个躲避点。
这其实并不容易,一路走来需要多少勇气,这些只有我知道。
当我穿过河流时,松鼠羡慕地看着我,说:“你怎么这么容易就穿过了河流,这河流又急又深,我可都不敢下水呢。”我心想:我从细小的枯枝上过来,河水冲击沙石而激起的水花,几次差点把我淹没,我只好紧紧抓住枝条,一点一点地靠近河岸。
这其实并不容易,一路走来需要多少汗水,这些只有我知道。
当我爬到树叶上时,树下的蚯蚓仰慕地看着我,说:“你怎么这么容易就爬上了树叶,我无论怎么努力,都只能生活在阴暗的地方,而你却可以看到阳光。”我心想:这树干上的路崎岖不平,我几乎快要坠落下去;还有一些等待着上钩的掠食者在虎视眈眈,我只能绕远路去寻找安全的道路。
这其实并不容易,一路走来需要多少坚持,这些只有我知道。
当我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爬时,别人可能只看到了我的容易和轻松,却没有看到我在越过困难时的艰难和不容易。而这所有的不容易,都只有我知道。
我只知道我是一只蜗牛,我不可能像鹰一样翱翔苍宇,不可能像猎豹一样驰骋草原,我只是一只蜗牛,我只能按照蜗牛的步伐前行。
成长永远是自己的事,别人都是旁观者,别人眼里的“容易”,都是我在前行途中的“不易”。正如那句话所说:不懂我的人只知道我的容易,懂我的人知道我的不容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