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试卷
说明:1.本卷分为试卷和答卷。答案请写在答卷上,不要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2. 本卷共有二大题,30小题,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 车前草同一层叶片之间的夹角都是相同的,这种排列能最大面积地接受光照,这体现了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改变生物
3. 某生物小组在探究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后,准备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实验装置最佳的是
4. 关于食物链甲→乙→丙→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丁的体内最少
C. 当丙被捕食后,只有物质流入丁 D. 甲是生产者
5. 农民把草地上放养的鸡称为“溜达鸡”,鸡可以吃草籽,也可以捕食食草昆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草 B. 鸡和食草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 鸡粪能被分解者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D. 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更强
6.下图中 ABCD 表示显微镜镜头,EF 表示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细胞数量最多的组合是
A. ADF B. BCE C. ACE D. BCF
7. 将变形虫分割为两部分,有核部分能正常生长,无核部分几天后死亡; 若向无核部分植入新的细胞核,变形虫又能恢复生长。该实验说明了
A. 细胞能进行物质交换 B. 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C.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 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8. 桃花花瓣是红色的,柳树叶子是绿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是紫色的,与这些颜色相对应的物质分别存在于细胞中的
A. 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B. 液泡、叶绿体、细胞膜
C. 细胞膜、叶绿体、液泡 D. 液泡、叶绿体、液泡
七年级生物试卷 第1页(共4页)
9. 下列结构中,属于营养组织的是
A. 番茄果实中的“经络” B. 番茄果实的表皮
C. 番茄果实的果肉 D. 番茄叶片的叶柄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下列关于人和禾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禾苗所结子粒和人的眼睛都属于器官 B. 禾苗的叶脉和人的血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 人和禾苗都是由细胞为基本单位 D. 人与禾苗之间是捕食关系
11. 生物社团的四位同学调查校园周边的几种植物后,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银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B. 葫芦藓有假根,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C. 肾蕨的叶片背面有孢子囊 D. 马尾藻没有根、茎、叶
12. 生物圈中能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氧气最多的植物类群是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裸子植物
13. 桫啰是目前唯一的一种木本蕨类植物。下列关于桫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输导组织 B. 有假根,有茎和叶 C. 用孢子繁殖 D. 能开花结果
14.2019年1月,随“嫦娥四号”登陆在月球的棉花种子成功发芽了,这是月球上长出的第一片绿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胚可以发育成幼苗 B. 种子的萌发首先要吸收水分
C.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D. 子叶发育成叶
15. 花生酱营养丰富,口味独特,主要用花生的( )制得的。
A. 胚乳 B. 子叶 C. 胚芽 D. 胚根
16.“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是民歌《对花》中的唱词。对花就是把两朵花相对轻碰。你认为对花的生物学意义是
A. 保护花蕊,驱赶昆虫 B. 人工传粉,提高结实率
C. 刺激花瓣,让花开得更鲜艳 D. 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17. 花生是一种广泛食用的坚果,营养丰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 ②由种皮和胚组成
C. 白色的花生米才是种子
D. 发育成该花生的子房内有两个胚珠
18. 关于植物移栽的说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移栽时剪去枝叶,方便运输 B. 移栽时根部带土可以保护根毛
C. 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处 D. 夏日大树下可以乘凉与蒸腾作用有关
19. 如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需将两支枝条进行暗处理
B. 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是等量
C. 滴加碘液后,左边装置中的叶片变蓝
D. 滴碘液前需用酒精将叶片脱色
20. 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叙述不相符的是
A. 播种玉米时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 种子入库前要晒干——减少水分,降低呼吸作用
C. 农作物生长需要适当施肥——保证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D. 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七年级生物试卷 第2页(共4页)
21.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12时附近,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因为气孔关闭了一部分
B. a点,c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 b点时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多
D. 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
22.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 B. 萍实湿地公园内的所有生物
C. 山口岩水库里所有的鱼 D. 萍乡市鹅湖公园里所有的树和鸟
23. 如图所示,在玻璃钟罩外覆盖一层不透光的特殊材料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植物只会进行呼吸作用
B. 通入空气①前应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
C. 排出的气体②中,氧气含量高于①
D. ④中的石灰水将变浑浊
24. 新疆的瓜果非常甜,主要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 B. 光照强度大 C. 没有环境污染 D. 缺少氧气
25. 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A. 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 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C. 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 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下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鸭获得能量最少的 条是 。
(2) 这种生态模式比传统的水稻田,产量有一定的提升,除了鸭会捕食昆虫和 ,鸭粪还会被 分解成无机物,被水稻吸收。
(3)相比图中所示的“稻鸭”模式,人们发现“稻蟹”模式产量还要更高,因为蟹的爬行和穴居习性有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了水稻根的 ,进而促进了水稻的生长。
27. 如图所示分别为显微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若环境光线较暗,应使用⑦的 。若视野中左上角发现有污点存在,可以将玻片往 移动,使污点移出视野。
七年级生物试卷 第3页(共4页)
(2)图A 所示细胞在清水中维持形态时间要比图B所示细胞更长,主要是结构 (填序号)的作用。
(3)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是在图 A 的结构 (填序号) 中制造的。
(4) 在细胞分裂时,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图B的结构 (填序号)。
28. 大棚种植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番茄味道可口,生长周期短,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如图是番茄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 根深才会叶茂。根尖结构中具有分裂能力的区域是图二的 (填字母 )。
(2) 有机物的合成主要是在图一的结构 (填字母) 完成的。
(3) 图四所示结构是由图三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而图四中结构⑤是由 (填名称) 发育而来的。
(4) 植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大都经过图一中的 (填名称)散失到大气中。
29.某生物兴趣小组记录了植株在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并作图表示。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在夜晚如果打开窗户,使冷空气进入大棚,会影响植株的 作用,从而图中 A 点应向 (填“上”或“下”) 移动。
(2)向大棚中通入“气肥”,可以提高植株的 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
(3)将植株的叶片摘下滴碘液进行观察,颜色最蓝的应是 (填字母) 点摘下的。
(4)该小组专门收集了 BC段植物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发现的变化应是 。
30. 选取长势和质量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如下表:
玉米苗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甲 0.06% 土壤浸出液
乙 0.03% 土壤浸出液
丙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质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长势明显比乙更好,原因是 。
(2)对照甲和丙的生长情况,你预测应是 更好。若实验符合你的预期,则说明 。
(3)本次探究活动,不合理之处是 。
(4) 有研究表明玉米结果实时期需要多施氮肥,为验证这种说法,应如何设置实验
。
七年级生物试卷 第 4页(共4页)萍乡市202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DBBDC 5-10ACDCB 11-15 AACDB
16-20 BCACD 21-25 CACAB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1)3条;水稻→昆虫→鸭
(2)杂草;分解者(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均给分)
(3)呼吸作用
27.(1)凹面镜;右下角 (2)① (3)③ (4)④
28.(1)g (2)b (3)③;胚珠 (4)气孔
29.(1)呼吸;上 (2)光合
(3)E (4)澄清石灰水将变浑浊
30.(1)甲组的二氧化碳浓度更高
(2)甲;玉米苗生长需要无机盐
(3)玉米苗数量太少
(4)选取长势和质量相同的若干玉米植株分为两组,一组玉米施氮肥,另一组玉米不施氮肥(光照和水分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