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联考
历 史 试 卷
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河南省舞阳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猪骨等20 多种动物遗骸,并出土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该遗址是
A.陶寺遗址 B.龙山遗址 C.红山遗址 D.贾湖遗址
2.下图是 1956 年出土于四川彭州的东汉养老画像砖。画像中的主体是一间筑于台基之上的仓房,房前台阶下有三人:左侧跪坐者戴冠,手挥舞着指向右侧;右侧跪坐者手持鸠杖,其左一人手中似乎拿着一件量器,正要盛粮食。据此可知
A.民间救济开始出现 B.基层治理体系得到完善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尊老养老观念得到弘扬
3.公元443年,太武帝以“阴阳有往复,四时有代谢”为由,下诏让鲜卑功臣“以爵归第”,并“更举贤俊,以备百官”。崔浩为冀州大中正,“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各起家郡守”。这些做法
A.激化了民族间的矛盾 B.强化了鲜卑贵族的势力
C.有利于政权的封建化 D.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高二历史 第1页(共6页)】 ·24-334B·
4.下表所示是唐代漕运的发展演变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注:1斛=1石
A.折射了唐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渐趋增强
C.有利于减轻百姓的差役负担 D.漕运与国力盛衰有着密切关系
5.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二年诏令:“五代藩镇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贸易(官府经营的贸易),所过皆免其算。 国初,大功臣数十人,犹习旧风,太祖患之,未能止绝。于是诏中外臣僚……不得令人于诸处回图,与民争利。有不如诏者,州县长吏以名奏闻。”据此可知,该诏令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C.注重对官员吏治的整顿 D.解决了北宋的财政不足问题
6.明朝黄佐所著的《泰泉乡礼》里设置了“扬善簿”,规定“立学之后,汝四民如有能从教化,朴实尚义,好诗好礼,善处彝伦,能和乡里,笃教子孙,足为一乡敬信者,许里中老而有德者告于社学之师,访问得实,书于扬善簿内,以待上司查考,以礼褒劝”。据此可知
A.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B.国家的权力深入乡村内部
C.基层治理权收归中央 D.乡村治理与官员考核合流
7.1896年,盛宣怀在上奏《请设银行片》中说:“拟请简派大臣,遴选各省公正殷实之绅商,举为总董,号召华商,招集股本五百万两,在京都、上海设立中国银行,其余各省会、各口岸,以次添设分行,照泰西商例,悉由商董自行经理。”1897 年 5 月,中国近代第一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
A.反映出近代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 B.满足了工商业者筹集资金的需要
C.有利于抵御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改变了官僚机构对金融业的控制
8.清末十年的改革不能说毫无成就,改革官制、编练新军、振兴实业、废除科举、兴办学堂等确有诸多进展。然而,在改革的速度和方向上,清政府和社会期待逐渐显现出巨大的落差。据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清末新政
【高二历史 第2页(共6页)】 ·24-334B·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D.新政改革违背了政府初衷
9.1930年年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通过组织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措施,开展互助合作运动。这些措施
A.解决了军队粮食供应问题 B.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扩大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10.1995年,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标准和程序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2000年,组织部印发《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首次以规则的形式对公选考试进行统一和规范。这些举措
A.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C.有利于干部选拔的公平公正 D.表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
11.下表所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边政党外交议题的发展历程。
阶段 概况
划分阵营,曲折发展1949—1978年 1956年中共八大:来自56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出席了我国党代会,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社会主义与国家建设
解放思想,转型发展1978—2012 年 1985年“维护世界和平座谈会”:中国与西方多国政党、专家学者就禁止军备赛,反对核武器,促进亚非拉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2004年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确立了“亚洲地区安全与多边合作”“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三大议题并进行讨论
创新模式,蓬勃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 2013年起,中国共产党以“一带一路+”模式,积极在沿线国家开展多边政党外交活动,“一带一路”与政治协商、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有机结合
这体现出我国
A.构建均衡合理的外交格局 B.构建务实灵活的外交关系
C.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 D.开创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
12.雅典的国葬制度发端于梭伦改革时代,全体雅典民众都可以出席,在举行过必要的仪式后,城邦会指定当时知名和有影响的政治家,就阵亡将士的功绩发表演说,虽然演说的具体内容由演说家个人自定,但演说的中心往往是赞美雅典国家的制度,叙述雅典人过去和现在的伟大与光荣事迹。这反映了雅典
A.政治家需具备演讲能力 B.强调城邦的利益至上
C.早期人文主义开始萌芽 D.民主政治制存在缺陷
13.为加强王权,英国亨利二世(1133--1189)推行“盾牌钱制度”,规定骑士不再服军役,而代之以缴纳“盾牌钱”。国王开始用货币雇佣军队,部分骑士也摆脱了封建军役束缚。这一制度
【高二历史 第 3 页(共6页)】 ·24-334B·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造就了一批不再练武打仗、专心经营农牧业的“乡绅”。这一变化
A.降低了英国军队战斗力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巩固了英国封君封臣制 D.反映了君主权力的加强
14.判例法作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官对法律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法官的判决本身具有立法的意义,素有“法官造法”之称。 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法律是
A.《大宪章》 B.《日耳曼法》 C.《法国民法典》 D.《德国民法典》
15.18世纪早期,英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20%—25%,到 1801 年增加到33%。 19世纪晚期,英国70%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中。1801年英国共有59座城市人口在万人以上,到了1901年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了 437座。这反映了英国
A.城市化促进工业的发展 B.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C.城市的发展具有自发性 D.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随
16.下图所示是 1995—2019年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占比情况。这可用于说明
A.美元的影响力在持续下降 B.国际货币呈现日益多元化
C.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D.国际货币市场稳定性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4分)
材料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 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 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喝,熙帝载兮振万世!
——摘自班固《燕然山铭》
【高二历史 第 4 页(共6页)】 ·24-334B·
(1)材料记载的是 时期的 事件。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种民族交融的方式及史实。(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古代民族交融方式的特点。(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有人对西方和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以下几个命题:
1.西方定期换人换党,中国定期换人但不换党。
2.西方政党只代表部分或者特定群体,中国共产党则代表全民。
3.从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来看,西方模式强调程序和过程,中国则强调执政的成效。
4.西方的政治权力臣服于大众和资本,中国则保持了独立性和拍板权。
5.西方政党的命运和体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则是两者合一。
——摘编自宋鲁郑《从东西方对比看西方的民主制度危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戊戌变法时期。 甲午中日战争后,伴随妇女的逐渐觉醒,妇女解放作为变法图强的一部分,将矛头指向封建陋习。 不缠足运动引起国人的思考,废除缠足成为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 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时期提出的废缠足、兴女学这两项措施,拉开了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促进了社会变革。 戊戌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是由男性倡导发起的,各种妇女解放的问题是由男性提出的,女性成为男性的跟随者。
——摘编自张晓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历程与启示》
材料二 1939年,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提案写道:“不发动占全国人口之半的妇女群众参加到抗战中来,最后胜利是困难的。”抗日民主政府通过多途径力求解除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一是确立了以生产为中心的妇女运动方针,明确提出组织妇女参加生产是各根据地妇女工作的新方向。二是在争取抗战民主自由的过程中反对一切封建束缚与压迫,在组织妇女参与民族民主革命中全面推进妇女各项权益等。三是建立妇女解放制度。重视制度建设是这一阶段妇女解放的重要经验。抗日根据地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禁止妇女缠足条例》《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案》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
——摘编自马蕾《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历史性飞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6分)
【高二历史 第5 页(共6页)】 ·24-334B·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信号灯应运而生。
交通信号灯的发展演变历程
时间 国家 主要发明成果
1868年 英国 一位名叫师德·哈特的机械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
1903年 美国 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交通法
1912 年 美国 LesterWire警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电动交通信号灯
1926年 英国 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
1952年 美国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20世纪 70年代 美国 交通信号灯有了统一的处理系统,告别了人工控制时代
——根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整理
材料二 1923年,上海公共租界便开始在部分十字路口使用机械装置指示车辆停止与前进。 1923年4月13 日,南京路的两个重要十字路口最先安装了信号灯,并由交警手动控制。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迫不及待的想与国外互通有无,第一批红绿灯于 1979 年3月20 日大量进入国内,当天,北京市在北新桥、东单、崇文门、花市等9个比较繁华的路口安装上了所谓的“交通指挥仪”,开始尝试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1980 年后,北京开始使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灯,此后交警不需要再随时控制信号灯的转换,更多的警力被解放出来,投入到地面交通的管理中。1985 年前后,多相位红绿灯诞生,此后国内开始实行左转与直行分车道行驶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还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摘编自《道路交通管理》2023 年 9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信号灯发展演变的相同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技术进步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影响。 (8分)
【高二历史 第6页(共6页)】 ·24-334B·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联考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通过材料中遗址所在的地为河南、大量动植物遗骸、骨笛等遗存,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此遗址为贾湖遗址,故选D项:陶寺遗
址在山西,龙山遗址在龙山遗址在山东,红山遗址在辽河流域,可排除A、B、C三项。
2.D【解析】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材料中右侧跪坐者手持鸠杖,
结合所学,这是汉代政府对老人的优抚制度,说明养老尊老观念得到弘扬,故选D项;结合材
料可知这是一种官方行为,而且民间救济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排除A项:材料与基层治理无
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
3.C【解析】材料中提出“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各起家郡守”说明加强了汉族的
势力,有利于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北魏封建化进程,故选C项;此种做法有利于
强化民族交融,减少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鲜卑功臣“以爵归第”从而削弱鲜卑贵
族的势力,排除B项;北魏只是统一了北方地区,并没有实现国家统一,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
4.D【解析】材料中四个时期漕运的数量分别是每年二十万石、三年七百万斜、四十万石、二十
万斛,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之后漕运的运输量在不断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力的盛
衰,故选D项;经济重心的南移会使南粮北运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不是减少,排除A项;安史之
乱之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渐趋弱化,排除B项;漕运后期的运输量减少不等于百姓的差役负
担变轻,排除C项。
5.B【解析】根据材料“于是诏中外臣僚…不得令人于诸处回图,与民争利”可知,政府对军
队从事回图贸易进行限制和管理,这无疑有利于恢复商品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故选B项;古
代一直是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商人的政治地位并没有提高,排除A项;材料与吏治无关,排
除C项;解决了财政问题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B【解析】从材料中“扬善簿”中会把记载的为一乡敬信者要待上司查考,也就是政府部门查
考,体现了国家国家的权力深人乡村内部,故选B项;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主要体现在乡约宣
讲圣谕,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虽然材料中提到“扬善簿”中会把记载的内容待上司查
考,但并未提及收归中央,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到官员的考核问题,排除D项。
7.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近代第一家华商银行”“号召华商,招集股本五百万两…照泰西
商例,悉由商董自行经理”可以看出,随着西方列强的人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人中国,故
选A项:中国人自办银行,可以为工商业者提供资金贷款,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B项:C
项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虽然说要照泰西商例,悉由商董自行经理,
但是最终的实施情况无法得出,排除D项。
8.C【解析】根据材料“在改革的速度和方向上,清政府和社会期待逐渐显现出巨大的落差”并
结合所学可知,新政只是打着改革的幌子,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违背了社会对政治民主化的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4-3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