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稼先
基础通关
一、课内建构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当蘑菇云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不舍zhòu yè,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沥尽心血,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两弹”事业的diàn jī人; 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就是曾经鲜为人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殷( )红 鲜( )为人知 元勋( )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zhòu yè( ) diàn jī( ) jū gōng jìn cuì( )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袁隆平为了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鞠躬尽瘁,他心系国家、关心百姓的行为着实令人敬佩。
B.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后来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对中国人来说,《论语》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D.他立下过赫赫战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2)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 )
(3)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
(4)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
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作者引用儿时跟父亲学到的一首歌的目的是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C.课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贯穿全文的线
索是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高尚人格。
D.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描述他的生平和巨
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课外提升
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写序号)
①柏坡岭下,一湾碧绿的湖水环绕,美丽而宁静
②山环水绕间,西柏坡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平山大地上
③盛夏时节,西柏坡景色如画
④放眼望去,柏坡岭上松柏苍翠、绿意盎然
6.在学完《邓稼先》一课后,你所在的班级将要编写一期以“‘两弹’之星,民族之魂”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
(1)【活动一】手抄报的《深情忆稼先》栏目,编录了同学们搜集到的几则相关材料。请你联系这些材料,按要求把“小编插话”补充完整。
[材料一]一切伟大的、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能甘守寂寞之人,是信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杨振宁
[材料二]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张爱萍悼邓稼先词
[材料三]邓稼先患病后,仍坚持回到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小编插话:在挚友的眼中,你是绽放生命之花的高山雪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某同学在一篇讴歌邓稼先鞠躬尽瘁精神的文章中,引用了以下诗句,你认为不切合邓稼先人物特点的一项是( )
A.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B.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阅读突破
一、课内建构
阅读课文《邓稼先》中《我不能走》这部分内容,回答7、8题。
7.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请你结合该部分内容,试举两例,说说它们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提升
阅读《望星空》,回答9—12题。(14分)
望 星 空
聂鑫森
①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
②他家住在这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
③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
④领导和同事祝贺他:“你和嫂子牛郎织女了几十年,也该去朝夕相守了。”
⑤他忽然老泪纵横,说:“牛郎织女都老了,聚与别都习惯了。哎,离开‘望星空’我就再也回不来了!”
⑥“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对卫星从升空直到其完成使命,全方位进行跟踪、测量、控制,以及对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与维修。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宇是牧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溪涧,卫星是天马神骥。
⑦儿子耿小星是本地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在父亲告老还乡之前,特意为父母在同一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爹,你回到老家,想念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
⑧耿星河说:“知父莫如子,好!”
⑨耿星河出生在一个秋夜,正星斗满天,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浮想联翩,从古诗“耿耿星河欲曙天”中拈出三个字组成儿子的姓名。姓名似乎成了一个先兆,耿星河读小学、中学时,对天文星象兴趣盎然,是业余天文小组的铁杆成员。耿星河大学读的是宇航动力专业,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分配到卫星测控中心。
⑩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了。他知道妻子离不开那所聋哑学校,离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作为一名模范教师,她的口语和手语出类拔萃,为不少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光明。到“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之地。
耿星河揖别“望星空”时,不禁想起宋词里的两个句子“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心头涌出淡淡的悲凉。他交接了全部书籍、图纸、手稿,征得领导同意,只带走了他在内部出版的一本书《卫星机动轨道的测算与修正》,那里面密布着令外人感到乏味的数据,而在他眼里却如至交好友。他在一种复杂的心情中回到故乡,回到妻子和儿子身边。
每晚十时,芦管会准时来到露台,和耿星河并排坐在一把长靠椅上。
“星河,歇歇吧,我想听你讲‘牧星人’的故事。”
“谢谢你。这顶层住房多好,‘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唐代沈佺期《夜宿七盘岭》中的句子。好记性!”
“夫人在古诗词造诣上远胜于我。白天无星可看,承你指点,我专读古人有关日、月、星、风、云的诗。”
“聊解思念之情。”
“是啊!”
“我现在对宇航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因为我的先生是个‘牧星人’。”
耿星河双眼蓦地发亮,说:“谢谢。我来讲一件难忘的事,十多年前的秋风萧瑟时,我国一颗遥感卫星突发故障,在太空中急速翻滚,星上的能源完全消失,只有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帆板时,才有几秒钟信号反馈。”
“这可怎么办哪 ”
“如果不抓住每次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注入控制指令,价值十几亿的卫星将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
“哦!”
“经过持续的仿真分析,我终于掌握了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的供电时间段,于是,我们指令‘望远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捕获卫星,注入遥控指令,让卫星恢复正常运行。你猜,这次太空营救耗费了多长时间 ”
“猜不着啊!”
“69个日夜!”
芦管像小孩一样鼓起掌来,大声说:“太奇妙了!”
耿星河无端地叹了口气。
“星河,是不是你觉得你像那颗能量消失的遥感卫星,整天闲着,慌慌的 ”
“是啊,‘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你还不能称老,还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芦管的嘴角忽然露出笑意,说:“你知道吗 这里即将建成一座青少年宇航科普馆,有展览、讲座、仿真操作等项目,正招聘义务辅导老师。我报了名,有聋哑学生来参观,我可以给他们讲解。你想去吗 ”
“想,培养未来的‘牧星人’,好事。”
“我已经替你报了名。”
“真的吗 ”
“真的。”
耿星河禁不住仰天大笑,说:“我太开心了!多谢夫人给我补充电能,你也是了不起的‘牧星人’啊!”
夜渐深,满天星光灿烂。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简洁明了,既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耿星河,又用“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巧妙点题,充满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在人物对话中多次引用诸如“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等诗句,既点明了人物的知识分子身份,又使得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文学色彩。
C.儿子耿小星特意置办了一套顶层的房子并在露台上安置了一架远程望远镜,小说中的这一情节安排,表现了儿子的孝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小说中耿星河向妻子讲述的用69个日夜营救一颗遥感卫星的故事,在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的同时,还突出了我国航天科技领先世界的主题。
10.请赏析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了五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耿星河的个性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说以“夜渐深,满天星光灿烂”结尾有何妙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达标
13.邓稼先是忠贞的爱国者,也是伟大的科学家。有人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请从你熟悉的科学家或诗人中寻找依据,试举一例。(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yān xiǎn xūn
(2)昼夜 奠基 鞠躬尽瘁
2.B
3.(1)议论 (2)记叙 (3)描写 (4)抒情
4.B
5.③④①②
6.(1)示例:你用执着与奉献抒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民族赞歌,用博大的胸怀承载了一百年来的强国梦想,走近你,就走进了一座精神家园……
(2)B
7.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8.示例一:“‘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此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邓稼先有着过人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高度赞美。同时,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言气势。
示例二:“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此处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异常艰苦,突出了邓稼先坚韧顽强,为了祖国而献身的崇高品质。
9.D
10.“软磨硬缠”指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个词突出了耿星河想继续从事卫星观测的决心,突出了他对卫星观测事业的热爱与不舍。
11.①热爱工作,执着工作。耿星河在艰苦的大西北为“望星空”工作了一辈子,本该退休的他主动要求又工作了五年。②尊重妻子,理解爱护妻子。耿星河和妻子分居两地,知道妻子关爱聋哑孩子,离不开聋哑学校,放弃了把妻子调到身边来的机会。③老当益壮,甘当人梯,乐于回报社会,无私奉献。耿星河非常乐意到青少年宇航科普馆担任义务辅导老师,培养未来的“牧星人”。
12.①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结尾描写了优美、宁静的环境,烘托出耿星河决定去青少年宇航科普馆担任义务辅导老师后的愉悦心情。②从情节发展看,开头耿星河“眺望星空”引起回忆,中间穿插耿星河“望星空”的工作和其回来后“眺望星空”的具体描写,结尾描写星光灿烂使得小说结构圆合自如。③从表达技巧来看,“满天星光灿烂”与“眺望星空”前后呼应,照应了题目。④从主题上看,“星光灿烂”既是对航天人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深化了主题,给人想象空间。
13.示例一:周建平小时候对夜空中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产生了好奇心,从此点燃了自己的科学梦想,长大后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示例二:李白对月亮充满好奇心,于是写出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唯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