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永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8 20:21:37

文档简介

(
学校
姓名
考号
) (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2
.客观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主观题部分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5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
收回
答题卡
,试题卷由学生保管

)
(
注 意 事 项
)
(
贴条形码处
)
(
填涂样例
) (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缺考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填涂。
)
一、选择题
(
1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25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26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1
[
A
] [
B
] [
C
] [
D
]
27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22
[
A
] [
B
] [
C
] [
D
]
28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29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24
[
A
] [
B
] [
C
] [
D
]
30
[
A
] [
B
] [
C
] [
D
]
)
二、填空与作图题
二、非选择题
(
31.

5
分)
(1)


(2)


(3)


(4)




32.(5分)(1)


(2)
(3)



4

33.

4
分)

1)
(2)


)
(
34.(10分)(1)
(2)
(3)
(4)
)
(
35.(8分)(
2


3


4

36.(8分)(1)

2)

3


4)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永川区2023-2024学年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 A A B B C D B A C C B A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C B A B D C D C C B A B D D
二、非选择题:
31.(1)〔②〕细胞膜 (2)〔⑦〕液泡 (3)〔④〕细胞核
(4)〔⑤〕线粒体 〔⑥〕叶绿体
32.(1)〔④〕子叶 (2)种皮 保护 (3)〔①〕胚芽 (4)①②③④
33.(1)蒸腾 ⑤ (2)〔②〕叶肉细胞 叶绿素
34.(1)无机盐的有无 (2)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可信度 (3)无机盐对植物的生活有影响 土壤浸出液中缺乏某种无机盐 (4)大于
35.(2) 呼吸作用 (3) A 光照 (4)蒸腾作用
36.(1)非生物因素 (2)鲨鱼
(3)海洋水生植物 → 海贝 →带鱼 →乌贼 → 鲨鱼 (4)生产者永川区2023-2024学年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完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在古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下列不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 竹 B. 桃花 C. 春江水 D. 鸭子
2. 生物具有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下列生物现象与此相符的是
A. 植物落叶 B. 种子萌发 C. 蘑菇生长 D. 动物捕食
3. 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分类是正确的
A. 小麦、玉米、水稻是粮食作物 B. 鸡、猪、马、牛是家畜
C. 虾、蝗虫、水稻是水生生物 D. 蘑菇、海带、榕树是植物
4. 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A.水族箱中的金鱼藻 B.朽木上的蘑菇 C.池塘中的金鱼 D.树林中的肾蕨
5. 小红的奶奶告诉爷爷,买被霜打过的白菜吃起来更甜,这体现了能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是
A. 水 B. 温度 C. 阳光 D. 土壤
6. 竹节虫停在竹枝上与环境非常一致,北极熊的毛色也使它不易被天敌发现。这说明
A. 生物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7.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有关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描述合理的是
A.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 草原上的牛群是一个生态系统
C. 生物圈内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
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角色组成的
8. 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用对照实验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运动的影响,具体方案如下表。那么,a 和 b 处应该填
组别 土壤湿度 温度 土壤性质 光照
1 潮湿 25℃ 黏土 阴暗处
2 a 25℃ 黏土 b
A. 潮湿,阴暗处 B.干燥,阴暗处
C.干燥,向阳处 D.喷水,向阳处
9. 显微镜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如图)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是细准焦螺旋,能使物像更加清晰
B. ②是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物镜
C. ③是物镜,可以放大物像
D. ④是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10.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示意图,观察细胞时他发现视野里气泡较多,则操作不规范的步骤应是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11. 如图,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视野中看到一个
气泡,把玻片标本往哪个方向移动,才能将气泡移出视野范围之外?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12. 下列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一些图像,按分裂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3. 下列细胞能够独立完成运动、繁殖等生命活动的是
A 草履虫 B. 卵细胞
C. 口腔上皮细胞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14. 无论植物、动物还是人体,它们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图片所示生物体结构层次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②④ B.①③ C.⑤⑥ D.④⑤
15. 移栽树木的过程中,有时会以输液的方式给树木补充营养。输液时针
头应插入树木的
A. 营养组织 B. 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 D. 输导组织
16. 小明在学校里观察到一株植物,高约20cm,有根、茎、叶,叶片背面有褐色囊状隆起。据你推测,它最有可能属于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17. 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高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的主要原因是
A.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拥有输导组织
C.用种子繁殖,生殖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 D.植株比较高大
18. 沙漠中的骆驼刺,有着发达的根系,根的生长主要依靠
①根冠 ②分生区 ③伸长区 ④成熟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来临时,发育成红豆树新枝的是
A.叶芽 B.花芽 C.幼叶 D.幼茎
20. 近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组报道了某智慧农业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迎来了生菜和油麦菜的丰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菜和油麦菜主要由根尖分生区吸收营养液
B. 栽培生菜的培养液中无机盐成分最多的是氮肥
C. 培养液浓度越高越有利于生菜和油麦菜的生长
D. 各种植物的营养液成分相同
21. 观察桃花及桃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桃子的可食用部分a是由③发育成的
B. b是桃仁,是由桃花雌蕊的④发育而来
C. 桃子的形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
D. 桃花和桃子属于营养器官
22.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C.绿色植物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
23. 某大棚种植基地,为了增产,采用的以下措施中,没有利用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 合理密植 B.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C. 增加光照时间 D. 夜间适当降温
24.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 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B. 绿色植物对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有一定的作用
C. 为了“绿水青山”,砍伐原来树木,并大量引种四季常绿的某种树木
D. 为了“绿水青山”,植树造林,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25. 如图表示夏季某种植物在密闭容器中,一天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A. 曲线中a点表示植物没有进行呼吸作用
B. 曲线ab段表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C. 曲线bc段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强于呼吸作用强度
D. 曲线cd段上升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强度减弱
26. 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与植物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A. 农田遇到涝害时,要及时排水 B. 植物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C. 北方昼夜温差大,苹果甜度较南方高 D. 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
27. 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其动力主要来源于
A. 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
28. 如果把某盆植物的部分叶片正面和背面都用凡士林涂抹,那么这株植物受影响的生理活动是
A. 呼吸作用
B.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
C.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D.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29.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①+②→③+④+能量,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①可以表示氧气,③可以表示二氧化碳
B. ②可以表示有机物,④可以表示水
C.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
D. 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不进行呼吸作用
30.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①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②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增多 ④为更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31—33题每空1分,34—36题每空2分,共40分)
31. 图一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给洋葱等农作物喷洒农药,不会进入植物细胞内部,是因为图甲中[ ]_______将农药阻挡在了细胞外。
(
图一
) (

) (

)(2)洋葱被切开时,会挥发刺激性的物质导致人“流泪”,这些物质主要存在于洋葱细胞结构的[ ]_______中。
(3)“基因身份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最先进的DNA指纹技术制作的,基因身份证上的信息主要取自[ ]_______。
(4)图中的[ ]______和[ ]______均属于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32. 图二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菜豆种子在萌发和幼苗生长时,体积会逐渐缩小,直至萎缩、凋谢的结构是图中[ ]______。
(2)图中⑤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3)图中[ ]_____在萌发后发育成新植株的茎和叶。
(
图二
)(4)新植株的幼体是由 (填序号)构成。
33. 图三是植物叶片的横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株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_________作用,图中_________(填序号)是该生理过程的“门户”,
(
图三
)(2)图三中[ ]_________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其细胞中含有 。
34. 为了响应国家劳动课程教育,李老师班的同学准备通过无土栽培技术种上青菜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首先,小明所在兴趣小组将15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青菜幼苗均分为3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和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10天。在第1天和第11天,分别称取植株的重量,计算重量增加的比例,结果如下表。
组别 培养液 植物重量/g 增重比例
培养第1天 培养第11天
A 土壤浸出液 26.7 42 57%
B 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 26.3 45 71%
C 蒸馏水 27 37 37%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除该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2)每组分别称取5株植株的重量,再求平均值,是为了  。
(3)如果A和B组的青菜长势良好,C组生长最慢,说明  。B组的青菜又比A组长的好,可能的原因是  。
(4)培养中的青菜重量增加,主要原因是青菜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积累了有机物。
35. 春暖花开时节,永川郊外的多个草莓大棚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草莓活动。不仅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图四为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设计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图四
)
先将草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
如图四装置连接好,移至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_______(填生理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变成蓝色的叶片是[____],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
实验后,发现两个塑料袋的内表面都有水珠,这主要是由于草莓植株进行了______(填生理作用)导致的。
36.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据报道,2023 年 8 月 24 日中午 12 点,日本正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工作,仅24日当天,他们已经向福岛周围的海域排放了大约两百吨的核污染水。此举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反对。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和积累。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图五是某海洋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
(填 “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在该海洋生态系统中放射性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
图五
)写出该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
(4)该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水生植物属于 成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