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3 18:0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10课 鸦片战争
1.背景
(1)欧美国家相继开展工业革命:①______在18世纪中后期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②为了开拓海外______和掠夺__________,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
英国
市场
生产资料
(2)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__________占统治地位,阶级矛盾尖锐,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国防废弛,对外实行__________政策。
(3)中英贸易:由于__________的抵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居于______地位,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______,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人民身心受到摧残,清政府统治出现危机。
自然经济
闭关锁国
自然经济
出超
鸦片
2.过程
(1)面对日益泛滥的鸦片走私,________任命________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展开禁烟运动。
(2)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
__________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英国政府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道光帝
林则徐
虎门
虎门销烟
资料:鸦片战争前中英国情对比
国 别 中 国 英 国
时 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上半期
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 欧洲西部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外交政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中英贸易 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正当贸易,英国入超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思考1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1)直接目的是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1.过程
(1)开始:①时间:1840年6月到1841年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以前。②路线:封锁珠江口—沿海北犯,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南下广东。③道光帝革职查办林则徐,改派__________赴广东“议和”。
(2)扩大:①时间:1841年年初到1842年8月。②路线: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道光帝对英宣战—洋枪队进攻镇江,海龄殉国—驶抵南京下关江面。③清政府屈辱求和。
鸦片战争
琦善
香港岛
2.结果
(1)清政府失败。
(2)签订《南京条约》:①割让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______、厦门、福州、宁波、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简记:割地、赔款、开埠、协税)
广州
上海
3.影响
(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__________不断遭到破坏。
(3)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领土完整
思考2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把鸦片战争称为英国为维护正当贸易进行的“通商战争”。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不同意。鸦片战争从性质上讲是英国发动的、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侵略战争,材料中观点实质是掩盖其侵略性质,为殖民侵略作辩护。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______,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列强企图通过______扩大侵略权益被清政府拒绝。
战火再燃
市场
修约
2.过程
(1)第一阶段(1856—1858年):1856年10月,英军进攻______—法国加入—英法联军攻陷______—进逼______—天津议和,签订《__________》。
(2)第二阶段(1859—1860年):不满进京路线,再度挑起战争—攻陷______—侵入北京,洗劫并火烧__________—签订《__________》。
广州
广州
天津
天津条约
天津
圆明园
北京条约
3.结果
(1)《天津条约》:①时间、国家: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②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______;增开__________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______、经商、______;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______各口岸通航等。
北京
沿海沿江
游历
传教
长江
(2)《北京条约》:①时间、国家: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②内容:承认《__________》有效;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________两白银。
(3)美俄乘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________,强占中国大片领土。
天津条约
天津
九龙司
800万
俄国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更多的______,______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______________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加深了。
领土
主权
中外反动势力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思考3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1)根本原因是列强要求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是列强修约要求被拒绝。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中、英两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等综合国力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质的差距。
(2)直接原因:战争中军事指挥不当,策略上左右摇摆。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教训与启示
2.教训: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
3.启示:保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先进性;坚持对外开放,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示例1】 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结果,结论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所以中国失败
B.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C.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D.战争的结局与中国历史的进程无直接关系
解析: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B项正确。A项错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主义的腐朽落后;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D项错误,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B
1.继续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扩大
从战争的进程看:(1)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2)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3)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沿海一直侵入中国清政府的都城。(4)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鸦片战争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签约国和签约数增多。
从战争的影响看:(1)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鸦片战争开5处,割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开11处,增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丧失东北及西北边疆大片领土。(2)赔款增加: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2 100万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新增巨额赔款。(3)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示例2】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解析: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性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战争,因而在目的和性质方面带有明显的延续性,是“继续”的表现,背景和方式虽然类似,但不能明显地体现“延续性”。
答案:B
命题立意 在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睦邻友好的形象矗立在世界舞台。但从16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古老的东方大国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19世纪中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机器声和坚船利炮的轰鸣声,西方列强对中国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新史观:从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冲突和碰撞的视角看两次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在这两次侵略战争中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市场的愿望。这两次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这种结局反映出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落后的农耕文明受到先进的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
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类别 中国 英国
步枪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解析:19世纪30、40年代,正是鸦片战争前后。这个时期,中国依然在农耕文明的圈子中徘徊,而英国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答案:C
【试一试】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答案】B
1.如右图所示:臣子对皇上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直击题眼:题目构成:①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世界与中国形势。②鸦片战争的影响。③闭关锁国政策。
思维流程:
答案:D
2.下图为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归还中国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那么,导致它们流失国外的罪魁祸首是(  )
A.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直击题眼: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前期列强的侵华活动。解题的关键是:①对材料关键信息“圆明园”、“流失国外”的提炼;②对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掌握。
思维流程: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