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理解为先:优秀的学习设计,应当指向学生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理解的六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将是本次项目式学习的追求。对于不同方面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有所成长。 素养导向: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倡“素养本位”的教学,通过以生为本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摆脱单一知识灌输的束缚,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落实一定水平层次的核心素养。
任务驱动:将课堂的自主权尽可能赋予学生,教师只起到提供任务的导向作用。以环环相扣的任务链,帮助学生实现对于教科书及额外知识的深度掌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史的开篇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古代不同文明区域各自的发展样貌。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加剧,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大约在公元前4千纪后期,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和恒河流域、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分别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本单元的大概念是“多元文明”,在大概念理念指导下,我将本课整合为“文明的突变产生”和“文明的多元发展”两个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某普通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学习了古代亚、欧、非文明的相关内容,然而对于上古文明的理解停留在“点”式,而未能把握古代文明多元发展的特点,需要教师从更高维度进行引领。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可以更多借助时空框架图,帮助学生梳理世界文明的发展脉络,并提供更多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为:“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根据课标与学情,我将大概念确定为“世界上古文明的多元发展”,以一手史料为依托,引导学生把握人类文明产生的共性与文明各自发展的个性。 具体来讲,本课学习将重点达成如下核心素养及水平层级:
(1)唯物史观水平2:能够将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放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进行看待,理解物质生产对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2)史料实证水平2:能够在解读古代不同区域文明发展史的史料过程中,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具有的不同价值,尤其是在探讨人类文明多元性这一活动内,依托教师提供的一手史料作为证据,形成对不同文明区域形态“知其所以然”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把握和认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二)教学难点
学会从史料中体会特定时空环境在塑造文明多元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课堂导入:播放2016年乔恩·费儒执导真人动画电影《奇幻森林》片段(梗概:掌握了用火能力的狼人男孩毛克利在森林中的奇遇。面对猩猩王的花言巧语与威逼利诱,毛克利发挥人类的智慧克服了困难)教师结合电影情节提出设问:猩猩与人类的最大区别在哪里?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火的使用”是人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
教师行为:提供材料一,并设置空白,引导学生填空,明确在漫长的远古社会里,语言、劳作和用火使得人类成为特殊的动物,但食物获取方式实际上长期稳定,因此并没有真正的突破。
材料一 旧石器时代的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是由于他们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这些本领使他们远远地胜过周围的其他动物;不过就____________而言,他们与其他动物仍是十分相近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二、抛出问题,落实重点
问题1:文明是如何产生的,突变or渐变?
学生行为: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一个任务,根据教师提供的“考古学家通过对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某两河流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进行功能分析的结果”,分析这些人骨分别代表着怎样的劳动,并从中归纳出新、旧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
教师明确:人类摆脱采集狩猎的生活,学会食物生产的方式,这是人类文明得以产生最根本的物质条件。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转变,是一个“突变”而非“渐进”的过程。
教师行为:引入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的研究成果,并设置引导性问题。
材料二 从塔纳拉村落到塔纳拉王国,中间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在经常迁移、自给自足的塔纳拉村落,没有阶级,只有牢固的同堂家庭;而到了中央集权,臣民定居的塔纳拉王国,社会由于经济差别而分裂为阶级,门第有如礼仪,被看作是极为重要的……当一步一步地追溯塔纳拉人的整个转变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可以发现,转变的每一步都是由种植水稻引起的。
——[美]拉尔夫·林顿《人的研究》,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任务1:从材料中提取出塔纳拉村落与塔纳拉王国之间的各项差别。
任务2:推测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塔纳拉村落和塔纳拉王国分别大致处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哪个阶段。
表1 塔纳拉村落与塔纳拉王国的区别
区别
塔纳拉村落
塔纳拉王国
生活方式
游动迁徙
臣民定居
阶级状况
没有阶级、同堂家庭
阶级门第、中央集权
生产方式
采集狩猎(推测)
种植水稻
教师明确:物质资料的生产变革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阶级的出现,随着阶级的产生、早期国家的形成,人类摆脱原始状态,进入奴隶社会。
学生行为:以时间轴的形式对世界文明的产生进行自主梳理,并结合教材内容,将不同文明的成就表格填写完整(表2)。
表2 不同文明的主要成就与共同规律
人类早期文明
主要成就
共同规律
古代埃及
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数学;莎草纸
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奴隶社会发展的产物
古巴比伦
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60进制
古代印度
种姓制度;著名史诗;天文历法;创造1-9的数字
古代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神话、悲剧、喜剧;历史学;哲学
三、协作探究,突破难点
问题2:早期文明的发展具备怎样的特点?
学生行为:在教科书“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上勾画出最初文明所诞生的区域,将教材表述与地图的具体位置联系起来,强化时空认知。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结合地图认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中国这样的大河文明之所以普遍产生强有力的君主专制或严苛的等级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河流冲积形成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壤,而平原地貌适合强大政治实体的形成。反观古代希腊形成独特的民主政治,则是由于多山、少平原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小国寡民促成城邦民主。
协作探究:借助教师提供的“政治”“宗教”“文学”三个方面的一手史料,提取信息、认识其中反映的不同文明区域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与它所处的区域环境结合起来思考。
表4 协作探究过程中的小组分工
参考解释:
尼罗河流域在政治上,国王权力至上;在宗教上,臣民对阿蒙和奥西里斯产生绝对信仰;由此,法老利用宗教的特点来巩固和发展王权,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高度强化的阶级压迫促使古埃及的社会演变更为剧烈,表现在文学上则有着鲜明的反抗贵族统治的色彩。
两河流域在政治上,君主专制强盛,且国王权力从神而来;在宗教上,两河流域的神灵理论凌驾一切;在文学上,一方面认同专制君主的贡献,另一方面以神的力量来抑制、制约暴君行为。由此可见,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在其多神宗教与国王权力结合,塑造了相对动荡的王权体制,而两河流域长期的政权更迭,也让百姓对神变幻莫测有不安感。
印度河恒河流域在政治上,有着鲜明的、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在宗教领域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的佛教,二者之间形成平衡;在文学上,人们普遍认同众生皆苦,统治者为维持种姓制度,往往鼓吹逆来顺受,由此形成神学激荡的印度早期文明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任务,促进学生大致把握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多元色彩,促进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过渡。
教师行为:教师提供如下材料,以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的区别为范例,帮助学生构建不同地理环境下为何会产生文明差异性的历史认识。
材料三 正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的泛滥不可预知、来势凶猛,从而促成了苏美尔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观那样,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起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苏美尔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作恶神,而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快乐”的神。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参考解读:两河的不定期泛滥和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是造就两大文明区别的“初始原因”,然而还需要考虑,两河流域宽广、平坦而贫瘠的平原环境,有别于尼罗河流域有着山脉、沙漠、大瀑布的天然屏障,共同造成二者的区别。前者有着变幻莫测的环境,因此更倾向于有限资源的争夺,造就战争冲突与法治文化;而后者相对封闭的环境适应集体生产,造就王权至上的伦理文化。
四、当堂任务,终结评价
教师引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学术情境,即雅典与斯巴达之间发生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启发学生深思:这两个希腊世界的城邦发生的战争,能给今天处于文明冲突边缘的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当今中美两个大国的交锋是否能够避免两千六百年前的“同归于尽”?
总结性任务:结合材料及本课所学,从文明多元性视角思考人类应如何跨过“修昔底德陷阱”,写一篇2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