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2023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60 分,答题时间6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考场号;
3.所有题目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目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滴水穿石 B.铁锅生锈 C.日升日落 D.昙花一现
2.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科研人员用红外触发相机经长期的野外观测,收集了东北豹大量的相关信息。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测量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将面包片烤干后不容易发霉,小明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A.制订计划 B.作出假设 C.提出问题 D.实施计划
4.右图所示植物的根系发达,推测该植物生存的环境最可能是
A.广阔的海洋
B.泥泞的沼泽
C.茂密的森林
D.干旱的荒漠
5.“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出自宋代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这句诗中描写影响兔子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A.阳光和空气 B.老鼠和阳光 C.小草和狐狸 D.狐狸和空气
6.保护生物圈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人类活动对保护生物圈有利的是
A.为防止地面污染,把有毒工业废渣埋入地下
B.为减少疾病传播,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C.为扩大人类居住地,任意侵占其它生物栖息地
D.为减少污染,厕所污水集中处理再排放
富平县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试题-1-(共6页)
7.洪泽湖属于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下列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洪泽湖中的水 B.洪泽湖中的荷花
C.整个洪泽湖 D.洪泽湖中的全部龙虾
8.野生羊肚菌是一种真菌,生长在含腐殖质的土壤中,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看,野生羊肚菌属于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9.某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来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实验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A.水 B.氧气 C.阳光 D.二氧化碳
10.同学们利用青菜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他们分别取根、茎、叶柄、叶片四处作为实验材料,滴加碘酒后,根、茎、叶柄没有变蓝,叶片变蓝,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根 B.叶柄 C.叶片 D.茎
11.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放盐后稍等一会儿就可以见到有水渗出。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白菜细胞内溶液浓度比细胞外
A.高,细胞失水 B.低,细胞失水 C.高,细胞吸水 D.低,细胞吸水
12.油松是中国特有树种,根系发达,喜光,抗风,-25℃的温度下也能生长。油松生命活动需要的水分主要靠根尖的 吸收。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13.“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有利于体内组织细胞的更新,主要是由于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14.维生素和无机盐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下列物质与相应缺乏症对应正确的是
A.维生素 B ——坏血病 B.维生素 D——地方性甲状腺肿
C.钙——佝偻病 D.碘——夜盲症
15.2023年5月 20 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是“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封的食物在冰箱里放多久都不会变质
B.只要是包装完好的食品,一定是安全的
C.街边小摊的食品,都可以放心购买食用
D.购买袋装食品时,要查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富平县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试题-2-(共6页)
16.羊汤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辣椒油、花椒面、盐等,汤汁发白,肥而不腻,无膻味。羊汤中,下列营养物质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A.羊肉 B.盐 C.花椒面 D.辣椒油
17.粉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该物质在体内进行消化的场所有。
A.口腔和胃 B.胃和小肠 C.口腔和小肠 D.小肠和肝脏
18.下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温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
B.若②③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馒头屑的用量应该比馒头块多
C.该实验的现象是②③试管变蓝紫色,①试管不变蓝紫色
D.将试管置于37℃温水中,是为了模拟口腔内的温度
19.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链的第二环节一般是植食性动物 B.食物网中生物间只有捕食关系
C.能量沿着食物链是逐级增加的 D.食物网中可以包含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0.生物防治是农、林、牧业防治害虫的主要方法。下列有关生物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可以节省防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C.自然界中所有农作物害虫都能通过生物防治来消灭
D.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虫属于生物防治
21.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进行该作用所需的物质是
A.氧气、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有机物
C.有机物、氧气 D.二氧化碳、水
22.新疆哈密瓜以糖分多、品质好、产量高而闻名,新疆哈密瓜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高温促进了呼吸作用 B.白天高温抑制了光合作用
C.夜晚低温促进了光合作用 D.昼夜温差大促使有机物积累得多
2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储存的有机物被分解利用,释放出了一种气体。若把该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则说明该气体是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24.甲流是通过呼吸、飞沫和痰等传播的,甲型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旅程”是
A.外界→口腔→咽→气管→支气管→肺
B.外界→鼻→喉→咽→气管→肺→支气管
C.外界→口→喉→咽→支气管→气管→肺
D.外界→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富平县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试题-3-(共6页)
25.下列有关呼吸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B.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C.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痰产生的部位是喉
D.边吃饭边说笑,易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 小题,计35 分)
26.(6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对光时,应首先转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了物像,但是不够清晰,他可以转动 使物像更清晰。
(3)显微镜视野中的“p”被放大了 160 倍,此时选用的目镜是 16×,则物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观察过程中,将16×的目镜换为 10×的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变 (填“多”或“少”)。
(4)显微镜下观察某 物像时,若不小心弄脏了物镜,应该用 将物镜擦拭干净。
27.(5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草丛里,螳螂的卵孵化出许多小螳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螳螂逐渐长大。
材料二: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是一类根系发达,耐盐能力比较强,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植物。温度越高,红树林的组成越复杂,赤道地区的红树林组成种类最复杂。
(1)材料 中“螳螂的卵孵化出许多小螳螂”,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能进行 。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三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
(3)材料二中“温度越高,红树林的组成越复杂”,说明环境可以 生物的生活;“红树根系发达,耐盐能力比较强,能在海水中生长”体现了生物可以 环境。(两空均填“适应”或“影响”)
28.(6分)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蛙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者,它 (填“能”或“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2)该生态系统中以草为起点的食物链有 条。其中最短的 条食物链是: 。
富平县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试题-4-(共6页)
(3)若人们大量捕杀蛙和食虫鸟,则短时间内昆虫的数量将 (填“增多”或“减少”)。
(4)若A~E代表五种生物,它们构成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检测发现这五种生物体内均含有不同浓度的有毒物质,结果如下表。那么表格中D代表的生物是食物网中的 。
受检生物 A B C D E
有毒物质的浓度(ppm) 0.005 5.0 0.5 75.5 0.04
29.(6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渐突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脂肪 部分来源于食物。肝脏分泌的 (填消化液名称)不含消化酶,但是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此外,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还有 和 。
(2)食物中的淀粉分为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抗性淀粉是指不能在消化道内消化吸收的淀粉,主要存在于谷物中,在生马铃薯中含量最高。有些肥胖人士希望通过食用马铃薯来改善体重,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研究,将马铃薯用下表所示的不同烹饪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测定烹饪熟透的马铃薯内脂肪含量(下图1),并将烹饪熟透的马铃薯与含有唾液淀粉酶的溶液混合,置于37℃的环境中16 小时后测定抗性淀粉含量(下图2)。
(注:“烧”的做法是先短时间炒,然后加少量水小火烹饪至食材熟透。)
①表中“ ”处理应为 。
②图2显示不同烹饪方法均使得马铃薯中的抗性淀粉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
③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的这四种烹饪方法中,最有利于减轻体重的烹饪方式是 。
30.(6分)同学们在体育健康测试时会进行肺活量的检测。肺活量受年龄、性别、呼吸肌强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人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富平县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试题-5-(共6页)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在测量肺活量时,受试者需要深吸一口气。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此时胸廓变化如图 (填“①”或“②”)所示。
(3)进入肺泡的氧穿过肺泡壁以及缠绕在肺泡壁外的 壁进入血液,最终在组织细胞内参与 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肺泡外壁包裹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受损是诱发哮喘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哮喘病人的肺活量会 (填“增大”或“减小”)。
31.(6分)棉花的规模种植在我国已有几百年历史,有研究指出,我国主要棉产区土壤缺钾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已经成为棉花过早衰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究土壤施钾肥含量对棉花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科研团队选用一定数量的新陆早17号棉花作为实验材料,设 共3个组别,除土壤施钾肥含量处理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土壤施钾肥含量 (单位:kg/hm ) 叶片光合速率 (单位:μmol/(m ·s)
T 不施钾肥 11.44
T 60 12.46
T 97.5 12.33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实验中设置 组的目的是 。
(3)实验中“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 。
(4)小明提出:为加快实验进程,实验中每组选用1 株新陆早 17 号棉花就行,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
(5)分析本实验结果可知,土壤中钾肥较适宜的施肥量应为 kg/hm 。请试着解释 组棉花产量低的原因是 。
富平县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试题-6-(共6页)富平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D(考点:判断生物与非生物】
2.B(考点: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3.C考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4.D[考点:观察生物的生存环境】
5.C考点: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6.D【考点: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7.C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8.D【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9.D(考点: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10.C考点:光合作用的场所】
11.B(考点:细胞吸水与失水】
12.A【考点: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13.C考点: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14.C【考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主要作用】
15.DI考点:食品安全】
16.B【考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17.C【考点:糖类的消化过程】
18.D考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9.A【考点:食物链】
20.C考点:生物防治】
21.C考点:呼吸作用过程】
22.D(考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23.C考点: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24.D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25.C【考点:呼吸道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35分)
26.(每空1分,共6分)【考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转换器
富平县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试题-答案-1(共2页)
(2)d细准焦螺旋
(3)10
。多
(4)擦镜纸
27.(每空1分,共5分)【考点:生物与环境】
(1)繁殖
(2)捕食
营养(或营养物质)
(3)影响
适应
28.(每空1分,共6分)【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消费
不能
(2)4(或四)
草→鼠→猫头鹰
(3)增多
(4)猫头鹰
29.(每空1分,共6分)【考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胆汁胰液
肠液(后两空顺序可互换)
(2)①丝状、200
②减少
③蒸
30.(每空1分,共6分)【考点:人体的呼吸运动】
(1)肺
(2)收缩
①
(3)毛细血管
呼吸
(4)减小
31.(每空1分,共6分)【考点: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
(1)土壤施钾肥含量
(2)作对照(或形成对照)
(3)控制单一变量
(4)不同意,这样做会增大偶然性,增大实验误差(意近即可)
(5)60
T,没有施钾肥,叶片光合速率低(意近即可)
富平县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试题-答案-2(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