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07: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目录
一、改朝换代:唐高祖与唐朝的建立
四、盛唐荣耀: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三、武周革新:武则天和“贞观遗风”
二、唐政初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速读课本第6-9页,按照担任皇帝的先后顺序对四位皇帝进行排序。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一、改朝换代:唐高祖与唐朝的建立
出身权贵之家
李渊的身份关键词
开国君主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段内容,梳理唐朝建立的相关信息。
618年
唐高祖李渊
长安

提前退休的太上皇
一、改朝换代:唐高祖与唐朝的建立
玄武门之变
(弑杀兄弟,逼父退位)
秦王李世民于626年即位,改年号为“贞观(ɡuàn)”,李世民即为唐太宗。
“贞观”两字取自《易经》,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之间的规律——“正”。
一、改朝换代:唐高祖与唐朝的建立
阅读材料,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大腿)以啖[dàn]腹,腹饱而身毙。”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shù)(指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①以民为本
二、唐政初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材料四:“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②广纳贤才,虚心纳谏
魏 征
杜如晦
房玄龄
“房谋杜断”
材料三:唐太宗得到一只鹰,极其俊俏奇异,私下里架在手臂上玩赏,看到魏征来了,就把鹰藏在怀里。魏征知道这件事,就走向前去汇报事情,乘机向太宗讲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含蓄委婉地规劝太宗。魏征故意说得时间很长,鹰最终捂死在太宗怀里。
——[唐]刘悚的《隋唐嘉话》
二、唐政初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
629年,唐太宗在长安东郊举行春耕仪式,亲自操犁,每年成为朝廷的“固定项目”。
644年,唐太宗到灵口(今陕西临潼东)视察,深入村落,调查授田情况。
经济:鼓励农业生产
阅读材料,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二、唐政初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阅读材料,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唐太宗曾经在端门看到新进士鱼贯而出,喜不自禁地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后世称赞“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
唐代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朝有所增加。
二、唐政初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从贞观初期到后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局面被称作什么?
二、唐政初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她,14岁,初入宫廷,成为唐太宗才人
她,26岁,太宗驾崩,入寺为尼
她,28岁,再度入宫,成为唐高宗昭仪
她,32岁,高宗废后立武则天为后
她,67岁,改唐为周,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一代女皇
三、武周革新:武则天和“贞观遗风”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武则天即将称帝,于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问贡士,各地精英云集神都洛阳,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殿前试人自此始。
三、武周革新:武则天和“贞观遗风”
武则天令兵部主管武举。考生为六品以下文武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勋官子弟,年满18岁并已交纳十三年“品子课钱”者。考试内容共有七项:靶射、骑射、步射、身高相貌、言论、举重(翘关)。通过考试录取身躯魁伟,应对详明。有勇有才且可为统帅的举子。
殿试
武举
武则天的墓碑是一块无字碑,有人说武则天一定是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也有人说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刻了碑文恐怕更招世人辱骂,还是不写为好。更有人说,武则天是想让后人来评价她的是非功过。
根据课本8-9页内容,并结合你的了解,假如让你来为武则天写碑文,你会如何来写呢?
三、武周革新:武则天和“贞观遗风”
女皇武则天


政治:打击士族官僚地主;创立殿试制度。
经济:减负重农等。
在位时,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继承贞观遗风。
任用酷吏,打击异己,
残害嫔妃和大臣等。
评价历史人物:客观地、公正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历史地。(拒绝刻板印象)
三、武周革新:武则天和“贞观遗风”
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英明果断
多才多艺
四、盛唐荣耀: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神龙元年武则天遭政变夺权,此后八年里,各派政治势力殊死较量,先后发生了六次政变,皇位五易其主,前后惨死者有皇帝、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和将相大臣。李隆基和姑母太平公主发动的“唐隆政变”,使李隆基逐渐走入唐朝的权力中心。在赐死发动兵变的太平公主后,历史进入了唐玄宗时代。
唐玄宗像
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官。
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四、盛唐荣耀: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唐玄宗重新启用贤相姚崇,采纳了姚崇提出的“为政先仁义”“行法治”“中官不预公事”“臣皆得直谏”等“十事”政纲。在姚崇和宋璟执政的八年间,政府以整顿行政为工作重心,选择清官廉吏、裁减冗员。改革食封制度,减少分封规模。玄宗还提倡节约,曾下令销毁宫中奢侈的车舆服饰、金银器玩。改革财政,推广纳资代役制度。唐玄宗时代文化艺术发展到高潮,融合了古今东西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
——杜甫《忆昔两首》
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后期改为天宝
小邑指小的城
仓廪指米仓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人口众多,粮食丰盈,百姓富足,国库充实,社会欣欣向荣。
四、盛唐荣耀: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拓展提升】梳理三位帝王措施的共同点,你能得到哪些治国启示?
①注重生产发展
②都爱惜人才
③都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④都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拓展提升】结合本课所学及材料,任选一位帝王进行评价并说出依据。
贞观后期,唐太宗进取志衰,政治表现大不如前;征讨辽东劳民伤财;迷信求仙,吞服丹药;拒绝采纳劝谏,冤杀多位能臣。
曾借助佛教登位的武则天,称帝后愈来愈迷信佛教,修明堂、天堂,铸天枢、九州鼎,耗费巨大,劳民伤财。
唐玄宗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结果导致安史之乱。
三位帝王早期都经历过血腥政变上台,早期都励精图治、勤政为民,成就了大唐盛世。另一方面,三位统治者晚年都有各种昏庸之举。我们要辩证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分科考试
设立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诞生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殿试
武举
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拓展提升】梳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演变
【小试牛刀】
1.王晓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中有如下关键词语:魏征、完善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她研究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明太祖
2.唐太宗对大臣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今省徭役,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这一说法是下列贞观时期哪一政策措施的基本思想 A. 以隋为训,疏缓刑罚 B. 勤于政事,整顿吏治
C. 平息边患,宾服四夷 D.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B
D
3.唐玄宗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试牛刀】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