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版】实战小升初·基础知识点突破:18 古诗词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 A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B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喻成剪刀,运用了比喻。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把小雨比喻成酥油,运用了比喻。
D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把黑云比喻成墨水,把白雨比喻成珠子,运用了比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小学阶段对修辞的要求是: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领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要了解常用修辞的定义和特点,并能正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下列句子中没有写花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3.下列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B、C属于边塞诗。
D . 不属于边塞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所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属于爱国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4.下列句子中表达离别之情的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表达的是爱国之情。
B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没有表达的是离别之情。
C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出自李叔同的《送别》,由“知交半零落”可知,表达的是离别之情。
D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5.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6.下列诗句表述的传统节日依次是( )
①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A.七夕节 春节 清明节 元宵节
B.中秋节 春节 清明节 元宵节
C.七夕节 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D.重阳节 春节 清明节 元宵节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7.下列对诗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长安城早春时节的典型之景,通过“飞”字和“斜”字,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织女因思念牛郎而无心织布,所以虽是终日在织,却总也织不出整幅的布。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该句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迢迢牵牛星》中对织女的描绘非常细腻,“札札弄机杼”,一个“弄”字动态尽出,表现了织女的勤苦。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古诗词翻译
8.下列诗句分别描写了不同时令的景物,如果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③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④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是写秋天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思是: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是写冬天的。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意思是: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是写夏天的。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是写春天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二、填空题
9.(2023·莲都)根据课文内容、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填空。
(1)【雨中看人】烟衰雨笠,诗里常客:“黑云翻墨未遮山, ”是苏轼的喜悦;“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的欣喜;“渭城朝雨邑轻尘, ”是王维的离愁;“ ,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赞叹。
(2)【月中寄情】月有圆缺,触景生情:“移舟泊烟渚, ”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愁;“ ,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王建的思乡之情;“明月别枝惊鹊, ”是辛弃疾的愉悦之乐。
(3)【心向远方】心有光芒,奔赴远方:“捐躯赴国难, ”是曹植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 ,快走踏清秋”是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
(4)【书中悟理】阅读经典,寻找自我:“太阳他有脚啊,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 。”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懂得民族精神的可贵;“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让我明白了做事要一心一意。
【答案】(1)白雨跳珠乱入船;天街小雨润如酥;客舍青青柳色新;随风潜入夜
(2)日暮客愁新;今夜月明人尽望;清风半夜鸣蝉
(3)视死忽如归;何当金络脑
(4)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为是其智弗若与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意思是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出自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春夜喜雨》,意思是小雨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孟浩然《宿建德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曹植《白马篇》。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4)结合课文《匆匆》,“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静静地呆一会,可是风却让他不停地摇曳。当你想赡养双亲,可能他们已等不及便过世了。“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说明了民族魂的重要意义;“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出自《学弈》,结合课文进行正确填写,作答。
故答案为:(1)白雨跳珠乱入船;天街小雨润如酥;客舍青青柳色新;随风潜入夜(2)日暮客愁新;今夜月明人尽望;清风半夜鸣蝉(3)视死忽如归;何当金络脑(4)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为是其智弗若与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名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0.(2023·鹿城)请帮忙完成温州名人名片。
(1)曾任永嘉郡守,他喜欢四处游历,在山水间流连的他近水 ,近山 ,后来成为山水诗鼻祖。
(2)宋朝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他历经磨难,依旧正直不阿,真是:千磨万击 ,任尔 。
(3)爱国诗人。曾在温州驻足。他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会让人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或轻于 。”
(4)曾任教于温州中学,在《匆匆》一文中写道: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
【答案】(1)知鱼性;识鸟音
(2)还坚劲;东西南北风
(3)泰山;鸿毛
(4)轻烟;蒸融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竹石》,意思是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汉代司马迁的名言,意思是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
(4)结合课文《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书写时“轻烟”的“烟”是火字旁,右边是“因”;“蒸融”的“融”右边是“虫”。
故答案为:(1)知鱼性;识鸟音(2)还坚劲;东西南北风(3)泰山;鸿毛(4)轻烟;蒸融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1.(2023·鞍山)古诗默写。
优秀的古诗词是丰富的文化营养,要用心品味。(诗词能叙事,范仲淹说:“君看一叶舟, 。”诗词能绘景,韩愈说:“ ,绝胜烟柳满皇都。”诗词能抒情,苏轼说:”, ?门前流水尚能西!"诗词能言志,于谦说:“粉骨碎身浑不怕, 。”李贺说:“何当金络脑, ”郑燮说:“ ,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出没风波里;最是一年春好处;谁道人生无再少;要留清白在人间;快走踏清秋;磨万击还坚劲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意思是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出自于谦《石灰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板桥《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出没风波里;最是一年春好处;谁道人生无再少;要留清白在人间;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2.(2023·兖州)运用积累的古诗填空。
(1)这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读书的名言。知道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平时读书须用意”,因为“ ”;做到“苟日新, ”;要不然“少壮不努力, ”。
(2)春天是什么?是叶绍翁访友不遇时的“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黄庭坚笔下的:“百啭无人能解, 。”夏天是什么?是辛弃疾笔下“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丰收景象;是令杨万里惊叹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
(3)诗歌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 ”是于谦持身清白的情操;“ ,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燮刚正不阿的骨气。
【答案】(1)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字值千金;日日新,又日新;老大徒伤悲
(2)春色满园关不住;因风飞过蔷薇;听取蛙声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
(3)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读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游园不值》,意思是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出自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意思是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清平乐 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是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意思是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 (1)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字值千金;日日新,又日新;老大徒伤悲;(2)春色满园关不住;因风飞过蔷薇;听取蛙声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3)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3.(2023·吐鲁番)根据积累填空。
(1)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 。”的不舍;语文是画,画里有“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风光;语文是歌,歌里有“谁道人生无再少? !”的豪气;语文是情,这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关切。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 , 。”
(3)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或者俗语有 、 。
(4)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懂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1)杨柳依依;天街小雨润如酥;门前流水尚能西;西出阳关无故人
(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身在曹营心在汉;初出茅庐
(4)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知识点】格言、名言;惯用语、俗语;古诗词填空;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由诗句”昔我往矣“可知下句是”杨柳依依“,由下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可知上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由上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可知下句是”门前流水尚能西“,由上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可知下句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或者俗语有很多 ,比如:身在曹营心在汉、初出茅庐
(4)由”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可知下句是”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故答案为:(1)杨柳依依、天街小雨润如酥、门前流水尚能西、西出阳关无故人;(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身在曹营心在汉、初出茅庐;(4)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或名句俗语的积累。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学会运用。
14.(2023·呈贡)用所学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1)诗表情,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流露出诗人的喜悦心情。诗言志,于谦的“ ,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了诗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品质;李贺的“何当金络脑, 。”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郑燮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诗人的刚正不阿和铁骨铮铮。
(2)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 ”。勇于接受别人批评会促进自身成长,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
(3)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 , ,思援弓缴而射之。
(4)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如薄雾,被 。
【答案】(1)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粉骨碎身全不怕;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
(2)胜读十年书;忠言逆耳利于行
(3)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4)除徘徊外;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大多都是带有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可以帮助人们没喊伏改正缺点。出自《史记》。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结合课文《学弈》,进行正确作答。
(4)结合课文《匆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书写时“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散”右边是反文旁。
故答案为:(1)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粉骨碎身全不怕;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2)胜读十年书;忠言逆耳利于行(3)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4)除徘徊外;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名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5.(2023·诸暨)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诗中有景:山水灵动,似美人流动的眼波,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 。”
诗中有情,千言万语皆在隔河相望的无言中:“ ,脉脉不得语。”
诗中有理:少年当努力,莫到老时后悔:“ , !”
诗中有志:“ ,任尔东西南北风。”
(2)时间,她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心:“路遥知马力, 。”时间,她如一位智者,告诫我们要节俭:“ ,莫把无时当有时。”她提醒我们要时刻创新:“ ,日日新, 。”她还教会我们直面生死:“人固有一死, , 。”
(3)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不少外国名著,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比如马克 吐温笔下的 。在我眼里,他很调皮,波莉姨妈罚他刷栅栏,他却忽悠别人说这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他也 ,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他还很 , 。
【答案】(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盈盈一水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磨万击还坚劲
(2)日久见人心;常将有日思无日;苟日新;又日新;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汤姆 索亚;具有冒险精神;足智多谋、有正义感;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诗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形容山水灵动,似美人流动的眼波,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由下句“脉脉不得语”可知上句是”盈盈一水间“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诗句告诉我们少年当努力,莫到老时后悔。由下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上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2)由上句“路遥知马力”,可知下句是“日久见人心”;由下句“莫把无时当有时”可知上句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由“人固有一死”可知下句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马克 吐温笔下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一本脍炙人口的佳作,小说的主人公是汤姆 索亚。在我眼里,他很调皮,波莉姨妈罚他刷栅栏,他却忽悠别人说这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他具有冒险精神,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他还很足智多谋、有正义感,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故答案为:(1)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盈盈一水间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2)日久见人心 常将有日思无日 苟日新 又日新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3)汤姆 索亚 具有冒险精神 足智多谋、有正义感 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作家及其作品。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 / 1【2024年版】实战小升初·基础知识点突破:18 古诗词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下列句子中没有写花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下列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下列句子中表达离别之情的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6.下列诗句表述的传统节日依次是( )
①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A.七夕节 春节 清明节 元宵节
B.中秋节 春节 清明节 元宵节
C.七夕节 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D.重阳节 春节 清明节 元宵节
7.下列对诗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长安城早春时节的典型之景,通过“飞”字和“斜”字,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织女因思念牛郎而无心织布,所以虽是终日在织,却总也织不出整幅的布。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该句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迢迢牵牛星》中对织女的描绘非常细腻,“札札弄机杼”,一个“弄”字动态尽出,表现了织女的勤苦。
8.下列诗句分别描写了不同时令的景物,如果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③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④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二、填空题
9.(2023·莲都)根据课文内容、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填空。
(1)【雨中看人】烟衰雨笠,诗里常客:“黑云翻墨未遮山, ”是苏轼的喜悦;“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的欣喜;“渭城朝雨邑轻尘, ”是王维的离愁;“ ,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赞叹。
(2)【月中寄情】月有圆缺,触景生情:“移舟泊烟渚, ”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愁;“ ,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王建的思乡之情;“明月别枝惊鹊, ”是辛弃疾的愉悦之乐。
(3)【心向远方】心有光芒,奔赴远方:“捐躯赴国难, ”是曹植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 ,快走踏清秋”是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
(4)【书中悟理】阅读经典,寻找自我:“太阳他有脚啊,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 。”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懂得民族精神的可贵;“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让我明白了做事要一心一意。
10.(2023·鹿城)请帮忙完成温州名人名片。
(1)曾任永嘉郡守,他喜欢四处游历,在山水间流连的他近水 ,近山 ,后来成为山水诗鼻祖。
(2)宋朝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他历经磨难,依旧正直不阿,真是:千磨万击 ,任尔 。
(3)爱国诗人。曾在温州驻足。他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会让人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或轻于 。”
(4)曾任教于温州中学,在《匆匆》一文中写道: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
11.(2023·鞍山)古诗默写。
优秀的古诗词是丰富的文化营养,要用心品味。(诗词能叙事,范仲淹说:“君看一叶舟, 。”诗词能绘景,韩愈说:“ ,绝胜烟柳满皇都。”诗词能抒情,苏轼说:”, ?门前流水尚能西!"诗词能言志,于谦说:“粉骨碎身浑不怕, 。”李贺说:“何当金络脑, ”郑燮说:“ ,任尔东西南北风。”
12.(2023·兖州)运用积累的古诗填空。
(1)这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读书的名言。知道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平时读书须用意”,因为“ ”;做到“苟日新, ”;要不然“少壮不努力, ”。
(2)春天是什么?是叶绍翁访友不遇时的“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黄庭坚笔下的:“百啭无人能解, 。”夏天是什么?是辛弃疾笔下“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丰收景象;是令杨万里惊叹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
(3)诗歌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 ”是于谦持身清白的情操;“ ,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燮刚正不阿的骨气。
13.(2023·吐鲁番)根据积累填空。
(1)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 。”的不舍;语文是画,画里有“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风光;语文是歌,歌里有“谁道人生无再少? !”的豪气;语文是情,这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关切。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 , 。”
(3)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或者俗语有 、 。
(4)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懂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14.(2023·呈贡)用所学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1)诗表情,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流露出诗人的喜悦心情。诗言志,于谦的“ ,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了诗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品质;李贺的“何当金络脑, 。”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郑燮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诗人的刚正不阿和铁骨铮铮。
(2)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 ”。勇于接受别人批评会促进自身成长,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
(3)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 , ,思援弓缴而射之。
(4)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如薄雾,被 。
15.(2023·诸暨)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诗中有景:山水灵动,似美人流动的眼波,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 。”
诗中有情,千言万语皆在隔河相望的无言中:“ ,脉脉不得语。”
诗中有理:少年当努力,莫到老时后悔:“ , !”
诗中有志:“ ,任尔东西南北风。”
(2)时间,她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心:“路遥知马力, 。”时间,她如一位智者,告诫我们要节俭:“ ,莫把无时当有时。”她提醒我们要时刻创新:“ ,日日新, 。”她还教会我们直面生死:“人固有一死, , 。”
(3)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不少外国名著,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比如马克 吐温笔下的 。在我眼里,他很调皮,波莉姨妈罚他刷栅栏,他却忽悠别人说这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他也 ,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他还很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 A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B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喻成剪刀,运用了比喻。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把小雨比喻成酥油,运用了比喻。
D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把黑云比喻成墨水,把白雨比喻成珠子,运用了比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小学阶段对修辞的要求是: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领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要了解常用修辞的定义和特点,并能正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3.【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B、C属于边塞诗。
D . 不属于边塞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所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属于爱国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4.【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表达的是爱国之情。
B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没有表达的是离别之情。
C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出自李叔同的《送别》,由“知交半零落”可知,表达的是离别之情。
D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5.【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6.【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7.【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古诗词翻译
8.【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是写秋天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思是: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是写冬天的。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意思是: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是写夏天的。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是写春天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9.【答案】(1)白雨跳珠乱入船;天街小雨润如酥;客舍青青柳色新;随风潜入夜
(2)日暮客愁新;今夜月明人尽望;清风半夜鸣蝉
(3)视死忽如归;何当金络脑
(4)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为是其智弗若与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意思是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出自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春夜喜雨》,意思是小雨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孟浩然《宿建德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曹植《白马篇》。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4)结合课文《匆匆》,“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静静地呆一会,可是风却让他不停地摇曳。当你想赡养双亲,可能他们已等不及便过世了。“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说明了民族魂的重要意义;“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出自《学弈》,结合课文进行正确填写,作答。
故答案为:(1)白雨跳珠乱入船;天街小雨润如酥;客舍青青柳色新;随风潜入夜(2)日暮客愁新;今夜月明人尽望;清风半夜鸣蝉(3)视死忽如归;何当金络脑(4)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为是其智弗若与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名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0.【答案】(1)知鱼性;识鸟音
(2)还坚劲;东西南北风
(3)泰山;鸿毛
(4)轻烟;蒸融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竹石》,意思是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汉代司马迁的名言,意思是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
(4)结合课文《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书写时“轻烟”的“烟”是火字旁,右边是“因”;“蒸融”的“融”右边是“虫”。
故答案为:(1)知鱼性;识鸟音(2)还坚劲;东西南北风(3)泰山;鸿毛(4)轻烟;蒸融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1.【答案】出没风波里;最是一年春好处;谁道人生无再少;要留清白在人间;快走踏清秋;磨万击还坚劲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意思是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出自于谦《石灰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板桥《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出没风波里;最是一年春好处;谁道人生无再少;要留清白在人间;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2.【答案】(1)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字值千金;日日新,又日新;老大徒伤悲
(2)春色满园关不住;因风飞过蔷薇;听取蛙声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
(3)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读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游园不值》,意思是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出自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意思是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清平乐 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是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意思是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 (1)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字值千金;日日新,又日新;老大徒伤悲;(2)春色满园关不住;因风飞过蔷薇;听取蛙声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3)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3.【答案】(1)杨柳依依;天街小雨润如酥;门前流水尚能西;西出阳关无故人
(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身在曹营心在汉;初出茅庐
(4)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知识点】格言、名言;惯用语、俗语;古诗词填空;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由诗句”昔我往矣“可知下句是”杨柳依依“,由下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可知上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由上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可知下句是”门前流水尚能西“,由上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可知下句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或者俗语有很多 ,比如:身在曹营心在汉、初出茅庐
(4)由”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可知下句是”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故答案为:(1)杨柳依依、天街小雨润如酥、门前流水尚能西、西出阳关无故人;(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身在曹营心在汉、初出茅庐;(4)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或名句俗语的积累。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学会运用。
14.【答案】(1)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粉骨碎身全不怕;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
(2)胜读十年书;忠言逆耳利于行
(3)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4)除徘徊外;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大多都是带有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可以帮助人们没喊伏改正缺点。出自《史记》。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结合课文《学弈》,进行正确作答。
(4)结合课文《匆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书写时“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散”右边是反文旁。
故答案为:(1)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粉骨碎身全不怕;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2)胜读十年书;忠言逆耳利于行(3)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4)除徘徊外;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名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5.【答案】(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盈盈一水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磨万击还坚劲
(2)日久见人心;常将有日思无日;苟日新;又日新;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汤姆 索亚;具有冒险精神;足智多谋、有正义感;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诗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形容山水灵动,似美人流动的眼波,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由下句“脉脉不得语”可知上句是”盈盈一水间“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诗句告诉我们少年当努力,莫到老时后悔。由下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上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2)由上句“路遥知马力”,可知下句是“日久见人心”;由下句“莫把无时当有时”可知上句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由“人固有一死”可知下句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马克 吐温笔下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一本脍炙人口的佳作,小说的主人公是汤姆 索亚。在我眼里,他很调皮,波莉姨妈罚他刷栅栏,他却忽悠别人说这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他具有冒险精神,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他还很足智多谋、有正义感,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故答案为:(1)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盈盈一水间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2)日久见人心 常将有日思无日 苟日新 又日新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3)汤姆 索亚 具有冒险精神 足智多谋、有正义感 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作家及其作品。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