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1.以下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如果在图二中观察细胞时发现有气泡,可能是图一的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填序号)。
(3)要将图二的甲换成乙,应转动 ,换用 (填“低倍”或“高倍”)物镜观察。
(4)盖片后滴加稀碘液染色的目的是 ,染色后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哪个结构 。
(5)若所观察的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6)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2.为探究所学的相关生物学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方法步骤: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加入20粒菜豆种子,并置于如图所示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1)将装置乙和丁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 。
(2)将装置乙和丙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乙组种子能正常萌发,丙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
(3)实验发现,装置乙中有个别种子未萌发,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 。
实验二:观察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实验结果:兴趣小组绘制的菜豆种子及其萌发形成的幼苗结构如图所示。
(4)图1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填序号),它将发育成图2中8。
(5)菜豆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图1中 (填序号)提供。
3.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用番茄果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图二中序号表示)。若步骤①中,将整个盖玻片一下放在材料上,盖玻片下会出现 影响观察效果。
(2)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为了使光线更好的通过标本,要求所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 。当在载物台上放好标本后,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中 (填标号)。如果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
(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对应的图像是图一的 。(选填“甲”或“乙”)两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有 (填序号)。
(4)图一中甲、乙细胞的[ ] 进行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步骤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 ,以减小实验的 。
(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4)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是 的实验叫做 实验。
(5)某同学建议挑选体型大、爬行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
(6)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 中。
5.在明亮的生物实验室内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如图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预测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若要进一步探究植物的 作用,则需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塑料袋(如乙图)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乙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现象是 。
(3)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生理过程),进而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6.菜粉蝶的幼虫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采集菜粉蝶的虫卵,进行室内培养,观察虫卵孵化成菜青虫后取食植物叶片的类型,以探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此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提出问题: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作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 。
(2)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①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油菜、萝卜、卷心菜、荠菜等)叶片上找有菜粉蝶虫卵的叶片,带回实验室。
②如图所示,将带有虫卵的叶片分别放入不同的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再分别放入不同种的植物叶片
③在以上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将虫卵隔离饲养,同时实验中设置了许多个烧杯(A、B、C、D),其他条件都 ,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 为单一变量。
(3)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能不能用长大的菜青虫进行实验? 。为什么? 。
②实验过程中,能不能只用1只菜青虫进行实验? 。为什么? 。
(4)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除D组外,ABC组中只有十字花科叶片被吃掉,则实验结论是: 。
7.水仙花又被称为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平均分为甲、乙、丙3组,同时置于如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组别 水仙花数量/个 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培养条件
甲 2 21 充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乙 2 10 充足
丙 2 21 不足
(1)该探究方案中有2组对照实验,都可以起到对照作用的是 组。
(2)若要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应增加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目的是 。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 组作为对照进行实验;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除了表中所提因素,你认为该生物探究小组还可以探究的影响水仙花开花的因素有 (写出1种即可)。
8.每年的10月15日为“世界洗手日”。乐乐同学为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套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
步骤二:①号不做处理,洗手前在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图所示),加盖封好。
步骤三:将①号、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分析回答:
(1)针对本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 ?
(2)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中,为了排除杂菌的污染,应对培养基进行 处理。
(3)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
(4)上述实验中①号的作用是 。
(5)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③号培养皿,则实验结论为: 。
(6)请你为2023年的“世界洗手日”写一条宣传标语: 。
9.专家研究表明,使用75%的酒精可以减少手上沾染的病原菌数量。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配制好的牛肉汁培养基分装入9个培养皿中,进行______________后冷却至常温。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个,分别编号为A、B、C组。
步骤二: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20分钟,C组不做处理。
步骤三:在A组培养皿中加入2mL75%的酒精,B组培养皿中加入______mL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
步骤四:将9个培养皿盖好,分类放入恒温箱中,在30℃条件下培养3天,每天观察两次并记录。(注意不要打开培养皿)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实验中步骤二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 。
(3)C组在实验中起 作用。
(4)实验中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目的是 。
(5)3天后,若 组菌落平均数最多,则假设得以验证;若A组、B组菌落平均数都比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 。
(6)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因为细菌无处不在。细菌的个体微小,且靠 进行生殖,繁殖速度快;细菌还能产生休眠体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10.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黑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而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是 。制作好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正确的位置后,应 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
(2)如果先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此时应用显微镜的 面反光镜大光圈。
(3)如图中,如果要使视野中的图像从甲图变为乙图,则装片应向 方移动。
(4)如图,在观察同一装片的表皮细胞时,能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5)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病毒除外),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 。
11.如图是某学生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时绘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甲)和青霉菌(乙)形态结构简图,请你根据所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实验用的染色剂是 。通过观察酵母菌与霉菌细胞结构中都有 这个结构(染色较深),这也是与细菌细胞结构的重要不同,与细菌一样它们的细胞中都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做“观察青霉菌”实验时,实验用橘皮上的青霉菌呈 色,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青霉菌的颜色实际是图乙中[ ] 的颜色。
(3)甲图所示的酵母菌正在进行 繁殖,而青霉菌的繁殖是靠 进行的。
12.中华鲟、白鲟和长江鲟是长江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状 况的重要指示生物,轮船航行、水下施工、养殖设备运行等人为活动都能产生水下噪声, 杂交鲟由人工杂交培育获得,可用于科学研究, 研究人员探究了噪声对杂交鲟的行为有怎样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①选取生长发育状态接近且健康的杂交鲟若干条,进行相同 的喂养管理,实验前 12 小时停止投喂。
②将杂交鲟置于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测定其游泳速率和摄食速率,结果如图乙和图丙所示:(游泳速率是指杂交 鲟在单位时间内游泳的快慢 ,摄食速率是指杂交鲟在单位时间内取食的快慢。)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实验研究了噪声对杂交鲟 和 的影响。
(2)在该实验中只选取一条健康的杂交鲟行不行? (填:“行”或“不行”)选若干条的原因是 。
(3)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信度,抓取杂交鲟放入实验装置后 (填“能”或“不能”)立刻开始实验。
(4)分析图乙数据可知:噪声对杂交鲟游泳速率的影响是 。在第 48 小时停止噪声之后,杂交鲟在实验期间的摄食速率 ( 填“能”或“不能”)恢复到噪声处理前的水平。
(5)根据本实验,请你为保护长江鲟鱼提一条建议: 。
13.如图是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枚新鲜的鸡卵,放入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 。
(2)手握鸡卵,用解剖剪轻轻的将鸡卵钝端的卵壳敲裂,除去卵壳和外卵壳膜后,看到(如图二所示)的空腔[④]是 。
(3)用剪刀将小空腔下面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流入培养皿中(如图三所示),对照图二观察卵的结构。[⑤] 是鸡卵的主要营养物质,它的表面中央有小白点,该结构就是图二中的[ ] ,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4)为了证明鸡卵卵壳上与气体相关的结构与鸡卵内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鸡卵数 鸡卵处理方式 孵化条件
1 10 用凡士林涂满鸡卵表面 同时放入孵化箱中,定期翻动鸡卵,人工孵化21天左右
2 10 不处理
3 10 用保鲜膜紧裹住鸡卵
在实验中,你认为最可能孵出小鸡的是第 组;孵化箱为鸡卵孵化提供的主要环境条件是适宜的 。如果第2组中有3枚鸡蛋没有孵化出小鸡,将卵壳打破后也没有发现胚胎,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这3枚鸡蛋 。
14.如图一为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能量转化器;图二、图三是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做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②代表的气体为 。
(2)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设置了一组实验装置,如图二,一段时后,发现透明的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请问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
(3)该生物实验兴小组进一步探究,将图二中的甲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后,用排水法收集塑料袋中的气体,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广口瓶中,细木条将会复燃,说明此气体是 ,它来自植物的 (生理过程)。
(4)气体进出叶片通过 ,它的开关闭合由 控制。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呼吸作用的实质进行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进行图1所示的实验时,首先将阀门关闭,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往瓶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种子呼吸时产生的气体是 。
(2)图2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甲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因为种子呼吸时消耗了瓶内的 。装有煮熟种子的乙瓶的作用是 。
(3)图3中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插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说明种子呼吸时释放出热量。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完成后,甲瓶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6.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和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使用 (低/高)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你认为图乙中的B是 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3)实验过程中,需在图甲的棉絮上滴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17.科研人员为研究慢性肾病患者的盐代谢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多余的无机盐会进入肾脏的 中形成原尿,最终通过尿液排出。
(2)科研人员选取了正常组和患病组各20人,在实验开始前的48小时内,为正常组和患病组均提供含盐量相同的食物,目的是 ;并检测正常组和患病组每天通过尿液排出无机盐的量(如图一),实验结果是患病组盐代谢功能 。
(3)由图二可知,当人体每天排出无机盐量大于2毫克时,患病组肾动脉血压 (填“高于”“等于”或“小于”)正常组。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会加重肾脏血液输送的负担,引起高血压等并发症。
(4)根据以上情况,科研人员尝试设计饮食调整方案。将患病组再平均分为2组,甲组给予正常饮食,乙组给予低盐饮食。一段时间后,测量甲、乙两组的肾动脉血压(如图三)。结合图三,为慢性肾病患者提出一条饮食建议 。
1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骨的成分与特性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将相关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骨的燃烧。
①用镊子夹住一小段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燃烧,观察到鱼骨先变黑,再变红,最后变成 色。
②用镊子轻轻敲打煅烧后的骨,骨碎裂。
③实验结论:骨中含有 ,它使骨具有 的特点。
(2)骨的脱钙。
①将一根鱼肋骨放入盛有10%盐酸的试管中,观察骨的周围是否有 产生。
②15分钟后,用镊子取出肋骨并用清水漂洗,观察骨是否变软。
实验结论:骨中含有 ,它使骨具有 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③④②①
(2)①
(3) 转换器 高倍
(4) 便于观察 细胞核
(5)左上方
(6)细准焦螺旋
2.(1)空气/氧气/O2
(2)适宜的温度
(3)胚不完整;胚没有活力;没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4)3
(5)4
3.(1) ②④③① 气泡
(2) 薄而透明 5 2 细准焦螺旋
(3) 甲 ②④⑥⑦
(4) ⑦ 线粒体
4.(1) 光/光照 单一变量
(2) 平均值 误差
(3) 阴暗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或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4) 相同 对照
(5)不可行
(6)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中(或放回大自然中)
5.(1) 复燃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 呼吸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蒸腾作用
6.(1)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或答学习行为)
(2) 相同且适宜 烧杯中的植物叶片种类
(3) 不能 不能排除长大的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叶片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不能 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7.(1)甲
(2)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
(3) 乙 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有影响
(4)土壤环境(水质)等
8.(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吗?
(2)高温灭菌
(3)接种
(4)作对照
(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6)用双手托起健康/勤洗手,尊敬他人,尊敬自己/人人洗手,大家健康
9.(1)使用75%的酒精可以减少手上沾染的病原菌数量
(2)接种
(3)对照
(4)减小实验误差
(5) B 使用75%的酒精不可以减少手上沾染的病原菌数量
(6) 分裂 芽孢
10.(1) 生理盐水 顺
(2)凹
(3)右下方
(4)①和③
(5)细胞
11.(1) 碘液/稀碘液 细胞核 叶绿体
(2) 青绿 5 孢子/孢子囊
(3) 出芽 孢子
12.(1) 游泳速率/摄食速率 摄食速率/游泳速率
(2) 不行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不能
(4) 噪声后杂交鲟的游泳速率明显加快 不能
(5)轮船航行尽量避开长江鲟的栖息地(降低水下施工的噪声等合理即可)
13.(1)气孔
(2)气室
(3) 卵黄 ①胚盘
(4) 2 温度 未受精
14.(1)二氧化碳/CO2
(2)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 氧气 /O2 光合作用
(4) 气孔 保卫细胞
15.(1)二氧化碳/CO2
(2) 氧气/O2 形成对照
(3) 甲瓶 减少
16.(1)低
(2) 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3)清水
17.(1)肾小囊
(2) 控制单一变量(控制变量唯一) 低(或“弱”或“低于正常组”)
(3)高于
(4)采取低盐饮食
18. 灰白 无机物 脆硬 气泡 有机物 柔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