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抗美援朝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抗美援朝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6 22: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难忘 鸭绿江的记忆
——抗美援朝
课 题 难忘 鸭绿江的记忆——抗美援朝 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 2、了解抗美援朝的基本史实;知道黄继光、冰雕连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分析、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阅读和图文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发言,加强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3、通过学生朗诵“黄继光的家书”,讲故事,进行情景体验,加深对抗美援朝战争正义性的理解。 4、通过阅读课本,地图,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一个真实的抗美援朝士兵何宗光的成长经历,以及“冰雕连”士兵,战斗英雄黄继光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通过学习英雄事迹、探究英雄心理,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感悟朝鲜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带有必然性。
【自主探究】 一:难忘---那一次艰难而伟大的决策 ---抗美援朝爆发的背景 思考1:朝鲜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朝鲜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国际格局?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2:冷战对二战后初期的朝鲜半岛政局造成了什么影响?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3:当时的中国为什么做出出兵的决策? 材料1: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齿寒。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从8月台票7日到昨天这两个月,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已侵入我国12次。最近不仅在鸭绿江边,而且已飞到宽甸来示威、侦察、扫射和轰炸。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 —摘选自周恩来《抗美援朝,保卫和平》 材料2: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 ——摘选自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回答: 二、难忘---那一场场血与火的鏖战! -----抗美援朝的过程 1.战争第一阶段:五战五捷 云山战斗,一块弹片打在我脑壳上 云山战斗,是志愿军三十九军入朝作战的第一仗,也是我入伍后第一次走上战场与敌人面对面搏杀。想不到,第一次上战场我就负了伤。我确实没有战斗经验,头一回参战,枪一响就挂彩了,一时之间竟不知道下面我该怎么办:是退出战斗下去休息呢,还是继续坚持战斗 这时,我脑海中闪电般地出现了入朝前为战士们代写决心书的情景。“要勇敢战斗,不怕牺牲。战斗中,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决心书是我亲手交给指导员的。从交上决心书到现在才十几天。现在我真的负伤了,难道我就不认账了,要食言 “不!我虽然头部负了伤,但脚还能走,手还能动,我不能下去!”我心头猛然一颤暗暗对自己说。 负伤后的第三天,指导员宣布,由于我在战斗中积极男敢,轻伤不下火线,给我立三等功,并发给我200元朝鲜币,作为我这次的负伤费。 立功,得负伤费,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惊喜。我觉得自己首次参战实在很平凡,很多战士都是这样做的,也是每一个志愿军战士应该做也能够做到的。 思考:你从视频和材料中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 正如牺牲“冰雕连”战士冉阿毛所言:(同学们一起读)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回答: 2.战争第二阶段: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1951年7月10日 · 战争双方举行首次朝鲜停战谈判 8月18曰 · 美军发动了“夏季攻势” 9月29曰 · 美军发动了“秋季攻势 10月下旬 · 粉碎了敌人的攻势 1952年1月份 · 美国向中朝部队和后方施行细菌战,受到强烈谴责。 4月28日 · 美军上将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6月23日 · 美国空军轰炸了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电厂 10月14日 · 美军发动了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获胜 思考:你从材料和黄继光的家书中感受到他的哪些想法?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战役历时43天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多人的兵力,出动3千架飞机和170多辆坦克,结了18个105毫米以上的炮兵营,在区区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打出了1974545发炮弹,此外航空兵还空投5000多枚重磅炸弹。战斗的激烈程度前所未见,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向世界展示了志愿军引用晚期的战斗作风。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年仅21岁。 回答: 黄继光给母亲的家书(请一位男生朗读) 母亲大人: 男於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有少些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渡过去的。要知道咱们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摘选西黄继光写给母亲的信(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战斗中) 回答: 3.战争的第三阶段,战争胜利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回国。 思考:面对“不可一世”的美国,尚处于“一穷二白”的中国 ,为什么能取胜? 回答 三:打得一拳开,避免百拳来 ----抗美援朝的影响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抗美援朝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要求:同学们阅读材料后合作讨论,注意多角度,派代表展示自己的观点) 材料1: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摘选自【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材料2:国际政治上,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不得不搁浅。就东北亚地区而言,朝鲜是一个战略要冲,位于中、苏、日、韩四国之间,构成一片不可或缺的缓冲区,起着维持均势、预防冲突的关键作用。对中国而言,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 所以,抗美援朝不仅是保家卫国,而且打破了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战争。 ---- -摘选自孟庆龙《火与冰:朝鲜战争对美国的心理冲击》 材料3:受朝鲜战争影响,美国开始放缓自己的发展速度,加之与苏联进行长期的军备竞赛,为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为明显的是,朝鲜战争成为了日本发展的的“天赐良机”。 朝鲜战争为日本提供爆发后,美国将日本列岛作为主要后方基地,军需品也大都在此采购,当地经济马上繁荣起来。1951年日本经济总量便超过此前的历史最高水平,随后又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 -摘选自孟庆龙《火与冰:朝鲜战争对美国的心理冲击》 材料4:抗美援朝一战,使得横行霸道的美国帝国主义略微收敛,另一方面也捍卫了我国的国家尊严和领土安全,振奋了中华儿女要大力发展追上世界强国的决心,保障了我国经济恢复和社会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都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带来的安宁环境。 -----摘选自李峰《决战朝鲜》 材料5: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记录。 ----摘选自著名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大校戴旭 材料6: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举将十六个国家的联军击败在邻国的土地上,以无可争议的胜利宣告了自己的强大,。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内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战”,那么朝鲜战争便是新中国不折不扣的“立国之战”。 这场胜利涤荡了中国百年国耻和民族自卑感。“胜利激发出空前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回答:国际: 国内: 四:跨越时空,精神永续传承 思考:新时代为什么要发扬抗美援朝精神? 作业: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美援朝精神的理解?(12分)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