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年级
生 物 试 题(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右图所示的是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种子是新植株的幼体,其中①具有保护作用
B.胚包括图中所示的②至⑤
C.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⑤胚芽
D.我们食用的黄豆芽是由③胚根发育而来
2、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银杏种子萌发的影响,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处理(昼/夜) 萌发率
18 ℃/13 ℃ 10.00%
23 ℃/18 ℃ 73.33%
28 ℃/23 ℃ 70.00%
在该实验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种子萌发率不断提高
B.当昼/夜温度低于18 ℃/13 ℃时,种子不能够萌发
C.银杏种子萌发较为适宜的昼/夜温度为23 ℃/18 ℃
D.当昼/夜温度为28 ℃/23 ℃时,种子萌发速度最快
3、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它的根可深入地下20m以吸收地下水,这体现了根的
A.向地性 B.向肥性
C.向水性 D.向光性
4、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结构,由尖端向上依次是
A.根冠、分生区、成熟区、伸长区 B.分生区、根冠、成熟区、伸长区
C.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D.分生区、根冠、伸长区、成熟区
5、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6、小南同学假期出门旅游两周后,发现家中绿萝的叶子已萎蔫,浇水后恢复了生机。这说明绿萝的生活需要
A.人的陪伴 B.适宜的温度 C.充分的光照 D.一定的水
两株玉米苗分别放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如图甲所示,过几天后,植株的生长状况如图乙所示,对于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的变量是水的多少
B.实验中应选取长势基本相同的两株玉米苗
C.土壤浸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
D.实验可以证明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
8、小傅同学种的一株玫瑰花到了花期后却迟迟不开花,可以如何帮助他
A.浇一些含磷的无机盐溶液 B.浇一些含氮的无机盐溶液
C.浇一些含钾的无机盐溶液 D.浇一些含钙的无机盐溶液
9、把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放盐后稍等一会儿就可以见到有水渗出。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白菜细胞内溶液浓度比细胞外
A.高,细胞吸水 B.低,细胞吸水
C.高,细胞失水 D.低,细胞失水
10、果树挂果时,果农通常会在树干上环割树皮,其目的是
A.减少病虫害
B.防止果树长得太高
C.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水果增产
D.避免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得太多,影响水果口感
11、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出土时的茎与长成后的茎同样粗,这说明竹的茎中没有
A.形成层 B.木质部
C.韧皮部 D.髓
12、绿色开花植物有开花的习性,它们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雄蕊 B.雌蕊
C.花蕊 D.花瓣
13、关于芽和茎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5所表示的结构为芽原基条件适宜时会发育成d
B.甲图中3所表示的结构为幼叶未来发育成a
C.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者花,分为枝芽和花芽
D.农业生产中一般尽可能保留花芽,适当修剪枝芽以确保多结果实
14、右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④是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是叶脉与茎的导管、筛管相连。
D.⑤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操作过程图,据图完成15-16小题。
15、选叶遮光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
A.溶解淀粉 B.将叶片原有淀粉耗尽
C.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D.使叶片的绿色完全褪去
16、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①⑥②⑤④③
B.第⑤步隔水加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
C.实验中的变量是有无光照,结果应该是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D.本实验能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17、咖啡豆由咖啡树的种子加工处理而成,一个咖啡果实内通常含有2粒种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咖啡果实的果皮由子房发育而来
B.咖啡花的1个子房中通常含有2个胚珠
C.咖啡树的叶由枝芽的芽原基发育而来
D.咖啡果实的形成经过开花--受精--结果 三个阶段
18、春种“耙耢”是指犁地、松土,目的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储藏作用
19、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0、萝卜存放久了会出现空心现象,主要是由于
A.散失了大量的水分 B.细胞停止了分裂和生长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全对得2分,共10题。多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个且正确1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1、关于种子萌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中,只有萌发率98%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B.种子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就能萌发
C.种子萌发需要完整的、有活力的胚
D.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2、如图表示油菜植株的六大器官,下列选项都属于生殖器官有
A. ① B. ②
C. ④ D. ⑥
23、根之所以能不断生长和根尖的哪两个部分有关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24、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细胞失水现象的是
A.干海带泡在水中会涨大
B.萎蔫的青菜在清水中浸泡会硬挺起 来
C.给农作物施肥过多的时候,会出现“烧苗”的现象
D.糖拌西红柿,一段时间后盘子里会出现汁液
25、下列关于植物茎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
B.“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成红色的是髓
C.小树被牛羊啃了树皮后死亡,是因为树皮中的导管被破坏,不能运输有机物
D.茎除了输导支持功能还有贮藏功能和生殖功能
2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的颜色艳丽,如图为桃花的结构。下列关于桃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桃子可食用的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②⑥构成了桃花的雄蕊
C.桃子是由⑤发育而来的
D. 桃花的花期很长,从初春到深秋都有开放
我们使用的属于果实的是
A.葡萄、西瓜 B.黄瓜、玉米粒
C.黄瓜、黄豆 D.萝卜、洋葱
28、如图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②过程只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C.a物质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定
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29、下列生产措施与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蔬菜大棚中应尽量多施肥,使农作物生长旺盛
B.遇到涝害时在农田挖排水沟,是为了保证根的呼吸作用
C.种植农作物时,植物种得越密越好,这样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土壤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30、科技扶贫,为了增加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增加大棚内的昼夜温差 B.挂果时多喷农药防虫
C.“气肥法”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D.喷洒膨大剂使果实饱满
三、判断题(正确涂“A”,错误涂“B”,每题1分,共10题):
31、玉米小麦的种子适合深播,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水和养料。
32、黑龙江省是玉米的主产地,玉米为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贮存在胚乳中。
33、煮熟的种子不能萌发,其原因主要是缺少适宜的温度。
34、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例如小麦的需水量就比水稻要多。
35、韧皮部中筛管运输有机物的方向是由上至下。
36、光合作用的器官是叶绿体,其中的叶绿素需要在光下才能形成。
37、植物的根只有固着和支持的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大棚种植农作物,农民选用透光性强的塑料,达到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目的。
为了延长水果蔬菜等保存时间,我们应该尽量降低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消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年级
生 物 试 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5 BCCCD 6-10 DAADC
11-15 ACAAB 16-20 CBCBC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全对得2分,共10题,多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个且正确1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1.CD 22.AD 23.BC 24.CD 25.AD
26.AC 27.AB 28.CD 29.AC 30.AC
三、判断题(正确涂“A”,错误涂“B”,每题1分,共10题):
31.A 32.A 33.B 34.B 35.A
36.B 37.B 38.B 39.A 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