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资料分析题
1.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我国云南昆明开幕。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资料二: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森林通过强大的蒸腾作用增加降雨,又通过茂密的枝叶和发达的根系来保持水土,因此,森林也影响着河流。寒温带的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完全停止,但是那里的人们并没有感到缺氧,这是因为其他温暖地区的植物在不断释放大量的氧,氧能够随着大气的流动而环流。由此可见,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
(1)资料一提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
(2)资料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森林通过强大的蒸腾作用增加降雨,又通过茂密的枝叶和发达的根系来保持水土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填“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或“潜在价值”)。
(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 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能力是 的。
2.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水稻是人们熟悉的植物,大家都知道它是生长在淡水田中的。但是还有一种可以生长在盐水里的水稻,它就是海水稻。海水稻就是能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中正常生长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的盐分高达3%-3.5%,这个浓度意味着在海水环境中是不可能生长水稻的。目前,海水稻种植环境中的盐浓度为0.3%-0.6%。这是因为内陆一些盐碱地,大体的盐含量是在0.6%,科学家就以0.6%的标准来培育海水稻。其实,海水稻本身并非新事物,高产高耐盐的海水稻才是稀罕物。通常水稻品种的耐盐度在0.3%以下,农业科学家已发现了多种耐盐度为0.3%-1.2%野生稻,但普遍具有产量低,米质差等缺点。农业科学家在这些现有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筛选和培育出了高产的耐盐碱水稻,然后在盐碱地上种植和推广。
“海稻86”是农业科学家陈日胜历时27年培育出的能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一种海水稻,其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具有根系深,植株高、抗倒伏等特点。种下去后也不需施用肥料,农药,涨潮后的海水会帮忙“锄草”、“杀虫”,退潮后依然生长清秀,但“海稻86”亩产量较低,2014年袁隆平团队参与改良“海稻86”,到2017年新品种的海水稻最高亩产为620公斤。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3亿亩是可开发利用的,海水稻的推广种植可增加我国粮食产量,除此外,推广种植海水稻在盐碱地改良、节约水资源等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1)水稻与玉米一样,同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根系类型是 ,叶脉是 脉,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填种子结构名称)中。
(2)海水稻并不咸,因为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功能。
(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一粒海水稻属于___。
A.植物体 B.一个细胞
C.一种组织 D.一个器官
(4)相比于普通水稻,“海稻86”不具有的优势是:___(单选)。
A.盐碱地改良 B.植株矮、抗倒伏
C.无需施用肥料、农药 D.可承受海水短期浸泡
3.请分析下面的资料,依据学习的动物特征及动物行为的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自1985年11月12日红嘴鸥首次从西伯利亚等地飞到昆明进行越冬,38年来昆明人与这群白色精灵相遇、相识、相守。
资料二:在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中,滇金丝猴会在早上9~10点去投喂点取食工作人员投喂的食物,吃饱喝足后又再次散去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越冬的行为属于 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决定的;滇金丝猴定点取食属于 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这种行为的意义是 。一般来说,动物越 ,动物的这种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2)滇金丝猴具有典型的家庭生活方式,成员之间相互关照,它们会互相梳理毛发,有分工。由此,可以说明滇金丝猴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成员之间可以通过 进行信息交流。
4.以下是关于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两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中国政府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至2050年结束。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也能够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现实所需。三北工程在国内外享有“绿色长城”“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的美誉。
材料二 三北防护林中的泓森槐是一种抗旱、抗烟尘、耐盐碱的作物。其适生范围广,是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的优良多功能树种。泓森槐根系发达,具根瘤可固氮,落叶可提高土壤肥力,其耐瘠薄耐旱性优于杨柳科品种,在贫瘠土壤中,也能较正常生长。
(1)根据形成的过程,三北防护林所属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它是由其中的 与 共同组成的。
(2)三北防护林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 。泓森槐根系发达,其耐瘠薄、耐旱性优于杨柳科品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较正常生长,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 ;根瘤菌与泓森槐之间的关系是 。
(3)三北防护林建设过程中,曾单一种植杨树,结果饱受天牛、尺蠖等虫灾之苦,树林大面积死亡,后来改种松树、沙棘、泓森槐等植物构成混合林,情况得以改善。其中,天牛与杨树之间的关系是 。请分析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发生虫灾的原因是 。
(4) 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你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出一条即可)。
5.“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优美的诗句不仅反映了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也表明中国古代酿酒业之兴盛。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的酿酒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独特的酿酒工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白酒的酿造是一个先后利用 、 两类微生物进行发酵的酿造过程。它们的生活方式是 (选填“腐生”或“寄生”)
(2)“曲为酒之母,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酒曲是我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酿酒过程的第一步为“制曲”,即在谷物中培养 。
(3)酿酒过程的第二步为“ ”,即利用霉菌把谷物中的淀粉分解为 。
(4)酿酒过程的第三步为“发酵”,该过程主要利用 菌在 的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最后通过第四步“蒸馏”,将发酵的谷物加热,分离出其中的酒精。
6.请分析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
材料二:海洋动物园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材料三: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雄蜂的数量较少,蜂后(雌蜂),主要职责是产卵和繁殖后代;雄蜂专职与蜂后交配
(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材料一中的红雀给金鱼喂食的行为属于 行为,该行为是由红雀体内的 所决定的。
(2)在材料二中,海豚表演节目属 行为;海豚的这种行为是在个体的 中获得,可以使海豚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3)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一系列的 行为。很多动物都有成群生活的习性,群居对动物的重要意义是 。
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既有重渡沟,何须下江南”,河南洛阳重渡沟有北国水乡之称。重渡沟山腰雉飞鹿鸣、林茂草丰、有乌桑、山桃花、山茱萸、菩提等珍稀植物,肥鸭壮鹅嬉戏,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资料二: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科普栽荷罐是一个密闭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土豆、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和酵母菌等6种生物。其中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标志着我国首次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背面进行的生物试验。
(1)重渡沟的山腰和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2)重渡沟内树木郁郁葱葱,空气清新湿润,气候温和,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山茱萸生长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 的变化最为明显。细胞在 过程形成组织,山茱萸的果肉属于 组织。与鹿的结构层次相比,山茱萸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载荷罐的自动调节能力较 (填“弱”或“强”)。
8.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图显示,不同人群中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
(1)我们每天都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含有的 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该类物质最终分解为 ,被人体吸收。
(2)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食用奶、蛋、鱼、肉等食物,原因是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该物质在人体内初步被消化的场所是 。
(3)小白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吃 ,因为该类食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
9.我们周围的微生物种类极其丰富,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殖方式,人类的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它们,但也有部分微生物对人类造成危害。
资料一:据媒体报道,目前出现了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多地疾控提醒:注意个人卫生、勤通风、正确佩戴口罩、接种疫苗都是科学精准预防被感染的有效手段。
资料二:2023年9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
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护水源;②常洗手;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⑤在灾区大面积喷洒消毒液;⑥为人们免费接种疫苗。
(1)材料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 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
(2)甲流是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该病莓与大肠杆菌相比较,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 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它们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填“腐生”或“寄生”)在活细胞内。
(3)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看,疫苗属于 。接种疫苗会刺激人体的 细胞内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资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 (填序号),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填序号)。
10.请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春江水暖鸭先知,生态好转,候鸟也最为敏感。2022年,东莞滨海湾沿海滩涂出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除了黑脸琵鹭,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和白腰杓鹬等珍稀鸟类也不时造访,给观鸟爱好者带来惊喜。(图为该海域部分食物网图)
资料二:我国江南地区的稻鱼生态系统有着“六月鱼苗放下田,九月再闻稻花香”的景象,被评为首批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资料三: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启动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将大量分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排入太平洋。这一行为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浮游植物被核污水污染后,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小鱼、小虾等动物体内,并最终影响到大型鱼类及抹香鲸等海洋哺乳动物。浮在海面觅食的棕颈鹭等鸟类因羽毛被核污染水覆盖,造成无法起飞而死亡。周边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一生态灾难。
(1)上图中小鱼和小虾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者,如果该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
(2)根据上图写出与黑脸琵鹭有关的最长的食物链: 。
(3)资料二中的生态系统属于 生态系统,生产者是 ;鱼类取食杂草,可缓解杂草与水稻的 关系,有利于水稻生长。
(4)资料三中提到的下列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敏多的是___。
A.抹香鲸 B.小鱼 C.小虾 D.浮游植物
(5)资料三中提到的污染物如果没有迅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消除,可能导致该地区甚至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保护生态系统人人有责。
11.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随着“文明生态城市”的不断推进建设,三明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冬季来临时,湿地公园可见野鸭归来,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资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有一些重要行为已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从动物行为的功能上看,材料一列举了两种动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 行为;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这两种行为都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人类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从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上来说,这种行为的优势在于 。
12.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澜河是深圳龙华人的“母亲河”。上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观澜河出现“脏、臭、黑”的现象,河道内生物所剩无几。龙华区成立以来,大力整治观澜河生态,如今河道两岸水草丰茂,鱼游浅滩,还经常可以看到白鹭、矶鹬等多种鸟类。
材料二:白鹭齐飞是观澜河旁一道美丽的风景,它们体态优美,常曲缩一脚于腹下,仅以一脚独立。白鹭好食小鱼、虾等动物,河内的小鱼、虾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水蚤以浮游植物为食。流域内的多种多样的生物,给观澜河带来了勃勃生机。
(1)材料一中影响观澜河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治理后的观澜河生物种类明显增加,食物网也更复杂。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 能力就越强。
(2)请根据材料二写出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链中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3)有同学将观澜河中的水草、浮游植物分为一类,白鹭、小鱼、虾、水蚤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可能是生物的 。
13.请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奥司他韦是目前治疗甲型H1N1流感常用药物之一,能抑制流感病毒的活性,且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构简单,仅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 ,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 。
(3)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较为有效的措施,当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产生 。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通常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被称为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甲型H1N1流感吗?为什么? 。
14.材料分析
材料一: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果皮硬的果实)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从而轻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硬,不容易摔碎,乌鸦会用更好的方法;它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为了安全起见,它不会立刻飞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去享受美味。
资料二:在野外,取一块饼干放在蚂蚁窝旁,一只蚂蚁会过去用它的触角碰一碰,又在饼干前转圈,然后急忙回窝,蚂蚁之间又碰碰触角,过了一会,就会有几十只蚂蚁从窝里出来。每只蚂蚁从不同的方向咬住这块饼干,尽力往后推,饼干慢慢向窝里移动。如果在第一只蚂蚁回窝的路上喷上一些香水,这一窝蚂蚁是无法找到饼干的。
(1)从行为获得途径看,乌鸦第一次吃到果仁是 行为,是由 决定的,而材料一中的乌鸦能巧妙地吃到果仁是 行为。
(2)资料二中,蚂蚁是通过 来传递信息的,蚂蚁成员之间有分工、能协力搬运食物,说明蚂蚁具有 行为。
(3)蚂蚁和蜘蛛都属于 动物,它们的体表都有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身体和附肢都 。
(4)乌鸦适于飞行的外形特征主要有:身体呈 型,前肢变成 等。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的问题:
资料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资料2: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b与去核的a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资料3:中国航天育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神舟”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玉米、辣椒、茄子等多种农作物种子,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农作物种子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良农作物新品种。例如,太空椒与普通甜椒相比,果型增大,甜度高,品质大为改善。
(1)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
(2)资料1中,胚胎干细胞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各种不同细胞群的过程称为细胞 ,这些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做 。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看,胚胎干细胞属于 。
(3)资料2中,克隆猴丙的遗传物质来自 ,说明 控制着生物的 和遗传。
(4)资料3中,辣椒种子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 和分化分不开的。
1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2020年9月30日,在龙岩长汀首次发现了一只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彩鹮,彩鹮是珍稀鸟类朱鹮的近亲。新发现的彩鹮秋季迁徙途中经过长汀,在稻田湿地觅食水生昆虫、泥鳅等,以补充体力,短暂停留后再向南迁徙。下图是与彩鹮有关的部分食物网。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彩鹮属于 ,其体内能量最终来源于 。
(2)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及其粪便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 ,供植物再利用。由此可见,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
(3)上述食物网中,彩鹮与泥鳅的关系是 。
(4)结合资料分析,影响彩鹮迁徙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17.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运动不仅能提高代谢,促进心血管健康,还能提高大脑的认知水平。研究发现运动具有神奇效果的秘密在于一种叫“鸢尾素”的激素。运动时,其可作用于多种细胞、组织或器官,发挥调节作用。
鸢尾素可维护骨骼健康。成熟骨组织通过“骨吸收”被移除,与此同时通过“骨形成”补充新的骨组织。骨细胞对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重要作用。鸢尾素可以减少骨细胞凋亡,提高其存活率
鸢尾素还可提高人的记忆能力。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海马体中鸢尾素水平降低,而提高鸢尾素水平可以改善大脑健康状况,此研究为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提供了思路。
鸢尾素的研究拓宽了我们对激素的认知。激素不仅由内分泌腺分泌,也可由包括骨骼肌在内的其他器官分泌。一种激素也可作用于多种对象,例如鸢尾素通过改善各类细胞线粒体的功能;鸢尾素还可通过促进脂肪细胞中物质的分解减缓脂肪肝相关疾病的进展。
(1)鸢尾素是一种新型多肽激素,主要是由 分泌。
(2)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相对平衡对维持骨稳态起重要作用。破骨细胞吸收和分解骨组织,成骨细胞能帮助骨的 ,鸢尾素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的原因是 。
(3)根据文章信息推测,海马体是人体 中的特定区域。鸢尾素通过增加海马体内的血流量,促进了海马体的功能。这一过程体现了激素也能对 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4)近年来,鸢尾素在心脏、肝、脑、肺、肾等器官功能保护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其主要通过改善细胞中 的功能来实现,该细胞器是 的主要场所。
1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3日,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之际,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单位联合在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上林县大龙湖湿地顺利放归了经救护康复的4只候鸟——3只秃鹫和1只东方白鹳,会通过迁徙在换季时往返于不同地区进行繁殖或越冬。广西地处东亚一澳大利亚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候鸟进入广西停歇和“补给”
材料二: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核污水不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污染,此行为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科学家预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
(1)大龙湖湿地具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等作用,属于被誉为“ ”的湿地生态系统。
(2)通过上述材料了解,影响候鸟迁徙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写出一个即可)。东方白鹳主要以小鱼、昆虫等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3)被救护康复的东方白鹳个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其个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 (用箭头表示)。
(4)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不仅影响日本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因为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列举一项即可)
参考答案:
1.(1)生物圈
(2) 生态系统 间接价值
(3) 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2.(1) 须根系 平行 胚乳
(2)控制物质进出
(3)D
(4)B
3.(1) 先天性 遗传物质 学习 环境因素 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高等
(2) 社会 动作
4.(1)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 生物生活的环境
(2) 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适应环境 共生关系
(3) 捕食关系 对比天然林,人工林的生物种类多样性少,自动调节能力低,抗病虫害能力弱,较易发生严重的病虫害
(4) 人类活动 植树造林;提倡使用布袋购物;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少用一次性筷子等
5.(1) 霉菌 酵母菌 腐生
(2)霉菌
(3) 糖化 葡萄糖
(4) 酵母菌 无氧
6.(1) 先天性 遗传物质
(2) 学习/后天性/后天学习 生活经验或学习
(3) 社群/社会 有利于取食和御敌(或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生存等,合理即可给分)
7.(1)温度
(2)生物影响环境
(3) 染色体 分化 营养 系统
(4)弱
8.(1) 糖类 葡萄糖
(2) 蛋白质 胃
(3)新鲜蔬菜和水果
9.(1)病原体
(2) 细胞 遗传物质 寄生
(3) 抗原 淋巴 抗体 特异性
(4) ④ ①②③⑤
10.(1) 消费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水生植物→小虾→小鱼→黑脸琵鹭
(3) 农田 水稻和杂草 竞争
(4)A
(5) 生物圈 自动/自我
11.(1) 繁殖 先天性 遗传物质
(2) 学习 环境 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12.(1)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2) 浮游植物→水蚤(小鱼)→虾(小鱼)→白鹭 太阳能/光能/太阳光能
(3)形态结构特点
13.(1) 蛋白质
(2) 病原体 传染源
(3) 抗体 特异性
(4)不能,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引起的疾病有治疗效果,但对病毒无效
14.(1) 先天性 遗传物质 学习/后天性
(2) 气味 社会
(3) 节肢 外骨骼 分节
(4) 流线 翼
15.(1) 结构/功能 功能/结构
(2) 分化 组织 细胞
(3) 体细胞b 细胞核 发育
(4) 器官 分裂
16.(1) 消费者 太阳能
(2) 无机盐 物质循环
(3)捕食和竞争
(4)温度
17.(1)骨骼肌
(2) 吸收和形成 鸢尾素可减少骨细胞凋亡;提高其存活率,进而预防骨质疏松
(3) 大脑 神经
(4) 线粒体 呼吸作用
18.(1)地球之肾
(2) 温度(气候、日照时间) 消费
(3) 细胞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4) 生物圈 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倡两面使用草稿纸、处理垃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