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项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后面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___________。
1.将全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杂兴: ②篱落:
③日长: ④惟:
3.诗中用梅子黄、 、 、菜花稀,写出了 时节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4.“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用 (A.动态 B.静态)的“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 ,这种写法叫作 (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意思是荞麦花一片雪白,菜地里的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
(2)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的原因是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 )
6.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色。
B.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色彩鲜丽。
C.第三句写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最后一句以蜻蜓、蝴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7.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8.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9.从诗中的“ ”和“ ”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
10.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疏疏: 阴:_______________
未: 寻:______________
11.“ ”和“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生动,将儿童追蝶的兴奋、欢快的场面刻画得惟妙惟肖。
12.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篱落”和“一径深”表明了诗人所描写的地方是乡村。
B.“树头新绿未成阴”写出了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的样子。
C.这首诗由景到人,由静到动,描绘的画面十分生动。
13.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
。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
14.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清平乐:“乐”读“lè”。( )
(2)《清平乐·村居》中一个“卧”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描写得生动形象。( )
16.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 是词牌名, 是题目。词中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流露出作者 的内心世界。
17.从词中的“ ”二字可以体会诗人喜欢的是“小儿”。一个“卧”字可以想象出 ,从中感受词人对小儿 之情。
18.下列对词中的“卧”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卧”字说明莲蓬很多,随手就可以摘到
B.“卧”字表现了小儿的聪明,这样躺着吃莲蓬比较舒服
C.“卧”字描写了小儿的姿态,突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特点
19.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这首词的上阕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描写。
D.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乡下人家(节选)
①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②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季节——( ) 质朴——( )
2.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拟人句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
4.选一选,填一填:
短文第②段是按照 (时间 空间)顺写的,本段第1句话描写了 (门前 屋后)的风光,第2、3句话描写了 (门前 屋后)的景物。
5.短文有很强的画面感,每个场景,每个季节都是一幅画。请你从这两段短文中找到两幅这样的画面,并给每幅画取个名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两段话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乡下人家》片段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天高地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明人静: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抄写出一句拟人句,你也试着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写序号)
A.提出问题,总起作用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过渡
6.你觉得自己的家乡哪些景点很美丽,令人向往,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②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③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2.在文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这三段课文,分别描绘了三个乡下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 )图、( )图、( )图。
4.用曲线画出文段中的拟人句,并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认真阅读《天窗》选段,按要求答题。
①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③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慰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天窗”,作者都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选自《天窗》。
①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②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1.文中的拟声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扫荡”给你的感觉是: 。“锐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2自然段划线句子的旁边,批注你的体会。
5.短文第1自然段写了 时的场景,第2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时的场景。
七、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①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象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而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说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读选文,完成练习。
(1)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作者看到的 小作者想象到的
一粒星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孩子们的想象是 的。(填成语)
灰色的蝙蝠、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2)小作者还有可能看到了 ,想到了 。
2.“休息”加了引号,表示孩子们上床休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引号用来表示(强调 特殊含义)(用“√”选择)。
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
A.因为天窗比木板窗好用。
B.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2.这个结尾有什么作用?( )(多选)
A.总起全文。 B.承上启下。
C.表达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 D.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九、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①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②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1.《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刘湛秋,当代 、 、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大学生誉为“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 》《 》等。
2.多音字组词。
铛 dāng ( ) chēng ( )
朝 zhāo ( ) cháo ( )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明洁——( ) 绮丽——( ) 回旋——( )
4.仿照第一自然段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连用两个 句,句①中作者把河流解冻说 ,一个“醒”字写出了河流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看到河水哗哗流淌时的 之情。句②写朝霞 的情形。“舞动”写出了桃水的 。
6.本文开头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疑问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___________;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______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____________,她们捧起了水, ……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辨一辨,再组词。
竖( ) 镜( ) 瓣( )
坚( ) 境( ) 辩( )
2.照样子,写词语。
如雾如烟
草如茵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表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 、 、 、 等。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如雾如烟 B.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C.翅膀上裹着白云 D.抖落一片片花瓣
5.你是如何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的?想象一下,水里还会呈现哪些景物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篇优美的 ,描写了 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 之情,以及对 热爱。
参考答案
一、1.麦花雪白菜花稀 蜻蜓蛱蝶飞
2.随兴而写的诗 篱笆 指白天变长了 只,只有
3.杏子肥 麦花白 夏季
4.A 寂静 A
5.× √
6.C
7.白天长了,篱笆旁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8.宋 杨万里
9.新绿未成阴 菜花
10.稀疏 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没有 寻找
11.急走 追
12.B
13.儿童嬉笑着跑过来,追捕两三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看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他们跑进去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14.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溪头卧剥莲蓬
15.× √
16.宋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向往田园平静、安宁生活
17.最喜 剥莲蓬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而俯卧,一副天真顽皮的可爱模样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18.C
19.B
二、1.时令 朴素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对比 突出乡下人家门前瓜架装饰的可爱。
4.空间 门前 屋后
5.瓜藤攀架图 鲜花绽放图
6.①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喜爱。②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三、1.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空间大。这处形容放开了吃饭,不受拘束。 形容晚上的环境,明月高照,周围一切安宁,没有人的活动。
2.不论 不论 都
3.①傍晚,乡下人家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吃晚饭。 ②秋天的晚上,纺织娘的声声鸣叫。
4.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 微风吹来,墙头上的喇叭花快乐地跳起舞蹈来。
5.B
6.夏天,站在小河畔,感到阵阵凉爽,夏风吹拂,令人神清气爽。
四、1.朴素 华丽
2.即使 也
3.鲜花轮放 雨后春笋 鸡鸭觅食
4.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示例:向日葵站成一排,迎着太阳,扬起笑脸。
五、1.本义指安慰,文中指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安慰。 本义指奇异而虚幻,不真实的。文中指云彩像巨人一样虚幻、不真实。
2.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清晨,田野里,麦叶身上的露,像万颗珍珠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灿烂的光辉。
3.因为这时候孩子们不能出去和被逼着去床上睡觉时,只能透过天窗来想象外面的世界,它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所以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4.作者看到了雨点、闪电、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想象到了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数可爱的星星、无数奇幻的云彩、蝙蝠、夜莺、猫头鹰等无穷无尽的世间万物。
六、1.卜落卜落
2.风雨的可怖与狂暴 丰富
3.因为天窗就像放大镜,放大了我们的想象力,调动我们各种器官,使我们对风雨的感受更加敏锐、丰富。
4.从这句话我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5.暴风雨(阵雨) 被逼上床休息
七、1.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天马行空、奇思妙想 一朵云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 那小玻璃上面弯弯的月牙 想象到那缺失的月亮可能是被天狗吃掉了,也可能是被仙女借走照明了,还可能是因为顽皮跑丢了。
2.不情愿的 特殊含义√ 3.小小的天窗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八、1.B
2.CD
九、1.刘湛秋 著名诗人 翻译家 评论家 抒情诗之王 写在早春的信笺上 温暖的情思
2.铃铛 电饼铛 朝霞 朝代
3.明亮 艳丽 盘旋
4.是什么香气,像一阵夜来香,缓缓飘过屋前? 是什么颜色,像一片蔚蓝的天空,烘托着画面?
5.拟人 人的苏醒 朝气蓬勃 惊喜 倒映在桃花水中 灵动与活力
6.这两个疑问句分别点明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和光芒的特点,既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十、1.竖琴 明镜 花瓣 坚定 境界 争辩
2.如醉如痴 如火如荼 如泣如诉 柳如眉 美如画 白如雪
3.比喻 桃花水 竖琴 动听 柔和 空灵 悠扬 碧绿的荷叶,是夏天的雨伞。 满山的红叶,是秋天的邮票。
4.ABD
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明镜,写出了三月的桃花水清澈、明特点,能像镜子一样照出春天美丽的身影,如照出空中的燕子和白云、岸边的垂柳、河边的姑娘等,表达了作者对三月的桃花水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河里还会呈现这些景物的倒影:飞来飞去的小鸟、岸边盛开着的五彩斑斓的小野花、挂头红艳艳的桃花。
6.散文 人们与三月桃花水紧紧相连的纯朴、恬静 喜爱和赞美 春天、大自然的热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