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8 16: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著名的散曲作品《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品中属于生物的是( )
A.小桥 B.昏鸦 C.古道 D.西风
2.神舟十六号的实验任务之一是研究细胞在太空的培养。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谁创立细胞学说( )
A.胡克和列文虎克 B.沃森和克里克
C.施莱登和施旺 D.哈维和萨克斯
3.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作物、家禽、家畜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 C.生物用途 D.个体大小
4.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科学探索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建立的基础是( )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
C.林奈对生物的描述与分类 D.基因治疗方法
5.生态系统种类多,其中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6.成年大象和鲸鱼虽然个体比较大,但是它们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精子 D.神经细胞
7.为了解湛江市甲型流感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析法
8.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该图中存在的错误是( )
A.多画了细胞膜 B.多画了细胞核
C.多画了叶绿体 D.多画了细胞质
9.麦田里的杂草和麦子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互助关系
10.每逢冬天,某鸟就会向温暖的南方飞去,到了春天再飞回,影响这种乌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
A.空气 B.水分 C.光照 D.温度
11.如图为草丛中的一只绿色青蛙,关于其描述错误的是( )
A.其身体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B.其细胞没有细胞壁
C.其身体呈绿色,是因为细胞中有液泡 D.其细胞核中有DNA
12.同一实验常常需要多个小组做,或者重复做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结论更为准确 B.减少误差
C.避免出现偶然性结论 D.包括A,B,C
13.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A. B. C. D.
14.小李同学选用5×的目镜和40×的物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50 B.100倍 C.200倍 D.400倍
15.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鸡是多细胞动物 B.蚯蚓是单细胞动物
C.蚯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小鸡吃蚯蚓是捕食行为
16.我国植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珍稀特有树种。下列四种保护植物中,被称为“鸽子树”的是( )
A.水杉 B.珙桐 C.桫椤 D.银杉
17.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呼吸、神经等系统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尼古丁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哪一结构中的(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核
18.根对植物生长很重要,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9.旱地里的农作物被水淹没后,要及时排涝,主要是为了促进( )
A.叶的光合作用 B.叶的蒸腾作用
C.根的呼吸作用 D.根的吸水
20.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进行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C.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D.该实验说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21.从前的黄土高原上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地壳运动造成的 D.人类乱砍滥伐、过渡开发造成的
22.人工授粉的方法是把采集到的花粉涂抹在同种植物的( )
A.雄蕊上 B.花朵上 C.雌蕊柱头上 D.花丝上
23.小麦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小麦中完成这两种能量转换的结构分别是( )
A.细胞质、线粒体 B.细胞核、液泡
C.叶绿体、细胞膜 D.叶绿体、线粒体
24.图a、b、c、d为绿色植物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进行过程a的主要器官是叶 B.过程b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C.进行过程c.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过程d表示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有机物
25.在我国南方,夏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而这个季节常会遇到台风和大雨。因此,农民常将未晾晒干的水稻种子盖上塑料膜,一段时间后,将手插入其中会感到烫手,这是因为( )
A.潮湿的种子有蒸腾作用
B.缺少氧气,种子无法呼吸
C.潮湿的种子呼吸作用强,产生许多热量,无法散失
D.种子的光合作用贮存了许多热量
26.如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朵花的主要结构是3和4
B.6是子房,将来发育成为种子
C.受精完成后,3、4、5和花瓣会纷纷凋落
D.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现象,叫做异花传粉
27.在观察大豆种子结构的实验中,将种子切开,在断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28.“银耳莲子羹”是一种保健食品,其中的莲子的可食部分主要是( )
A.子叶 B.果肉 C.胚乳 D.种皮
29.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30.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C.我们可以用带火星的小木棒来检测二氧化碳
D.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每小题10分,每空1分,共40分。
31.番茄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在全世界广泛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番茄的植株是由根、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子这些器官构成的。
(2)剥下的番茄表皮属于_____________组织。将番茄从中央切开,会看到番茄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这些筋络就是_____________组织,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番茄的结构层次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通常我们食用的番茄属于____________结构层次。
32.显微镜是研究生物学常用的观察工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
(1)丙图中,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填序号),观察的标本颜色过暗时,可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换用更大的光圈。丁图中,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是[②]____________,该结构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液体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将甲图中的细胞A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丁图中的序号)。
(4)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撕下的观察材料必须是____________。
A.新鲜的 B.干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大而色深的
33.2019年的贺岁大片《流浪地球》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高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_______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__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_多样性。
(2)“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____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3)地球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可以吸收____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_____,能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4)保护森林资源是保护地球的共同任务,我国为保护植物资源,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____________”,我国的“____________”防护林工程是我国一项大型生态工程。
3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6℃时方会出汗。荒漠中的骆驼刺(一种植物)为了生存,不断地生长根系,以至于根系深达一二十米,辐射范围宽达几亩。
资料二: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不仅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分解土壤有机物,提高土壤养分转化效率。
(1)上述二个资料中,能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是资料____________,能说明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的是资料____________。
(2)骆驼、蚯蚓等动物都能够排出尿液,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蚯蚓遇到人时会躲开,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__区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根、茎中的____________运输到叶片。
(4)构成骆驼身体的组织有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组织和____________组织等四种。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生物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AD 6-10BCCCD 11-15CDBCB 16-20BCBCB 21-25DCDBC
25-30CDADA
二、非选择题
31.(1)叶;花:果实
(2)保护;输导: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3)细胞;组织;器官;器官
32.(1)①;③;④;遮光器;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的出入
(2)1、3
(3)向左;①、③
(4)C
33.(1)生物圈;物种;遗传;生态系统
(2)非物质
(3)光合;二氧化碳;氧气
(4)植树节;三北
3(1)一;二
(2)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具有应激性
(3)成熟;导管
(4)上皮;肌肉;结缔;神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