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二课 罗斯福新政知识点一 实干家罗斯福及施行新政
一、实干家罗斯福
1.新政的准备:
(1)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当选为美国总统。
(2)罗斯福上台后,放弃了_____________政策,推行新政。
(3)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
(4)用“_________”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2.直接目的:通过_________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自由放任主义炉边谈话国家干预二、施行新政
1.阶段:
(1)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_________,结
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2)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应急措施2.内容:
(1)整顿银行业:通过《___________》。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
增发钞票。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2)恢复工农业生产。
①农业:通过《___________》。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政府
补贴减耕减产的农民。政府用_________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
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推动农业复苏。
②工业:通过《_______________》。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保障工
人集体谈判权利。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协调企业关系
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条件。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行政手段全国工业复兴法(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_______________》,政府救济;
_________。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4)保护劳工权利:通过《_______________》:工人有参加工会
及同雇主谈判的权利。《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高工时、最
低工资;禁用童工。缓和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___________》:建立养老金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救济制度。有助于社会稳定和早日摆脱危机。联邦紧急救济法以工代赈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3.影响:
(1)新政成为摆脱_________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
远影响。经济危机【史论要旨】
1.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合作探究】
结合新政的内容,并阅读以下材料: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探究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推行新政有什么特点。
提示:雷厉风行;注重法制;国会支持。
(2)罗斯福在金融领域和工农业领域的措施有何作用?
提示:①恢复银行信用,挽救银行金融业。②调整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保证了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3)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提示:主要内容: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
积极影响:在当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恢复,有助于美国渡过经济大危机;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4)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②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③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④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⑤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⑥罗斯福的个人因素。结合实干家罗斯福的有关内容及下列材料:
1933年3月,罗斯福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紧急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我怀着崇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探究分析:
(1)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在经济危机期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你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提示:罗斯福。理由: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对美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罗斯福以新政为参选的口号赢得民心。(2)如果现在你是罗斯福“智囊团”中的一员,面对这样的“烂摊子”,你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补救?
提示:针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知识点二 渡过难关
1.渡过难关:1936年底,___________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2.迅速回升:
(1)到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录水平,农
业生产保持稳定。
(2)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
发前的水平。工业总产量3.战时繁荣: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
中,_________________获得迅速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_________和财富都
集中到美国。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能力【史论要旨】
1.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手段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
2.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因为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合作探究】
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下列材料,探究分析:
材料一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
提示:①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②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为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
③政府从限制农业转向鼓励增产,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价格上涨;战争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如此赞扬罗斯福。
提示:①经济上: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②政治上:缓和美国社会矛盾,遏止国内法西斯势力。③制度上:罗斯福新政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探究分析:
(1)材料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什么?什么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提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或基本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出发点和实质是什么。
提示:出发点是保障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论“罗斯福新政具有社会主义倾向”这一观点。
提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①从目的上看,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克服美国的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
②从实质上看,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③从作用上看,它恢复、发展了经济,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改革,并不具有社会主义的倾向和性质。 一、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从经济政策来看,它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从内容上看,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
3.从目的来看,它开始以克服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4.从其直接影响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5.从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来看,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典题训练】(2013·桂林高一检测)“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实行市场经济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自由放任主义 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解析】选B。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变式训练】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这里“干预”的本质含义是
( )
A.实行全面救济 B.全面整顿金融
C.压缩补贴农业 D.加强计划调控
【解析】选D。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其实质是加强计划调控,A、B、C是调控的具体措施。 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间接影响:
(1)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增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2)新政也使总统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 3.深远影响: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典题训练】(2013·长沙高一检测)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
A.根除了大萧条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危险和隐患
B.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解析】选C。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特点就是放弃了过去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变式训练】(2013·泉州模拟)“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 )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解析】选D。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因此可以说新政的成功得益于强化了政府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