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7 10:24: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穿越千年的歌声
——《诗经》二首逐字稿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无不被其润泽、受其照耀。诗经里有第一首写嫁新娘的诗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第一首最悲哀的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第一首写纯情至情的《蒹葭》。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二首》
二、《诗经》简介
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 305 篇,所以先秦时又叫做《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诗经》中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又叫国风,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赋,直陈其事,直接抒写。比,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我们先来学习诗经的第一篇诗歌关雎。
三、《关雎》
这首诗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诗经》中诗的标题一般取自这首诗的第一句。关雎是首句“关关雎鸠”的缩写。关关,拟声词,是雎鸠的鸣叫声。雎鸠,是古代所说的一种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请同学们先来听朗读的音频,在听的过程中掌握一下红体字的读音,感受这首诗歌的节奏
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诗,感受这首诗的形式特点。
相信同学们读完之后会注意到这首诗在句式上的特点。有些诗句如窈窕淑女,参差荇菜是反复出现的,句式完全相同。有些诗句如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替换了其中的三个动词,流采、芼。同样寤寐求之,琴瑟有之,钟鼓乐之,句式也是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其中的 3 个动词,求、有、乐。
此外,这首诗在节奏上是二节拍,读起来朗朗上口。
《关雎》表现出了诗经在形式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诗经》在节奏上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重章叠句是《诗经》形式上的重要特点,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
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格外重视。
3.接下来,我们来品读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美好感情。
(1)全诗共分为三章,第一章4句。请同学们结合以下词语的含义朗读第一章,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第一章以雎鸠和鸣于河洲之上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殷切盼望。在那河中的小沙洲上,一对雎鸠鸟相互啼鸣唱和,相依相恋,让世人联想到君子淑女之间的美好感情。在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中,夫妇之德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的道德秩序的和谐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旭曾这样评价关雎在诗经中的重要地位:关雎风之始,也风天下。而正夫妇印。意思是说,关雎是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所以君王用它来教化人民,端正夫妇的伦理关系。君子是才德出众的人,淑女是有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的女子。那么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着一种社会美德的理想的结合。
在第一章当中,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这两句奠定了这首诗歌的抒情基调。
(2)品读第二章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二章8句。请同学们结合以下词语的含义,朗读第二章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第二章以水中左右飘摇的荇菜作比,兴起君子对淑女的思念和追求,展现出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场景。长短不齐的荇菜,忽而向左,忽而向右的把他捞去。这让世人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追求是日日夜夜从未间断的。寤寐求之,一句写出君子努力追求的过程,追求却没法得到,思念之情由此进发,悠哉悠哉。诗人通过反复的手法,写出了君子思念得绵延不绝,辗转反侧,通过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君子朝思暮想,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的情景。
(3)接下来我们品读第三章的内容。第三章8句。请同学们结合以下词语的含义朗读第三章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第三章仍以采摘荇菜起兴,引出君子想象当中追求淑女成功之后的喜悦之情。参差不齐的荇菜,左右两边挑选,它从采摘到挑选,令人联想到君子在追求淑女成功之后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君子记得之后的喜悦的场景体现。
4.诵读品味,读出情感
诵读是诗经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诵读指导,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关雎这首诗歌的情感
窈窕淑女,君子好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全诗序曲:音调舒缓平正,领起全篇“鸠”“洲”“逑”为韵脚,要拖长音读,显出音调的回环和谐之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第二章的“求”字是全篇中心,写深切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读时声调急促,有别于第一章的平缓。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三章写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友”“乐”两字处,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5.《关雎》的艺术手法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关雎这首诗歌使用的艺术手法。
1.运用“兴”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寓意。诗歌开篇通过雎鸠鸟的啼鸣唱和,相依相恋,让人联想到君子淑女的美好感情。第二章第三章通过采摘荇菜,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执着追求和求而得知之后的喜悦心情。
2.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叹,加强感情,增强节奏感。值得注意的是,诗经的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不是呆板而机械的,每一个章句的重复都有变化。比如,采摘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从寻找、捞取到采摘到最后的挑选,这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同样,君子对淑女的追求,从对淑女的向往爱慕,到对淑女的思念追求,到求之不得的思念,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到想象之中求而得知之后的有之乐之的喜悦心情。这种情感是在重章叠句的结构当中富有变化的。
3.语言形式上,四言一句,二二拍,使用双声叠韵词“关关”“参差”“辗转”“窈窕”,加强抒情效果,富有音韵美。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第二课时
12.诗经二首(第二课时)逐字稿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二首的第二课时。今天我们来学习蒹葭。出自诗经秦风,属于秦国的民歌。秦国的民歌在内容上多言车马田猎之事,在风格上粗犷而质朴。这首诗却写的神韵飘渺,引人遐思,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抒情诗。兼葭的意思是芦苇,芦苇常生于水边。
二、读准字音。
三、学生朗读,感受节奏
现在先请同学们听朗读的音频,在听的过程中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相信同学们听完之后会发现,这首诗歌典型的表现出了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全诗共3章,每章8每章的句式或者完全相同,如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或者基本相同,只是替换了几个字,如兼葭苍苍,句,蒹葭萋萋。蒹葭采采。全诗在回环往复的吟唱中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请同学们按照节奏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这首诗歌的节奏。
四、品读内容,体会情感
1.接下来我们开始品读这首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结合以下词语的含义,朗读第一章,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朗读完第一章,相信同学们借助注释对第一章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品读第一章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情感
第一章点明季节与时间,以水边秋景起兴,渲染出一种凄清朦胧的气氛,引出了诗人对伊人的相思和求而不得的怅惘之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歌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冷寂萧瑟的秋景图。水边茂密丛生的芦苇,夜间晶莹的露珠早已凝结成冰霜。在一个深秋的早晨,诗人来到了水边,只为追寻心目已久的伊人,伊人却在河水的另外一边。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伊人,此时又仿佛在河水中央,依旧无法接近。伊人的踪迹是飘忽不定的。诗人的追寻是充满艰辛的。
在第一章,诗人通过水、芦苇、白露、冰霜等景物,营造出了一种朦胧、飘渺、冷清的意境。通过这样一种意境来引出诗人对伊人的相思和求而未得的失落、怅之情。
2.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以下词语的含义,朗读第二章。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朗读完第二章,相信同学们对诗人的第二次追寻有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们来品读第二章的内容,体会适中的情感。
第二章开始,诗人仍然以芦苇和霜露起兴,芦苇依旧茂密丛生。由此联想到诗人对伊人的追求一如既往的热烈,霜露却在阳光照耀下渐渐蒸发。由此联想到伊人的身影更加的飘渺,难以琢磨,此时的伊人又在哪里呢 此时的他又出现在河水对岸,诗人依旧逆流而上去寻找,追寻之路艰辛又陡峭。顺流而下去追寻依然此时仿佛又在水中小舟上。诗人的追寻永远伴随着阻隔,永远有一条无法逾越的河水。对诗人来说,伊人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诗人对伊人的执着的追求。从第二章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委婉的伤感。诗人不改初衷,上下求索,从未放弃过。同时,在反复咏叹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落寞。
3.请同学们结合以下词语的含义,朗读第三章,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朗读完第三章,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感动于诗人的第三次追寻。下面我们来品读第三章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情感。
第三章仍然以茂盛的芦苇起兴来,引出诗人对伊人的不懈追求。白露此时还没有被阳光晒干,伊人还在希望还在,但同时又更加渺茫。此时的伊人又出现在水边,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弯曲又艰难,顺流而下去寻找,伊人仿佛又在水中的陆地上。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己,时间的变化却凸显出了诗人追寻的永恒。伊人的时隐时现,写出了追寻过程的艰难和渺茫。读到这一章,我们会感动于诗人的坚持与执着,我们会感伤于诗人追求不得的惆怅和失落。
4.感悟形象,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诗人是怎样一个形象 有什么样的特点 第2个问题诗中的伊人所指何人 仅仅指的是诗人努力追求的一名女子吗
通过思考,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答案。通过上面我们对诗歌内容的讲解,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是一个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畏惧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诗中的伊人仅仅指的是诗人所追求的女子吗 我们不妨把伊人的内涵扩大化,他也可以泛指人生路途当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可能是你欣赏的一位才人,又或许是你的理想目标,甚至可以是你向往的一个地方诗歌里边的秋水、河水,那就是我们在追寻目标的过程当中所遭遇到的任何障碍和困难。这样我们来思考一下诗歌里边的在水一方,那就是表现了我们社会人生当中一切渴望而不可及的一种人生困境。这样我们就能放弃我们的人生追求吗 我们应该从这首诗歌里边学习一下诗人身上上下求索,不畏惧艰难险阻,矢志不渝,不轻言放弃的一个执着追求的精神。人生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求索的整个过程。
5.诵读品味,体会情感
最后,我们通过具体的诵读指导,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歌抒发的情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第一章借景抒情,在以景起兴处,语速稍慢,语调轻柔,读出凄清冷寂的气氛。在韵脚“霜”“方”“长”“央”要读得饱满,读出怅惘之情,显出音调的回环和谐之美。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二、三章反复咏叹,强调情感。韵脚“稀”“路”“挨”“沙”等处,要拖长音读,读出寻找伊人的曲折漫长之感,读出深沉的惆怅失望之情。希望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定的诵读指导,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出饱满的情感。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