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6 17:31:14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将正确答案的选项涂黑。)
1. 下列植物中,属于须根系的是(  ):
A.青萝卜 B.大葱 C.香菜
2.如图,将浸泡在红色水里的凤仙花的茎纵切,观察到茎内有两条红线,这说明茎能:(  )
A.支撑植物 B.运输水分 C.吸收水分
3.移栽较大的植物时,会把树叶摘除一部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减少蒸腾作用 B.减轻植物的重量 C.美观
4.如图,百合花没有花萼,像这样的花属于:(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无法判断
5. 像甜瓜一样,属于植物果实的是:(  )
A.红薯 B.桃子 C.胡萝卜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有固定的形状 B.木块有确定的质量 C.空气有固定的体积
7.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  )
A.保持水平 B.不断起伏 C.形成旋涡
8.如图,用插着漏斗的橡胶塞塞住锥形瓶的瓶口,向漏斗中快速倒水时,会发现:(  )
A.水难以流进瓶内 B.水很快流进瓶内 C.水消失了
9.如图,用插着漏斗的橡胶塞塞住锥形瓶的瓶口,向漏斗中快速倒水的实验验证了空气:(  )
A.有固定的形状 B.占据一定空间 C.不能改变体积
10.下列关于使用压力容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夏日将打火机放置车内
B.将手喷彩带喷向火源
C.按说明操作高压锅
11.如图,在探究影子形成实验中,移走手电筒后,影子会:(  )
A.时有时无 B.不会消失 C.消失
12.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旗杆的影子应该在:(  )
A.南边 B.北边 C.东边
13.在烟台使用日晷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晷面要水平放置, B.晷针朝南 C.晷针和晷面要垂直
14.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  )
A.对比实验 B.演示实验 C.分组实验
15.如右图,下列方法中,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的是:(  )
A.加入冰糖后静置
B.将加入冰糖的水杯放入冰箱
C.将冰糖研碎
16.在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哪个溶解的多”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取放3克,直至无法溶解
B.水温可以不同
C.水量可以不同
17.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自上而下点燃 B.使用内焰加热 C.盖灭时需盖两次
18.下列方法中,可以分离沙子和白糖的是:(  )
A.使用磁铁吸附
B.用筛子过筛
C.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
19.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  )
A.浮力 B.摩擦力 C.磁力
20.下列诗句中,利用了弹力性质的是:(  )
A.将军夜引弓 B.白毛浮绿水 C.对影成三人
21.下列行为,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B.轴承内放置滚珠
C.下雪天给轮胎加防滑链
22.关于节约用水,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洗菜水直接倒掉
B.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C.用洗完衣服的水拖地
23.在河边发现有人溺水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时间下水救人
B.拨打报警电话或大声呼救
C.视而不见
24.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洗澡时镜子上出现了水雾
B.把湿鞋子放暖气上烘干
C.冬天时出现了窗花
25.给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是:(  )
A.继续升高 B.慢慢下降 C.保持不变
26.如右图,在探究“水的结冰条件”实验中,往冰桶中加盐是为了:(  )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多
27.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
A.毫米 B.千克 C.毫升
28.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放置
B.左盘放码,右盘放物
C.直接用手拿取砝码
29.下列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鸡蛋 B.馒头 C.米饭
30.右图中,宇航员在品尝天宫中种植的生菜,生菜可食用的部分是:(  )
A.花 B.叶和茎 C.根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 ,错误的涂区)
31.蒲公英可以利用风来传播种子。(  )
32.沙子能像水一样流动,所以沙子是液体。(  )
3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没有质量。(  )
34.一天中,阳光下大树影子的方向会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35.室温下,食盐和小苏打在50mL水中溶解的量一样多。(  )
36.给水加热至沸腾之前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是先慢后快。(  )
37.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固体冰川。(  )
38.解剖桃花时要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  )
39.(2021三下·兰陵期末)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40.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  )
三、综合题。
41.下图为量筒示意图,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图相应括号。
A.量程 B.单位 C.刻度
42.2023年12月21日,山东烟台气象局国家站测量积雪深度达52厘米,大幅打破烟台历史最深积雪纪录。过厚的积雪和结冰的路面对人们的交通出行造成重大影响,为方便居民出行,请设计一款“多功能车用雪地出行装置”,以自动清理车身及路面的积雪或在结冰的路面上安全出行,请在下框内横线上简述你所需的材料和你的设计,并画出你的设计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 须根系是由许多粗细差不多的须状根组成的根系形态,无明显主根,大葱属于须根系,白菜、油菜、香菜、萝卜属于直根系。
2.【答案】B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将凤仙花的茎浸泡在红色液体中,一段时间后当发现叶片变红时,将凤仙花的茎用小刀纵向切开,可以观察到纵切面上有红线,将凤仙花茎横向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上有红点;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3.【答案】A
【知识点】叶的作用;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植物体外去,蒸腾作用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叶→气孔→大气。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为在移栽植物时,幼根和根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相对较弱,而此时蒸腾作用仍然进行,会散失大量的水分,所以为了在根毛还没有开始吸收水分之前,必须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即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来减少水分向外散失,可见A符合题意。
4.【答案】B
【知识点】花的种类
【解析】【分析】完全花包含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百合花没有萼片,属于不完全花。
5.【答案】B
【知识点】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 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比如甜瓜是果实,里面有种子。因此甜瓜、桃、番茄、葵花子、葡萄都是果实;蚕豆、豌豆、芝麻、杏仁、大豆都是种子。
6.【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木块有确定的质量,说法正确。
7.【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液体的认识,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8.【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当橡皮塞塞住瓶口,快速倒水,水很难流入瓶子里。将橡皮塞松开后,再次倒水,水很快流入瓶子里。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9.【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当橡皮塞塞住瓶口,快速倒水,水很难流入瓶子里。将橡皮塞松开后,再次倒水,水很快流入瓶子里。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10.【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压力容器的操作具有危险性,我们使用压力容器时,要按照说明来操作。选项C正确。
11.【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光源、屏和遮挡物形成的,三者缺一不可,移走光源,影子将消失。
12.【答案】C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旗杆的影子应该在东边。
13.【答案】C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的方向制作的一种计时工具,制作日晷时,晷针要垂直于晷面。我们看到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在晷面上晷针的影子像现代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由西向东移动。由于日晷是利用光影规律来计时,它依赖太阳的存在,所以日晷在晚上不能计时,无法实现测量一天的时间。
14.【答案】A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对实验类型的认识,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15.【答案】C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水中物质溶解的方法有:升温,搅拌和增大接触面积。将冰糖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16.【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一次放入的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但量要少,比如一次放2克,待全部溶解后放入第二份,可以准确观察比较溶解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容易挥发,点燃需要自下而上点燃,故A错误;
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加热物体,故B错误;
酒精灯用完后应该用灯帽盖灭,且盖灭两次,以免下次使用时不容易打开灯帽,故C正确。
18.【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分离白糖和沙子,先将白糖和沙子都导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白糖可以溶解在水中,沙子不可以溶解水中;然后过滤,再蒸发,即可把沙子和白糖分离出来。
19.【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是水的浮力。
20.【答案】A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恢复原状的力,将军夜引弓利用弹力的性质。
21.【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下雪天给轮胎加防滑链、涂镁粉可以增大摩擦力。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轴承内放置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它们都可以减小摩擦力。可见C符合题意。
22.【答案】C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农田滴灌、新型节水马桶、用盆接水洗菜是节约水资源的表现,洗菜水直接倒掉、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洗衣服时直接用流动的水洗、少量衣服用洗衣机洗是浪费水的表现。
23.【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发现有人溺水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人。
24.【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我们叫做蒸发。把湿鞋子放暖气上烘干属于蒸发现象。
25.【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对水的沸腾的认识,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继续上升,因为水蒸气的散发要吸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6.【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冰里加盐就是降低了凝点,如果在零下4度的温度,就会加快结冰速度,在零下4度以上的温度,就会融化冰。所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27.【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它的单位是毫升,毫米是长度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
28.【答案】B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不在分度标尺的中央,绝对不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达到平衡,此时应调节游码的位置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29.【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有谷物发酵成品、豆类发酵成品、乳类发酵成品、蔬菜发酵成品。馒头是发酵食品。
30.【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叶的特征
【解析】【分析】 生菜,又称鹅仔菜、唛仔菜、莴仔菜,我们吃的是生菜的菜叶和茎。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征。
32.【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沙子的认识,沙子虽然能流动,但是细小的沙子颗粒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它是固体而不是液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3.【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起球后,平衡就会被破坏。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4.【答案】正确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所以一天中大树的影子随太阳的方向和高低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太阳是从东→南→西,大树的影子刚好相反,是从西→北→东。
35.【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可知,50毫升水中,能够溶解食盐16-18克,能够溶解小苏打6-8克,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前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但温度开始上升较快,接近沸腾时上升速度减慢。
37.【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淡水水体组成,其中固体冰川较难直接利用。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一部分浅层地下水。
38.【答案】正确
【知识点】解剖花
【解析】【分析】 解剖桃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
39.【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重力。
40.【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41.【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由量程、单位和刻度等组成,图中50mL是量程,横线为刻度,ml是单位。
42.【答案】材料:防滑链;设计:给轮胎增加防滑链(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雪地由于冰面较为光滑,摩擦力减小,车辆在上面行驶,会轮胎打滑,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摩擦力的方式来进行雪地车设计。如给轮胎增加防滑链等。
1 / 1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将正确答案的选项涂黑。)
1. 下列植物中,属于须根系的是(  ):
A.青萝卜 B.大葱 C.香菜
【答案】B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 须根系是由许多粗细差不多的须状根组成的根系形态,无明显主根,大葱属于须根系,白菜、油菜、香菜、萝卜属于直根系。
2.如图,将浸泡在红色水里的凤仙花的茎纵切,观察到茎内有两条红线,这说明茎能:(  )
A.支撑植物 B.运输水分 C.吸收水分
【答案】B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将凤仙花的茎浸泡在红色液体中,一段时间后当发现叶片变红时,将凤仙花的茎用小刀纵向切开,可以观察到纵切面上有红线,将凤仙花茎横向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上有红点;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3.移栽较大的植物时,会把树叶摘除一部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减少蒸腾作用 B.减轻植物的重量 C.美观
【答案】A
【知识点】叶的作用;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植物体外去,蒸腾作用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叶→气孔→大气。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为在移栽植物时,幼根和根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相对较弱,而此时蒸腾作用仍然进行,会散失大量的水分,所以为了在根毛还没有开始吸收水分之前,必须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即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来减少水分向外散失,可见A符合题意。
4.如图,百合花没有花萼,像这样的花属于:(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花的种类
【解析】【分析】完全花包含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百合花没有萼片,属于不完全花。
5. 像甜瓜一样,属于植物果实的是:(  )
A.红薯 B.桃子 C.胡萝卜
【答案】B
【知识点】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 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比如甜瓜是果实,里面有种子。因此甜瓜、桃、番茄、葵花子、葡萄都是果实;蚕豆、豌豆、芝麻、杏仁、大豆都是种子。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有固定的形状 B.木块有确定的质量 C.空气有固定的体积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木块有确定的质量,说法正确。
7.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  )
A.保持水平 B.不断起伏 C.形成旋涡
【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液体的认识,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8.如图,用插着漏斗的橡胶塞塞住锥形瓶的瓶口,向漏斗中快速倒水时,会发现:(  )
A.水难以流进瓶内 B.水很快流进瓶内 C.水消失了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当橡皮塞塞住瓶口,快速倒水,水很难流入瓶子里。将橡皮塞松开后,再次倒水,水很快流入瓶子里。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9.如图,用插着漏斗的橡胶塞塞住锥形瓶的瓶口,向漏斗中快速倒水的实验验证了空气:(  )
A.有固定的形状 B.占据一定空间 C.不能改变体积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当橡皮塞塞住瓶口,快速倒水,水很难流入瓶子里。将橡皮塞松开后,再次倒水,水很快流入瓶子里。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10.下列关于使用压力容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夏日将打火机放置车内
B.将手喷彩带喷向火源
C.按说明操作高压锅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压力容器的操作具有危险性,我们使用压力容器时,要按照说明来操作。选项C正确。
11.如图,在探究影子形成实验中,移走手电筒后,影子会:(  )
A.时有时无 B.不会消失 C.消失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光源、屏和遮挡物形成的,三者缺一不可,移走光源,影子将消失。
12.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旗杆的影子应该在:(  )
A.南边 B.北边 C.东边
【答案】C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旗杆的影子应该在东边。
13.在烟台使用日晷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晷面要水平放置, B.晷针朝南 C.晷针和晷面要垂直
【答案】C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的方向制作的一种计时工具,制作日晷时,晷针要垂直于晷面。我们看到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在晷面上晷针的影子像现代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由西向东移动。由于日晷是利用光影规律来计时,它依赖太阳的存在,所以日晷在晚上不能计时,无法实现测量一天的时间。
14.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  )
A.对比实验 B.演示实验 C.分组实验
【答案】A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对实验类型的认识,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15.如右图,下列方法中,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的是:(  )
A.加入冰糖后静置
B.将加入冰糖的水杯放入冰箱
C.将冰糖研碎
【答案】C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水中物质溶解的方法有:升温,搅拌和增大接触面积。将冰糖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16.在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哪个溶解的多”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取放3克,直至无法溶解
B.水温可以不同
C.水量可以不同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一次放入的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但量要少,比如一次放2克,待全部溶解后放入第二份,可以准确观察比较溶解能力。
17.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自上而下点燃 B.使用内焰加热 C.盖灭时需盖两次
【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容易挥发,点燃需要自下而上点燃,故A错误;
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加热物体,故B错误;
酒精灯用完后应该用灯帽盖灭,且盖灭两次,以免下次使用时不容易打开灯帽,故C正确。
18.下列方法中,可以分离沙子和白糖的是:(  )
A.使用磁铁吸附
B.用筛子过筛
C.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分离白糖和沙子,先将白糖和沙子都导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白糖可以溶解在水中,沙子不可以溶解水中;然后过滤,再蒸发,即可把沙子和白糖分离出来。
19.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  )
A.浮力 B.摩擦力 C.磁力
【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是水的浮力。
20.下列诗句中,利用了弹力性质的是:(  )
A.将军夜引弓 B.白毛浮绿水 C.对影成三人
【答案】A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恢复原状的力,将军夜引弓利用弹力的性质。
21.下列行为,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B.轴承内放置滚珠
C.下雪天给轮胎加防滑链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下雪天给轮胎加防滑链、涂镁粉可以增大摩擦力。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轴承内放置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它们都可以减小摩擦力。可见C符合题意。
22.关于节约用水,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洗菜水直接倒掉
B.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C.用洗完衣服的水拖地
【答案】C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农田滴灌、新型节水马桶、用盆接水洗菜是节约水资源的表现,洗菜水直接倒掉、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洗衣服时直接用流动的水洗、少量衣服用洗衣机洗是浪费水的表现。
23.在河边发现有人溺水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时间下水救人
B.拨打报警电话或大声呼救
C.视而不见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发现有人溺水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人。
24.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洗澡时镜子上出现了水雾
B.把湿鞋子放暖气上烘干
C.冬天时出现了窗花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我们叫做蒸发。把湿鞋子放暖气上烘干属于蒸发现象。
25.给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是:(  )
A.继续升高 B.慢慢下降 C.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对水的沸腾的认识,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继续上升,因为水蒸气的散发要吸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6.如右图,在探究“水的结冰条件”实验中,往冰桶中加盐是为了:(  )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多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冰里加盐就是降低了凝点,如果在零下4度的温度,就会加快结冰速度,在零下4度以上的温度,就会融化冰。所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27.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
A.毫米 B.千克 C.毫升
【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它的单位是毫升,毫米是长度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
28.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放置
B.左盘放码,右盘放物
C.直接用手拿取砝码
【答案】B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不在分度标尺的中央,绝对不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达到平衡,此时应调节游码的位置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29.下列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鸡蛋 B.馒头 C.米饭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有谷物发酵成品、豆类发酵成品、乳类发酵成品、蔬菜发酵成品。馒头是发酵食品。
30.右图中,宇航员在品尝天宫中种植的生菜,生菜可食用的部分是:(  )
A.花 B.叶和茎 C.根
【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叶的特征
【解析】【分析】 生菜,又称鹅仔菜、唛仔菜、莴仔菜,我们吃的是生菜的菜叶和茎。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 ,错误的涂区)
31.蒲公英可以利用风来传播种子。(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征。
32.沙子能像水一样流动,所以沙子是液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沙子的认识,沙子虽然能流动,但是细小的沙子颗粒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它是固体而不是液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没有质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起球后,平衡就会被破坏。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4.一天中,阳光下大树影子的方向会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所以一天中大树的影子随太阳的方向和高低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太阳是从东→南→西,大树的影子刚好相反,是从西→北→东。
35.室温下,食盐和小苏打在50mL水中溶解的量一样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可知,50毫升水中,能够溶解食盐16-18克,能够溶解小苏打6-8克,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6.给水加热至沸腾之前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是先慢后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前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但温度开始上升较快,接近沸腾时上升速度减慢。
37.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固体冰川。(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淡水水体组成,其中固体冰川较难直接利用。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一部分浅层地下水。
38.解剖桃花时要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解剖花
【解析】【分析】 解剖桃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
39.(2021三下·兰陵期末)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重力。
40.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三、综合题。
41.下图为量筒示意图,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图相应括号。
A.量程 B.单位 C.刻度
【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由量程、单位和刻度等组成,图中50mL是量程,横线为刻度,ml是单位。
42.2023年12月21日,山东烟台气象局国家站测量积雪深度达52厘米,大幅打破烟台历史最深积雪纪录。过厚的积雪和结冰的路面对人们的交通出行造成重大影响,为方便居民出行,请设计一款“多功能车用雪地出行装置”,以自动清理车身及路面的积雪或在结冰的路面上安全出行,请在下框内横线上简述你所需的材料和你的设计,并画出你的设计图。
【答案】材料:防滑链;设计:给轮胎增加防滑链(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雪地由于冰面较为光滑,摩擦力减小,车辆在上面行驶,会轮胎打滑,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摩擦力的方式来进行雪地车设计。如给轮胎增加防滑链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