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8 16: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材料、如图是14世纪《万国宇宙图》中的一幅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
在古代世界,各个文明区域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
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全球流动性、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本课目录
探究一、路的缘起:基于大视野、长时段解读新航路开辟
探究二、路的比较:郑和下西洋 VS 新航路开辟
探究三、路的意义: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
探究四、路在路上: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1487-1488年
1492-1493年
1498年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葡王室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王室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王室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王室
好望角
向西:美洲
好望角——印度
向西:环球航行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回顾新航路
探究一、路的缘起
材料一、《全球通史》作者认为: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问题:阅读教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这一子目,简要写出材料中关于推动力的具体内容。
宗教动力
思想骚动
经济活力
技术进步
民族君主国
传播基督教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金银及市场的需求
航海图、地圆学说、造船技术、地圆学说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人文主义的推动
导读:历史无非是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的活动,空、时、人三者构成一个有机体。 ——布罗代尔
探究一、路的缘起:经济因素
阿拉伯帝国8世纪(632-1258)
材料、在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的过程中,封建主为了筹集军费,让部分农民赎买自由,使得一些农奴也得到了解放。十字军东征以后,东西方的往来更加频繁,商品交换更加活跃,从而加速了西欧手工业、商业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此外,十字军东征促进了西方军事学术、军事技术的发展。西方人学会制造火药,懂得使用指南针;海军亦有新的进展,桡桨战船开始为帆船所取代。
——《朝圣还是殖民:十字军东征的失败与影响》
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
探究一、路的缘起:经济因素
贵族(土地所有者)
租地农民(租地农场主)
雇佣农民
土地、种子
农具、牲畜
劳动
租地农场
货币地租
货币工资
商人、市民
工场主(新兴资产阶级)
雇佣工人
货币
劳动
手工纺织工场
商品
货币工资
财富象征
资本主义萌芽
自然经济瓦解
金银货币成为普遍交换手段
庄园制度解体
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探究一、路的缘起:道路因素
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问题:既有商路,为何需要新航路?
探究一、路的缘起:经济因素
材料二、“因传统商路被阻,西欧入人才寻求新航路”的观点至今流行。但当时奥斯受帝国正在燥起,葡萄牙人也尝试探险;葡萄牙人到达印度时,土耳其人尚未控制东地中海的埃及和叙利亚。葡萄牙人在西非的成功掠夺助长了贪欲,他们不愿通过正常商业手段而是通过掠夺获取财富,因此有意避开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保持的地中海贸易秩序。“土耳其人阻断商路”之说源于西欧人对“土耳其威胁”的夸大和对穆斯林的敌意,舆论制造者是后来的欧洲殖民者而非早期的殖民者。
——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
学生活动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分析与传统观点有何差异。你如何理解史学观点的差异?(12分)
差异:
传统观点:传统商路受阻;
材料观点:暴力掠夺财富。 (4分)
理解:①由于史料的发掘程度不同、史料的真实性不同、史学家立场不同,史学观点会存在差异性。
②对历史的论证必须依靠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用正确的史观进行引领,还原历史的真实。(8分)
探究一、路的缘起:宗教因素
15世纪
材料、在穆斯林的异族统治下,这些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基督徒一直在进行反抗,这就是著名的西班牙光复运动(也称为“收复失地运动”718-1492年)“收复失地”运动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5世纪已完成国家统一,强化王权,同时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改编自《西班牙简史》
探究一、路的缘起
资料:15世纪,欧洲几乎所有大国都有严重的内部问题亟待处理:德意志和意大利尚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英国和法国的专制王权有待建立。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①为什么是西班牙、葡萄牙?
②为什么不是意大利?
探究二、路的比较:郑和下西洋VS新航路开辟
梁启超的感慨: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探究二、路的比较:郑和下西洋VS新航路开辟
材料三、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材料四、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 ——哥伦布《航海日记》
学生活动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在动机上有何区别?(4分)
中国:主要目的在于宣扬国威,是一种政治行为;
西方:主要目的在于海外寻金,传播宗教,是一种经济和宗教行为。
探究二、路的比较:郑和下西洋VS新航路开辟
解读、西方航海之所以历两百余年而未衰,关键在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是其最根本的推动力。——《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1487-1522)
其他航路的开辟(1497-1643)
路线多、参与国家多
范围更加广阔
高纬度地区
路线方向 向南、向北
开辟时间晚、持时间长
探究三、路的意义: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
开始连接的世界
15世纪末
相对孤立的世界
材料五、马克思指出: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源、前提和动因,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它所导致的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活动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形成的论述,并说明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分)
理解: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分)
作用: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封闭隔绝状态,使得世界各地开始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4分)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
在人类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界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这种生态学上的变革,便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
探究四、路在路上
材料六、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学生活动4、根据材料六,回答“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结合所学,“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6分)
(1)欧洲为中心。(2分)
(2)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4分)
15世纪的路:西方的选择
优越与掠夺
探究四:路在路上
材料七、我们应该立足多样性实际,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交融互鉴,在良性竞争的同时互利合作,共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
21世纪的路:中国的选择
尊重与互利
路在路上: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想象与失真
优越与掠夺
尊重与互利
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习近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