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24年1月19日14:00---15:00]
2023-- 2024学年度七年级教育质量监测
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监测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监测号、监测点、监测场号.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填空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
1.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为了研究本校同学的饮食状况小明在校内进行调查,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
B.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C.利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
D.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2.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结合生态学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菟丝子缠绕在植物上,从植物体中吸取营养,与植物是寄生的关系
B.枯叶蝶不容易被发现,是因为它有保护色
C.所有的植物都会被阳光影响,都具有向光性
D.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青蛙能够消灭农业害虫.如果人们大量捕捉青蛙,农田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是( )
A.害虫大量繁殖,农作物减产
B.农田环境受到污染
C.农作物遭受破坏,大量死亡
D.农田发生水土流失
4.有一条食物链,丁→丙→乙→甲,如果乙全部被捕杀,其他三种生物数量变化如图,则曲线a、b、c分别表示( )
A.丁、甲、乙
B.丁、乙、甲
C.甲、丁、丙
D.乙、甲、丁
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正确的步骤是( )
A.取细胞→水解→制片→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取细胞→制片→冲洗涂片→水解→染色→观察
C.取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D.取细胞→水解→冲洗涂片→制片→染色→观察
6.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B.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C.水果的酸、甜等物质主要在细胞质内
D.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特殊结构
7.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分裂形成胚胎,再将此胚胎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
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
C.白色公绵羊
D.白色母绵羊
8.癌细胞常被比喻为“脱缰野马”,是因为具有哪些特点( )
①分裂非常快
②无限制地进行分裂
③可转移、侵入周围正常的组织
④传染性极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m→n→生物体”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m是绿色植物细胞,则n代表组织和器官
B.若m是哺乳动物细胞,则n代表组织和系统
C.若m是草履虫细胞,则无n结构,单个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
D.若m是衣藻的细胞,则无n结构,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10.把一粒大米播种在土壤里,即使满足外界条件仍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没有种皮
B.胚乳被破坏
C.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不适宜
D.胚已经被破坏
11.取两粒菜豆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使其萌发,等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切去其中一株的根尖,几天后发现被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再生长,另一株幼根却生长得很快,这是由于根尖中 ( )
A.根冠不断增加新细胞和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
B.根冠增加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C.伸长区细胞不断增加,分生区细胞不断延伸
D.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
12.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很多盆绿色植物。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根本原因是( )
A.占据了室内空间,不利于室内空气流通
B.植物会吸收大量水分,使室内空气干燥
C.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
D.夜晚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
1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初春,仙人掌长出针状叶
B.酷夏,白杨树下好乘凉
C.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落下
D.严冬,青蛙、蛇进入冬眠
14.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操作错误的是( )
A.切取叶片带主叶脉的中间部位夹在支持物中
B.用沾水的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斜向拉切
C.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D.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
15.我们在初中生物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胚乳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步骤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
C.在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D.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1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
17.有的同学认为金鱼藻属于藻类植物,小明认为属于被子植物,下列事实中能够支持小明观点的是( )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金鱼藻有种子
D.金鱼藻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18.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B.去掉部分枝叶的移栽树木只能靠输液获得有机物
C.树木移栽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促进水循环
D.输液针头应插入树木的保护组织
19.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森林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有机物来源
B.为生活其中的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C.消耗氧气不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D.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20.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避免长明灯和长流水
C.尽量节约使用纸张
D.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二.解答题(共60分)
21.(12分)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描绘了自然之美。阅读下列古文,回答相关问题。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林”和“渊”都是生态系统,它由生物部分和 部分组成。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这反映了农作物和杂草之间的 关系。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影响 。
(5)“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书端州郡斋壁》)这体现了 (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2.(22分)太空椒是利用太空育种获得的农作物新品种。如图分别为太空椒的植株、花和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在太空椒的育苗过程中,种子的胚中的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逐渐破土而出发育成 。在幼苗移栽过程中,根部要带土坨,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
(2)图甲植株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自然状态下,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这种传粉方式称为 传粉。
(3)图丙⑧果实里有多枚种子,原因是图乙⑤子房中有多枚[③] 。太空椒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图丙中的[⑥] ,它是由图乙中[ ] 发育成的。
(4)在大棚种植太空椒的过程中,通过增施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增强植株的 作用,促进有机物的合成;在夜间可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抑制植株的 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5)太空椒是利用宇宙射线诱导种子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培育出的新品种,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
23.(12分)近几年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图一中A、B、C表示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是安装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图三表示一段时间内葡萄叶片氧气释放的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从开花到结果一般要经历 和 两个过程。
(2)植物吸收的水分,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叶肉细胞的动力来自于图一中的 (填字母)过程。
(3)温室大棚安装图二这种仪器目的是为了使图一中 增强。
(4)在图三中M点时,黄瓜叶肉细胞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填名称),当光照强度在 点之后,黄瓜开始向棚内释放氧气,有机物开始积累。
(5)我市太平镇草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草店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 。
A.草店的土地特别肥沃
B.草店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样
C.草店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草店的葡萄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
24.(14分)酸雨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pH小于5.6的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所以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某学生想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为清水培育小麦种子萌发,B组为模拟酸雨培育小麦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3)A、B两组实验均用了等量多粒小麦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
(4)B组小麦种子发芽率低可能是受 的影响。
(5)为进一步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该同学重复了多次实验。结论: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C 6.B 7.A 8.A 9.B 10.D
11.D 12.D 13.B 14.C 15.D 16.C 17.D 18.A 19.C 20.D
21. (1)非生物; (2)细菌、真菌; (3)竞争;
(4)环境;生物; (5)生物。
22. (1)胚根;茎和叶;保护幼根和根毛 (2)自花
(3)胚珠;果皮;④子房壁
(4)光合;呼吸 (5)可遗传
23. (1)传粉;受精 (2)B
(3)光合作用
(4)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N
(5)D
24.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酸雨;
(3)避免偶然性;
(4)酸雨;
(5)酸雨会降低小麦的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