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认识化学元素 (二)
一、选择题
1.(2023·新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中含有氧分子
B.2H表示两个氢分子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2023·宜昌)硼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硼属于金属元素 B.硼的原子序数是5
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D.硼原子的质子数是5
3.(2023·巴中)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关于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C.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 D.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4.(2023·泸州)胱氨酸能保护细胞免于铜中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元素和属于同族 B.组成元素和属于同周期
C.分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D.铜盐因含重金属元素而有毒
5.(2023·大连)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中含有铑元素。如图是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的元素符号为Rh B.铑的原子序数为45
C.铑是一种金属元素 D.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g
6.(2023·济南)下图分别为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图2),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图1所示微观粒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该粒子是阳离子
B.该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C.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7.(2023·连云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盐酸中存在等带电粒子,可用于除去铁锈。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用治疗胃酸过多症;。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Al元素的名称:铝 B.2个氢离子:
C.的结构示意图: D.中的化合价:
(2)下列有关氯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原子序数为17 D.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3)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2023·广东)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
A.2N B.N2 C.2NH3 D.N2O4
9.(2023·益阳)2022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教材中,把实验中用到的“石棉网”全部改用“陶土网”。石棉网中的石棉纤维主要成分为Mg3Si2O5(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3Si2O5(OH)4属于有机物
B.Mg3Si2O5(OH)4由14个原子构成
C.Mg3Si2O5(OH)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Mg3Si2O5(OH)4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10.(2023·通辽)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碳酸钾 B.液氧 C.金刚石 D.银
11.(2023·威海)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12.(2023·江西)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类: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13.(2023·眉山)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与W属于同一周期
B.Z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C.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易得到电子,W原子易失去电子
D.常温下,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14.(2023·重庆)“醋酸视黄酯”是一种食品营养强化剂,化学式为C22H32O2,下列对该物质描述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56个原子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
D.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11:16
15.(2023·自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2023·邵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7.(2023·贵州)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结构观:和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
18.(2023·深圳模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铷元素化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B.铷的原子质量为85.47
C.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bO
19.(2023·青岛)“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的元素符号为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20.(2023·扬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氧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SO2中不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氧原子,故操作,不符合题意;
B. H 为氢元素符号,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氧气为单质,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CO为与氧化铁的化学式,微观上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
2.【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硼带“石”字旁,则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硼的原子序数是5,故B正确;
C、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故C正确;
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硼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5,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3.【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该元素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
C、 锑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51 ,符合题意;
D、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5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分析;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组成元素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属于同族 ,不符合题意;
B、 组成元素和的原子核外都由两个电子数,都属于第二周期 ,不符合题意;
C、 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符合题意;
D、 铜盐因含重金属元素铜而有毒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同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分析;
B、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即为元素周期数分析;
C、根据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
D、根据铜元素为重金属元素,有毒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在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数字不是元素符号,所以元素符号为Rh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以铑的原子序数为4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铑有金字旁,是一种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6.【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1可知,该粒子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也为8,故是氧原子,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1可知, 该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2可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及阳离子定义分析;
B、根据原子结构定义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图分析;
D、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
7.【答案】(1)A
(2)C
(3)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A、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则Al元素的名称为铝,故A正确;
B、2个氢离子表示为:2H+,故B错误;
C、Cl-的质子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C错误;
D、氧化铁中Fe的化合价为+3价,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A、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B错误;
C、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则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C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D;
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8.【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2N表示2个氮原子,故符合题意;
B. N2 表示氮气,1个氮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C. 2NH3 表示2个氨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D. N2O4表示四氧化二氮,1个四氧化二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9.【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 Mg3Si2O5(OH)4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
B、Mg3Si2O5(OH)4由Mg3Si2O5(OH)4分子构成,1个Mg3Si2O5(OH)4分子由14个原子构成,故B错误;
C、Mg3Si2O5(OH)4中镁、硅、氧、氢的质量比为(24×3):(28×2):(16×9):(1×4)=18:14:36:1,由此可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Mg3Si2O5(OH)4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9=1:3,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该物质不含碳元素;
B、Mg3Si2O5(OH)4由Mg3Si2O5(OH)4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D、化学式右下角标注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含有的该原子的数目。
10.【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液氧是氧气的液态,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C. 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 银是由银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11.【答案】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故A错误;
B、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B正确;
C、碘和氯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
D、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12.【答案】A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碳原子排列不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符合题意;
B、 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不符合题意;
C、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不符合题意;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B、根据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都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C、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
D、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13.【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X中质子数是1,为氢元素;Y中质子数是8,为氧元素;Z中质子数是6,为碳元素;W中质子数是11 ,为钠元素。
A. 氢元素与钠元素,X与W不属于同一周期,故错误,符合题意;
B. Z与Y,碳与氧能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化学反应中,Y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 ,大于4,易得到电子,W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 ,易失去电子,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常温下,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水溶液pH>7,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像,X中质子数是1,为氢元素;Y中质子数是8,为氧元素;Z中质子数是6,为碳元素;W中质子数是11 ,为钠元素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一个醋酸视黄酯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分子中含有56个原子,故A正确;
B.根据化学式可知,醋酸视黄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醋酸视黄酯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16×2)=1:1,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故C错误;
D.一个醋酸视黄酯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11:16,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醋酸视黄酯由分子构成,一个分子含有56个原子;
B.根据化学式可知,醋酸视黄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D.根据醋酸视黄酯的分子构成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B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C正确;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16.【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B错误;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质子、电子也带电;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7.【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不符合题意;
B、水和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D、1g氢气完全反应消耗8克氧气,1g氢气与1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小于2g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分析;
B、根据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C、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D、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质量比为1:8分析。
18.【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7,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铷原子的中子数=85-37=48,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由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故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故C说法符合题意;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故铷在化合物中显示+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2价,则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数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析。
19.【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硅的元素符号为Si,不符合题意;
B、硅元素名称带“石”属于非金属元素 ,符合题意;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不符合题意;
D、硅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14,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分析,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0.【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A错误;
B.水由水分子构成,B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C正确;
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水、氧气、氢气、氮气等)、原子(金属和稀有气体、金刚石、单质硅等)、离子(氯化钠、高锰酸钾等),据此分析。
1 / 1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认识化学元素 (二)
一、选择题
1.(2023·新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中含有氧分子
B.2H表示两个氢分子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SO2中不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氧原子,故操作,不符合题意;
B. H 为氢元素符号,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氧气为单质,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CO为与氧化铁的化学式,微观上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
2.(2023·宜昌)硼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硼属于金属元素 B.硼的原子序数是5
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D.硼原子的质子数是5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硼带“石”字旁,则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硼的原子序数是5,故B正确;
C、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故C正确;
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硼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5,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3.(2023·巴中)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关于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C.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 D.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该元素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
C、 锑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51 ,符合题意;
D、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5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分析;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
4.(2023·泸州)胱氨酸能保护细胞免于铜中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元素和属于同族 B.组成元素和属于同周期
C.分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D.铜盐因含重金属元素而有毒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组成元素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属于同族 ,不符合题意;
B、 组成元素和的原子核外都由两个电子数,都属于第二周期 ,不符合题意;
C、 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符合题意;
D、 铜盐因含重金属元素铜而有毒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同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分析;
B、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即为元素周期数分析;
C、根据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
D、根据铜元素为重金属元素,有毒分析。
5.(2023·大连)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中含有铑元素。如图是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的元素符号为Rh B.铑的原子序数为45
C.铑是一种金属元素 D.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g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在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数字不是元素符号,所以元素符号为Rh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以铑的原子序数为4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铑有金字旁,是一种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6.(2023·济南)下图分别为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图2),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图1所示微观粒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该粒子是阳离子
B.该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C.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1可知,该粒子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也为8,故是氧原子,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1可知, 该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2可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及阳离子定义分析;
B、根据原子结构定义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图分析;
D、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
7.(2023·连云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盐酸中存在等带电粒子,可用于除去铁锈。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用治疗胃酸过多症;。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Al元素的名称:铝 B.2个氢离子:
C.的结构示意图: D.中的化合价:
(2)下列有关氯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原子序数为17 D.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3)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1)A
(2)C
(3)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A、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则Al元素的名称为铝,故A正确;
B、2个氢离子表示为:2H+,故B错误;
C、Cl-的质子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C错误;
D、氧化铁中Fe的化合价为+3价,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A、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B错误;
C、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则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C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D;
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8.(2023·广东)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
A.2N B.N2 C.2NH3 D.N2O4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2N表示2个氮原子,故符合题意;
B. N2 表示氮气,1个氮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C. 2NH3 表示2个氨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D. N2O4表示四氧化二氮,1个四氧化二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9.(2023·益阳)2022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教材中,把实验中用到的“石棉网”全部改用“陶土网”。石棉网中的石棉纤维主要成分为Mg3Si2O5(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3Si2O5(OH)4属于有机物
B.Mg3Si2O5(OH)4由14个原子构成
C.Mg3Si2O5(OH)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Mg3Si2O5(OH)4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 Mg3Si2O5(OH)4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
B、Mg3Si2O5(OH)4由Mg3Si2O5(OH)4分子构成,1个Mg3Si2O5(OH)4分子由14个原子构成,故B错误;
C、Mg3Si2O5(OH)4中镁、硅、氧、氢的质量比为(24×3):(28×2):(16×9):(1×4)=18:14:36:1,由此可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Mg3Si2O5(OH)4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9=1:3,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该物质不含碳元素;
B、Mg3Si2O5(OH)4由Mg3Si2O5(OH)4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D、化学式右下角标注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含有的该原子的数目。
10.(2023·通辽)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碳酸钾 B.液氧 C.金刚石 D.银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液氧是氧气的液态,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C. 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 银是由银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11.(2023·威海)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故A错误;
B、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B正确;
C、碘和氯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
D、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12.(2023·江西)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类: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A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碳原子排列不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符合题意;
B、 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不符合题意;
C、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不符合题意;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B、根据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都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C、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
D、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13.(2023·眉山)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与W属于同一周期
B.Z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C.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易得到电子,W原子易失去电子
D.常温下,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X中质子数是1,为氢元素;Y中质子数是8,为氧元素;Z中质子数是6,为碳元素;W中质子数是11 ,为钠元素。
A. 氢元素与钠元素,X与W不属于同一周期,故错误,符合题意;
B. Z与Y,碳与氧能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化学反应中,Y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 ,大于4,易得到电子,W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 ,易失去电子,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常温下,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水溶液pH>7,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像,X中质子数是1,为氢元素;Y中质子数是8,为氧元素;Z中质子数是6,为碳元素;W中质子数是11 ,为钠元素分析。
14.(2023·重庆)“醋酸视黄酯”是一种食品营养强化剂,化学式为C22H32O2,下列对该物质描述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56个原子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
D.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11:16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一个醋酸视黄酯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分子中含有56个原子,故A正确;
B.根据化学式可知,醋酸视黄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醋酸视黄酯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16×2)=1:1,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故C错误;
D.一个醋酸视黄酯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11:16,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醋酸视黄酯由分子构成,一个分子含有56个原子;
B.根据化学式可知,醋酸视黄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D.根据醋酸视黄酯的分子构成分析。
15.(2023·自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B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C正确;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16.(2023·邵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B错误;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质子、电子也带电;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7.(2023·贵州)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结构观:和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不符合题意;
B、水和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D、1g氢气完全反应消耗8克氧气,1g氢气与1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小于2g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分析;
B、根据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C、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D、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质量比为1:8分析。
18.(2023·深圳模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铷元素化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B.铷的原子质量为85.47
C.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bO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7,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铷原子的中子数=85-37=48,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由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故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故C说法符合题意;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故铷在化合物中显示+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2价,则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数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析。
19.(2023·青岛)“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的元素符号为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硅的元素符号为Si,不符合题意;
B、硅元素名称带“石”属于非金属元素 ,符合题意;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不符合题意;
D、硅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14,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分析,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0.(2023·扬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氧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A错误;
B.水由水分子构成,B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C正确;
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水、氧气、氢气、氮气等)、原子(金属和稀有气体、金刚石、单质硅等)、离子(氯化钠、高锰酸钾等),据此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