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3 18: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主要措施。
2.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地方设三司、中央设内阁;清朝的建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基本情况。
3.了解文字狱始于朱元璋,以及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重难点
重点:明、清两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难点:明、清两朝君主专制的机构及其职责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国力强盛的同时又大兴文字狱,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二、知识概览图
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即明太祖)在应天称帝,后攻占大都,推翻元朝的统治
清朝的建立:女真族所建的“后金”改名为“清”,入主中国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中央:罢中书省,废宰相制,设内阁
设厂卫特务机构
思想: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康熙皇帝设南书房
雍正帝时,创立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
思想: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新课导引
元朝末年,在今安徽淮河北岸出现了一支农民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军。初夏的一天,有个身披破烂袈裟的年轻和尚,前来要求参加起义军,他叫朱元璋。朱元璋家境贫寒,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那座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前来投奔起义军。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朝是我国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时期。由于明朝后期统治的腐朽,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于1664年攻占北京,推翻明朝。兴起于东北的清朝闻讯派兵南下,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朝。闯王率兵同吴三桂在山海关鏖战,清军突然杀出,农民军败退,被迫撤出北京,转战各地,最后失败。1644年,清军人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建立后,进一步强化了君主集权。
〔思考讨论〕 明清时期的统治者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集权
四、教材精华
知识点l 明清两朝的更替
明朝的建立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起于民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朱元璋,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征战,于 1368年占领应天(今南京),并称帝,建立明朝,而后再出兵北伐,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年号洪武。
清朝的建立
(1)清朝的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15世纪中期,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中的一支建州女真,辗转迁移到辽东长城外。南迁之后,建州女真过着农耕、畜牧和渔猎生活,并受到明朝的民族压迫。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逐渐崛起,形成了满族。
努尔哈赤曾被明朝廷封为建州左卫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指挥使等职,后脱离明朝独立,称汗建国,努尔哈赤建立的汗国史称后金。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到1643年,几乎全部占据了关外。
(2)明朝的灭亡:当清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量向关外发展时,陕西的农民开始起义,其中李自成的起义军不断壮大,最后在顺治元年(1644)占领北京,明朝灭亡。同年吴三桂引清军人关,清军击败农民军,将首都从盛京迁到北京,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统治。
说明 清朝在北京称帝的1 ( http: / / www.21cnjy.com )0位皇帝依次是: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统治时间从公元1644~1912年。清朝帝王的姓氏为爱新觉罗,通常略去姓氏,只称其名。
知识点2 从内阁到军机处
明朝的专制统治
(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原因。
朱元璋统一全国后,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是“君弱臣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还不够强有力;加上当时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和退居漠北的蒙古贵族不时南下骚扰,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因此决定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
(2)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朱元璋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布政司、按察司和都指挥司,作为朝廷的派出机构,使地方行政、司法、军事三权相互牵制,统于中央。又相继推出严肃户口登记、赋役征发、农商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法规,强本抑末,一改元代松弛苟简的习弊,加强了对农村和城镇基层的直接控制。②中央:罢中书省,废宰相制,设内阁。明朝开国后不久,朱元璋就罢中书省,废宰相制。使朝廷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意味着延续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的终结。他还设殿阁大学士,帮助阅读和起草文件,并备咨询。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在皇宫内设立内阁,召殿阁大学士人内阁参与机务;又委任宦官,以钳制内阁。从此,官员奏章,须由太监转呈皇帝批示,再发到内阁。内阁则根据皇帝批示,“票拟”处理意见,请皇帝“批红”。内阁不得妄行建议,更不许自行其是。通过内阁制度,明朝的皇权空前强化。
清朝的专制统治
(1)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原因;加强清王朝和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设南书房、军机处。
康熙皇帝亲政后,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另设南书房,选用翰林学士参与机务,以强化皇权。
雍正皇帝时,因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需要,创立军机处,召内阁大臣参预军事机要。此后,军机处逐渐成为皇帝处理全国军政和发布命令的中枢。军机处的权限比明朝内阁略大,但仍是皇帝独断专行的工具。
军机处的军机大臣直接对皇帝负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帝的机密谕旨都经过军机处发往地方督抚(称“廷寄”),各地督抚也将重大问题直接通过军机处呈交皇帝(称“奏折”)。军机处的设立反映了君主专制已发展到了顶峰。
说明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这一史实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采取谐音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记忆:记住“雍军”二宇,联想“拥军优属”这个名词,就能记住“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这一历史事件。
知识点3 文字狱
明朝大兴文字狱
(1)原因:朱元璋猜忌读书人对其讥刺和攻击。
(2)特点:中国历史上,对于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大搞文字狱的,就是从朱元璋开始的。
(3)后果:许多文臣蒙冤而死。
清朝大兴文字狱
(1)原因:清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为了巩固清朝的专制统治,于是严厉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清复明思想,大兴文字狱。
思维拓展 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 答案 清朝大兴文字狱,不是偶然的。首先,这是因为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清代进一步加强,清廷为了树立其专制统治的淫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稍涉嫌疑,即刀斧随之,严加镇压。其次是由于民族矛盾的存在。清廷虽然竭力标榜“满汉一体”,实际上为了保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却是处处贯彻“首崇满洲”的原则,对广大汉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为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就特别注意加强思想统治,甚至不惜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
(2)特点:清朝的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有记录的约100余起。一旦犯案,株连甚广。
(3)文字狱是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的特殊产物。
(4)大兴文字狱的后果或影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狱的震慑下,读书人即便是写吟花赏月之词,也时常提心吊胆。这种文化专制统治使当时的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见解,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忌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从而禁锢了思想。它使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五、课堂检测
例1 (2010·徐州)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分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考查对图片展示的内容有明确的认知,对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示了明朝统治者废丞相设六部,君权空前加强。故选D项。
例2 清朝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忽见风吹书页翻动,猛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结果后来被官府捉拿斩首。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的 ( )
A.闭关锁国政策 B.大兴文字狱
C.设军机处 D.建立中央册封制度
分析 为了巩固清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统治,清朝统治者严厉镇压知识分子和反清复明思想,大兴文字狱。材料所反映的正是清朝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大兴文字狱的状况。故答案为B。
例3 清朝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东厂
C.增设军机处 D.设立锦衣卫
分析 清朝雍正帝时,创立军机处,清朝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A、B、D三项都是明朝加强专制统治力量的措施。故选C项。
例4 (2010·东营)明朝丞相的废除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 ( )
A.君主集权强化 B.地方权力的扩大
C.监察职能的增强 D.中央机构的膨胀
分析 明朝废除丞相,形成内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明朝的皇权空前强化;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而明清这两起历史事件说明了君主集权的强化。故答案为A。
例5 (2010·南京)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 )
A.废除丞相 B.大兴文字狱 C.执行削藩政策 D.设立军机处
分析 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明朝采取A项和B项措施的是明大祖朱元璋;军机处由清雍正帝设立,故C项为正确选项。
例6 (2010·苏州)搜集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俨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
A.浅议“焚书坑儒”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断能力,论文的题目来自于三部参考书目,这三部参考书目都反映的是清朝时期的历史内容,而且主要涉及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问题。故选D项。
例7 (2010·湘潭)“今我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分析 本题考查对明朝废除丞相这一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明朝开国后不久,朱元璋即罢中书省,废宰相制。故答案为C。
例8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清朝的一位诗人,因为写了这两句诗而惨遭杀害,这反映了清朝曾经为打击反清思想,推行的文化恐怖政策是 (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分析 题干中的事件反映了清朝大兴文字狱。故正确选项是D。
例9 下列影视场景,没有历史知识错误的是 ( )
A.电影《秦始皇》中,秦始皇品尝葡萄、
B.电视剧《汉武帝》中,某书生参加科举考试
C.电视剧《武则天》中,有人使用活字印刷术
D.电视剧《朱元璋》中,锦衣卫逮捕官员
分析 锦衣卫的设置,是明朝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A、B、C三项中的“葡萄”、“科举考试”、“活字印刷术”不符合史实。故正确选项是D。
例9 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被废除的时间是 ( )
A.明初 B.元末 C.明朝中期 D.明朝后期
分析 明初,朱元璋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本题答案为A。
六、学后反思
我小结: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政治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