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21: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德州五中 2023-2024学年下八年级
语文校本寒假作业验收
(满分 12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 (4分)
阅读经典,咀嚼经典,在从容流淌的文字中,我们聆听了藤野先生的谆谆教诲,欣赏到了一幅幅自出心 cái( )的精致的建筑画,感受到了父亲pán( )跚的背影里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情。吟诵经典,品味经典,我们高声赞美倔( )强挺立的白杨树,渴望品尝昆明雨中味极鲜腴( )的青头菌、牛肝菌,遥想在像巨人一样矗立的纪念碑前驻足凝望……经典点燃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惟妙惟肖。
B. 清晨,村庄静谧,炊烟袅袅,鸡犬不宁,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C. 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的队员们, 面对复杂的疾病,都能妙手偶得, 让一张张痛苦、忧虑的脸绽放出甜蜜的笑容。
D. 春节期间,滨海县城夜市蓬勃兴起,特色小吃,手工艺品,街头艺术……各种摊位摩肩接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 下面一段话中四个划线句均为病句,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新近出版《深海浅说》。①这本关于深海的科普书籍,满足了读者对于海洋知识尤其是深海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②汪院士长期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有力推动了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同时,③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与人文情怀,在科研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深海探索的种子。④此次出版的《深海浅说》是他过去数十年对科普威果的一次全面梳理。
A.①删掉“非常强烈”。 B. ②在“科技”后加“的发展”。
C. ③将“情怀”改为“情感”。 D. ④将”对”调到“过去”前面。
4. 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并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如果要把成吨的设备携带到较高的高度, 成本过于高昂。
①大家都知道,航天发射是非常昂贵的。
②比如,我国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以及目前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还有我们正在建造的中国空间站等。
③空间站为什么只“飞”400公里高
④一般来说, 空间站大都在约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运行。
⑤空间站飞往更高的轨道需要消耗运载火箭更多的能量,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A. ①④③②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②④③⑤ D. ④②③①⑤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由东汉的司马迁编写。该书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献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她的一首豪放词,“渔家傲”是词牌名。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 《子夜》、 《林家铺子》、 《春蚕》等。
D. 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汉阴”指的是汉水南岸。
6. 名著阅读。(9分)
(1)下列《水浒传》人物中,绰号与相关故事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杨志——青面兽————斗杀西门庆 B. 吴用———智多星———大闹野猪林
C. 宋江————及时雨——怒杀阎婆惜 D. 李逵———黑旋风————智取生辰纲
(2)《水浒传》中有关宋江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
②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③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④武行者解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⑤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
A. ①③②⑤④ B.④ ③①⑤② C. ②①⑤④③ D. ③①④②⑤
(3)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保尔从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后来受朱赫来影响,革命意识觉醒,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B. 保尔因感情受挫,选择离开家乡去工地干活,后来参加战斗,历经磨难,多次死里逃生。
C. 保尔病情恶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没有向命运屈服。
D. 小说通过对保尔成长经历的描述,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争、建设场景和社会生活风貌。
(4) 下面这段摘录文字描述了哪部经典的成书过程( ) (3分)
《经典素谈》摘录: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 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 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 带着乐谱。 到了战国时代, 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 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
A. 《新乐府》 B. 《诗经》 C. 《全唐诗》 D. 《礼记》
7.古诗文默写(7分)
美源于自然:孟浩然诗中有“气蒸云梦泽,① ”; 常建的笔下有“② ,禅房花木深”, 美常驻心间: 求之不得时,《关雎》 中的主人公低吟“悠哉悠哉,③ ”;被贬时, 苏轼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④ ”; 战乱中,杜甫咏叹“⑤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美在于离别: 《送友人》中李白的“浮云游子意, ⑥ ”让人伤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的“⑦ , ”却表现出离别的豁达。
二、阅读
(一) (9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这是一首 诗(题材) , 作者杜牧与 并称“小李杜,诗中“周郎”指的是 。 (3分)
9.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为下文做铺垫。
B. 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 显示了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 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深刻警策。作者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
D. 后两句以小见大, 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
10.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3分)
(二) (15分)
【甲】愚公移山
河曲智变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媊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予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 箕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为学一首示子侄
蜀之鄙①有二僧, 其一贫, 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 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①)”曰: “吾一瓶⑥一钵④足矣。”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②)”越明年, 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 不知其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算; 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 吾欲之南海(之: 助词, 的) B. 子何恃而往(恃:凭借)
C. 虽我之死(虽: 即使) D. 甚矣, 汝之不惠 (惠: 同“慧”, 聪明)
12.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B. 富者/有惭色
C.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13. 对乙文中画线句“子何恃而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①句重音在“何”上,从回答“吾一瓶一钵足矣”可看出来。
B. ②句重音在“恃”上,从“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可看出。
C. ①句用问号是因为怀疑,表现了富者的不解心态。
D. ②句用感叹号是因为轻蔑,表现了富者的骄傲、讽刺神态。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2分)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5.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 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何不同 (4分)
(三) (9分)
冰 雕 雪 塑
①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晶莹闪耀的“大雪花”主火炬台、孩子们手中的雪花花灯…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冰雪元素无处不在,尽显冰雪之美。
②化自然冰雪为人文艺术,冰雪雕塑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与其他材质雕塑相同,冰雪雕塑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 不同的是, 冰晶莹易碎,雪松软绵酥,且两者都易融化,独特的材质,既考验着艺术家的创造智慧,也成就了冰雪雕塑特有的美感。
③冰,重在雕。冰的质地无色透明,可折射光,但雕出的形体层次易隐,从而缺乏立体感。 为求轮廓鲜明,冰雕创作除了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还特别注重线的表现。线条若运用得当, 能够营造出“吴带当风, 曾衣出水”般的生动感。冰雕的制作过程,既有大刀阔斧的营造,也有局部的精雕细刻———线条互相交叉、雕痕纵横交错, 在光的折射下如水晶、 钻石般璀璨,尤显玲珑剔透,使作品获得远视、近观俱佳的观赏效果。如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圣火之巅”,由24根向上旋转的雅典多立克立柱组成,形成冬奥会火炬意象。 主塔四周环绕着冰墙,雕刻有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轮廓分明,线条刚劲,与雕塑形象相辉映,传递出拼搏奋进、勇往直前的奥运精神。
④雪,重在塑。 由于雪坯体积巨大,所以雪塑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通过面的组合强化体积与前后空间层次, 以及整体的气势营造和雕塑力量感的表现。如果说冰雕需近观才能品味其玲珑剔透的细微变化, 那么雪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宏。如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上的大型雪塑“冬奥·太阳岛之旅”, 长100米,高30米,巨大的卡通雪塑“冰墩墩”“雪容融”被哈尔滨特色建筑和雪山环绕着, 可爱的形象与浑然一体的雪塑,营造出浓郁的冬奥氛围。
⑤与冰雪运动相同,冰雪雕塑是寒地各族人民识冰御雪的智慧创造,是其性格与审美的集中体现。冰雪雕塑,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是采冰备雪环节,尤其是一些超大型冰雪雕塑创作,百人齐上,“自上而下”连续工作,这需要参与者具有旺盛的精力、 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驾驭能力。正是在人与自然的激情碰撞中,冰雪艺术之花绚丽绽放。
⑥自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举办国内最早冰灯游园会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发展,冰雪雕塑已成为一种“热时尚”。作为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从地方性活动发展为国际性活动,成为国际冰雪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如今,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冰雪雕塑不断传承创新。 一方面, 新技术、 新材质被充分运用于创作中; 另一方面,冰雪雕塑被用于整体造景,塑造场景式空间; 同时,传统冰雪雕塑与“声、 光、 电”技术、 数字技术相融合,让冰雪雕塑“动”起来,增强了大众的互动体验,冰雪景观在时代发展中全新绽放。
⑦蓬勃发展的冰雪雕塑, 满足着人们的审美和娱乐需求,起到以美育人、 以美化人的.作用。冰雪雕塑作为冰雪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仍需进一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深挖文化内涵,不断强化绿色设计理念,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 下面有关“冰雪雕塑”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冰雪雕塑虽有独特的材质,但是与其他材质雕塑相同,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有着完全相同的美感。
B. 冰雕创作除了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还特别注重线的表现。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圣火之巅”,就体现了冰雕线条的独特运用。
C. 雪塑创作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通过面的组合强化体积与前后空间层次,以及整体的气势营造和雕塑力量感的表现。
D. 冰雪雕塑是寒地各族人民识冰御雪的智慧创造,是在人与自然的激情碰撞中,绚丽绽放的冰雪艺术之花。
17. 下面对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需近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宏。
B.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宏。
C. 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
D.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冰雕需近观才能品味其玲珑剔透的细微变化。
18.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第③段中加点词“特别”说明“线条”对于冰雕的生动感呈现十分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 第⑥段中写到“冰雪雕塑已成为一种‘热时尚’”。如今,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冰雪雕塑不断传承创新,冰雪景观在时代发展中全新绽放。
C. 本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分别从“冰雕”“雪塑”以及“冰雪雕塑蓬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说明,展现了冰雪雕塑“极艺术之巧,彰自然之美”的特点。
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冰雪雕塑作为冰雪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 已完美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
(四) (15分)
“窝囊”的父亲
①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流泪。 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 天天逃学。 每到年终,父亲总是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 而我总是两手空空地回家。 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终考试,我的数学考了个“大鸭蛋”, 语文也不及格。 班主任老师怕我拖了班里的后腿,劝我留级; 而学校勒令我不用去上学了, 让家人前来办理转学手续。 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顿时惊呆了。 继而,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
②第二天,父亲提着一篮鸡蛋领着我来到了校长家里,任凭父亲磨破嘴唇,可校长还是坚持让我转学。 校长劝我们回去。 这时, 令我终生为父亲感到屈辱的一幕出现了:父亲“扑通”一声跪下,流着泪说:“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分上,将我这娃留下吧! 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 ”父亲这一“壮举”,虽然使我免遭转学的厄运,但我却认为父亲给我丢尽了脸。父亲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长了翅膀, 传递整个校园,我成了人们嘲笑的“跪读生”,那一段时间我发了疯似地学习。
③第二年, 当我把平生获得的第一个三好学生的奖状交给父亲时, 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间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 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 “贴在哪里好呢 ”最后, 父亲决定贴在他炕头的墙上。 父亲用图钉摁好后,反复摸着我的头问:“山子,什么日子你的奖状能把这面墙贴满呢 ”
④以后的岁月里, 我每年都能带回几张奖状,父亲总会庄重地一一贴好。 土墙上的奖状, 成了那两间穷得连一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风景。 家里来了客人, 父亲总是把人领到那面墙前“参观”,摇头晃脑地给人家念上几张。有时还拿到村上去向人家炫耀。 父亲的这些“表演”,使我感到滑稽可笑。
⑤高一那年, 我在全县语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当我将奖状交给父亲时,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竟像着了魔一样疯疯癫癫地跑到街上到处吹牛:“我儿子考了全县第一名, 将来绝对能考上大学。”“别吹牛了, 难道你忘了为儿子下跪的事了 ”有人趁机揭父亲的疮疤。 “我儿子有这个奖状为证,你儿子有吗 ”父亲不服气,举起奖状和人家吵起来。 想不到一生谨慎、 胆小怕事的父亲,这次竟和人家动起武来。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和人打架。老实的父亲被人打得肋骨折了几根, 最后住进了医院。
⑥事后, 我不但不同情父亲,反而认为父亲是自作自受。待父亲出院回到家后,我多年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吼道: “你往后不要再这样丢人现眼了行不行 你被人家打成这样,还不都是你吹牛惹的祸!”父亲低着头一声不吭,那表情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我越说越气,随手从墙上撕下几张奖状, 撕得粉碎。 这时,我发现父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⑦第二天,令我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昨天被我撕碎的奖状又被人一点点地粘了起来,重新又被人贴在原来的位置上。 我心想, 父亲“窝囊”了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大概是借儿女的奖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过吧!
⑧数年后,我成全了父亲的愿望,考上了大学,父亲收集奖状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待我参加工作后,那面黑乎乎的土墙已被父亲用花花绿绿的奖状和证书贴满了。
⑨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却是家里发生的那一场火灾。
⑩邻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 当时,父亲刚从田里回来, 二话不说,扔下锄头,便闯入了那两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小草房里。母亲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呆了,都在想: 窝囊了大半辈子的父亲怎么会突然这么勇敢、 果断 难道这几间破屋里藏着比他生命还重要的宝贝不成 大约过了八九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就在父亲跑出来没几步,忽然身后“轰隆”一声闷响, 那两间草房惨然倒下,父亲也昏厥过去……当母亲小心翼翼地挪开父亲那双瘦骨嶙峋的胳膊时, 发现父亲怀里揣着的竟是一摞发黄的奖状———那是我从小学到今天获得的全部荣誉。
我永远忘不了在医院见到的情景。 父亲昔日那浓浓的眉毛, 稀疏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全烧焦了,身上也被烧伤了多处,原来的肺病更重了,不停地咳嗽。 他睁开那双苍老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我, 用微弱但坚强的声音告诉我:“山子,你的那些奖状一张也没烧着,待我们房子盖好后再重新贴上……”
我的眼泪掉了下来。那一刻, 我终于明白,儿子本身就是父亲的作品,儿子的每一点成绩,每一分进步,都是贴在父亲心头的奖状,儿子的成功就是父亲终生渴望、 梦寐以求的莫大荣誉。
这时我才明白,父亲原本并不“窝囊”,为了儿女的前途,那父爱何计生死荣辱呀!
19. 阅读选文,围绕父亲根据示例补全下面的主要情节。 (2分)
父亲跪求校长别让“我”转学→父亲带人“参观”奖状墙, 还到村上炫耀→ → 20. 根据提示,任选一句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①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间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 “贴在哪里好呢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土墙上的奖状,成了那两间穷得连一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风景。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1.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第②段中的加点词“壮举”运用了反语, 写出了“我”对父亲“跪求校长”这一举动的反感,表明“我”是一个有骨气的孩子。
B. 选文第⑩段的划线句通过写“母亲”“邻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出了父亲的勇敢果断,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荣誉的珍视及爱。
C. 全文以顺叙来组织材料,展开叙事,条理清晰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过程。
D. 选文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表现父亲,使父亲的形象更全面更立体。
22. 文章题目用“窝囊”来形容父亲,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这一词语的理解。 (3分)
23. 文章最后一段,含蓄深沉,意味深长,请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其作用。 (3分)
三、综合性学习(7分)
24.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你班将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生活中的广告词”活动组组长,请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设计】 (4分)
(1)你们小组需要设计三项活动,请你补充完善。
活动一:
活动二:评析广告词
活动三:
【活动实施】 (3分)
(2)组员小思在图书馆看到一则公益广告,产生了疑惑,请你帮她解答。
四、作文(60分)
2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 同样,我们的成长又怎能少得了“阳光”呢 亲人、 老师的呵护, 名人、 智者的引领,朋友、 同学的陪伴……他们就像你生命中的阳光,用思想照亮你的人生之路, 用言行温暖你的身心。
请以“我生命中的阳光”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1) 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2) 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 不少于 600字; (4)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1.裁 蹒 jué yú 2.A 3.C 4.D 5.A 6.(1)C (2) D (3)B (4)B
7.波撼岳阳城 曲径通幽处 落英缤纷 辗转反侧 寂寞沙洲冷 安得广厦千万间 落日故人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8.咏史怀古、李商隐、周瑜
9.C
10.诗人借三国史实,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11.A
12.B
13.B
14.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15.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②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
16.A 17.B 18.D
16.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不符合。根据第②段“化自然冰雪为人文艺术,冰雪雕塑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其他材质雕塑相同,冰雪雕塑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不同的是,冰晶莹易碎,雪松软绵酥,且两者都易融化,独特的材质,既考验着艺术家的创造智慧,也成就了冰雪雕塑特有的美感”可知,冰雪雕塑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成就了冰雪雕塑特有的美感,“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有着完全相同的美感”与原文不符;
故选A。
1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第④段“如果说冰雕需近观才能品味其玲珑剔透的细微变化”和“那么雪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宏”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宏。
故选B。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不正确。根据文章标题和第②段至第④段可知,全文围绕说明对象是冰雕雪塑,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表述有误。根据第⑦段“冰雪雕塑作为冰雪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仍需进一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深挖文化内涵,不断强化绿色设计理念,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可知,“已完美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表述有误。
故选D。
19.父亲因“我”得奖而“吹牛”,被嘲讽后与别人打架 父亲不顾危险闯入火中“救”出“我”的奖状
20.(1)此句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得知“我”获奖时的惊喜激动,写出了父亲对“我”荣誉的珍视以及深深的爱和期待。
(2)此句运用比喻,将“土墙上的奖状”比作“风景”,形象地写出了“土墙上的奖状”成了家里最醒目、最值得观赏的景象,表现了不断获奖的“我”给父亲带来了自豪和希望。
21.A
22.本文用“窝囊”形容父亲,体现了“我”对父亲的认识过程及感情变化过程,一方面指“我”曾经认为父亲是不善言辞,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流泪的人;另一方面则是以反语来否定自己曾经的看法,“窝囊” 表现下藏着父亲深沉的爱,即为了儿女的荣誉前途,不计自己的生死荣辱。
23.结构上,照应前文,照应题目;内容上,点明主旨,写出了父亲“窝囊”表现下深藏的父爱,也抒发了“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的感激赞美之情。
24.(1) 示例:①搜集广告词; ②采访广告制作人;③撰写广告词。
(2)引用诗句作广告词,显得雅致(或:两个“轻轻地”运用反复),委婉地表达保持安静的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