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6 17:2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3课 盛唐气象
1. 通过唐朝经济繁荣、民族交融、社会风气开放和文学艺术多彩的表现,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2. 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3. 感受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理解繁荣与开放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经济的繁荣。
(1)唐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    。
(2)唐代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    水平最高。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有越窑的    、邢窑的    、闻名中外的    。
(3)唐代的商业十分繁荣。都城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城内分为  (居民区)和  (商业区)。
曲辕犁
筒车
丝织工艺
青瓷
白瓷
唐三彩
长安


  2.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初,   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骚扰唐朝。贞观年间,    发兵击败    ,加强对   的统治。
  (2)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     ”。唐朝先后设置      和      ,管辖西域的      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关系密切,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       ,封   首领为怀仁可汗,封    首领为云南王。
  (3)唐太宗时,      入藏嫁给吐蕃的赞普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突厥
唐太宗
东突厥
西域
开明
天可汗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天山南北
渤海郡王
回纥
南诏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3.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      、
     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     ,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   风气盛行一时。
  4.多彩的文学艺术。
  (1)    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有“诗仙”      、“诗圣”     和    。
  (2)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有    、    和    等。
  (3)唐代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著名的画家有    和    等。
  (4)唐代的音乐、舞蹈吸收了     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
昂扬进取
积极向上
兼容并包
尚武
唐朝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阎立本
吴道子
周边民族
第一,盛唐气象的出现是由大一统局面下的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所决定的。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期。
第二,南北文化的交融。隋朝统一全国以及大运河的通航,已经开启了南北文化互补的进程。唐朝的建立,以及当时统治者推行一系列开明的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大大地加速了文化交融的进程。
第三,当时的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都是中外文化交汇的地方,长安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会。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当时人们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盛唐气象的形成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探究: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第四,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等各派学说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这是形成盛唐气象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第五,人才发展空间的扩大是一个起了直接作用的因素。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人才登上政治舞台。
总之,开明与开放是盛唐气象的根基。唯开明才能革旧布新云蒸霞蔚,唯开放才能百川汇海博大深邃。盛唐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
一、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答案:B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竹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故选B。
2.★ 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  )
A. 商业贸易繁荣  B. 城市布局对称
C. 市民文化兴盛  D. 政治制度完备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洛阳商铺众多,货物堆积。这说明洛阳商业贸易繁荣,A正确。
3.★ 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的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
A.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 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 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唐玄宗时期,无论是贵族还是士子、平民,都喜欢穿少数民族服饰,戴少数民族样式的帽子;贵族设宴时,也经常食用少数民族的食物。这反映了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民族交往交融加强,故选B。
4.★ 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局部),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A. 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C. 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D. 文明输入与文明输出的融合
答案:B
解析:阎立本的《步辇图》是唐朝人物画的代表作,具有艺术审美价值。根据材料“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可知,它也是研究唐朝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具有史料价值,故选B。
5.★ 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  )
A.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多彩的文学艺术  D. 频繁的中外交流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唐朝时形成了开放、积极向上、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故选A。
6.★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材料体现的是唐朝(  )
A. 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B. 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C. 科技文化大放异彩   D. 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了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故选A;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7.★★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 对边疆统治加强   B. 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 经济文化的繁荣   D. “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答案:C
解析:文成公主入藏时带的丰厚嫁妆,体现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故选C。
8.★★ 下面两首唐诗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形势变化 B. 艺术追求不同 C. 文化素养差异 D. 阶级出身不同
答案:A
解析:根据两首唐诗的写作时间可知,李白的诗创作于“开元盛世”,当时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杜甫的诗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衰微。两首诗的风格不同主要是由于政治形势变化,故选A。
9.★ 680年,唐高宗颁布诏令,确认进士科考词科,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诗赋成为衡量才华的重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受人瞩目。由此可见(  )
A. 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B. 经济繁荣促进风气开放
C. 文教发展促成“重文轻武” D. 京剧创作丰富民众生活
答案:A
解析: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这是对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而将诗歌纳入科举考试,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故选A。
10.★ 以下是某学者描述某时期的关键词:“李世民与武则天”“盛唐气象: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长安”。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是唐朝时期。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故选B。
二、综合题
11.★★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跻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运输丝绸,而且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原因:地理环境影响。
  社会现象:乐舞发达。原因:统治者重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频繁;等等。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许多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附。少数民族首领把能与唐室通婚视为荣耀,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唐蕃和亲”。唐太宗还宽厚平等对待败降的少数民族,使其得到妥善的安置。随着千百年来不断的民族大交融,贞观时期出现了“和同为一家”的民族交融新局面。
——摘编自许敏《民族和谐的典范——论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为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所采取的措施。
  措施:和亲,妥善安置败降的少数民族。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观点: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论述: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蔬菜种子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书籍和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增进了汉藏两族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加强了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综上所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