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18:4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氓》教案
(对应《氓》更新的课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诗歌内容,理解“赋”的运用。
2、了解男女主人公形象,明确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提炼诗歌的主旨。
3、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及女主人公悲剧原因
4、探究诗歌爱情悲剧的根源,结合现实,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苏格拉底曾提出这个问题:什么是爱情?几千年后,当代哲学家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仍然在说:“我实在很想弄明白爱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是一种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感觉,还是一种两个人合二而一的冲动?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描写爱情的诗句不胜枚举。 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浪漫: 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取舍;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 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诚挚;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 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伤感,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无奈, 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期盼。 有人说 “爱”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就像《廊桥遗梦》里的女主人公为了家庭价值牺牲爱那样,爱本身是没有罪的。从爱情与婚姻关系的角度来说,有人认为,爱情就是激情,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是爱情的障碍,是与爱情势不两立的东西;也有人认为爱情在最初的迸发之后,渐渐转变为亲情;激情渐渐转变为柔情,爱情与婚姻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结合,不再是水火不容的两极。
知识回顾——《诗经》
《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成书于春秋中叶(册定者:孔子)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从西汉干始台儒家学者把经称为《诗经》
《诗经》地地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歌总集 汉代传《诗》的有鲁、齐、韩、毛四家,今日通行的是毛诗 诗经一以四言为主,间或杂言
表现手法: 赋:铺陈直叙(非常直白的讲述一件事); 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托物起兴)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风:
按音乐性质不同: 风:十五国风(共160篇)--地方特色民歌
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 (共105篇宫廷乐曲)
颂:共40篇(周颂、商颂、鲁颂)--宗庙祭祀
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重章曼句,一唱三叹
孔子对《诗经》内容的评价:“温柔教画”、“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课前预习:读准字音(见课件)
课文解说
1.背景材料: 《氓》是春秋时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诉衷肠
2、课文解说: 《氓》这首诗共六章,本诗是一首完整的叙事诗,以女子的口吻,讲述一个女子的“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全过程,展现了女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经历。 全诗叙事线索清楚,情感变化明晰,描写生动细腻,人物形象鲜活,读来凄婉动人,是《诗经》中的名篇。 这首诗篇幅较长,具有强烈的叙事性,有的学者认为此篇“可作为短篇小说读”(陈子展《诗经直解》),同时又仍然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赋”的特点之一:叙事的过程穿插抒情
初读文本,读准字音,把握大意(见课件)
文本研读,知识梳理
第一节:
(1)字词梳理及翻译、段落大意概括——恋爱(叙事)。这一节写男子向女子求婚。
(2)请模拟女子的口吻,适当联想,复述第一节。 第1节:当初那个叫氓的男子,看上去忠厚老实的样子,拿布来跟我换丝,后来想想,他分明是借“贸丝”来接近我,他说他看上了我,想跟我结婚。面对男子的热情,我一下子懵了,竟然相信了他的甜言蜜语,还一送再送,送他过了淇水,一直送到顿丘。我真傻!被恋爱冲昏的头脑。幸好有人告诉我,“你不能这么稀里糊涂地跟他走,至少要叫他请个媒人上门,要不然,太跌份了!”于是,面对他急切想结婚的样子,我忍不住跟他说,你至少请个媒人来提亲。没想到氓一听,生气了,激动地说:“苍天为证,日月为鉴,若有违背,五雷轰顶,永世不得超生。”我一听,以为他不要我了,说:“好啦好啦,不要生气啦,看你那么真诚,我回去跟我爸妈讲,今年秋天来娶我!”
知识拓展——旧日时汉族婚姻习俗礼仪 三书:中国传统嫁娶的礼仪,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亲书。后世在谈论婚嫁时,常常把六礼和三书一起搭配沿用,三书分别是“聘书”“礼书”“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旧时汉族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纳彩】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北里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第二节:
(1)字词梳理及翻译、段落大意概括——结婚(叙事)我答应结婚,他却玩起了失踪
(2)请模拟女子的口吻,适当联想,复述第二节。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你们知道吗?氓离开的那段时间,我简直是度日如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日来见望眼欲穿。天一黑,我脑海中都是他的影子;天一亮,我就登上那残破的城墙,朝复关那边张望,一连好几天,他都没有出现。转眼秋天马上到了,我焦急啊!期盼啊!又是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依然等上城墙痴痴地望,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氓终于来了,他推推脱脱说,结婚前我们求个神,看八字合不合,于是乎先用龟板占卜,又用蓍草占卜,卦象都是大吉。我说不要再占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把你娶走吧。我都听你的!在我家人的惊愕与反对中,我就带上我的嫁妆嫁给了你。
(3)知识拓展——卜、筮 《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说明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方法: 灼龟观兆:烧灼龟板观察兆纹以定吉凶。兆:预示吉凶的裂纹,叫“兆”。古代占卜,在龟板或兽骨上钻刻,再用火灼,看裂纹来定吉凶。 摓策定数:卜筮甲骨文,执持蓍草确定其数目以定吉凶。摓:执持。策:占卜用的蓍草。 《史记·龟策传》记载的卜筮的用途达二十余种,其中有卜财、卜居、卜岁、卜天、卜徙等。但实际上,卜筮无所不用,人们有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心愿,都可通过卜筮求得神灵的启示。
四节
(1)字词梳理及翻译、段落大意概括——第3节:教训(比兴抒情)。第4节:变心(叙事)。
(2)请模拟女子的口吻,适当联想,复述第三节。 第3节:教训(比兴抒情)。本以为我嫁给了爱情,没成想我遇到的是渣男;本以为婚姻是爱情的归属,没成想男人在婚姻里会变质。只怪我当初太痴情,只恨我当初太天真!姑娘们啊,当你没嫁人的时候,年轻貌美,就像那没掉落的桑叶,鲜嫩润泽;可当你嫁人为妇,人老珠黄,就像那掉落的叶子,零落成泥。姑娘们啊,千万别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如果你碰到一个渣男。曾经的海誓山盟,转眼成了过眼云烟;曾经的甜言蜜语,转眼成了恶语相加。女人啊!千万别像那斑鸠贪吃桑甚一样,贪恋爱情。男人沉溺于爱情,还可以脱身;而女人往往脱不了身!因为爱情在男人眼中只是游戏,而爱情在女人眼中却是全部。天下的女人们,要以我为戒啊!爱得越深,总是伤得最疼。 (2)请模拟女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适当联想,复述第四节 第4节:变心(叙事)。为什么这样说?当年,我们在淇水边恋爱,甜甜蜜蜜;后来,淇水又见证我嫁过来,欢欢喜喜;如今,我如掉落的桑叶,人老珠黄,独自坐着马车,过淇水,回娘家,水花打湿了布幔,惨惨凄凄。结婚几年,没想到那个挨千刀的负心汉,另有新欢,既然没有了爱情,我只能忍痛回娘家。
(3)比兴手法: 第3、4节比兴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有何作用 桑之未落——比喻①年轻的姑娘们 ②男子的钟情 ③恋爱及新婚的幸福生活 “以“鸠”比喻自己,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以“鸠贪吃桑葚比喻自己深陷情网 桑之落矣——比喻①女子的年老色衰 ②男子的移情别恋 ③新婚的幸福生活消逝 兴——引出观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兴——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作用: (1)手法上,叙事中插入比兴,使叙事有起伏,避免平铺直叙 (2)情节上,起过渡作用和暗示作用,连接前半部婚前与后半部婚后,让人意识到女子婚后生活不美满: (3)环境上,“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给人以衰败颓废之感,引发联想: (4)人物形象上,用女子熟悉的桑树、斑鸠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身份切合,富有生活气息,暗示她的勤劳,
(4)知识拓展——无食桑葚? 桑葚糖分含量多,内部容易发酵成酒精,斑鸠吃了之后可能会醉倒,常常掉在地上被人抓住,这里借斑鸠醉倒被抓提醒懵懂少女不要轻易沉迷于爱情中,对爱情要保持清醒认知。
第五、六节
(1)字词梳理及翻译、段落大意概括——第5节:遭暴(叙事)第6节:决绝(叙事)。
(2)请模拟女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适当联想,复述第五节 第5节::遭暴(叙事)想想这些年来,我哪一年对不起他?这些年来,我嫁给他,他再也不干家务了!我起早贪黑,他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后来,日子好过一些了,他更不顺意了,竟然开始对我拳脚相加了。我向我的娘家哥哥诉苦,他们当初就不同意这门婚事,都拿我当初说的“自己选得男人自己宠”来讥笑我,我只能牙齿掉了往肚里吞。真是应证了那句老话: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注定不会是幸福的! (2)请模拟女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适当联想,复述第六节 第6节:决绝(叙事)。本想和你一辈子,没想却是一阵子。本想和你白头偕老,没想你却半途换道,扔下我怨恨哀悼。当年的欢声笑语,信誓旦旦,换来得却是欺骗背叛和伤痕累累。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天无绝人之路,没有男人,照样可以活得风生水起,潇洒自如。
六、合作探究:任务一:梳理内容,理解本诗中“赋”这一手法的运用
1、本诗是一首完整的叙事诗,一个女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追述了自己的故事,请概括她究竟经历了什么?情感有何变化?
一个女子的“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全过程。
情节 章节 内容概括 情感变化
恋爱 结婚 1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热情幸福
2 男女相恋、结婚
婚变 控诉 3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沉痛怨恨
4 控告男子用情不专
清醒 决裂 5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清醒刚烈
6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2、除了叙事的过程穿插抒情外,本诗的“赋”法还有一个特点:自我倾诉,请找出文中自我倾诉的内容,并结合内容分析女子自我倾诉中的形象变化。
自我倾诉的内容:第五节
第五节连用六个“矣”,表达倾诉的语气。 向谁倾诉?向氓倾诉。大概氓就站在女子面前,女子用“子” “尔”“士”等称呼,直指对方,将往昔生活从头到尾说一遍,很可能是一边说一边痛哭流涕,声泪俱下。 这既是对负心汉的谴责,也是表达决绝的勇气。有学者把“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理解为“(我)三岁为妇,(你)靡室劳矣。(我)夙兴夜寐,(你)靡有朝矣”。 译为:多年来,我嫁给你,你再也不干家务了!我起早贪黑,你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可能更符合女子面对氓倾诉怨恨语气。 女子的形象变化:天真多情的恋人形象——勤劳贤淑的妻子形象——自强自爱的弃妇形象
合作探究:任务二:分析“氓”的人物形象和女人悲剧的根源
1、“氓”是一个怎样的人
氓是一个有心计的不良“凤凰男”:有悔婚的打算
古代,“流”指无家可归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氓”指无固定职业的人,没有正当职业而常常犯罪。 其它如“贼”指伤人者或杀人者;“盗”指偷或夺人财物者,有时也順手杀人;“寇”指行使暴力者、侵犯他人者。 唐孔颖达《毛诗注疏》说:“氓,民之一名。甿犹懵。懵,无知貌。”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亦谓:“氓为盲昧无知之称。” 所以,以“氓”称男子,是一种略带贬义的称呼,大概相当于“那个家伙”。 这说明,女主人公一开始时并不认识这个男子。蚩蚩,笑嘻嘻,傻乎乎,想要搭讪而显得不自然的样子。
布,指布匹。先秦时期的布主要是麻布和葛布,是贫贱之人日常的穿着。 织布来换取日常生活用品是当时平民的生活方式,但是穷人家抱着粗布去换富人穿的丝织品就不寻常了,所以女主人公一眼看出这家伙醉翁之意不在酒,“来即我谋”,是来撩我的。女主人公对男子第一印象并不很好,心存警惕。但是在男子很有心计的追求下,女主人公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句写出女主人公对男子态度的转变。 一是称呼从氓到子。子,对男性的尊称,相当于“先生”“您”。说明男子一而再“抱布贸丝”找机会接触,女主人公逐渐对他有好感,但还比较客套,彬彬有礼。二是送别越送越远。淇,水名,黄河支流。男子家在淇水对岸,与女子隔淇水而居。顿丘,地名,在淇水边,是男子所居之地。男子来的次数多了,女子从送出门,到送出村,到送至河边,到送过河,一直送到家,已是恋恋不舍。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两句都是女子对男子说的话。男的急着要成亲,多次催定婚期,而女子对男子还不放心,不愿仓促成婚,所以一再拖延。说匪我愆期,那就一定是愆期了。面对男子的指责,她说:不是我拖延成婚的日期,而是您没有找个好媒人来。他们相识相恋时不需要媒人,为什么谈婚论嫁时要找好媒人呢?可见这是拙劣的借口,男子一下就发火了。女子心软了,只好说那就秋天为婚期吧!
第二节画风骤变。商定婚事之后,男的开始玩失踪,越来越少前来看望,女子盼着他来,甚至不顾仪态爬上残缺的土墙眺望。女人已经陷入了这段感情,不可自拔。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这两句也是女子对男子说的话。你也占卜了,你也算卦了,卦象都没有不吉利的话。肯定是男子提出要去占卜问卦了!这明摆着是拖延甚至取消亲事的托词!因为原先男子急着成婚时,不需要占卜问卦,为什么定好婚期才提出要占卜问卦呢? 在先秦,一般平民的婚嫁可以用简易的方法看两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看预定婚期是否吉利,不需要用成本较高的龟占、筮占。即使需要征询神灵意见,也是龟占或筮占选其一种。而男子不仅突然要求占筮,而且在没有“咎言”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占,似乎非要得出不合适成婚的结论不可。于是主人公急了:“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你,情侣间表示亲昵的称呼。从称“子”到“尔”,说明主人公把男子当成自己人,不再客套见外了。 这节写女子的眷恋及婚嫁的情形,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与上节形成对比。 男子从热切追求,火急火燎催着成亲,到找各种借口悔婚。可惜女子堕入爱河,智商清零,迫切希望早日完婚。先前还谈佳期,现在不讲究了,不仅不要聘礼,还主动送嫁妆上门。这一变化,预示着婚姻的悲剧结局。所以才有第3节的主人公痛定思痛,对后人的告诫与感慨。
2、女主人公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过程中 在情感上从幸福热情——沉痛怨恨——清醒刚烈从何具体体现?
氓:一开始时用叙述语气称男方“氓”,是因为双方的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
尔:直呼对方,称呼生活化,更为亲昵,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的婚姻关系已定,感情的距离已拉近
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体现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意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想法
士:古代对男子的通称,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的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土”来称呼丈夫,更冷静、客观,适合反思和总结。
3、文中反复出现“淇水这一意象,分析其作用。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这是恋爱时的场景,暗示了两人情意绵绵、依依惜别之情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这是婚变时女主人公归途中的实境,暗示了女主人公心中无尽的悔恨和愤怒。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这也许是女主人独自坐到淇水岸边回首往事时,她已看清了男子面目,决绝已定。
同是一条淇水,随着主人公前后处境的不同,表现了悲喜不同的心境,真是情以物迁,情与景会,极为巧妙。 淇水其实是时间之河。 淇水的这一边,是女子的年轻可爱,是女子对爱情和婚而时间如淇水,女姻的向往和期待: 淇水的另一边,是生活的贫苦,婚姻的不幸。子再次度过淇水,却回不到曾经的美好,只带回了残破和衰落。
作用 ①是婚姻的见证,展现情节发展 ②暗示人物心理情感变化。 ③作为背景贯穿全诗,构思严密巧妙,前后关联照应,叙事紧凑。
4、导致女主人公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1.氓是“二三其德”的无良之人,背叛爱情与婚姻。(根本原因)
2、女子的三错 (重要原因) 一错轻许终身:女子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俗,忽视了门第之差,草率地私订终身。
二错为爱痴狂: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只身远嫁,是女主人公的痴情,因为这份痴情,导致她没有看清男子的真实面目。
三错失去自我:从嫁给男子之后,女人将全部感情和精力奉献给了家庭。 面对贫穷,没有怨言,任劳任怨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贫穷中,在痴情中,她失去了自我。没有及时醒悟,一场近乎自虐的“伟大”付出,不但没有得到丈夫的回应,反而加速了丈夫的背叛。
三错误终身,回头方知悔。 《氓》以女主人公的叙述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展现了一个纯洁、敢于追求、敢于付出、敢于奉献的女子形象,然而这份勇敢的背后,却缺少必要的冷静和判断。 所以,女主人公的爱是热烈纯情的,也是冲动的;是纯洁简单的,也是轻率无知的。 总之,女子一番沦肌浃髓的反思,也充分证明当初的轻信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更告诫世人:女性要把幸福握在自己手中,不能指望他人。 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是靠不住的,没有什么能够填满人生的虚无,终其一生,人最终还是要谋求自身的完整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