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14 10: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上册第五单元
9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教案与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培养新闻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敏感。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各类消息。
4、体会消息精练、简洁的语言特点,并在新闻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对消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是教学重点
2、 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导-读-悟-写”四步教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用两则消息导入)
俗话说: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
生答:“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
是的,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知道天下大事,了解世界变化。而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哪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哪种类型的报刊文章?
——生答:新闻、消息 、通讯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消息的阅读和写作。 那什么是新闻(消息)呢?
消息的概念
1.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2.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体
3.狭义的新闻报道指的就是消息,新闻学认为,消息的对新进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最新变动的报道。
二、读(读教材例文,了解消息的结构)
请大家翻到课本第4页,认真阅读这一则消息——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下面我们就结合这一则消息来分析一下消息的结构。
分析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www.)
三、悟(读教材例文,感悟消息的特点)
结合14页《日本签署投降书》消息分析消息的特点。
1、时效性:在最快的时间内报道所发生的最新的事情。(释题)
2、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
3、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
4、明确性:简明、扼要。报道事实,突出重点,不全面深入分析。
四,写,结合课文分析以下题目

第一部分:
1、常识填写。(2分)
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利南渡”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5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结果:
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2分)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⑵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请写也该消息的导语。(2分)

7、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3分)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www.)
8.画出新闻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9.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2分)

10.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经营:
11.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2分)

12.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

13.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3分)


(参考答案:1、⑴标题、导语、主体;⑵用事实说话 2、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渡江已取得胜利 3、依次为:时间:二十一日;地点:长江前线;人物:敌我双方;事件起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事件结果: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4、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⑵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5、⑴加点词语用语简洁,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⑵“不到”突出时间短,“即已”说明人数多,两个词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6、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7、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8、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交代通讯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9.从渡江起点和登陆地点可推断出是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10本义经手管理,此为经心营造。 11.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12.我大军30万昨日渡过长江。 1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感悟与启示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10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文体的特点,培养概括能力。
2、体会文本结构特点。
3、感悟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含义;
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和意义。
教学要点
一、导入
听唱《七子之歌----香港》,设置情境,营造氛围。
二、解题
标题是对新闻报道的浓缩,本文标题中的“恢复”意味着香港已回归祖国的怀抱;“进入新时代”是对“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美好明天的展望和祝福。
三、齐读全文。
四、小组将搜集到的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互相交流
明确:
1、香港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213年,秦将香港纳入秦朝中央政府的疆域版图。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
1842年,香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强行割让。
1856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又割让九龙司。
1898年,英国又强迫签订《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租新界,面积约975.1平方千米。
1941年12月26日,日军占领香港,“三年零八个月”。
1945年8月,英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夏克从日军手中接受香港。
1949年,中国政府提出“暂不收回香港”。
2、中英谈判始末
1982---1984年,中英签署了《联合声明》,成功解决香港问题。
邓小平先生与撒切尔夫人会晤、谈判过程简介。
五、快速浏览全文,思考
1、本文的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分别是什么?
2、本文的“5W”、“HOW”分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六、感受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
明确:
这是中华民族史册的光辉一页,记录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一段历史的终结和新的时代的开端。在被奴役156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重新成为这块国土的真正的主人,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盛事。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借助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导入
“一国两制”乃智慧之策。香港回归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国策是可行的。让
我们今天再次回顾1997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研读课文
1、速读课文。
2、讨论: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
3、领会“恢复”、“主权”、“宣告”这几个标题关键词在全文中如何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
4、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寻找发现:
⑴这则消息的背景材料以及其作用。
⑵数字的运用,有的十分精确,有的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5、思考:“50秒”意义何在?
明确:
⑴宣告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即要结束;
⑵预示着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终于得以雪洗。
三、探究:本文是如何组织内容的先后次序的?
讨论后明确:
逆序叙述—倒金字塔式(1---3)、(21—23),顺序叙述---金字塔式(4—23)。
四、词句品味 积累
1、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站在了香港这块国土上。
提示:渲染“国土”的神圣和香港回归的意义。
2、23时59分,英国米字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声中徐徐下降。在香港悬挂了150多年的米字旗摘50秒钟落下旗杆。
零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在紫荆花区旗相伴下冉冉升起。
提示:时间,在这几十字中出现了四次,“零时整!”这个改变历史的瞬间被突出强调。“徐徐下降”和“冉冉升起”形成鲜明对比。
五、小结
这则消息全景式的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对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这则消息,不能不让人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六、布置作业
假如我校要搞一次校庆活动,请你设想一下,写一则消息,报道这次的庆祝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