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8 08:33:03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价检测
七年级生物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C B A B B C B C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A D B A D D C A D D
二、填空题
(1)①③⑦; ⑤粗准焦螺旋; (2) ACB; 清水、碘液; (3)目镜;
(4)上; ⑦反光镜; (5)细准焦螺旋。
(1)是否有细胞结构 (2)寄生 分裂生殖 (3)B无成形细胞核
(4)叶绿体 (5)细胞核
28. (1)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2)黄白 (叶片中)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3)A和B; B和C; 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不变蓝; C处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不变蓝; (4)淀粉(5)甲装置更为合理。因为该实验是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塑料袋只需要包裹植物的茎和叶。乙装置中的塑料袋将花盆也罩起来,土壤中蒸发的水分和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混合在一起,干扰了实验结果。
29. (1)关节囊;关节面 (2) c关节腔; e关节软骨 (3)3关节 (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0. (1) B;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间作套种、延长光照时间等; A; (2) C;
ABC; 18。
31、(1)外骨骼; 双重呼吸; 侧线 (2)鳃; 肺 (3)胎生哺乳 (4)先天性; 遗传
32、(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吗? (2)乙;设计了对照实验,且变量唯一 (3)芽孢(4)在适宜温度下细菌繁殖速度快; 分裂 (5)天天洗手,健康永久!(其他合理标语也可给分)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价检测
七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随着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寻求“宇宙食品”的合理食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想到了小球藻:小球藻生于热带、温带淡水和海水中,直径只有3-5 微米,能够吸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并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人类可食用的营养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就能产生 2-3 代以上信息中,不能说明小球藻是生物的证据有( )
A.小球藻可作为宇宙航行时代的“宇宙食品”
B.生于热带、温带淡水和海水中,并能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C.能吸收二氧化碳,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转化成营养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D.能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就能产生2-3代
2. 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
D.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3.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
A B. C. D.
4. 下图为观察菠菜叶片下表皮时的两个物像及镜头(Ⅰ、Ⅱ、Ⅲ、Ⅳ),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甲图到乙图,需要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B. 从甲图到乙图,只需要转动转换器,由低倍镜换成高倍物镜即可
C. 镜头Ⅱ、Ⅳ组合比Ⅰ、Ⅲ组合观察到的视野更暗,细胞数目更少
D. A、B细胞相比,结构上主要区别是为A细胞有叶绿体
5.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是细胞壁,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
B. ④是细胞核,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C. 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源于甲图中的⑤
D. 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②④⑥三部分
6.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然后一分为二
B. 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两核之间产生新的细胞膜
C.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D. 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7. 人体生命的起点是一个受精卵,它经过很多变化逐渐构成人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的过程中,细胞内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
B. ④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C.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
D. 一块肌肉是一个器官,由图中四种组织构成
8. 小曼同学对银杏、葫芦藓、肾蕨和海带这四种生物进行观察,并做了详细记录,下面正确的是( )
A. 银杏属于被子植物,其果实俗称“白果”
B. 葫芦藓虽有真正的根、茎、叶,但没有输导组织
C. 肾蕨不仅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有输导组织
D. 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依靠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9. 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 农田及时松土
C. 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 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10.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图甲中Ⅰ号叶片证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B. 图甲中Ⅱ号叶片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 图乙装置证明:二氧化碳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D. 图丙装置证明: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11. 下图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 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
C. 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
D. 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
12. 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CO2)吸收和释放情况得到的。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的是( )
A. B. C. D.
13. 大面积绿化,既能美化环境、绿化环境,又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效应的依据是(  )
A. 绿色植物发达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B.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
C. 森林覆盖可以防风、阻挡流沙
D.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14.“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不但会踩折小草,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植物缺少水分,影响光合作用
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15. 如图的反应式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a、b两项生理活动,对该表达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过程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 b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
C. a、b过程总是同时进行
D. b过程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6. 到海边游玩时,会发现一些生物如水母、螃蟹、河蚌、乌贼、缢蛏、海龟和沙蚕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母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
B. 河蚌、乌贼、缢蛏都有坚硬的外壳
C. 螃蟹和海龟都属于节肢动物
D. 沙蚕与家蚕都属于环节动物门
17.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
B 蝗虫有三对足、两对翅,善于跳跃、适于飞行
C. 狼的犬齿较发达,与其食肉的食性相适应
D.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18. 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 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 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 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19.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①-④代表四类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是细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B. ②没有细胞结构,个体极其微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C. ③是单细胞真菌, 与④细胞结构相似
D. a是孢子,④靠其进行繁殖
20. 关于下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类生物都是异养
B. 图中b类生物都是微生物,营寄生生活
C. 图中c类生物都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核中
D. 金鱼藻有茎叶的分化,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21.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与目标的实现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减少汽车出行,多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B. 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C.减少使用电热水器,多使用太阳能 D. 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利用
22. 如图表示投篮动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球离手时,肱三头肌由舒张状态逐渐变为收缩状态
B. 队员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投篮命中率,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 投篮动作只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相互配合即可完
D. 人的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3. 我国有七千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列措施与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移栽植物要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呼吸作用
B. 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氮肥,提高土壤肥力
C. 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D. 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24. 1940年,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给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剂量的链球菌,然后给其中4只用青霉素治疗。几个小时后,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疗过的小鼠还健康活着。后来,科学家发现青霉素能使多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而导致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弗洛里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变量是链球菌
B. 弗洛里的研究结论是青霉素能够杀死所有细菌
C. 青霉素能杀死细菌,也能够杀死人体细胞
D. 弗洛里的实验需要多次重复,提高准确
25.下列与生物分类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B.同种生物亲缘关系密切
C.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非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6. (8分)同学们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对光时,除了⑤之外还需要依次调节图一中的___________结构(填数字);观察临时装片时,首先从侧面注视物镜,同时双手转动[ ]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
(2)图二所示三个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步骤A和B滴加的液体分别为___________。
(3)图三中a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__________ 上。
(4)若想进一步放大观察图三a视野中的细胞A,首先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方向移动;换用高倍显微镜后视野亮度发生了如图三b所示的变化,可以进一步调节③和[ ]___________。
(5)图中①~④是某同学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像,为了将物像①调为物像②,需要调节___________。
27. (6分)如图所示的五种生物都在各自的环境中生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果将生物A单独归为一类,BCDE归为另一类,则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_;图中B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
(3)B和C都属于菌类,B在细胞结构上与C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
(4)衣藻D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__________。
(5)变形虫E是单细胞动物。如下图所示:
将E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存。如果在去核后3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又能正常生活。该实验说明细胞中_____________能控制着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8.(9分)如图一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C处的上、下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的变化.分析回答:
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______色,原因是 。
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_________;另一组是___________加碘液后,发现A、C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A处: .C处:
B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如图二甲、乙两个实验装置,都是用来观察植物蒸腾现象的,你认为哪个装置更合理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29.(6分)图一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小明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和两条松紧带[4][5]及一颗螺丝[3]制作的肌肉牵拉骨完成运动的模型,其中[1][2][3][4][5]模拟的是与人体运动有关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图一中a的结构名称是 ,b和d合称 。
图一结构在运动中既牢固又灵活,与其灵活性有关的是图一中的[ ] 中的滑液和[ ] 。
(3)“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运动中起着支点作用的结构相当于图二中的[ ] 。
(4)运动员驰骋赛场时,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 的支配下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30.(6分) 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的塑料温室开展了西瓜种植方面的研究,在种植过程中,同学们绘制了如下两幅图。图一中的A、B、C分别表示西瓜植株的生理活动过程;图二表示某密闭温室内,24小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瓜农的指导下,同学们将西瓜种子消毒、浸泡、催芽、播种,栽种西瓜时要疏密有致,“疏密有致”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提高图一中__________过程(填字母)的效率。农业生产中提高该生理活动的方法还有 (填一种即可)。夜晚将大棚的窗户打开,使冷空气进入大棚,会降低图一中的 __________过程(填字母),从而提高西瓜的品质和产量。
(2)出苗后,尤其是叶展开后,一般采用小水勤浇的模式,西瓜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图一中的__________过程(填字母)。
(3)经过精心培育,西瓜逐渐长大,同学们某日对密闭温室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绘制了相关曲线。根据图二曲线推测,6-18时这一时间段内西瓜植物体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__________(填图一 中的字母),在24小时内,西瓜植株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__________时左右。
31.(8分)生物是绘画和雕刻艺术中的常客。以生物为主题的绘画和雕刻能助人净化心灵引人积极向上。齐白石的《蝉》细致入微;《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无限遐想;毕加索的《和平鸽》代表着和平温馨;宋守友的《九鱼图》象征着吉祥如意;深圳的《拓荒牛》展示着坚忍不拔。请分析作答。
(1)动物都有与各自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如适于陆地生活的蝉,其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不仅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鸽子,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大大提高了呼吸效率。适于水中生活的鱼具有________,能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变化。
(2)与鳄鱼、龟等爬行动物不同,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又可以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
(3)牛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蛙鸣叫、鱼觅食、鸽育雏、牛反刍等都是生来就有的_______行为, 是由_______(填“遗传”或“环境”)因素决定的。
32.(7分)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世界洗手日”。某校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2) 同学的设计更合理,理由是 。
(3)实验过程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中无菌培养基的有机物。当遇到恶劣环境时,细菌会形成 。
(4)将装置放在28℃环境中的原因是 。细菌通过 方式繁殖新个体。
(5)请你为“世界洗手日”写一条宣传标语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