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 过零丁洋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 过零丁洋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14 10: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过零丁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诗句的含义,理解诗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了解作者作品。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官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他在职时,正值元蒙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处于亡国边缘。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抗战,不幸兵败被俘,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写有《正气歌》长诗,表现了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终年47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名句,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遭逢( ) 寥落( ) 惶恐( ) 干戈( )
遭:(zāo) 寥:(liáo) 惶:(huáng) 戈:(gē)
3、解释下列加点词。
遭逢 起一经 干戈 寥落
四周星 身世 零丁 惶恐
风飘絮 雨打萍 丹心 汗青
二、课堂研讨。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对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式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5、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请你列举两个中国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并概述其事迹。 示例:明将史可法誓死坚守扬州城,以悬殊的兵力苦苦抵御清兵的进攻,拒不投降,最后以身殉国。
三、课后巩固。
(一)填空题。
1、《过零丁洋》作者是 , (朝代)著名的 、 。
2、《过零丁洋》中回顾了诗人读经书入仕途、起兵抗元经历的句子是 ,
;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的语句是: ,
;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的句子是 ,

(二)中考链接。
1、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三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写得很巧妙,试作分析。(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2、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三题。
(1)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
(2)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研讨
1、在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已度过四年。
2、⑴比喻(1分)。把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岌 ( http: / / www.21cnjy.com )岌可危的形势比作被风吹散的柳絮,把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比作水中被雨打的浮萍(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的形势和个人的家破人亡,孤苦伶仃遭遇(1分)。 
3、前者各表地名“惶恐滩”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零丁洋”,后者各表心绪,“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 漂浮在零丁洋,写出自己境况的孤苦零丁”。( “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4、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
中考链接
1、.⑴儒家经典(1分)
(2)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2分)
(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2、十六、《过零丁洋》
1、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此处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2、A(首联是概述自己的身世)
3、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