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3 11:5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 了解宋代城市繁荣发展的原因、规模、特点、出现的著名城市及其影响。
2. 比较北宋东京和唐代长安城的规模和特点,认识宋代城市发展已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3. 了解宋代市民生活。
重难点
重点:认识宋代的城市规模、特点。
难点:体会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城市生活。
二、知识概览图
大都市:开封、杭州
区域性中心城市: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鄂州(今湖北武昌)
规模:数量增加,人口增长
特点:坊市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衣:麻布、丝织品、棉布
食:粟、麦、稻米;羊、猪;茶、酒
住 :房屋:城市瓦房,农村茅屋;农具:靠椅、高桌子
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瓦舍勾栏的出现
娱乐活动:说唱、舞蹈、杂技、戏剧
体育活动:武术、相扑、球类、水上运动
民间传统节日:元旦、元宵节、中秋节等
三、新课导引
北宋时期开封的相国寺,濒临汴河,寺门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内的重要码头。寺内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庙会繁多。每逢庙会,最外边的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的地方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秀、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集市上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叫卖声、演唱声、说笑声伴随着袅袅烟雾,回荡在相国寺里。元宵节时,相国寺更热闹。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两廊排满了写着诗的灯,“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一首首灯诗,吸引着众人前来围观。殿阁上坐着达官贵妇,凭栏眺望,寺内人流如潮。
〔思考讨论〕从相国寺的热闹景象,你能感受到宋代社会的一些什么信息?
四、教材精华
知识点1 宋代城镇
城镇规模
迅速发展的经济和日渐活跃的商业,使城镇数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为增加,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杭州都是人口100万以上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超过了唐代长安。而同一时期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人口都不超过10万。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鄂州(今湖北武昌)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也都成为雄踞一方的繁华之都。
城镇特点
(1)宋代城市突破以往的封闭格局,面貌一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业交易区(市)和居住区(坊)不再截然分享隔绝,商家沿街设铺,既有闹市,又有许多分散的商业点,市民购物方便。
(2)突破时间限制。商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业时间大大延长,不仅有日市、夜市,某些商店还经营“鬼市”,几乎全天候营业。以前长期实行的“夜禁”终于被取消。这说明宋代的城市已经发展到中国农业社会的成熟时期。
都市的繁荣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内容,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展现了北宋开封的城市风貌,是当时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卷。
知识点2 市民衣食住行
(1)衣:宋代市民的衣裳服饰虽有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身份、不同场合的严格区别,但非正规场合的服饰呈现舒适化,非等级化的趋向,妇女服饰则新颖多变。麻布是大众化的衣料,丝织品主要由富家享用,棉布也成为衣着原料。
说明 北宋初年,北宋政府曾对各级官员的服色作出严格的规定;至于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二色。
(2)食: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菜 ( http: / / www.21cnjy.com )肴烹饪技艺大为讲究。北方人以粟、麦为主粮,南方人以稻米为主粮,主食品种丰富多样。肉类副食,北方以羊为主,南方以猪为主,但南北饮食习惯也相互影响。茶和酒是重要的饮料。
(3)住:城市民居以瓦房为主,农村则多茅屋。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居已完全采用垂足而坐的方式,靠背椅和高桌子,骑马代步者较少见,以马拉车的也不多。宋代的车分人力车和畜力车。驾车的畜力以牛为主,用驴和骡子的情况较少。人力车主要有平盘两轮和独轮两种。轿子一词在宋代已经出现,其后虽然还有种种别称,但作为这类交通工具的总名和俗称一直沿用到近现代。轿子在宋代也称肩舆、檐子、兜子,达官贵人乘轿已相当普遍,但在条文上禁止庶民乘坐。但这一规定实际上无法推行。宋太宗时规定,工商庶人乘轿子,一般情况下只能由二人抬扛;宋哲宗时,京城士人与豪富大姓乘四人抬的轿子被指斥为僭越,但20年后“娼优、下贱遂以为常”。南宋士大夫几乎“无人不乘轿”。南方还有一种竹轿子,叫做竹舆。宋代内河客运相当发达,客运的航船也十分使得。据《梦梁录》记载,南宋“杭州里河船只,皆是落脚头船,为载往来士贾诸色等人,及搬载香货杂色物件等。……若士庶欲往苏、湖、常、秀、江淮等州,多雇……舫船、飞蓬船等。……又有下塘等处,及诸郡米客船只,多是铁头舟,亦可载五六百石者,大小不同。其老小悉居船中,往来兴贩”。
知识点3 市民文化生活
市民文化生活的新趋势
宋代市民文化生活出现了商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新趋势。商业化强调以营利为目的,这一特点已体现在文化生活中;通俗化指文化生活的层次与内容更加接近百姓;大众化指普通市民认同与参与程度的普及性。
宋词中有一首无名氏的《鹧 ( http: / / www.21cnjy.com )鸪天》描写东京酒楼:“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馐味,四面阑干彩画檐。”后人从中不难想象当时饮食业的繁盛。
瓦舍勾栏的出现
出现的原因: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使宋代市民文化生活出现了商业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新趋势。
出现的作用:专业的民间艺人以演艺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自发结成专业表演团体。瓦舍勾栏作为市民的娱乐中心遍布各地大中城市,为市民提供各类观赏性的文艺演出,如说唱、舞蹈、杂质、戏剧等,形式丰富多彩,演技生动传神。
说明 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舍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市民娱乐活动的发展
娱乐活动主要有说唱、舞蹈、杂技、戏剧等。
当时,深受市民喜爱的体育活动主要有武术、相扑、球类和水上运动。
宋代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元旦、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十分丰富,许多节庆内容已与娱乐活动融为一体。
五、课堂检测
例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所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分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对宋代节日的了解。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元旦(后来叫春节)的节日气氛。故答案为D。
例2 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分析 本题以贴挖煤生活实际的方式,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对南宋时期的历史史实的认知。分析可知,②项中的京剧和④项中的《红楼梦》都是直到清朝才出现的。故答案为A。
例3 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由此推断,灾一朝代应是( )
A. 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瓦舍是宋朝的娱乐活动场所。故答案为D。
例4 (2010·汕头)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B.奢侈之风的盛行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大众审美观的变化
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北宋服饰由简约朴素到精美华丽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奢侈之多的盛行。故选B项。
例5 (2010·东营)“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之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分析 北宋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北宋都城突破坊市空间的限制,突破时间的限制。秦都咸阳、汉都长安、隋都长安都有空间、时间的种种限制,因而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宋都东京。故答案为D。
例6 在一部反映宋朝的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的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东京夜市上小吃很多 B.临安城里有许多鱼店
C.“瓦子”里上演京剧 D.百姓过中秋节
分析 京剧是清朝时形成的一个剧种。因此,正确选项是C。
例7 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生活方式中,当时百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 )
①在大型娱乐场所“瓦子”中观看演出 ②阅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欧洲 ③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导航 ④在居民区内就可以购买所需商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④
分析 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的,所以排除含②的选项,本题答案为C。
例8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 B.用“交子”购物
C.种植占城稻 D.朋友送你《红楼梦》
分析 《红楼梦》是清朝的小说。所以,正确选项是D。
例9 一首诗、一幅画都会引发对历史的回顾,下列反映宋朝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是( )
A.《红楼梦》 B.《清明上河图》 C.龙门石窟 D.《兰亭序》
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卷。因此,正确选项是B。
六、学后反思
我小结:
宋代城镇
宋代的城市生活
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特征
市民娱乐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