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7 08:4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榆林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摸底考试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红糖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等功效。下列用甘蔗制红糖的主要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辘碎蔗 B.削蔗去杂 C.火煮熬糖 D.渣汁分离
2.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CO2 B.O2 C.Na2CO3 D.NaOH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量取一定量的水
C.加大理石 D.氧气验满
4.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测体温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 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C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洗洁精能清洗碗筷上的油污 洗洁精起到了乳化作用
6.如图所示是简易净水装置。关于该装置分析正确的是( )
A.能将硬水变成软水 B.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及色素
C.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D.可杀菌消毒
7.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D.若将O2换为N2,甲、乙中白磷均不能燃烧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目的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24分)
10.(4分)我国古代很多发明创造与化学工艺有关。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造型优美,设计精妙,如图所示。
(1)雁鱼灯灯体的材质为青铜,其硬度比纯铜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古人使用“火折子”点燃雁鱼灯。简易的火折子是将纸卷点燃后,使其半灭(仅剩火星),装入竹筒中保存。需要点火时打开竹简盖,向其中吹气,使纸复燃。
①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吹气可以使纸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火折子中含有火硝(KNO3),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3)雁鱼灯的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填“扩大”或“减小”)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11.(3分)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上图为各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2CO:________________。 ②NO2:________________。
12.(4分)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可滑动活塞的玻璃容器,其中装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
(1)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①白磷燃烧,_______________,放热;②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8的位置上。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玻璃容器内压强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白磷足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3.(4分)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步骤②加入硝酸银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金属M可以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一种即可)。
14.(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A. ①④是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是用石蕊溶液染色并干燥后的棉球
B. C.
(1)下列关于实验A的现象与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棉球①比④先变红 B.棉球②③不变红
C.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 D.可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2)实验B中澄清石灰水会_______________,尾气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5.(4分)图1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40℃时,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g水,向其中一支加入3gKNO3固体,另一支加入3gNaCl固体,按图2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乙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0℃时,甲中溶液为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KNO3,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3)将30℃时KNO3、NaC1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NO3_______________(填“>”、“<”或“=”)NaCl。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3分)
16.(6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CO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利用D装置收集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7.(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进行猜想】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Fe>R>Cu; 猜想三:Fe>Cu>R。
【实验探究】
方案一:用下列实验方案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1)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 金属活动性:R>Fe
将打磨好的铁丝插入放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2)________________。 金属活动性:Fe>Cu
方案二:取经过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的铁片、铜片和R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 10mL 10mL ymL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得出结论】猜想一正确。
【表达交流】
(3)写出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方案二中x=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5)利用下列三组试剂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ZnSO4溶液、Ag、Cu B.ZnSO4溶液、Cu、AgNO3溶液
C.稀盐酸、Cu、Ag、Zn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小艾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前后药品的质量记录如下: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 二氧化锰质量 剩余物总质量
68 g 0.5 g 66.9g
请分析并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榆林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摸底考试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木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D 4.B 5.B 6.B 7.A 8.C 9.D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4分)(1)大
(2)①能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②+5
(3)扩大
11.(3分)(1)AD
(2)①2个一氧化碳分子 ②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12.(4分)(1)产生大量白烟
(2)B (3)充分消耗玻璃容器内的氧气
13.(4分)(1)或
(2)除去固体中的铜单质或分离出银
(3)Fe或Zn等合理答案均可
14.(5分)(1)BD
(2)变浑浊 收集或点燃
(3)
15.(4分)(1)KNO3或硝酸钾 不饱和
(2)131.6 (3)<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16.(6分)(1)集气瓶
(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3)
(4)C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17.(7分)(1)不能
(2)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
(4)8 10
(5)B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1)1.6(1分)
(2)解:设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略。
同课章节目录