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8 20:1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初中七年一期期末检测试卷
生物学
本试卷共分二大题,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由小长大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烈士公园是人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为了更好的对公园进行规划,工作人员想了解周边居民每周逛公园的情况,他应该采用(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推测法
3.某高山植被的分布情况为: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空气
4.下列可以看作生态系统的是( )
A.岳麓山上所有的树 B.湘江里所有的鱼
C.长沙的土壤和空气 D.橘子洲风景区
5.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开幕,呼吁全球携起手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共享地球绿色空间。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B.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
D.湿地中沼泽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
B.“南橘北枳”——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D.“雨露滋润禾苗壮”——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 )
A.大鱼→小鱼→虾 B.阳光→水藻→虾→小鱼→大鱼
C.虾→小鱼→大鱼 D.水藻→虾→小鱼→大鱼
8.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时,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如下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应选择( )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6×、物镜10×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16×、物镜40×
9.若要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应把它制成下列哪种玻片标本( )
A.涂片 B.装片 C.切片 D.载玻片
10.细胞中那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的物质是( )
A.蛋白质和糖类 B.蛋白质和无机盐
C.DNA和蛋白质 D.脱氧核糖核酸和脂质
11.若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质按顺时针方向移动,则其实际移动的方向是( )
A.逆时针方向 B.顺时针方向 C.没有移动 D.无法判断
12.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相关试验,发现通过干细胞来治疗帕金森,或许能够很好地实现可逆的治疗。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13.2022年北京冬奥顶流“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吉祥物。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和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个,21条 B.2个,21对 C.4个,21条 D.4个,21对
14.美西螈属于两栖动物,有黑白两种体色,科学家用美西螈做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图分析,由重组卵细胞发育来的美西螈的体色是( )
A.黑色 B.白色 C.黑白相间 D.无法判断
15.下图是动物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中,细胞膜的变化最明显 B.b过程产生的细胞群,功能各不相同
C.③细胞能感受刺激,传递神经冲动 D.①②③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16.下列关于器官和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脏、心脏、根和叶都属于器官
B.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系统这一层次
C.系统由不同器官按照一定次序形成
D.人体不同系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17.下列细胞中,可以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生命活动的是( )
A.植物的叶肉细胞 B.人的红细胞
C.人的神经细胞 D.草履虫
18.关于藻类、苔藓、蕨类三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苔藓植物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D.苔藓、蕨类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有器官分化且具有导管
19.大豆、小麦、西瓜的主要食用部分分别是( )
A.子叶、胚乳、果皮 B.子叶、子叶、种皮
C.胚乳、子叶、种皮 D.胚乳、子叶、胚乳
2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三名中国宇航员开启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假如宇航员们想要在空间站种菜,他们不必为蔬菜种子的萌发提供( )
A.一定的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适量的土壤 D.充足的空气
2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应当尽量挑选个大的种子
B.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C.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应沿着与主叶脉垂直的方向迅速切割
D.观察草履虫时,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
22.下列关于花、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将未成熟的黄瓜雌花套袋处理,能结出果实
B.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缺粒现象
C.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D.玉米的种皮与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23.下列叶芽结构与其发育结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芽轴→茎 B.侧芽→侧枝 C.幼叶→新芽 D.芽原基→芽
24.考古发现的“千年古莲”经过科学家的精心种植终于能开花结果,这“千年古莲”所属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5.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氮、磷、铁的无机盐 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含钙、磷、钾的无机盐 D.含氮、硼、铁的无机盐
26.“人因文明而美,城因文明而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长沙人民为给城市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下列措施与其作用不相符的是( )
A.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移栽——减弱光合作用
C.盖遮阳网——降低蒸腾作用 D.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27.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B.蒸腾作用强,大气中湿度大
C.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水分多 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分多
28.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它的茎呈绿色、粗壮肥大,具有良好的贮水性。由此推测仙人掌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 D.根和茎
29.控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在保证农业丰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低温储存蔬菜、水果 B.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C.农田及时疏松土壤 D.向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30.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提出要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达成目标的是( )
A.生活小区的垃圾及时清理焚烧 B.植树造林并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C.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出行 D.开发新能源代替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31.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乙图是______细胞结构图。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C]______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甲、乙两细胞的[D]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4)若乙取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则辛辣物质存在于[E]液泡中,E内液体叫______。
(5)若乙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结构名称是______。
32.如图是以被子植物的一生为核心构建的一个概念图,请在该图下面各序号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以完善这一概念图。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33.如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二表示该食物网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部分是______。
(2)图一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
(3)图二中丁对应图一中的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34.图一是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图二是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二②步骤撕取的应该是洋葱鳞片叶的______(填“内”或“外”)表皮。
(2)在实验中观察到许多如图三中①所示的气泡,这是由于图二中的步骤______(填数字)操作不当造成的。
(3)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中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观察,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看到的物像变得不够清晰,这时应该调节图一中的[ ]______,使物像更清晰,若想要视野变得亮一些,应调节[⑧]______。
35.图一为蚕豆种子,萌发后发育成图二植株,图三和图四分别为取自图二蚕豆根尖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蚕豆种子是______。
(2)种子萌发时,图一中最先突破种皮的______(填数字序号),将会发育成图二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蚕豆根尖能不断生长依赖于图三中的______(填数字序号),不仅增加了根尖细胞数量,同时又增大了细胞体积。
(4)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的[ ]______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36.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绿色植物所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①②③分别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图中______所表示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图中数字______代表氧气。
(2)新鲜的萝卜存放时间长了会空心,这一现象与图中______所代表的生理活动有关。
(3)根从土壤中吸收的②大部分通过丙所表示的______作用散失到空气中,进行该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37.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下表是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黄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将100粒饱满而完整的黄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记录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场所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黑暗处
温度 25℃ 0℃ 25℃ 25℃ 25℃
棉花干湿状态 干燥 潮湿 潮湿 大量水淹没种子 潮湿
种子发芽情况 0粒 0粒 19粒 0粒 18粒
(1)甲、乙两组实验不能形成对照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甲、丙两组对照的变量是______,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了种子萌发是否与温度有关的是哪两组实验____________。
(4)在丙、戊两装置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如下表)。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质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苗 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甲 0.06 土壤浸出液
乙 0.03 X
丙 Y 蒸馏水
(1)若甲和乙形成对照组,则X是______,若甲和丙形成对照组,则Y的值是______,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中的有机物都增加了。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原因是甲中______浓度更高。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原因是蒸馏水中缺少______。
(4)经研究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度,也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降低了____________。
2023年七年一期期末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生物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D D C D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A A B D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C D B B B B C A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31、(共5分)
(1)植物 (2)细胞核 (3)线粒体
(4)细胞液 (5)叶绿体
32、(共5分)
①胚 ②子叶 ③受精 ④叶(或叶绿体) ⑤花、果实、种子(答一项可得1分)
33、(共5分)
(1)生产者、分解者 (2)5 (3)水稻
(4)太阳能(阳光)
34、(共5分)
(1)内 (2)① (3)生理盐水
(4)[③]细准焦螺旋(答一项可得1分)、反光镜
35、(共5分)
(1)器官 (2)②、③ (3)②和③(答一项可得1分)
(4)[⑥]气孔(答一项可得1分)
36、(共5分)
(1)甲、① (2)乙 (3)蒸腾、叶
37、(共5分)
(1)变量不唯一(“有两个变量”,“未保持单一变量”,合理给分)
(2)水分、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3)乙和丙 (4)种子的胚已死亡(或种子处于休眠期)
38、(共5分)
(1)土壤浸出液、0.06 (2)二氧化碳
(3)无机盐 (4)呼吸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