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6 17:31:12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4三上·迎泽期末)自然界中,空气(  )形成风。
A.无色 B.透明 C.无味 D.流动
2.(2024三上·迎泽期末)生活中,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发明创造是(  )
A.足球 B.水平仪 C.扇于 D.暖气片
3.(2024三上·迎泽期末)手在烛火周围晃动,感觉温度最高的地方在火焰的()。
A.上方 B.下方 C.左边 D.右边
4.(2024三上·迎泽期末)孔明灯升空所利用的原理是(  )。
A.热空气上升 B.热空气下降 C.冷安气上升 D.热空气减少
5.(2024三上·迎泽期末)覆盖在地球表面,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需养物质的疏松物质是(  )
A.水 B.土壤 C.岩石 D.矿物
6.(2024三上·迎泽期末)腐殖质越多,土壤(  )。
A.颜色越深,越贫瘠 B.颜色越浅,越肥沃
C.颜色越深,越肥沃 D.颜色越浅,越不利于植物生长
7.(2024三上·迎泽期末)改良贫瘠土壤方法错误的是(  )
A.种植绿肥 B.施农家肥
C.收集树叶沤肥 D.施大量化肥
8.(2024三上·迎泽期末)关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B.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5%
C.海水约占地球上所有水资源总量的96.5%
D.海洋中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
9.(2024三上·迎泽期末)下列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是(  ),
A.奶酪 B.牛奶 C.蜂蜜 D.汽油
10.(2024三上·迎泽期末)用(  )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A.量筒 B.直尺 C.天平 D.水平仪
11.(2024三上·迎泽期末)人体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功能的器官是(  )
A.食通 B.咽喉
C.气管和支气管 D.肺
12.(2024三上·迎泽期末)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
A.糖类 B.脂肪 C.膳食纤维 D.蛋白质
13.(2024三上·迎泽期末)人体内,负责完成消化和吸收大部分营养素的器官是(  ).
A.肝脏 B.小肠 C.大肠 D.胃
14.(2024三上·迎泽期末)土块放入水中,水中会冒泡,说明土壤中(  )
A.水 B.空气 C.腐殖质 D.砂粒
15.(2024三上·迎泽期末)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
A.米 B.毫升 C.摄氏度 D.克
16.(2024三上·迎泽期末)自然界中,水域小、存水量少的是(  ).
A.河流 B.湖泊 C.海洋 D.池塘
17.(2024三上·迎泽期末)以下属于海洋生物的是()
A.河虾 B.蛇 C.蝴蚪 D.珊珊
18.(2024三上·迎泽期末)不同颗粒大小的固体充分混合后,质量不变,体积(  )
A.不弯 B.变大 C.变小 D.无法测量
19.(2024三上·迎泽期末)以下操作量筒方法正确的是(  )
A.倒入液体时,量筒要竖直
B.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快速倒入量筒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高处保持水平
20.(2024三上·迎泽期末)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糖,不太可能让它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A.加入更多水 B.加热水
C.继续搅拌 D.倒掉杯里的水
二、简答题
21.(2024三上·迎泽期末)观察图例.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右侧容器中,装有各种不知名的液体
(1)如果把这些液体倒在倾斜的木板上,流动速度最慢、黏稠度高的液体可能是(  )..
A.矿泉水 B.蜂蜜 C.醋 D.白酒
(2)还有什么方法猜测液体名称 (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22.(2024三上·迎泽期末)阅读文字,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参考范例,把消化器官名称标注在图例相应位置(至少3个)
(2)请选择能践行的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3条,用“√标注)
有利于消化器官健康的习惯
①饮食均衡 ②充足水分摄入 ③控制食物摄入量
④缓慢进食 ⑤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⑥适度运动
⑦减少压力 ⑧定期体验 ⑨避免过度使用药物
23.(2024三上·迎泽期末)你同意以下哪种解释 (多种选择,请在合理的解释后面标“√”)
现象:把杯子倒扣入水中,有一小部分水进人杯子,但水不能全部进入杯子里。
A.解释一:因为空气会占持空间,所以水不能全部送入杯子里。(  )
B.解释二: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有一小部分水进入杯子。(  )
C.解释三:因为空气充满怀子的各处,所以进去的水的形状较为均匀。(  )
24.(2024三上·迎泽期末)阅读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研究土壤类型
实验过程:
活动一:用放大镜看,1号土壤的颗粒粗大;2号土壤的颗粒细小。
活动二:用手捻一捻,1号土壤的颗粒比较硬,捻不碎:2号土壤的颗粒细腻光滑。一捻就成粉末。
活动三:加点水搓一搓,1号土壤不成团;2号土壤容易搓成团。
(1)选择填空
①推断:1号土壤是(    );2号土壤是(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质土
②如果做泥塑,可以选用(    )土壤,(“1号”或“2号”)③芝麻、花生适合渗水性、透气性好,保水性,保肥能力差的土壤环境。如果种植芝麻或花生,应选择(    )上壤。(“1号”或“2号”)
(2)模仿范例,围饶"保护土壤”,写一句宣传语。
例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土壤
三、实践题
25.(2024三上·迎泽期末)观察图例,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制作简易水井模型
A. 剪下塑料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
B. 将圆筒竖直放入大盆里。
C. 在圆筒外部铺一层碎石。
D. 在碎石上铺一层沙子
E.在沙子上倒上水,观察水桶里水位的变化。
(1)碎石和沙子应该铺设在哪里 (在“草图”上画出碎石和沙子)
(2)在横线上补充完善设计问题。
问题1.材料准备:沙子、碎石、塑料桶、大盆和   
问题2.制作时间,课堂时间   ;
问题3.初步计算,成本是   元.
26.(2024三上·迎泽期末) 阅读文字,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任务:做一块手工肥皂。
要求:具有保养功能,少用添加剂。
方案:把皂基、牛奶、蜂蜜等混合,制作创意肥皂.
(1)参考范例,观察创意草图,对“创意设计”进行评价,(在☆上涂色)
(2) 请写出你的评价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2.【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运用了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原理的物品是足球。A选项符合题意。
3.【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热传递
【解析】【分析】把手放在烛火周围的各个位置上,温度最高的地方在火焰的上方。
4.【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 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5.【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土壤就在我们身边,肥沃的土壤养育着我们,给我们带来了粮食、蔬菜、水果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6.【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腐殖质是已死的动植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7.【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植物离不开土壤,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盐渍、瘠薄、质地过重或过轻缺肥等不良性状,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所以要对土壤进行改良,贫瘠的土壤加以改良的方法:种植绿肥、收集落叶沤肥、施农家肥等,多施化肥做法错误。
8.【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 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气体,即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 物体具有的物质的多少不变时,就有确定的质量。奶酪属于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10.【答案】C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 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直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水平仪是测量是否水平的仪器。
11.【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12.【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淀粉有遇到碘酒变蓝的特性。在食物上滴碘酒,食物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 淀粉食物含有丰富糖类。
13.【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器官之一,它的作用是将食物消化、吸收并输送到全身,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14.【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15.【答案】D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是又重量的,但是空气的重量很轻,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经过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16.【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体类型的认识,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
17.【答案】D
【知识点】海洋动物
【解析】【分析】 在独具魅力的蓝色水域中,生活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海洋动物有17万种,海洋植物约有2.5万种,鹦鹉螺、珊瑚、海豚、海龟都属于海洋生物。
18.【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 根据对固体混合变化的认识,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后,质量不变,体积发生变化,如:把相同重量的黄豆和玉米面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小。
19.【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读数时,面对刻度,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20.【答案】D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糖, 如果倒掉杯子里的水,不可能沉底的糖或盐继续溶解。
21.【答案】(1)B
(2)闻一闻;尝一尝。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1) 根据影响液体流动的认识,蜂蜜的黏稠度比水大,所以相同条件下水流动的速度要比蜂蜜快。
(2)不同的液体闻起来味道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不同的液体尝起来味道也不同,确定这几种液体都是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用尝一尝的方法进行鉴别。
22.【答案】(1)
(2)略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肝、胰、小肠、大肠、肛门等。
(2) 根据保护人体消化器官健康的措施,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合理膳食,饭后不立即做剧烈运动等,这些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23.【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容易被压缩,把杯子倒扣入水中,杯子的下端有一部分水进入杯子的空间,这部分水进去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据的空间被压缩了,水占据了这部分空间。
24.【答案】(1)A;B;2;1
(2)略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土壤颗粒大小的不同,可以对土壤颗粒进行分类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士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
(1)1号土壤的颗粒粗大,土壤的颗粒比较硬,捻不碎,这是沙质土。2号土的颗粒细小,颗粒细腻光滑,一捻就成粉末,这是黏质土。
如果要做泥塑,需要用细腻的土壤颗粒,所以可以选用2号土壤。
芝麻、花生适合渗水性、透气性好,保水性,保肥能力差的土壤环境。如果种植芝麻或花生,应选择1号土壤。
(2)土壤是经历很长时间才形成的资源,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土壤,写出合理标语即可。
25.【答案】(1)略
(2)水;40分钟;1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 (1)通过制作简易水井模型来探究井水的来源的实验可知,正确的顺序是:1.剪下塑料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2.将圆筒竖直放入罐子中央,在外围装入约4cm的碎石;3.在碎石铺上一层约1厘米厚的沙子;4.慢慢往沙子上倒水,注意观察圆筒里水位的变化。
(2)实验所需材料有:沙子、碎石、塑料桶、大盆和水。
制作时间为课堂40分钟。
初步计算成本为塑料瓶和水的1元。
26.【答案】(1)略
(2)略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创意草图对制作的“创意设计”进行打分评价。
(2)根据创意草图,对打分的“创意设计”给出合理评价意见即可。如“创意设计”打分2分,扣分原因为添加剂使用过多。
1 / 1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4三上·迎泽期末)自然界中,空气(  )形成风。
A.无色 B.透明 C.无味 D.流动
【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2.(2024三上·迎泽期末)生活中,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发明创造是(  )
A.足球 B.水平仪 C.扇于 D.暖气片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运用了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原理的物品是足球。A选项符合题意。
3.(2024三上·迎泽期末)手在烛火周围晃动,感觉温度最高的地方在火焰的()。
A.上方 B.下方 C.左边 D.右边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热传递
【解析】【分析】把手放在烛火周围的各个位置上,温度最高的地方在火焰的上方。
4.(2024三上·迎泽期末)孔明灯升空所利用的原理是(  )。
A.热空气上升 B.热空气下降 C.冷安气上升 D.热空气减少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 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5.(2024三上·迎泽期末)覆盖在地球表面,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需养物质的疏松物质是(  )
A.水 B.土壤 C.岩石 D.矿物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土壤就在我们身边,肥沃的土壤养育着我们,给我们带来了粮食、蔬菜、水果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6.(2024三上·迎泽期末)腐殖质越多,土壤(  )。
A.颜色越深,越贫瘠 B.颜色越浅,越肥沃
C.颜色越深,越肥沃 D.颜色越浅,越不利于植物生长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腐殖质是已死的动植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7.(2024三上·迎泽期末)改良贫瘠土壤方法错误的是(  )
A.种植绿肥 B.施农家肥
C.收集树叶沤肥 D.施大量化肥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植物离不开土壤,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盐渍、瘠薄、质地过重或过轻缺肥等不良性状,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所以要对土壤进行改良,贫瘠的土壤加以改良的方法:种植绿肥、收集落叶沤肥、施农家肥等,多施化肥做法错误。
8.(2024三上·迎泽期末)关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B.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5%
C.海水约占地球上所有水资源总量的96.5%
D.海洋中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 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选B。
9.(2024三上·迎泽期末)下列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是(  ),
A.奶酪 B.牛奶 C.蜂蜜 D.汽油
【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气体,即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 物体具有的物质的多少不变时,就有确定的质量。奶酪属于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10.(2024三上·迎泽期末)用(  )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A.量筒 B.直尺 C.天平 D.水平仪
【答案】C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 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直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水平仪是测量是否水平的仪器。
11.(2024三上·迎泽期末)人体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功能的器官是(  )
A.食通 B.咽喉
C.气管和支气管 D.肺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12.(2024三上·迎泽期末)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
A.糖类 B.脂肪 C.膳食纤维 D.蛋白质
【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淀粉有遇到碘酒变蓝的特性。在食物上滴碘酒,食物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 淀粉食物含有丰富糖类。
13.(2024三上·迎泽期末)人体内,负责完成消化和吸收大部分营养素的器官是(  ).
A.肝脏 B.小肠 C.大肠 D.胃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器官之一,它的作用是将食物消化、吸收并输送到全身,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14.(2024三上·迎泽期末)土块放入水中,水中会冒泡,说明土壤中(  )
A.水 B.空气 C.腐殖质 D.砂粒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15.(2024三上·迎泽期末)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
A.米 B.毫升 C.摄氏度 D.克
【答案】D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是又重量的,但是空气的重量很轻,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经过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16.(2024三上·迎泽期末)自然界中,水域小、存水量少的是(  ).
A.河流 B.湖泊 C.海洋 D.池塘
【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体类型的认识,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
17.(2024三上·迎泽期末)以下属于海洋生物的是()
A.河虾 B.蛇 C.蝴蚪 D.珊珊
【答案】D
【知识点】海洋动物
【解析】【分析】 在独具魅力的蓝色水域中,生活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海洋动物有17万种,海洋植物约有2.5万种,鹦鹉螺、珊瑚、海豚、海龟都属于海洋生物。
18.(2024三上·迎泽期末)不同颗粒大小的固体充分混合后,质量不变,体积(  )
A.不弯 B.变大 C.变小 D.无法测量
【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 根据对固体混合变化的认识,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后,质量不变,体积发生变化,如:把相同重量的黄豆和玉米面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小。
19.(2024三上·迎泽期末)以下操作量筒方法正确的是(  )
A.倒入液体时,量筒要竖直
B.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快速倒入量筒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高处保持水平
【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读数时,面对刻度,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20.(2024三上·迎泽期末)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糖,不太可能让它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A.加入更多水 B.加热水
C.继续搅拌 D.倒掉杯里的水
【答案】D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糖, 如果倒掉杯子里的水,不可能沉底的糖或盐继续溶解。
二、简答题
21.(2024三上·迎泽期末)观察图例.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右侧容器中,装有各种不知名的液体
(1)如果把这些液体倒在倾斜的木板上,流动速度最慢、黏稠度高的液体可能是(  )..
A.矿泉水 B.蜂蜜 C.醋 D.白酒
(2)还有什么方法猜测液体名称 (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答案】(1)B
(2)闻一闻;尝一尝。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1) 根据影响液体流动的认识,蜂蜜的黏稠度比水大,所以相同条件下水流动的速度要比蜂蜜快。
(2)不同的液体闻起来味道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不同的液体尝起来味道也不同,确定这几种液体都是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用尝一尝的方法进行鉴别。
22.(2024三上·迎泽期末)阅读文字,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参考范例,把消化器官名称标注在图例相应位置(至少3个)
(2)请选择能践行的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3条,用“√标注)
有利于消化器官健康的习惯
①饮食均衡 ②充足水分摄入 ③控制食物摄入量
④缓慢进食 ⑤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⑥适度运动
⑦减少压力 ⑧定期体验 ⑨避免过度使用药物
【答案】(1)
(2)略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肝、胰、小肠、大肠、肛门等。
(2) 根据保护人体消化器官健康的措施,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合理膳食,饭后不立即做剧烈运动等,这些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23.(2024三上·迎泽期末)你同意以下哪种解释 (多种选择,请在合理的解释后面标“√”)
现象:把杯子倒扣入水中,有一小部分水进人杯子,但水不能全部进入杯子里。
A.解释一:因为空气会占持空间,所以水不能全部送入杯子里。(  )
B.解释二: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有一小部分水进入杯子。(  )
C.解释三:因为空气充满怀子的各处,所以进去的水的形状较为均匀。(  )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容易被压缩,把杯子倒扣入水中,杯子的下端有一部分水进入杯子的空间,这部分水进去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据的空间被压缩了,水占据了这部分空间。
24.(2024三上·迎泽期末)阅读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研究土壤类型
实验过程:
活动一:用放大镜看,1号土壤的颗粒粗大;2号土壤的颗粒细小。
活动二:用手捻一捻,1号土壤的颗粒比较硬,捻不碎:2号土壤的颗粒细腻光滑。一捻就成粉末。
活动三:加点水搓一搓,1号土壤不成团;2号土壤容易搓成团。
(1)选择填空
①推断:1号土壤是(    );2号土壤是(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质土
②如果做泥塑,可以选用(    )土壤,(“1号”或“2号”)③芝麻、花生适合渗水性、透气性好,保水性,保肥能力差的土壤环境。如果种植芝麻或花生,应选择(    )上壤。(“1号”或“2号”)
(2)模仿范例,围饶"保护土壤”,写一句宣传语。
例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土壤
【答案】(1)A;B;2;1
(2)略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土壤颗粒大小的不同,可以对土壤颗粒进行分类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士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
(1)1号土壤的颗粒粗大,土壤的颗粒比较硬,捻不碎,这是沙质土。2号土的颗粒细小,颗粒细腻光滑,一捻就成粉末,这是黏质土。
如果要做泥塑,需要用细腻的土壤颗粒,所以可以选用2号土壤。
芝麻、花生适合渗水性、透气性好,保水性,保肥能力差的土壤环境。如果种植芝麻或花生,应选择1号土壤。
(2)土壤是经历很长时间才形成的资源,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土壤,写出合理标语即可。
三、实践题
25.(2024三上·迎泽期末)观察图例,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制作简易水井模型
A. 剪下塑料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
B. 将圆筒竖直放入大盆里。
C. 在圆筒外部铺一层碎石。
D. 在碎石上铺一层沙子
E.在沙子上倒上水,观察水桶里水位的变化。
(1)碎石和沙子应该铺设在哪里 (在“草图”上画出碎石和沙子)
(2)在横线上补充完善设计问题。
问题1.材料准备:沙子、碎石、塑料桶、大盆和   
问题2.制作时间,课堂时间   ;
问题3.初步计算,成本是   元.
【答案】(1)略
(2)水;40分钟;1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 (1)通过制作简易水井模型来探究井水的来源的实验可知,正确的顺序是:1.剪下塑料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2.将圆筒竖直放入罐子中央,在外围装入约4cm的碎石;3.在碎石铺上一层约1厘米厚的沙子;4.慢慢往沙子上倒水,注意观察圆筒里水位的变化。
(2)实验所需材料有:沙子、碎石、塑料桶、大盆和水。
制作时间为课堂40分钟。
初步计算成本为塑料瓶和水的1元。
26.(2024三上·迎泽期末) 阅读文字,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任务:做一块手工肥皂。
要求:具有保养功能,少用添加剂。
方案:把皂基、牛奶、蜂蜜等混合,制作创意肥皂.
(1)参考范例,观察创意草图,对“创意设计”进行评价,(在☆上涂色)
(2) 请写出你的评价理由。
【答案】(1)略
(2)略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创意草图对制作的“创意设计”进行打分评价。
(2)根据创意草图,对打分的“创意设计”给出合理评价意见即可。如“创意设计”打分2分,扣分原因为添加剂使用过多。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