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飞向”太空》单元备课(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飞向”太空》单元备课(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6 22: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整体)备课
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 《“飞向”太空》 (一)指导思想 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引领学生照科学家研究自然的方式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人类的认识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探究,从不认识到认识、从片面的认识到全面的认识,从肤浅的认识到深刻的认识;从总体上说是“实践——认识——实践”“个别——一般——个别”“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带领学生简约地重复前人的认识过程,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跨越人类历史千百年的认识长河。 理论依据 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属于核心概念12“技术、工程与社会”和13“工程设计与物化”。课标中内容要求学生能举例说出一些典型的发明,知道发明会用到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利用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多种方式,阐明自己的创意,初步认识设计方案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基于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某些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知道工程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知道工程通常由多个系统组成;知道中国主要的大科学工程。
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内容要求: 举例说出一些典型的发明,知道发明会用到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利用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多种方式,阐明自己的创意,初步认识设计方案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基于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某些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知道工程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知道工程通常由多个系统组成;知道中国主要的大科学工程。 学业要求: 能举例说出常用的发明方法,能说出一些工程中的主要系统和中国的一些大科学工程;能简要说明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尝试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观测和记录。 能尝试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装置,能进行模拟演示并简要解释如何提高效率。 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也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在本册书的前一单元《探索宇宙》中,学生认识了太阳系,了解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认识飞行器,了解各种飞行器的动力;再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反冲力,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设计与制作火箭模型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去;最后让学生模拟探索,思考如何实现火星定居计划,跨出他们探索宇宙的第一步。 本单元设计了 3课,包括第12课、第13课和第14课。 第12课是《认识飞行器》。飞行器是人类飞离地面、飞向太空的重要工具。本课首先让学生 认识各种各样的飞行器。接着在观察的基础上阅读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的飞行器分别是利用什么动力飞上天的。最后,在飞行器上寻找哪些发明受到了生物的启发,了解飞行器中的仿生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飞行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第13课是《制作“火箭”》。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火箭的飞行动力利用了反冲力。本节课将通过实验探究反冲力是如何产生的,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与制作“火箭”的活动中去。学生将会经历一个完整的设计、制作、测试与改进的工程实践过程,最后举办一场“火箭"发射大赛,比一比谁的“火箭"射得又高又远。 第14课是《模拟探索:到火星上去》。上节课学生设计和制作了“火箭”,这节课则让学生想象如何在火星上生存。要求学生不能光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要有科学的依据及系统的规划。因此学生需要査阅火星的相关信息,了解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讨论系统的“火星定居计划”,最后将他们的创意和构想,用文字、图画或模型实物的方式展示出来。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对科学这一门课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由于科学课上学习的内容大多都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学习科学充满浓厚兴趣,能够比较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本单元内容虽然和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但是内容非常吸引学生,相信学生有兴趣、有动力主动研究学习。 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了解飞行器相关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改进“火箭”、有科学依据及系统规划的想象如何到火星上生存,以此体会到制作的成功和乐趣、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 1.学生通过观察及阅读资料能够说出常见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及什么是反冲力。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够说出在制造飞行器的过程中,有很多发明受到了生物的启发。 3.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发现火箭的结构会影响火箭的飞行状态。 4.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够说出火星的基本信息。 (二)科学思维 1.知道在制造飞行器的过程中,有很多发明受到了生物的启发。能提出的自己的想法,大胆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研究思路。 2.能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模型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 3.能利用文字与图画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 (三)探究实践 1.通过实验,研究反冲力的作用。判断和自己的预想是否一致。 2.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提出火箭模型的设计方案;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出模型。 3.学生能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模型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 4.学生能利用文字与图画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四)态度责任 1.能表现出对飞行器进行研究的兴趣。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2.学生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3.学生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观察及阅读资料能够说出常见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及什么是反冲力。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够说出在制造飞行器的过程中,有很多发明受到了生物的启发。 3.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发现火箭的结构会影响火箭的飞行状态。 4.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提出火箭模型的设计方案;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出模型。
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研究反冲力的作用。判断和自己的预想是否一致。 2.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提出火箭模型的设计方案;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出模型。 3.学生能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模型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 4.学生能利用文字与图画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整体教学框架(流程图)
根据火星的相关信息,制订“火星定居计划”(第14课) 根据动力不同,选择材料和工具,设计制作“火箭”;在测试 上改进“火箭”(第13课) 飞行器各种各样;它们的飞行动力是不同的。一些飞行器是运用仿生学原理制造的(第12课)
作业设计规划及作业内容
(1)1783年,( )发明了热气球。 蒙哥尔费兄弟 B.莱特兄弟 C. 弗朗西斯·波多特 (2)下列不属于航天器的是( ) A.热气球 B.人造卫星 C.空间站 (3)下列主要是依靠空气的浮力或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升力而升空飞行的飞行器是( ) A.宇宙飞船 B.飞机 C.火箭 (4)人类最初对飞行的认识来自( ) A.昆虫 B.鸟 C.鱼 (5)蝙蝠在飞行中不断地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接收到信号后就能确定方位。根据这一生物学发现,科学家发明了可以确定方位的( )。 A.雷达 B.B超 C.X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