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13课 辛亥革命1.背景
(1)物质基础:《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廷被迫打出“______”和“__________”的幌子,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准备了物质基础。
(2)阶级基础:随着__________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武昌起义新政预备立宪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式学堂(3)思想基础:章炳麟、邹容、________等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__________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中心:________和日本______。
(4)组织基础——兴中会:1894年,________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其入会誓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陈天华自由平等上海东京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5)政党基础——中国同盟会成立:①时间、地点:________年8月,日本________。②纲领:“驱除鞑虏,__________,创立民国,__________”。③领导:________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④机关刊物:《______》。⑤性质:中国同盟会是近代________全国性的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1905东京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孙中山民报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6)政治基础:①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②革命党人深入湖北______,做宣传组织工作,参加革命团体的新军达五六千人。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7)保路运动:①原因: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强行收回粤汉、川汉铁路,引起保路风潮。②过程:四川组织______________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③结果:造成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因消息泄露,形势异常严峻。新军保路同志军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______________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________军械库。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领______三镇。新军工程营楚望台武汉思考1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答案提示】因为:(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2)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成立民国
(1)成立:______年元旦,孙中山在_____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都城:______。
(3)国旗:五色旗。中华民国成立1912南京南京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______年春。
(2)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__;②国内________一律平等;③国民有________、居住、财产、______、出版、集会、______、宗教信仰等自由;④国民有选举权和__________;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__________的政治体制;⑥实行__________制,内阁总理由______的多数党产生;⑦总理可以驳回______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______副署才能生效。1912国民全体各民族人身言论结社被选举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议会总统总理(3)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__________制度的意义。
思考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否真正地起到否定专制、维护民主共和的作用?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不能。辛亥革命的果实后来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独裁专制的统治。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弱小,资产阶级本身带有不可克服的软弱和妥协性。第一部封建专制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1)执掌清政府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政府任命北洋军阀头子________为内阁总理大臣,主持________,企图挽救危局。
(2)玩弄个人权术: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________、________,一面向______________提出议和。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袁世凯军政汉口汉阳南京临时政府(3)帝国主义支持:列强以______威胁、外交孤立和______封锁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
(4)革命阵营的分化:革命阵营中的________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党人进攻。
(5)孙中山的退让: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________赞成共和,可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军事经济立宪派袁世凯2.经过
(1)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________颁布退位诏书,______覆灭。
(2)逼迫孙中山辞职: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______,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参议院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3)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________窃取。宣统帝清朝共和袁世凯北京袁世凯3.辛亥革命的功绩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革命。
(2)功绩:①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制度。②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______和______的权利。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__________侵略势力。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资产阶级民主封建君主专制民主自由帝国主义思考3 辛亥革命的教训是什么?
【答案提示】教训:(1)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2)不能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3)不能对封建势力妥协。(4)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1.进步性
(1)在政治上,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而且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树立了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民权学说。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反映了革命党人用议会民主制来限制袁世凯,维护辛亥革命果实的正义愿望。这些内容,吸取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原则,这些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里程碑。2.局限性
《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有关“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倒退。【示例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解析:“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强调主权在民的思想,颠覆了中国古代主权在君的思想观念,因此选择B项。
答案:B1.表现
(1)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2)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新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3)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4)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原因
(1)经济方面: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2)阶级力量方面: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3)民族危机方面:《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4)思想方面: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已在中国广为传播。【示例2】 洪秀全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点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武装推翻清政府统治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A、D两项是孙中山的思想,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不是洪秀全所能想到的。孙中山主张“平均地权”但不要求平均分配土地。因此,二者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主张通过武装推翻清政府。故选C项。
答案:C1.政治上: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打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2.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生活习俗上: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辛亥革命的意义5.法制上: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主权在民”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促进了法制现代化。
6.国际上: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示例3】 (2013年广东文综)“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解析:“辫子”是清王朝的象征。从材料信息看,民众剪掉辫子以示反清,即反对“鞑子”统治中国。这说明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故排除D项。
答案:B命题立意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百年历史风云,弹指一挥间。我们为何对100年前的这场革命念念不忘?因为它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不仅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而且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得到了宣传和推广。从百年纪念这一热点切入,可对辛亥革命进行全面的考查。追踪社会热点:辛亥革命100周年 红星中学高三(1)班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图片展。下图是王小明同学展出的一幅有关辛亥革命的漫画。对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新变法得到全国支持
B.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
C.新文化运动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民权大旗纷纷高扬在大地上,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纷纷响应武昌起义和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统治的情景,清政府一时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所以答案选B项。A项尚未提出民权主张。C、D两项也与民权主张不相符合。
答案:B【试一试】 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英雄创造历史 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
【解析】可用排除法。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要动力,因此②错误,排除含②的项,故选C项。1.191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颁布
直击题眼:本题考查的核心是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①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②中华民国成立的影响。答案:C2.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充分的民主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直击题眼:本题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理解。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